APP下载

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问题分析

2023-12-27苗儒涛

今日财富 2023年34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运作供应链

苗儒涛

本文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创新模式,分析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最后从完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平台,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定价渠道三个方面提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对策建议。

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基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利用自身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向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提供包括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质押融资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其核心是通过对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融通。

一、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按照融资模式的不同,商品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模式也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应收账款融资、未来货权融资和仓单质押。其中,应收账款融资包括应收账款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应收账款融资,企业为了获得运营所需要的资本,根据买卖双方订立的贸易合同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向卖方提供以贸易合同约定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贷款。仓单质押融资,仓单质押融资是指核心企业将其拥有的部分或全部仓储设施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和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活动。未来货权融资,也就是指买方企业以跟核心客户签署了购销合同为基础,并拥有了未来的提货权,而下游采购商在核心企业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为将来的发货付款,就会向商业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提出申请,这是一种未来货权融资模式。

二、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创新应用与特点

(一)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创新应用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源于产业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此受到了广大银行的青睐。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资金实力不足、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在运作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以寻求突破。传统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库存质押融资和订单融资三种模式,而近几年随着商业银行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又出现了保理业务、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转让、组合供应链金融等新型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各银行机构还不断开发出了针对不同行业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下面对其中两种新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传统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对比。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革新的具体体现和流程图见下表。

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创新表

模式创新 具体表现

核心企业的支持 在线供应链金融“1+N”中的1,引入核心企业信用

客户资质的审核 考察借款人资质,规避信用风险

客户交易数据支持 体现真实贸易背景,规避套现风险

监管仓库的推荐审核 寻找优质合作伙伴,规避道德风险

货物的监管 明确货物权属、确保货物质量数量,规避货物风险

押品价格的监控 警戒线管理,规避价格风险

押品处置变现 处置线处置,规避不良风险

(二)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特点

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银行不仅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能为供应链提供持续的资金流,这既解决了核心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又可以控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同时也满足了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双方的利益诉求。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研究,发现仓单质押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模式、订单融资模式及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等四种主要模式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开展的核心基础。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的共赢,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因此,针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见下图。

1.融资的自偿性

在商品供应链融资中,其运行方式具有显著的自偿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和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三大基本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具体来说,就是将供应链金融产品作为一种方式来进行模式的设计,确保将销售回款优先用于偿还融资贷款。也可以用作偿还授信的担保。

2.操作具有封闭性

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具有显著的封闭运营特点。这种操作的封闭使得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运作的封闭性,体现为银行对放款至资金回收的全过程控制,在这中间,不仅包含了对资金流的调控,还包含了对物流的调控等内容,以及对其中的信息流的控制。

3.融资用途定向化

以资金目标导向为主要特征的货物供应链融资模式。该模式通过对大宗商品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将企业信用等级与授信标准相结合来判断是否可以向下游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具體表现为银行给企业融资额度,借助项目模式,企业每一次出账均与既定贸易背景相对应,实现了时间上、交易对象上、数额和其他资料的匹配。

三、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风险识别

(一)信用风险

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企业的分散以及对主体的资本结构的依赖程度下降,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已经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测度。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信用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评价,因此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难点在于:一方面,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难以判断和评估供应链企业的信用状况;另一方面,供应链核心企业无法对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判断。而这两个问题在现实中难以解决,这就导致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得不对风险进行防范。

隨着大宗商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各类衍生品不断涌现,这给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所涉及的风险问题也愈加复杂。另外,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二)市场风险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库存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增大。大宗商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其价格变化也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产生一定影响,如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由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若出现明显下跌趋势,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若价格上升,中小企业则可能因过度乐观而陷入财务危机。此外,若大宗商品市场存在政策风险、经济周期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使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风险。因此,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既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环境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宏观因素,又要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四、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及对策建议

(一)完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应加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出台《仓单管理办法》《银行间市场仓单交易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完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配套机制。

第二,加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制度,包括对企业准入门槛、项目审查制度、贷后管理制度等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业务的日常监管,防范各类风险。

第三,加大监管科技投入,提升监管效率。要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引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质押货物、仓单等交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第四,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和存款、保险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二)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平台

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是在大宗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核心交易必须以供应链为依托。如果将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必将促进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构建平台:首先,把大宗商品交易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相结合。如可以在大宗商品交易系统中增加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流转,也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增加信用评级和贷款申请等功能。其次,如可以把银行的贷款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运输等业务相结合,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包括货物监管、运输、仓储等在内的物流服务,银行则可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能力,为客户提供短期融资。

(三)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定价渠道

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分为期货价格定价、现货价格定价和基差交易三种。期货价格定价方式的优点是相对公平,缺点是只能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不能反映现货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基差交易模式是以现货价格为基准,通过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利差来确定货物的价值。在基差交易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具有高度相关性。

例如,在我国大豆的进出口贸易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由于大豆和豆粕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国内大豆库存处于高位。但由于国内豆粕价格偏低,导致进口大豆成本增加。进口大豆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而不能及时支付进口货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口企业将货物出售给国内企业或贸易公司并取得一定的资金流后再购买进口货物。这时,进口企业和贸易公司作为卖方就会面临着价格风险问题。如果两家企业采取基差交易模式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则可以有效规避基差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为它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内外环境,从而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一个更好的运营方式,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和产业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运作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