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于浪漫 , 忠于现实

2023-12-26赵家昂

今古文创 2023年47期
关键词:浪漫现实

【摘要】唐湜对诗艺的探索始于浪漫主义,他曾在《我的诗艺探索》一文中写道:“浪漫主义的激情引起了我的狂放不羁的幻想……”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湜在诗与评论,国内与国外以及浪漫与现实的斡旋中渐渐发现了抒情诗的新意蕴,成为了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反对无节制抒情,坚信诗是经验的,这便令其抒情诗在接近浪漫主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回归现实;另一方面,动荡的时代也使得唐湜对现实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更加感性的体验。换言之,在唐湜的抒情诗关注现实的同时,现实也在走进唐湜的抒情诗。《晨歌》作为20世纪40年代唐湜的早期作品之一,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唐湜从浪漫走向现实的探索。

【关键词】唐湜;《晨歌》;浪漫;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7-002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7.007

唐湜的诗艺探索开始于1943年的温州,此时的唐湜刚刚在北方经历了政治与战争的洗礼,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故乡。他在《我的诗艺探索》中如是写道:“我那时从奔走于北方大风沙的幻梦里醒来,学剑不成学书,开启了自己的诗习作。” ②唐湜早期能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就注定了他的诗歌一定会冲破浪漫的禁锢,逐渐走向现实。起初,在浙江大学外文系深造的唐湜受济慈、雪莱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影响较深,加之在战时北方有情难诉的推动,他在浪漫主义的指导之下开始了诗歌创作,但由于最初对艾青和何其芳的喜爱,唐湜同时也开始了现代诗的沉思。

而后,唐湜私淑里尔克,推崇里尔克所言“诗是经验而非情感”,这就决定了唐湜的抒情诗创作要尊重现实,拒绝毫无节制的抒情。尊重现实一方面要求作者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又说明生活经验不等同于文学经验。随着抒情在唐湜笔下的深入,现实逐渐进入了他的抒情诗,令其从空灵走向坚实和质朴,这也正是臧克家在《骚动的城》序言中对唐湜提出的希望与要求。“经验说”是唐湜诗论的主要架构之一,唐湜本人在其诗歌作品中借现实抒情就是对此“经验说”的完美阐释。

《晨歌》是唐湜处女作诗集《骚动的城》其中的一首,1947年暑期唐湜将作品提供给臧克家,由臧克家挑选后于1947年10月份出版在《创造诗丛》。遗憾的是笔者能力有限,未能考证出《晨歌》一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只能推断该诗作于1947年4—6月。该诗自出版以来并未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唐湜对浪漫与现实关系的探索颇有研究价值。不同于《骚动的城》一诗中相对具体的现实事件,《晨歌》中将借以抒情的现实暗含在唐湜精心挑选的意象背后。初识《晨歌》,以为只是习惯于凌晨创作的唐湜放笔抬头一刹那的浪漫抒情罢了,一旦把该作放置于1947年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浪漫与现实的交互就产生出无穷的价值与意蕴,诗人的沉思与想象便愈发明显地展现出来。

一、《晨歌》的浪漫抒情

唐湜早期受浪漫主义影响深重,《晨歌》作为其创作初期的抒情诗,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臧克家评价唐湜的诗:“很美丽,也很真实。这美丽,是对于他的想像力的超脱以及辞藻的丰盛所形成……” ③“这美丽”便由蕴含在浪漫主义之中。本诗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歌颂、奇特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三个方面。

顾名思义,《晨歌》歌颂的是带给人清新和温暖的清晨,这首诗从主题上就是贴近浪漫主义的。为了达到歌颂清晨的主题,唐湜取材于自然,选择了“晨风”和“阳光”两个意象,通过对这两个意象倾注,最终达到抒情于“晨”的目的。

