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2023-12-26杨雄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

杨雄

新媒体“依附”于网络,数字化为“底座”,通过电子设备这一载体,实现信息高速、广泛传播。时至今日,新媒体技术依旧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新闻传播领域在尝试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现代化变革中,需妥善优化运行属性,推动媒体行业整体性成长。

新媒体传播特征

首先,内容侧重于多元性,化繁为简。过去的新闻传播中,从素材采集与整理到最终发布,整套流程极为复杂,通常涉及多道审核。在该种模式下,严重降低了传播时效性,再加上传播内容载体过于单一,很难对现代受众有长久的吸引力。新媒体传播则拥有良好的时效性,增加了传播形式与载体,可以给受众带来新鲜感。新闻传播时引入新媒体技术,在确保数据信息品质的基础上,能快速、完整处理与存储,为新闻传播打造更大的可控空间,加快传播速度,同时也减轻了采编环节的任务量。新媒体技术下,新闻内容更加多元,简化了繁重的工作,优化了新闻传播的总体水平。

其次,媒介融合局面逐渐成为常态,各类传播载体在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合作。原本受众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取得信息。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主动适应行业变化,基于主流平台,强化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补充开发新的传播渠道,扩大了新闻的影响面。新旧媒体的巧妙结合,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新的存续机会。比如,人民日报社就主动运用了新媒体技术,开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收获一大批年轻的粉丝。

最后,去中心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身份有了改变,受众不仅是接收信息的一方,也能成为传播方与生产方。这种转变促使新闻传播生产流程有了去中心化的表现,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各家新闻媒体都会根据受众的反馈,积极调整工作,保障主流媒体在新聞舆论方面的话语权。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影响的表现

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新旧媒体各自的优势特点非常明显,前者可保障传播效率、范围,并可以和受众之间建立便利的互动关系,后者经过多年来的积累,拥有更加忠实且广泛的受众群体,并具备更强的行业权威与系统性。在新闻传播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能够弥补各自的短板。简单来讲,双方合作下,不仅能发挥出新媒体固有的市场和技术、平台优势,而且传统媒体还拥有高专业度的采编团队,可借此促进新媒体的成长。例如《星沙时报》制定了“移动优先”的战略规划,积极适应融媒体的行业形势,大约有30%左右的工作人员依『日留守在传统报纸“基地”,其余工作者均投入到新媒体的行列中,调整工作侧重点,积极开发新媒体平台,更新新闻推广方法,重新梳理新闻内容和受众的关系,不仅要适应受众不同的新闻需要,还要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促进,保障媒体应有的社会价值,并成功抢占舆论高地。新闻传播单位应该主动推动二者融合,扩大新闻信息容量,产出具有更高时效性的热点新闻。

弥补传统新闻缺陷

在传统媒体的体系下,新闻栏目有着相对固定的时间、板块与路径,比如时事新闻能够做到每日更新,但对于突发的热点事件报道,就要被这些固定条件约束。反观新媒体,能凭借技术优势,随时发布新闻,在发生热点事件后,可以快速整理简短的内容,发布到各大平台上,切实满足当代受众在信息及时性上的需要。例如北京冬奥会期间,新媒体对于赛事的报道几乎一直都领先了传统媒体。大赛期间,奖牌榜统计通常是以当天下午四点为界,大部分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无法及时更新当前比赛结果,降低了传播的时效性。这种客观局面无形中会给传统媒体造成极大的压迫感,而新媒体却有着突出的优势。所以,不仅是突发类的事件,在跟踪报道重大活动方面,新媒体也有着巨大优势,把广受人们关注的信息快速上传至平台上,有效落实新闻媒体引导大众舆论的功能。

