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商发展策略探讨

2023-12-27苗学敏

乡村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苗学敏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快速普及,有效提高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发展水平,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村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1 发展农村电商的意义

1.1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水平更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电商成为农村地区实现发展的主要路径。与传统农村仅依靠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相比,电商的发展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得以全面提高。从具体表现来看,传统农村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以销售农产品作为主要的收益渠道。而这种发展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农产品以线下销售为主,销售市场单一,制约了销量的提高。此外,农民所销售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商品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的定价不高,无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发展农村电商可使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除在线下进行销售之外,还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销量。与此同时,发展农村电商可促使农民实时了解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助其合理制订农业生产计划,并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程度,进而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1]。

1.2 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发展农村电商除了可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外,在提高农村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上也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通常存在交通不便利、资源不丰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使其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流到城市中,这又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可促进农村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及发展环境,同时可吸引人才回流,从而提高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2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1 面临的机遇

2.1.1 政策支持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政策层面上的支持。“互联网+”这一概念在2015 年出现,并成为我国全新的发展路径及发展方向,而后互联网与各个领域进行了有机融合。在这一前提之下,“互联网+农业”成为传统农业的转型方向。近年来,我国针对“互联网+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及指导意见,尤其针对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给出了系统化的指导,如《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为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上的保障[2]。

2.1.2 市场潜力

农村电商发展至今,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我国对电商的支持力度较大,电商的发展环境极为优越。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中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工作和娱乐的人不断增多。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运用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淘宝村”数量明显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淘宝村”数量达到7 780个[3],且这一数据还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也有较多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相较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电商便利性较强,不仅可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而且使消费者的选择更为多样化。消费者借助电子商务可实现直接交易,降低了消费成本;农民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销售农产品,销售市场得以拓宽。

2.1.3 技术支持

与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农村电商依托互联网发展,对于技术支持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当下的电商发展来看,线上支付平台在功能上较为完善,提高了线上支付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也使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强大的技术支持[4]。

2.2 取得的成就

2.2.1 覆盖范围扩大

我国农村电商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发展成效明显,突出表现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电商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开始与农村地区进行合作,打造农村的“互联网+”销售网络,使农村电商的覆盖范围更广,更多的农产品实现了线上销售[5]。

2.2.2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涵盖上游供应端、中游电商平台、下游终端消费者,涉及物流、支付、仓储等支持服务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电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建立了从种到产、从产到运、从运到销的完善链条,提升了农村电商核心竞争力。例如,部分地区抓实农产品质量把关,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如在农产品包装上添加二维码、防伪标志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可追溯;多数农村地区的物流和配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设了乡级物流中心和配送网点,引入了智能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也促进了城镇物流和配送行业的发展。

2.3 存在的问题

2.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加大了对于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及资金投入力度,使农村地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从当下农村地区电商发展现状来看,尽管一些农村地区电商发展水平上较高,有效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也有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与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发展电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较高,除需要完善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对物流运输体系建设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农产品普遍保鲜期较短,农村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及仓储体系等才能实现农产品的顺利运输。但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发展观念滞后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仓储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物流未建成,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损坏变质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物流成本,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6]。

2.3.2 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农村电商已经出现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从整体来看,电商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仍旧属于新兴业态,缺乏发展经验。由于电商的特殊性,农村地区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提高其发展水平,但部分农村地区相关人员缺乏对于电商的正确认知,在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较多的不完善之处。从具体表现来看,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监管力度不足,缺乏信用机制及约束机制,使得一些农民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中时存在销售劣质商品及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同时在售后服务上欠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部分地区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存在交易安全性不足的情况,增加了农产品交易风险[7]。

2.3.3 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如此才能保障农村电子商务顺利开展。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开展工作,农村发展电商大多仅能依靠当地人员开展。而这些当地人员在专业知识上普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尽管当地人员能够开设淘宝店铺或者微店,但仅能从事简单的运营工作,无法实现系统地推广及营销,在美工设计及数据分析方面均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制约了当地电商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地区在针对农民的培训上存在不足,导致农民的电商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高,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8]。

3 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3.1 完善电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发展电商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当地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电商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的实施中,农村需要完善信息化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高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并完善物联网建设,以实现农产品的更好溯源,使消费者能够直观了解农产品自生产至最后销售的全流程,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在直播销售模式不断普及的促进下,农村需要配备高质量的直播所用设备与设施,便于消费者借助直播清晰地观看农产品的实际情况。

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原因,农村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物流体系。各地政府可加大对农村道路的建设投入力度,以便于运输车辆顺利通行。在建立物流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完善仓储设备建设及冷链物流建设,使农产品能够实现顺利配送,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中出现损坏变质的概率。同时,可对农村现有物流进行整合,打造出高效率的物流运输配送体系。为使农产品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区域及不同季节的实时配送,可在农村建设完善的批发市场,针对区域内的农产品开展集中采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运输计划,从而起到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的积极作用[9]。

3.2 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农村电商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各地政府要完善监督机制及约束机制,加强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信用机制建设,对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全流程记录,并将其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针对电商发展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人员,应严肃处理,以规范电商发展秩序,打造农村电商的良好形象。

其次,各地政府可引入多种电商主体,为农村电商发展拓宽渠道。我国针对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各大电商平台加大与农村地区的合作力度,共同打造农村电商生态圈,以此实现多方共赢。例如,京东不断推进县域服务点建设,以实现渠道的进一步下沉;阿里巴巴也基于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了“千县万村”计划,打造县、乡、村三级发展模式,使农村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更为规范化。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在发展电子商务中需要做好资源整合,打造电商发展平台,同时采用社区电商等全新发展模式,加大与当地商超等的合作力度,打造电商产业园区,建立特色的电商品牌,改变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提高农村电商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可打造垂直电商,即引导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自主创设电商平台,拓宽产品的销售途径。或以县域为发展中心,打造规范化的电商服务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及培训中心等,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系统化布局,从而提升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10]。

最后,农村地区还需要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重视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依照电商发展要求,构建系统的服务体系。电商经营主体除在产品销售前及销售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之外,在产品销售之后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尤其在产品出现问题之后需要及时处理,自产品生产开始即做好全流程的控制,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黏性。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作为保障,因而需要完善针对农村电商的金融服务。在具体实施中,政府应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电商设计信贷产品,降低农民在发展电商中的融资门槛,从而促进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较大,不同农村地区由于受人文地理因素及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电商过程中所采取的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商制订不同的服务类型及扶持计划,使扶持政策及服务体系的精准度均得以提高。

3.3 加大对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

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需要加大对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农村电商发展做好人才上的保障。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补贴政策,吸引高素质电商人才留在农村地区开展工作。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在发展电商中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针对此,各地也可借助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吸引人才回流农村。而针对已有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其学习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专业知识及我国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或者组织其外出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以提高其电子商务运营水平。各地政府也可与高校进行合作,利用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农村发展电商提供高素质人才[11]。

4 结束语

农村积极发展电商不仅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自农村电商发展至今,许多农村地区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等,均制约了农村电商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需要提高对发展电商的重视程度,完善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更要加大对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