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2023-12-27邹玲俐李茂林闫蓬勃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7期
关键词:制图规划软件

邹玲俐,张 琼,李茂林,闫蓬勃

(桂林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引言

为培育与时俱进、与社会和行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新工科建设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之需求,很多高校理工类专业开设了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辅助设计以及面向创新应用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是专业实践的重要一环,其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创新思维及专业素质培养密切相关。综观目前各高校的课程,此类课程主要涉及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针对此类课程已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学习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专业领域不一样,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1-5]。为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计算机辅助制图(Ⅱ)”课程为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以期能为类似课程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在本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计算机辅助制图(Ⅰ)”和“计算机辅助制图(Ⅱ)”,主要讲授AutoCAD和Photoshop在专业上的运用。经过4 轮建设与沉淀,通过前期调研发现“计算机辅助制图(Ⅱ)”课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融入不足

课程安排在大二,前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为地理类和规划设计原理类基础课程,一些需用到软件的规划与设计类课程大多在大三开设,在后续相关课程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规划与设计方案图表时,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将本课程与规划设计类课程有机串联。由此反映出教学中需加强具有专业靶向性实践项目的训练,以及整个规划与设计流程、计算机制图思路等的讲解。

(二)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与自主创新性还不够

以往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先逐一讲解、演练软件工具操作与案例示范,随后学生进行记忆与关联[6]。按照课上演示的方法与步骤,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参考图纸制作,但具有个性化、自主创新性高的高质量的优秀作品过少。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相近的理工类专业而言,计算机辅助制图是学生创作规划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色彩构成的基本功。学生前期基本没有接受过色彩构成相关课程训练,色彩搭配功底普遍较弱,而图面色彩搭配是最能直观表现规划设计图大致效果的因素之一。虽然学生在创作时花大量时间在图面配色上,但画面效果仍不理想。此外,学生在场地空间关系、空间比例尺度、材质贴图比例、周边环境要素等方面也存在信息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亟须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用创新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对照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重新梳理和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以“项目实践育人+思政”建设为特色和抓手,通过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课程软件操作实践能力、规划与设计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促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技术、新业态等发展需求,为后续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精选案例,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1.精选专业靶向性强的实践教学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深度整合,采用实践项目化教学,案例选取注意该课程与先修和后续课程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思政元素的交叉融合与衔接。依据课程教学进度设置Photoshop基本操作与工作环境优化、常用工具、图层应用、图像颜色调整、通道与蒙版应用、专业领域综合运用等实践项目,每个实践项目下又分设若干个专业靶向性强的工作任务,由浅入深地讲解Photoshop的操作技巧及其在专业上的应用。如在常用工具实践项目中,可设置项目区位图、生态空间结构图、道路系统规划图、公共管理设施布局规划图、景区旅游设施布局图、景观结构分析图、功能分区图等工作任务;在图层应用实践项目中,可设置场地分析图、小庭院景观彩平图等工作任务;在图像颜色调整、通道与蒙版应用实践项目中,可设置利用实景照片PS直出效果图的工作任务;在专业领域综合运用实践项目中,可从不同规划与设计尺度、平立效果上设置工作任务,如设置城市规划彩平图、大型滨水景观带规划彩平图、居住区规划彩平图、城市公园规划彩平图、旅游景区规划节点彩平图、乡村景观改造彩平图、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鸟瞰图绘制等工作任务。通过这些精选案例实践,提升学生对课程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许多操作技能应用知识都是思政元素融入的良好载体,承载着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作用[3]。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可根据实践项目和工作任务内容,从绿色发展、家国情怀、职业伦理、以人为本、专创融合、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挖掘,如在利用实景照片PS直出效果图的工作任务中,可融入职业伦理等思政元素,提醒学生注意自我道德约束,尊重版权,不能随意传播不恰当的修图;在乡村景观改造彩平图绘制的工作任务中,可通过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设计理念以及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中,用规划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工程思维与创新意识。

