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12-27杜怡霞

乡村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遗产地学者文化遗产

任 耘 张 鑫 杜怡霞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0 引言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及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农耕文明与复兴乡村文化有重要意义,而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是促进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该研究对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进而对未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深化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完善农业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1 研究缘起

2002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GIAHS)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2]。截至2023年6月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已认定来自24个国家的78处农业文化遗产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中国入选19 处,数量居世界首位。为了响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倡议,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建立了本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制度。2012 年,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截至2022 年,我国共认定了6 个批次138 处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3年,有50项农业文化遗产被列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上述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研究,同时产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也有部分学者对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但是,我国学者现有研究多从国内视角出发进行文献综述[2-7],仅有少数学者从全球视角进行研究[1,8-9]。而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较快,需要持续跟进最新的研究内容。基于此,笔者以“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文献库进行检索,遴选了291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总体把握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2 研究内容

2.1 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还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10]。王思明[11]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人类农事活动发明创造、积累传承的,具有历史、科学及人文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系。随着全球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健全,部分学者在遗产家族体系框架下讨论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例如,张灿强等[12]认为,农业景观、知识与技术、生物多样性、农耕文化及遗产地居民构成了完整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尽管学术界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上存在争议,但普遍承认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及形式的复合性[6]。

2.2 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徐业鑫[13]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张灿强等[14]借鉴农业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将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及文化功能。还有部分学者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为例,评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15-17]。常谕等[18]以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探索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各类型农户适用的生态产品旅游价值实现路径。徐小琴等[19]构建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熊礼明等[20]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综合效益、人地和谐、生态伦理、实践借鉴的可持续发展价值。陈茜等[21]以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为例,探讨农业文化遗产复兴的当代生态价值,认为其对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创新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2.3 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

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遗产的特征、遗产的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特征及文化景观特征等4 个方面。有学者以哈尼梯田、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它们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22-23]。刘进等[24]探究了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发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白云霄等[25]以传统枣类种质资源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识别。孙业红等[26]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包括特色鲜明、分布范围广泛、高度脆弱与敏感、有极强的可参与性和复合性。在文化景观特征方面,胡最等[27]以紫鹊界梯田、上堡梯田、联合梯田系统为例,对其主体基因特征、附着基因特征、相似性基因特征进行总结。鲍青青等[28]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龙脊梯田为例,总结其主体基因特征、附着基因特征、相似性基因特征。

2.4 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2.4.1 旅游开发

有学者选择具体案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潜力进行研究[29-31]。例如,李振民等[30]构建了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体系和市场吸引力—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湖南紫鹊界梯田为例,通过专家和游客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得出其旅游资源潜力级别。孙业红等[31]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出现了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分析[32-34]。在此基础上,大量学者聚焦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孙业红等[35-36]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评价。王欣等[37]探讨了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崔峰[38]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机制。常旭等[39]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选择是发展生态旅游。孙业红等[40]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2.4.2 保护利用

崔峰等[41-42]以江苏兴化垛田、连云港西连岛村为例,探究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遗产保护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习俗,遗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会发生较大变化;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有学者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模式、途径及措施[43-46],并重点对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进行研究[47-48]。例如,王德刚[44]提出了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保护与利用模式。该模式通过提高单位土地和地上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跨越式提升。此外,在保护开发方面,薛国琴[49]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探讨了保护与开发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举措。刘芝凤等[50]探讨了闽台地区生产技能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生产性开发出现的问题。

2.4.3 可持续发展

Song[51]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5个主要价值,分析了韩国济州岛海女渔业系统的可持续性。Zhao 等[52]分析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标准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性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会稽山古香榧群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Gu等[53]构建了包含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对遗产地利益网络治理问题进行了的研究。例如,时少华等[54-56]以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村落为例,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及其利益协调,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揭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网络的特征,并提出了利益网络治理建议。

2.5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在概念、内涵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两者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和较高的契合度[57]。伽红凯等[5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重点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孙超[59]以安徽省的实践为例,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孙业红等[60]把研究重点放在农业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关系上。贺小荣等[61]探究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方式和驱动机制。

2.6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户生计

农户生计是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之一,也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因素[62]。洪传春等[63]以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张爱平等[64-65]以哈尼梯田为例,着重关注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利用行为演变分异,以及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的耦合协调特征。

此外,部分学者重点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的影响。例如,Yang 等[66]以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为例,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转型对农业系统的影响。Liu 等[67]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分析了农户生计禀赋对生态补偿政策参与的影响。有学者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社区生计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社区生计可持续性的启示[68-69]。张爱平等[70]重点关注了旅游环境下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区位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3 研究评述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经过学术界多年来持续深入的研究,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涌现了一批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多个研究热点和子领域。总体来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3.1.1 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中外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存在明显的本土化风格,反映了各国的国情与民风。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特征来看,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都与中国的时代背景紧密贴合,直接反映了中国乡村的历史与变迁,突出了学术研究上的中国特色。

3.1.2 研究议题演进趋于多元化

现有研究呈现出从农业文化遗产本身转向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者的趋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学者常以某一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研究对象,讨论遗产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居民感知、农户生计资本及多主体共生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元宇宙、地理信息技术等的融合研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议题多元化与创新性的高度体现。

3.1.3 研究理论与方法集成性高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不断借鉴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呈现出理论与方法上的学科交叉性与集成性。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也从量化或质化研究逐渐发展到混合方法研究。近年来,学者还不断创新研究方法,逐渐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

3.2 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实践现状,今后各学者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3.2.1 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对农业文化遗产内涵与特征的研究还有待深化。随着农业文化遗产的持续发展,学者需要进一步补足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并对农业文化遗产出现的新特征进行及时梳理。未来的研究可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深入挖掘,以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提出更为完整的概括,继而为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3.2.2 农业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机制

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跨学科、跨部门、多主体的支持与参与,有关技术力量整合度低,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满足遗产保护的需求。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思考构建跨部门、多主体的协同保护机制,以更好地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为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认定与保护提供指导。

3.2.3 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价值,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始于此却不止于此。因此,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潜在价值的深挖,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转化机制,从而“活化”农业文化遗产,使其价值能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但有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会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猜你喜欢

遗产地学者文化遗产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学者介绍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