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班英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3-12-26梁韵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英文英语能力

摘 要: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何提升是英语教师应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教师阅读教学现状,发现中国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结合自身在国际教育方面的教学教研经验,对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养成与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和讨论。

關键词:国际理解;国际教育;英文阅读;国际文凭课程

作者简介:梁韵,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一、英文阅读的意义

英文阅读是对英语文本材料的理解过程,包含了读者对作者写作内容的认知和思索。阅读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和学习方式。兹韦尔斯指出,阅读的三个重要阶段均包含读者对自己进行提问。一是阅读前进行提问,为阅读活动寻找和储存信息;二是阅读中对内容大意和写作目的进行自问;三是阅读后询问自己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国际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发现,仅凭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难以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是一场持久战,指导学生阅读不可投机取巧。

英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英文阅读,不但能扩充学生的英文词汇量,还使学生接触英美文学的生动情节、鲜活语言和犀利表达,使其沉浸在英语语境中,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学生能对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通过阅读当代英文读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科学技术前沿信息,了解时事新闻,而英语原著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感性材料。阅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浏览过的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和行文结构,对英文写作无疑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中国学生英文阅读能力现状

(一)英文阅读能力整体偏低

目前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国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整体偏低。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国际班学生来自普通小学和中学,缺乏英语阅读兴趣,对英文阅读有抵制情绪,导致英文输入十分有限。

腾讯教育与新东方在线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青少年英语阅读能力报告》为英语阅读指导提供了可参考性数据。研究人员以蓝思英语阅读分级测评体系作为测试支撑,为近10万青少年儿童进行英文阅读分级测评,7-12岁儿童平均蓝思值仅为285,13-15岁青少年平均蓝思值为462,16-18岁青少年平均蓝思值为581,相当于美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笔者对巴蜀国际教育中心的学生进行了相应的阅读蓝思值测试,情况亦不容乐观。参考处于蓝思值中等水平(559)的九年级Kelsey同学的测试结果,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表现处在美国三至五年级学生水平。

(二)学生英语阅读方面的特点

目前在国际教育领域,学生英语阅读方面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应试导向性。绝大多数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出发点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应对语言标准化考试。学生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只能通过试卷设定的题目去理解阅读材料的部分指定内容,十分被动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阅读任务”。

第二,不均衡性。首先是地域不均衡,由于沿海城市的国际教育起步较早,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很是重视,且国外文化对这些地区的影响更多,该地区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比内陆地区学生要高。其次是年龄不均衡。提升英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大多数国际学校为学生设置的阅读计划和项目集中于小学阶段,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涉猎各类英文读物,而中学阶段的学生有繁重的考试压力、社会实践活动、申请文书等任务,很难专注于课外阅读。

第三,停滞性。虽然中国的国际教育对英文阅读能力极其强调,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高度重视,随之各类线上阅读资源平台和阅读项目兴起,学生聆听了许多阅读培训类的宣讲,教师在学校开展了相关阅读活动,家庭也为之付出了不少资金。但近年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并未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无论是蓝思值,还是托福考试成绩,都没有大幅提升。尽管国际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学生英文阅读能力提升辛勤地付出,然而收效不佳,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提升缓慢。

(三)学生英文阅读能力问题的表现

根据国内英语培训机构、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提供的部分信息,当前中国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词汇量严重不足,阅读材料的生词过多,让学生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关键词方能继续阅读,学生认为英文阅读就是大量查阅生词的过程,这使学生惧怕英文阅读。

第二,阅读速度较慢,容易停留在对内容的精读层面。学生的英文阅读习惯往往是将英语词句在大脑里翻译为中文后才能较好地理解,这样的阅读速度较慢,书本内容如果无法一气呵成输入大脑,而是缓慢地片段式地吸收,学生逐渐将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变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许多学生阅读时不能聚精会神,对文章段落大意理解不到位,导致阅读后文时早已遗忘了大量前文的内容,不得不对前文进行二次浏览。

第三,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集中在某些领域,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视而不见,致使他们对英文文本阅读的原动力不足,这与阅读的广泛性背道而驰。很多女生喜欢读《简·爱》《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包含爱情故事的作品,男生更倾向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冰与火之歌》《饥饿游戏》等有冒险刺激内容的作品。英文阅读应涉猎各类文本体裁,这是积累各学科、各领域词汇的良好方式,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四,阅读之后缺乏思考,违背了阅读的深入性原则。许多学生在完成整本英文原著阅读以后,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和故事的回顾层面,而对文学创作手法、小说人物分析与作品内涵精神等元素没有任何思考和分析,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等同于在阅读清单上划掉该作品,对阅读习惯的培养作用极小。