唐湜在第一节中通过描写“晨风”对山野的唤醒来颂扬“晨风”的温柔与清新。在这一节中,唐湜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自己奇特又瑰丽的想象附着在其精心挑选的意象之上。他将“晨風”比作含羞的少女,一方面以姗姗而来形容“晨风”微拂之感;另一方面则展现出“晨风”所带来的希望;他还赋予“松花”“杉实”以及“山野”以人之形态,以此来承接自己的情感抒发。

在诗的第二节中,唐湜在接续第一节中对自然意象运用的同时做了形而上的处理,用“青春”和“生命”代替了具体可感的意象,并以“生锈”“发霉”以及“闪着绿色”等词汇赋予其个性的想象,展示了诗人超脱的想象力。在这一节中,唐湜以“阿坡罗的金箭”代指阳光也展现了他来自西方的浪漫主义追求。

前两节中,诗人非常注重自我表现,往往采用主观性较强的词汇,而少做相对客观的描写。比如“是温柔而微凉的晨风吗?” ④一句,并非每个人对“晨风”的感受皆是如此,尤其是“温柔”这个富有人性的词汇。诗中并未提及诗人能直接感受晨风,而作者对晨风的感受来自于对“松花”“杉实”等自然意象的观察,由视觉到触觉,既是通感,又在想象。在第二节末尾,诗人更甚直接使用“喜悦”和“兴奋”两个直接表达主观情感的词汇形容“浴”,这情感是我对“阳光”的感知,进而带给了“浴”。唐湜在前两节中对个人精神的表达也是《晨歌》浪漫主义的表现之一。

最后,唐湜在末节开始了尤为强烈的抒情。此节直接以“敬礼,晨风!敬礼,阳光!”两句直抒胸臆的炙热表达开启,而后又以“呵”这一语气词以及“让我们……”这一祈使句式加持,最终以“我们”的状态作结,巧妙地收住了此节起初看似没有节制的抒情。

唐湜以自己超脱的想象力、丰富的意象以及热烈的情感赋予了《晨歌》浪漫的表述,但更为珍贵的是唐湜在此诗中隐藏在浪漫之下、情感之中对回归现实的尝试。

二、《晨歌》的现实关注

虽然《晨歌》受过浪漫主义浸染,但是其中已经展现出了唐湜向现实回归的倾向,同时也暗含着唐湜对于浪漫与现实关系的探索。《晨歌》对现实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真实可感的特定意象和构思精巧的整体架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这一颗被埋没的“钻石”。

(一)真实可感的特定意象

唐湜对意象的选择颇有自己的风格,甚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而这套“意象论”也是唐湜诗论的核心所在。唐湜主张诗人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选取意象,运用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凝定是唐湜希望诗歌意象能够达到的境界,是一个诗人成熟的标志。他将凝定定义为“坚忍的屹立,同时又有着深沉的丰富与凝重” ⑤;他认为“凝定还意味着艺术表现的凝练与含蓄” ⑥,而且他反对将凝定理解为“凝固与定型,那样只能使艺术的生命走向死亡与枯萎。” ⑦在《论意象的凝定》一文中,唐湜更是直接说明了意象与生活的关系。⑧

唐湜作品中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就是对其“意象论”的完美践行,《晨歌》亦不例外。开篇唐湜选择了“晨风”作为第一小节的主要意象,写它穿过“晨雾”,荡起“江波”,抚慰“山野”,采用了“小草花”“松花”以及“少女”等一系列来自生活经验的意象,对其进行符合自身文学经验的加工:赋予“晨风”以温柔、羞涩等人之特性,又给予“松花”“杉实”以人的心理。“松花”和“杉实”在此处的“发颤”被作者想象为“感动”,相比于直接将其作为生理状态拟人,用以描述心理状态的“感动”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蕴藏其中的诗人的情感。意象有限但意义无穷。

而后,唐湜以“阳光”为主要意象展开第二小节,这一小节中虽然仍有“林子”“臭虫”等极富生活气息的准确意象,但同时出现了一些已经被作者精进加工过的意象和一些概括性的意象,并由此产生出较第一小节更为丰富的情感与涵义。与第一小节中的“具象”意象相比,第二小节中更多出现了“青春”“生命”等相对抽象且不属于大自然的意象,也正是这一部分意象,进一步打开了读者由自然到生活的联想视野。