(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模式。现在面对的教学对象为思维活跃、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的“00后”大学生,这有利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授课中可新建QQ课堂群开展教学答疑解惑,发布线上学习任务,将课程软件工具常规使用、图层等基础知识在课前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线下授课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针对线上学习疑惑之处进行集中讲解;二是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师生点评,提出改进建议;三是以专业靶向性强的工作任务作为驱动,拓展讲解课程软件在专业上的具体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Ⅱ)”课程所涉及的软件版本迭代更替快,伴随版本升级,功能也越强大,操作也更简便和智能化。现在计算机的配置都较高,为做到与时俱进,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采用较新的、相对稳定的版本进行授课。

2.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1)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大多数专业在大二开设,而需用到软件的课程则多在大三开设,所以在学习计算机辅助制图类课程时,厘清制图思路非常重要。对于规划与设计类专业而言,可通过不同规划与设计尺度、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梳理制图思路。如进行彩平图绘制时,引导学生从水体、道路、植物、建筑等规划与设计要素上去分析规划与设计图的组成,厘清制图顺序和不同尺度规划与设计项目彩平图的表达思路、线稿处理、空间划分与层次表现、整体色彩设计与风格把控、各要素搭配、素材纹理表现与细节处理、图纸规范等问题;对于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和鸟瞰图,则引导学生从主题表达、空间布局、色彩氛围、透视关系、纹理细节表现等方面进行把控;对于利用现场实景照片PS直出效果图的制作,则可从场地现状分析入手,引导和启示学生从设计主题表现、空间利用与改造、色彩氛围表达、素材搭配、层次关系处理等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也要结合环境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等来考虑制图,学会用现代网络爬取高清底图来表现作品,鼓励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一系列专业靶向性强的工作任务的操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对于类似的图纸制作能举一反三,并形成自己的制图思路。(2)主动参与式教学。专业软件类课程只有通过大量靶向性强的图海案例的不断强化训练和模拟优秀作品,内化吸收,才能提升制图技能,创新图纸表达,丰富视觉效果,形成自己的风格[1]。所以,除课上实践项目外,每次课后布置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为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下次上课,对完成较好的作品,由创作者进行制图思路、表现主题、色彩搭配等讲解,然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教师点评,提出制作好的方面与仍需改进的方面及提升技巧。使用快捷键是提高制图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平时教师应多鼓励与引导学生熟悉和使用快捷键。对于图纸色彩搭配问题,在讲解色彩搭配原则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多自学色彩构成相关知识,多查看和模仿网上优秀作品,并按水体、草坪、道路、植物、建筑等规划与设计要素吸取出优秀作品中的色彩制作成色卡以供后续作图使用,以此提高作图速度与突出个性特点。(3)小组合作学习。为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促进课程间的衔接,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可设置小组能完成的小型规划设计类工作任务。如设置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任务,不指定设计地块,不提供场地现状图,要求各小组先对校园场地进行测绘,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完成测绘场地范围内的园林植物景观的创新设计,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与地图学、制图基础与风景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知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师应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以此提升学生对于课程软件的应用创新能力,顺应时代发展对于规划与设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以致用和解决实际规划设计问题能力的人才。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进一步细化期末考核内容。课程考核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是对教学改革成效和教学质量的检验[7]。对于计算机辅助制图这类实践应用型课程,应加大对于过程性教学的管理,重视平时作业质量和数量,期末考核可从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去考查,评定标准可从工作量与学习态度、图层设置与运用、通道与蒙版运用、图纸设计与色彩搭配、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图纸空间布局与表达、作品完成效果与创新性、作品创作说明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考核中不提供参考图纸,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教学改革,从近两年的学生成绩来看,学生在课程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结语

“计算机辅助制图(Ⅱ)”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其相近的应用型理工类专业而言,在“计算机辅助制图(Ⅱ)”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于课程软件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授课中注重以实践应用为主导,将课程内容与技能培养、思政育人和创新应用融合,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更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工科的需求。

猜你喜欢

制图规划软件
禅宗软件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软件对对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