三、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基础和英语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继续深耕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文阅读的魅力从而自主学习,这是国际教育英语教师需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讨论。

(一)直接衍生法

直接衍生法指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和智力技能,为学生理解文段提供及时的帮助,使学生和阅读材料建立联系,而不使用任何第一语言。教师可利用阅读材料的相关图片解释阅读材料的含义,并对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解释。这是一个教师为主导的输出过程,教师可以不断地对文段大意、词句、修辞、结构进行提问,以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但不要掺杂中文。随后,透过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延展和衍生,并让学生自发地对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知识的扩充和迁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直接衍生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英文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逐渐让学生形成英文思考和表达的惯性思维,类似于要求学生使用英英词典查阅单词的英文释义,而非传统的英汉理解方式。教师能够在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这完全符合国际文凭课程培养目标中勤于思考、知识渊博和善于交流,恰当运用ATLs研究和交流学习方法的要求。IBDP英语课需要教师全英文教学,引领学生从概念性理解到自主探究和產出,直接衍生法十分适用。

(二)图书馆阅读法

学校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统一在图书馆或自习室进行英文阅读,有专门的英语教师或图书管理员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监督和引导,结合模仿有声朗读、独立阅读、引导阅读与合作分享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立体化打造,结合听力和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组织学生对基本的阅读文段进行标准朗读,提升学生的口语流利度,节省课堂朗读课文的时间。教师依次分配给学生段落,让其大声流利接龙朗读。在朗读部分文段后,学生继续合作阅读,再分组进行分享、讨论和反思,每一组至少保证有一位教师进行监督。其次,按照阅读文本的类型,英语教师每学期搜集小说(记叙文)、社论、诗歌、历史议论文、科普说明文等五类主要文体的阅读材料进行节选和编排,以阅读任务和习题的方式分配给各年级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高效阅读。

如此,学生将会有目的性地对分配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不仅学会了自主阅读的方法,通过各类文体训练了标准化考试的阅读能力,而且逐渐提升了对英文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在学期末,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与大家进行分享阅读,甚至跨年级交流,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图1   图书馆阅读教学文段“Captain Isaiah Sellers”

(三)对比翻译法

英文阅读过程并不是英汉翻译过程,如果把阅读材料的每句话按照翻译原则转换成中文理解,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可能增大理解难度。但是,翻译能够检测学生对语句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对英文文本的翻译能力也是促进其提升阅读效率的重要环节。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通过对单词和语法的准确理解,直译可以实现“信”,而训练学生的意译能力,才能实现“达”和“雅”。

托福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长难句翻译理解题,出题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对复杂的说明内容在不偏离文意的条件下进行简化。如,TPO35 “Earth's Age ”第6题,一位学生采用直译,产出了极为复杂的表达,而另一位学生整理文本后再译,意思就更容易理解,其译为“赫顿想如果地质过程的速率如果始终如一,那么人类历史相对地球年龄就是沧海一粟了”。这样不但训练学生解答相似题型的能力,也让学生明白阅读理解需要提炼和优化。

IBDP英语课程的文化差异单元中,在讨论保留翻译的准确性与创造翻译的艺术性问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如何更好地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对英文原著进行本土化理解,教师利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台词让学生进行对比翻译。例如,卡尔对罗斯说“Your exertions below deck were no doubt exhausting.”,直译为“你在船舱下面的发挥当然让你精疲力竭”,有种矫揉造作的迷糊感,而学生在理解后意译为“是,在三等舱玩得太累了”更能简化表达,且能凸显卡尔的不满和讽刺语义。这就是如何将英文完美地转述为中文的“雅”,学生通过对阅读翻译的优化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认识到英语阅读原来是有趣味性的。

四、结语

阅读是一个认知、理解、总结、鉴赏、反思的过程,中国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从小未得到较好的培养,在国际教育中,英语教师应使用各种恰当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让学生感受到英文阅读的魅力所在,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内驱力,实现真正的自我阅读和终身学习。小学至初中阶段,学生是在学习如何英文阅读(learn to read),锻炼解码、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而初中至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在阅读中学习(read to learn),培养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能力。这是国际教育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铺设的学习路径和阅读能力提升路径。只有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和自我总结,才能最大限度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英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瑶.ACT阅读考试对深化国际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以北京师大二附中国际部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6(5):5-7.

猜你喜欢

英文英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