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2023-12-27杨志辉聂淑军

乡村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黏虫谷子乳油

杨志辉 聂淑军

建昌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建昌 125300

0 引言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势北部高南部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为谷子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谷子是辽宁省主栽杂粮作物之一,播种面积超666 hm2。辽宁省持续推广应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谷子产量逐年攀升。因此,笔者对辽宁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谷子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选地

谷子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在保水保肥、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pH值7.0左右、肥力中等、含盐量低于0.2%的地块产量较高。种植户应优选地势高、宽阔空旷的地块栽培谷子[1]。同时,谷子根系发达,吸收肥料能力较强,因此谷子忌重茬。重茬会直接导致土壤中同一元素加速流失,并致使谷子发病概率成倍增长,且谷莠草等杂草发生较严重。

2 整地

在谷子栽培前一年秋季,种植户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清除根茬,深耕18~20 cm,以清除杂草和害虫。结合整地,种植户可以施加腐熟农家肥22.5~30.0 t/hm2、磷酸二铵150~225 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150~225 kg/hm2。在谷子栽培前一年冬季,种植户应在土壤冻结后人工镇压1~2次。

在谷子栽培当年早春风多雨少的时候,种植户可以进行耙地、耱地、镇压等作业,以消除田地内大块土块,避免土壤水分过快流失。在谷子正式播种前6~8 d,种植户可以浅耕土壤,人工踩踏田埂,以再次破碎土块,为谷苗早发营造良好的环境。

3 品种选择

根据《辽宁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名录》,种植户可选择朝谷21、朝谷58、燕谷18 等优良谷子品种。其中,朝谷21 是由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利用定向选择技术培育而成的高产、强适应性品种,突出表现为抗旱、抗倒伏、高抗黑穗病、高抗白发病、高抗谷锈病、高抗谷瘟病,适宜在辽宁省西部及自然条件相似地区种植;朝谷58 是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培育的抗除草剂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具有高产、优质、抗旱、抗倒伏、抗病(黑穗病、纹枯病、白发病等)的特征,适宜在沈阳市、朝阳市、锦州市等地种植;燕谷18 是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具有良好丰产性和适应性,高抗谷瘟病、白发病、纹枯病、谷锈病,适宜在朝阳市≥10 ℃积温2 600~2 900 ℃的春谷区种植。

4 种子处理

4.1 筛种

在选定谷子品种后,种植户可以对谷子种子进行水选。水选方法:将种子浸泡到清水内,迅速搅拌,清除水面上漂浮的秕粒,重复3~5次,以提高种子纯度。

4.2 晒种

在播种前7 d,种植户应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均匀摊铺在阳光下,连续晾晒2~3 d,可杀灭种子上大部分病菌,促进种子发芽;或者将种子浸泡到55~57 ℃的温水内10 min,以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4.3 拌种

种植户可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以降低跳甲等虫害发生概率。在拌入杀虫剂后,种植户可用20%粉锈宁乳油或20%萎锈灵乳油拌种,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0.5%,以降低谷子黑穗病、白发病发生概率。

5 播种

5.1 播期

辽宁省谷子播期受栽培地区无霜期、品种特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保证相应播期下种子生长期各阶段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条件良好[2]。在辽宁省,谷子一般在5 月上中旬到6 月上旬,5 cm 土层温度稳定高于8 ℃时播种。春谷区可以适当推迟播期,以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从而降低黑穗病、白发病等多种谷子常见病害发生概率。

5.2 播种方式

谷子播种应遵循一次保全苗、幼苗均匀分布的原则,统一采用机械化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密播种方式,一次性完成肥料施加、打孔、覆膜、穴播、滴灌带铺设、孔上覆土等作业。播种时,控制播种深度为3~5 cm,地膜厚度为0.01 mm、宽度为1.25 m,种植模式为1膜4行;滴灌带位于小垄中间,铺设沟深3 cm、宽5 cm,压土固定距离3~5 m。播种期间,施加45%硫酸钾复合肥150~225 kg/hm2。播种后覆土厚3~5 cm。因谷子是依靠群体增产的作物,为实现高产,需要合理密植。一般辽宁省谷子播种量为15 kg/hm2,确保留苗量为45.0 万~52.5万株/hm2。

播种后,种植户应及时进行镇压,镇压次数为2~3 次,在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的同时促使土层变为上层密实而下层疏松的结构,加速下层水分上升,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墒情。

6 田间管理

6.1 生育前期管理

6.1.1 镇压

谷子生育前期是指播种后到拔节前,这一时期谷子根系进入第一个生长高峰期。谷苗出土后,表土层被拱成松散状,加之辽宁省此期天气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存在较大的芽干死苗风险。因此,在谷苗将要出土时,种植户应及时镇压,促使谷苗吸收土壤水分,促进谷苗地下部分生长。在谷苗长出2~3 片叶时,种植户应再次镇压蹲苗,以控制谷苗地上部分生长,加速谷苗茎基部直径增长,促使谷苗尽早向下扎根,避免谷苗倒伏[3]。

6.1.2 灌溉

播种后3~5 d,种植户应开启滴灌带,滴灌量为150~225 m3/hm2,以促出苗。

6.1.3 查苗补苗

谷子机械穴播有时存在下种不匀、下种口堵塞等现象,加之谷种较小,所含能量物质较少,极易因干旱等出现死苗断垄现象。因此,在谷苗出土后,种植户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并选择健壮苗补种,从而确保谷子产量。