最后,唐湜循序渐进,在诗歌的最后一小节展开了炽热的抒情。尽管是抒情,唐湜仍然拒絕空洞,而是像他自己的诗论所说的那样将情感寄托在意象之中。因此,在这一小节中,唐湜选择了“暴风雨”“潮水”“闸门”等极具爆发力的意象,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使情感顺利迸发;另一方面也使得情感更加炙热。结尾两句写到“黑夜”和“黎明”,在找到寄托的同时使得情感的爆发更进一层,也更加具体,更加贴近现实。

(二)构思精巧的整体架构

《晨歌》采用了三段式结构,与浪漫主义诗歌常用的平面结构不同,《晨歌》中的各个意象组合形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立体结构,其现实意义便暗藏其中。《晨歌》的三个小节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晨风”一节贴近自然,到“阳光”一节走近生活,再到最后一节深入心灵,整个架构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愈发明显,渐渐地从自然回归到生活。其实,在第一节末,便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指向:“气息”在“无毒”的形容下被从自然中剥离,因为能够迫害人的毒气往往来自社会,“毒”在此与第一节中的其他词汇显得格格不入,将读者的思绪拉到了现实中来。实际上,唐湜所选取的意象本身并不具有足够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唐湜选择的形容词来建立起自然意象与人和社会的联系,透露出其超越本身的意味。

能否探寻到《晨歌》中的现实关注,关键在第二节。阳光“将光芒的影子投在地上”,“光芒”怎么会有影子?笔者认为,之所以有影子,是因为此处的“光芒”并不透明而且带来的并非真正的光明。至此,现实开始大踏步地通过作者有深度的象征进入到意象和文本之中,隐藏在复杂的意义结构背后。“发霉的生命”和“生锈的青春”是由内而外的损坏,而阳光使其“发出亮光”“闪着绿色”则是由外及里的治愈,阳光不能直接给予它们新生,却可以帮助他们重获新生,但即便如此,阳光又是否真的具有这般功效呢?看似不合理的意象组合实际上是引领着读者去探索它所象征的现实意义,丰富的内涵与贴近生活的意象使读者更容易对标现实。

末节情感的爆发令读者再次意识到这首诗绝非一首简单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区别于前两节的自我表现,在此,抒情主体变成了“我们”,读者便能够比较轻易地发现诗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这个没有限定的“我们”看到的一定不是同一个晨风轻拂,阳光明媚的清晨,但为什么“我们”却对其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呢?因为这个“清晨”能带给各位的不只是一时的清新与温暖,而是长久的光明。

唐湜在《晨歌》中所选用的意象单纯、明朗,每个意象并不单独具有强烈的现实象征和隐喻,但就是这么一系列透明的意象,组合成为了一个现实意义深远的架构,唐湜对现实的关注就在这整体结构中迸发出来了,在1947年的历史语境中表达出自己对战火停息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民不聊生时代的反感与痛苦。

三、缘何忠于现实

唐湜对诗艺的探索之所以始于浪漫,忠于现实,是因为20世纪40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他身处其中所经历的一切对他根深蒂固的影响,《晨歌》所产生的1947年更是有着特定的语境。另外,同时作为批评家及诗论家的唐湜看到了“五四”以来新诗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对新诗有着殷切期望的他自然要展开一番有利于新诗发展的探索,这便是从浪漫向现实的回归。

(一)对丰富现实经历的感悟

20世纪40年代,连年的战火让当时诗人再也不能稳坐象牙塔,而是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对残酷现实的亲身参与使得诗人们无法将诗歌与现实分离,而只作空洞且没有节制的抒情。