转变新闻传播语态

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传播语态朝着生动、活泼等方向转变。通过新媒体平台报道某些信息,会按照具体内容与信息源素材,选择直接转发或是二次制作的方式,使语态更加贴近新媒体传播特征。再加上新媒体的互动性,让受众在了解新闻的同时,能借助评论表明个人的看法。例如,通过现场直播与剪辑短视频的方法,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增强受众参与感和真实感。而且在新闻内容呈现形式上,也能通过手绘与漫画等处理方法,提高作品的趣味性。在新闻传播中加入新媒体技术,可以改变其语态。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看,应主动了解目标群体的心理,尽可能融入生活实际特色,从民生视角观察事件,优化受众的体验感。

在新闻传播中发挥新媒体效用的关键

明确新旧媒体内在联系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闻传播原本是其立足的根本,它们借此积累了庞大受众,并形成了行业品牌。即使如今新媒体兴盛的时代,传统媒体依旧占据关键性的位置。而新闻传播要使用新媒体技术,借助其优势为自己助力,就应明确二者内在联系。原则上,新旧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均有着相同的理念与立场,双方差异体现在发布渠道与形式等方面。传统媒体可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大市场范围,此种做法并不是在“抢夺”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只是想借此创造拉近受众关系的机会而已,提升自身的时代适应力,期望在融合后,形成更大的合力效应,换言之,新旧媒体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所以,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时引入新媒体技术,必须改变原本“裹足不前”的状态,从新闻行业整体成长的高度看待应用新媒体技术的问题,把新媒体归纳到自身未来规划战略中,做好各自的定位,进一步丰富新闻报道形式。

重构新媒体传播本质认知

新闻领域中新媒体优势得益于现代技术,但并不局限在技术层面。假设只是把新媒体当成一个普通的新型传播平台,把通过传统媒体渠道发布的内容进行简单复制与转发,便浪费了新媒体对于信息二次创作、拉近受众关系与重视受众感受等功能。实际上,可以把新媒体当成传统媒体的补充,而因为现有新媒体平台展示新闻的形式有差异,受众也有一定不同,所以通过新媒体发布的新闻,应当经过再次创新编辑,使发布内容更加“接地气”。在新闻传播行业中运用新媒体技术,不仅需了解其表面优势,还应考虑其内在,开发其潜力,抓住新媒体传播运行规律和需要等,明确重点,有所取舍。

重塑传播思维及组织体系

按照常规思路,传统媒体就是无任何网络色彩的存在,说明其无论是业务程序还是运营环节等,都缺少高灵敏度与影响力的网络特点。所以,在传统媒体固守的新闻行业中,运用新媒体,应该注重转变传统媒体人的基本思维,全面调整组织体系。比如电视存在固有的黄金时段,影响着节目收视率。而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当代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黄金时段原本的商业价值不断被弱化。通过新媒体,人们掌握了解新闻的主动权。所以,新媒体可积极改进自身的组织体系,并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

新闻传播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路径

攻克技术瓶颈改善受众体验

结合当前的媒体行业形势,虽然新媒体技术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优势功能,但依旧存在技术层面上的约束,甚至对其使用产生某些不利影响。所以,新闻媒体需要把握行业发展变化,清楚技术本身的价值所在,对相关技术手段投入更多的关注,主动购入与使用相关设备,为新闻生产提供支持。同时,新闻媒体需主动提高在技术开发和使用上的资金投入,奠定物质基础,借此加强自身技术应用能力。而且新闻媒体还要吸纳一些技术人才,保障拥有的人力资源足以应对当代新闻传播的要求。通过更新与丰富技术手段,可为传播工作带来新的呈现形式,强化新闻内容与受众的互动性,加强其体验感。

预防“技术狂欢”保证质量

近些年,新闻媒体纷纷引入了新媒体技术,但因为缺少细致监管,导致新闻传播过程中有滥用技术的问题。为使新闻传播行业可以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就要预防“技术狂欢”的问题,强化对传播内容的管控,适当向内容审核及管理环节增加投入,使新媒体技术被合理应用。另外,新媒体技术虽然更新了新闻内容的载体形式,给受众带来更为多样的信息。但因为新媒体技术本身的特点,新闻媒体可能很难像过去一样,在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设置审核“关卡”,造成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有“失控”迹象,这会逐渐消磨掉受众的信任感。在如今的形势下,新闻媒体运用技术时,要强化质量管控,实现规范使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新闻生产与发布的监管力度。同时,新闻媒体还要做好网络文明传播,重视互联网舆论走向,以免大范围传播不实信息,影响普通用户的判断。