6.1.4 放苗间苗

在谷苗3 叶1 心到5 叶前,种植户应依据穴距要求人工破膜引苗放苗;随后依据45 万~52 万株/hm2的标准进行间苗,以营造良好通风透光环境,促进谷苗健壮生长。根据实际情况,种植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间苗手段。在苗少时,种植户可直接人工间苗,去除黄苗、弱苗、杂草,保留青苗,避免幼苗过小造成缺苗或者幼苗过大形成高脚弱苗;而在苗多时,种植户可以选择晴朗、无风、无雨的天气,向垄背、垄内均匀喷施谷子专用间苗剂,注意避免药剂飘散到其他作物表面。在谷苗5叶期到6叶期,种植户应依据一丛单体或整棵保留方法,去除田间病弱残株,完成定苗。

6.1.5 浅耕

浅耕对谷子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因此,种植户在谷子生长发育前期需要进行一次浅耕。浅耕一般与间苗作业同时开展,深度为3~4 cm。

6.1.6 虫害防治

钻心虫是谷子生长发育前期造成缺苗断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以幼虫危害谷子茎秆,造成谷子白穗、折茎,使谷子减产。为减轻钻心虫危害,种植户可以根据钻心虫发生规律,在谷苗高出土层5 cm 时,顺田垄均匀喷施48%毒死蜱乳油750 mL/hm2与600 kg/hm2水的混合液,或者1%甲维盐乳油150 mL/hm2与联苯菊酯乳油450 mL/hm2、675 kg/hm2水的混合液,喷施部位为谷苗中下部茎叶。

6.2 生育中期管理

6.2.1 中耕

谷子生育中期是指拔节期到抽穗期。这一时期谷子根、茎、叶快速生长,根系迎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对水肥需求量较大。在谷子拔节期、抽穗期,种植户应分别进行一次中耕铲趟,去除杂草,并拉断局部老根,以促进新根生长[4]。第一次中耕铲趟深度为5~7 cm,达到松土通气、保墒蓄水的效果;第二次中耕时,种植户应浅锄3~4 cm 后高培土,以培肥根系,促进谷子基部茎节次生根生长。

6.2.2 施肥浇水

在谷子拔节期,种植户可以结合铲趟施尿素300~375 kg/hm2,同时施硫酸钾复合肥150 kg/hm2;在谷子孕穗期,种植户可以追施尿素225 kg/hm2。根据谷子耐旱的特点,种植户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特别是在谷子拔节后10~15 d,种植户应严密观察田间谷子生长情况,以便出现干旱现象时及时浇水。追肥后要适量浇水,但应避免大水漫灌。

6.2.3 病虫害防治

在谷子生长发育中期,谷瘟病、黏虫、蝼蛄等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因此,种植户应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5]。

谷瘟病在谷子生长发育中期发生概率较高。除了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防病外,种植户还需要在谷瘟病发生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般可喷洒40%克瘟散乳油600倍液进行防治[6]。

黏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谷子植株叶片,严重时可导致谷子绝收。种植户可以在田间黏虫数量开始上升时,设置糖醋酒诱杀盆,糖、醋、酒的体积比为1∶1∶1,诱杀盆放置密度为15 个/hm2;或者从黏虫成虫产卵初期开始,在田间放置谷草把,放置密度为30~45 把/hm2,放置一段时间后将谷草把集中焚烧,以降低谷田内黏虫卵、幼虫密度。在黏虫严重发生时期,种植户可向谷子植株中下部直接喷施90%敌百虫晶体1 000~1 500 倍液,以减少黏虫转株危害。

蝼蛄是一种地下害虫,在辽宁省谷子生长发育中期出现概率较高。为减轻蝼蛄对谷子的危害,种植户应贯彻预防为主、兼防兼治的方针,提前将50%辛硫磷乳油15 mL/hm2与半熟玉米面1 125 kg/hm2均匀搅拌后闷放5 h,晾晒至干燥后撒到谷田种植沟内。

6.3 生育后期管理

6.3.1 施肥

谷子生育后期是指灌浆期到成熟期,这一时期谷子对养分需求量较大[7]。因此,种植户应在谷子生育后期进行根外追肥,灌浆期随滴灌追施尿素30~45 kg/hm2、高磷高钾滴灌肥45~60 kg/hm2,或者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700 倍液或1%~2%尿素水溶液,喷施量为1 125 kg/hm2,以延长谷子叶片功能期。根据谷子生长情况,种植户还可喷施0.3%硼酸溶液,喷施量为1 125 kg/hm2。

6.3.2 灌溉

灌溉是谷子生长发育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种植户应及时浇孕穗水,避免孕穗水缺乏导致“卡脖旱、胎里旱”等现象。在谷子灌浆期,种植户可以开启滴灌带,滴灌600~750 m3/hm2;谷子进入成熟前期,种植户应开启滴灌带,滴灌300~450 m3/hm2。同时,在谷子生长发育后期,种植户应注重防涝、防倒伏,及时排出田间多余积水。

7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保证谷子高产的重要环节。种植户应选择适宜的时期收获,避免收获过早谷粒不饱满甚至秕粒、空壳,或者收获过迟导致谷粒落地[8]。辽宁省谷子适宜收获期一般在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此时谷子表皮变黄、籽粒变硬。收获后,可以在田间继续晾晒7 d后进行脱粒。

8 结束语

谷子的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育前期、生育中期、生育后期,加强谷子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前提。因此,种植户应在选择优良高产谷种、适时栽培的基础上,加强谷子苗期、拔节期到抽穗期、孕穗期管理,满足谷子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养分的需求,从而促进谷子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黏虫谷子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打谷子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谷子栽培技术
一代多发区黏虫发生偏早,二代多发区需提前防控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