唐湜便是投身现实斗争的典型之一。唐湜早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7岁的唐湜在永嘉(今温州)参加了当地的战时青年服务团。来年经黄先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永嘉县区队长一职,也是在这一年因政治原因与党失去联系。1938年,唐湜为了奔赴延安与党汇合,先至金华考入西安国民党所属干训学校军训,计划从西安转战延安。受训完毕后在与友人谋划奔赴延安之际,被告密,导致被囚两年,19—21岁的青春年华却交给了拘留所和集中营。1942年受项景煜营救,虽脱离集中营,但仍在干训团再受管训三个月。最终于1943年回乡,结束了这段坎坷的从政经历。

唐湜怀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回到故乡,正当心绪无处排遣之时,一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走进了他的文学世界,引领他找到了表现自我精神的渠道。因此,在较短的时期内,唐湜的诗过分抒情,甚至略显空灵。在战火中的游历注定唐湜的诗歌不会维持在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的尴尬地位。于是,在卞之琳、戴望舒、梁宗岱等人译诗与艾略特、里尔克诗歌的引领下,唐湜自评论入手,开始了新的创作探索。

从政治中抽脱后,唐湜考入了浙江大学外文系深造,这一阶段唐湜先后受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在西方诗论的影响下,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在创作诗歌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诗论和关于中国新诗的看法。唐湜入校初期主要受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济慈的影响,所以最初的抒情诗歌尝试更贴近浪漫主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后来唐湜转向里尔克、瓦莱里和艾略特等人,逐渐从浪漫主义开启向现代主义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意象的认知和对抒情与现实关系的处理愈发成熟,首次采用现代手法写作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首诗即是唐湜处女作诗集的同名诗歌——《骚动的城》。

兵荒马乱的时代把诗人从高阁中拉下,唐湜本人的“从政”和学习经历进一步坚定了他对现实的探索与回归,拒绝无节制的空洞抒情,而将情感寄托在真实的意象上,把现实以象征的手法埋藏在意象背后。

(二)对新诗发展历程的反思

唐湜在诗歌创作和诗论以及批评方面,既接受西方现代诗歌理论,也不忘中国古典诗词,又结合当下诗坛的发展境遇。因此,“五四”以来的新诗发展历程对唐湜从浪漫向现实的回归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浪漫主义到法国象征主义,再到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主义,中国新诗早期的发展受到西方一定的影响。自“五四”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新诗的前进道路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想与诗歌团体,有以郭沫若、闻一多为代表的浪漫派,有以李金发为先驱的象征诗派,也有以艾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唐湜在从事诗歌创作和评论的工作时是绕不开这些促进中国新诗蓬勃发展的诗歌流派和诗歌团体的,自然也就能从他们的诗歌作品、风格和诗论中总结出一些优势与不足,并用以指导自身的创作和对新诗的探索。浪漫主义诗歌在新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郭沫若、闻一多等浪漫派诗人做出相对成功探索的同时浪漫主义也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浪漫主义的“不少的诗作流于空泛的召唤和抽象的说教缺少艺术形象的感人力量” ⑨;另一方面,新月派的诗歌中出现了“指责社会的黑暗,却缺少浪漫主义高亢的反抗精神” ⑩的弊端,“更多的是在个人的王国中对人生、爱情、理想、美的执着追求,隔着现实的篱笆营造个人幻想的天地,一旦理想在现实中碰壁,便感到绝望和苦痛,退到精神的幽谷中去作空虚的梦。” ⑪反观现实主义,虽然在中国新诗的起步阶段便硕果累累,而且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抗战期间都发挥了传递革命思想,推动革命斗争的作用,但是在左联成立以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少现实主义诗歌陷入了“工具论”的陷阱,附属于政治之下,丢失了诗的本质。