改变新闻制作程序体系

新闻借助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传播。新闻生产涉及到采集素材、编辑等多个步骤,每条新闻均需经过以上程序,而从商品的角度来讲,新闻被传播报道一次,价值就会被消耗掉一部分。但通过新媒体渠道,新闻能被无限次阅读和应用,首次报道后依旧能通过二次创作,实现继续传播。由于各家新媒体本身的差異,看待同一事件的角度会有区别,再次编辑,为新闻注入新元素,延长了传播链。为此,新闻传播中使用新媒体技术,应该考虑更新制作程序。

第一,注重目标群体的关系管理。在社交网络中,自媒体成长为新的传播渠道。自媒体用户可能身处新闻事件现场,把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事件上传到平台,不仅增加了新闻制作素材,还提高了曝光率,事件影响力随之扩大。所以,新媒体不仅需考虑粉丝积累,还应在用户发布内容中筛选出有用的部分。第二,更新制作程序。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想要稳定自身在领域内的地位,应当打造全媒体平台,包括电视直播、客户端、网站与备类自媒体平台。对此,传统媒体应以各个组成要素为核心,组建工作小组,以传统方式报道新闻,有关资料也要分给其他小组,备组则按照相应新媒体渠道特征,生产和传播新闻。比如地方电视台可在现有广播电视平台的基础上,在微博、抖音、微信与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上注册账号,打造全媒体运行矩阵。

培养新媒体新闻传播品牌

在媒体行业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样才能拥有传播能力与价值。若要在新闻传播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传播效力,突出技术优势,便要提炼传统媒体多年以来的精华元素,建立带有新媒体色彩的品牌。而媒体人必须理解新媒体实质,在新闻生产的全过程,都要主动挖掘和分析,以此筛选出最优的稳定路径。

其一,传统媒体需调整发展战略,梳理和不同合作伙伴的关系,主动加工现有新闻节目,通过了解到的用户信息,把握创作方向,展现出固有的内容优势。并通过新媒体实现“私人定制”,提升传播信息的感染力,优化人们的感受。其二,传统媒体可通过新媒体技术,加大新闻推广深度,并实现精准提供。在建立传播品牌时,应该凸显新媒体在多维度传播、效能突出等方面的特色,培养出优势品牌,打开新旧媒体的融合道路。其三,推进制度优化,促使媒体全面升级。传统媒体需支持工作者自行寻找新媒体传播运行规律,参考现有的发稿要求与考核标准等,打造适合新媒体的管理机制,为规范其新闻传播提供有力支持,逐渐树立品牌形象。例如中央广电总台推出数款APP,均值都达到了百万级。2021年,央视文艺与央视频等APP平均下载量涨幅超过了50%,同时还形成了数百个拥有百万级粉丝的平台账号,比如央视新闻。这就是借助传统媒体的市场基础,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传播品牌的成功例子。

新媒体未来应用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内容更加完善

新媒体给新闻传播奠定的技术支撑,承担着传播信息、探索真相、传播文明等社会责任。在媒体技术迭代创新中,新媒体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但在传播新闻时,媒体人的初衷不可丢在路上,要尝试完善内容,加强时效性,始终确保传播严谨度与新闻真实性。

技术推动媒介深层融合

网络媒介凭借新媒体技术走向融合,在科技创新中,人们可用的终端设备也会得到升级。受众根据个人兴趣,可随时利用网络检索了解到相关信息,如此一来,就需要媒体网站整合起来,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

新媒体技术出现在新闻传播中,作用表现还是比较显著的。同时,融入阶段不仅体现在二次创作上,还可以覆盖新闻加工全程,利用通畅的线上渠道,创新新闻传播形式。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