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与实施

2023-12-26刘虹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可视化新课标量表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的宏观性和抽象性使得一线英语教师感到学科核心素养与日常教学毫无关联。于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就成为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间的桥梁,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课堂观察量表引领教师观察课堂教学行为,思考教学行为与核心素养目标要求的关系,进而让教师看到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他们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

作者简介:刘虹(197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2014年,“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8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新课程标准正式实施;2022年与高中课程标准理念一脉相承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目标,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新课标提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大观念、大任务为核心的知识重构、教学重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教—学—评”一体化、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等。一线英语教师急需找到一条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可操作、可视化的路径。

课堂观察不仅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师用于观察、研究学生的工具。因此,研制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量表的意义

(一)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量化

将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挂钩,引导一线英语教师从课堂观察的视角反推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核心素养目标,分析课堂活动与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关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核心素养目标达成度的关系。这一课堂观察量表能够使核心素养目标可视化,使抽象的、宏观的核心素养目标具体化。

(二)使小、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小、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得以解决,新课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目标,使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有了目标性和可操作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可作为各学段英语教师检测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课堂观察工具,保障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三)引导教师通过观察课堂教学活动悟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师怎樣理解课程就会怎样理解教学。这是由理论到实践常规研究方法的重要依据。对于一线英语教师而言,长期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甚至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教学行为,有些行为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些行为是不符合的。他们在没有形成课程意识之前,是不明确自身教学行为背后的课程理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可引领教师观察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思考教学行为与核心素养目标要求的关系。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

(一)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依据

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依据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四要素的三级目标要求。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课程总目标以及学段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英语课程学段目标为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提供了依据。

(二)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维度

基于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从分析、反思两个思维过程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使传统的听评课模式转换为基于新课标的课堂观察量表。

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横向维度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教师的“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生的“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纵向维度为教师表现和学生表现两方面。

课堂观察如果不伴随多元、深入的分析,没有观点的激荡与课堂的重构,无异于数据汇报,对教师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对同一个课堂观察活动,将从核心素养四要素的三个层面进行多角度分析(也就是一个预设活动有可能实现了核心素养多个要素多个层面的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对课堂的深度观察。

(三)研制不同课型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

按照目前的教材体例来看,英语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四种课型。每种课型都有明确的核心素养目标,这是研究不同课程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将新课标中基于核心素养四要素的英语课程学段目标按照听说目标、阅读目标、语法词汇目标、写作目标进行重新整合分类,制定出不同课型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

如阅读课型,就会依据新课标要求制定出指向语言能力目标达成的阅读课观察量表、指向文化意识目标达成的阅读课观察量表、指向思维品质目标达成的阅读课观察量表、指向学习能力目标达成的阅读课观察量表。

具体观察维度的确定以新课标中的英语课程学段目标为依据,梳理归纳出阅读课指向语言能力的目标。

新课标将语言能力目标设定为“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并提出了语言能力的学段目标。语言能力三级目标中有关阅读能力的描述有:

【感知与积累】能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简短语篇,提取并归纳关键信息,理解隐含意义。

【习得与建构】能在读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能根据读到的关键词对人物、地点、事件等进行推断。

【表达与交流】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表达比较连贯。

从语言能力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是语言能力形成的三个由低到高的层面,这就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设计层级划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我们制定的观察量表提供给教师观察不同课型的维度及观察指标。观察维度是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三级目标描述提炼而成;观察指标中的教师表现和学生表现是根据观察维度,从课堂观察中提炼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的教与学的课堂行为。观察结果分析就是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达成分析,明确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核心素养四要素中的哪些层次的目标;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有自己的观察感悟,会从观察维度的视角进行再思考、再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是教师真正形成课程观的关键所在。

所列表一至表四指向核心素养四要素目标达成的阅读课观案量表,表五是針对表一到表四的核心素养四要素目标层级的课堂观察统计量表,在实现的核心素养目标表现层次的后面画对号即可,仅供教师思考或者反思是否在教学活动的某个环节可以进行完善。

四、结语

在研制和使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观察维度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中课程分段目标的描述进行具有一定主观性的归类整理完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为了使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不同课型的课堂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完整性,核心素养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包含、融合,有机转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普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上面的案例就能看出,一个教学活动可以同时实现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多个目标。总而言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课堂观察量表使一线教师看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英语衔接研究”(课题编号:JJB142107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凌旭群.基于观察量表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Z2):40-46.

[2]周华.浙江省苍南县:追求网络教研的有效性[J].信息技术教育,2007(5):14-15.

[3]任远.面向英语云教研共同体的肯定式探究优化路径[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4):147-151.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可视化新课标量表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