面对新诗在发展历程中经历的坎坷,唐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以《中国新诗》为中心,与“九叶”中的其他几位诗人共同开展了新的探索。除了“九叶”内部的探讨,唐湜与臧克家、胡风等其他作家的交往也推动了现实因素在其抒情诗中比重的进一步增加。唐湜在“纯诗”和“工具论”中间找寻一种合适的诗歌风格,他明确肯定了诗歌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否认了诗歌对政治的从属关系,试图在当时探索出一条平衡抗日救亡与诗歌本体的创作道路。另外,唐湜对浪漫主义诗歌中曾经出现的无节制的抒情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态度——反感,他在评论辛迪的《手掌集》时写道:“向外奔放的往往只表现了自我人格的投掷,而向内凝含的却常常能入神于众多的人生光景,任意象自由地遨游。” ⑫因此,唐湜在进行诗歌创作中逐渐展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在追求個人诗艺的同时兼顾诗歌的现实关注和社会意义。

20世纪40年代,推崇现实主义的“七月派”与追随现代主义的“九叶诗人”互相交流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湜等“九叶诗人”的诗歌对现实的关注。唐湜曾在《诗的新生代》中将“七月”和“九叶”比作“两个高高的浪峰”,他写道:“现在,这两个浪峰渐渐该相互起着作用了,在这两极之间,该有一片较成熟的广阔的波谷起伏又澎湃了,一片万马奔腾……让大家都以自觉地欢欣来组织一个大合唱吧,该鼓励这么作的,因为这两方正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救助又相互渗透呵,因为诗的新生代正要求着自然的与自觉的现代化运动的合流与开展。” ⑬虽然两个诗派在20世纪40年代并未完成合流,但二者对现实的关注不谋而合,只不过“七月派”对现实的表述更加直接,更加具有“主观战斗精神”,而“九叶”诗人则相对理智、冷静。尽管如此,这篇文章足以看出唐湜对现实主义的认可,也能看出其对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的期待。

新诗在发展历程中误入的歧途为唐湜的诗歌创作竖起了警示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九叶”诗人们指明了诗歌创作的方向。

四、结语

本文所探讨唐湜对新诗的探索“始于浪漫,忠于现实”,指的是唐湜诗歌中浪漫与现实所占比重变化以及关系问题,并非指严格地将其诗歌划分在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范畴之中。作为“九叶”的一员,唐湜认为新诗应该兼顾艺术性与现实意义,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强调诗首先应该是诗。《晨歌》作为在唐湜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受人忽略的一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唐湜从浪漫走向现实的尝试,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②唐湜:《我的诗艺探索》,《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92页,第192页。

③臧克家:《序》,《骚动的城》,星群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1页。

④唐湜:《晨歌》,《骚动的城》,星群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12页。

⑤⑥⑦⑫唐湜:《辛迪的〈手掌集〉》,《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7页。

⑧“一个诚挚的诗人,他的凝定的姿态必会有无数思想与生命的触手伸向前前后后,他必跨进广大的社会思想史的蛛网里的一点,捕捉着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气流。”——唐湜:《论意象的凝定》,《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16页。

⑨⑩⑪唐祈:《论中国新诗的发展及其传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⑬唐湜:《诗的新生代》,《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张欣.唐湜早期文学活动考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08):169-176.

[2]刘中树,李华.唐湜诗论: “九叶”派诗学理论基石[J].北方论丛,2014,(01):58-62.

[3]马永波.唐湜诗学思想探源[J].江汉论坛,2010, (12):96-100.

[4]孙良好.唐湜年谱[J].新文学史料,2006,(01):185-194.

[5]蒋登科.唐湜的诗歌意象理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36-39.

[6]孙凯风,崔勇.唐湜先生访谈录[J].诗探索,1999, (04):91-98.

[7]伍明春.现代汉诗的一个重要话语据点——“九叶诗人”四十年代作品之特质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40-46.

[8]游友基.略论唐湜40年代的抒情诗[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20-24.

[9]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95.

[10]唐湜.新意度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11]唐祈.论中国新诗的发展及其传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2):130-143.

[12]唐湜.骚动的城[M].上海:星群出版公司,1947.

作者简介:

赵家昂,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浪漫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殇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精神和内心的完美呈现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然、抒情、诗意
梦与现实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刷脸取钱”将成现实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