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记忆创新

2023-12-26杜诗榕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题材现实文化

杜诗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更深刻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应运而生,通过探讨反腐、扶贫、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传递社会正能量和价值观,成为国家与人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然而,当前我国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创作者在题材选择、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能力受到现实生活的限制,缺乏突破固有思维的勇气和能力;另一方面,观众对于现实题材的接受程度存在着冲突,一些“说教式”或“表层式”的内容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而能够真正引发观众深思和讨论的电视剧需要观众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会意识。因此,进一步深化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和传播,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创新,并且更加注重与观众和市场的对接,以实现更加有意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承。

我国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展现状

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点关注项目,近年来,重大题材电视剧进入了持续走高的繁荣发展期。在原有熟知的重大历史题材和重大革命题材的基础上,反映现实题材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加入正是为了记录当下时代中所发生的大事、要事,也在国产剧创作中成为主流。

尽管“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这一名词才刚刚出现在《“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中不久,但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早已历经了一系列的发展,也有了新的特点。首先,由集中的改革题材转向多元的纪实题材,不仅包含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还開始涉及一些敏感的社会话题,如同性恋、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这些主题在之前的电视剧中是很少被涉及的。从我国第一部宣传党中央“忆苦思甜”精神的《一口菜饼子》,到通过刻画市民展望幸福生活的《渴望》,再到反映了中国当代青少年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大考》,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再囿于某种单一或传统的类型,而是力求破除审美疲劳,以“陌生化”的选题传递新鲜的感受。

其次,剧情由单一的矛盾冲突转向多种矛盾冲突交织,剧情更加丰满,塑造的角色也更加立体。近年来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人世间》等在主线的基础上,以“1+1”或“1+n”的方式加入了丰富的家庭、婚姻、职场、社会等方面的副线,从更多元的维度塑造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加真实、立体,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渐拥有了更加专业的现实题材制作团队与演技精湛的专业演员。例如被视为国产精品电视剧代名词的东阳正午阳光,就在制作团队、演员、剧本、服化道、摄影的选择上做到了佼佼者。承自山影集团的正午阳光在近年来产出了《都挺好》《大江大河》《山海情》《乔家的儿女》《县委大院》等优秀作品,通过逐渐积累的口碑,使观众更有意愿观看该团队制作的电视剧作品。

然而,目前我国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大量电视剧套用过去的模式,并不能够切实反映日常生活经验。其次,电视剧本稿源不足,一部分改编自小说及外国电视剧,很多电视剧的内容和情节比较相似,主题和价值观的传达较为浅层。再次,许多现实题材电视剧不能较好地平衡商业化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容易偏向其中一方,致使电视剧可看性降低,让观众产生反感。

《山海情》中基于文化认同的叙事构建

文化认同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如何从他们所属的文化中获取自我认同感,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该理论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并与该群体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行为方式产生共鸣的过程。随后,其他社会心理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也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如彼得·伯格、汉斯·海斯特、艾弗里·高登等等。如今,文化认同理论已经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跨文化交流、文化多元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众文化之一,既展现了流行文化,也是国家叙事的表征,通过叙事构建,电视剧唤醒与传递着文化认同。

由神至人:主角祛魅化

祛魅,或称“除魅”,在社会科学中是指在现代社会消去神秘主义的表面并把文化合理化。如果说过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和革命题材电视剧中的主角极具英雄主义,以至于被神化,那么近年来的诸多重大题材电视剧则是着重刻画主角身上的“人性”,真实还原历史与现实,交代故事发生的合理性。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而言,现实二字是其重中之重。而对于观众来说,只有故事的合理性得以解释,观众才能从文化互动中得到认同。若将主角过分神化,则将其放置到了观众的对立面,观众只能通过仰望的视角崇拜故事人物,但却无法从中获得属于个人的认同,事实上增加了电视剧作品价值观传递的难度。

电视剧《山海情》突破了传统重大题材的固有思维,人物的塑造不再是单一的英雄主义,而是以多元的审美刻画。主人公身上的困顿与理想主义、“忠孝两难全”的纠结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马得福响应政策安排,回到涌泉村处理整村搬迁动员工作,但村里人却认为这是抛弃先人的做法,他在村子的未来与过去中困顿迷茫,而这种纠结又正是每一个普通的扶贫干部都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况。正是这样的人性弱点创设了受众与剧中人物的共情感,修正了以往创作中叙事视角的偏狭。刘阳认为:“‘高大全’式的精英崇拜和英雄人物描述已与当下网生代的个性化需求相去甚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剥离了显性的概念化表达而备受欢迎。”只有把电视剧中的人物“拉下神坛”,观众才能够设身处地地获得现实题材电视剧带来的深处共鸣。

由个人至集体:集体群像的刻画

群像的构建搭建起了文学作品中的联系,无论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群像,还是《觉醒年代》中的爱国人士们,命运共同体所带来的联结能够加固群体的稳定性。群像既在宏观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整体特点,又从微观上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创作者无法单凭主角一人撑起电视剧核心框架,更需要众多的配角烘托塑造主人公的不同性格特点,又或是展现同一时代下人物的不同命运。“它既无心于场面的热烈壮阔,也不追求情节的引入入胜,而是借题发挥,环视人心,用意于社会心态群像的集中展览。”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除了将主角祛魅化之外,《山海情》还全景式刻画了众多的小人物群像以达到集体主义的共鸣。因挖井塌方而终身残疾的丈夫、为了一口水窖卖掉女儿的父亲、利益为先随时反悔的村民、为了养家而外出打工的女性……鲜活的人物设定加上配角们动人的演技,全方位地展现了贫困村中的各种组成部分,多重叙事维度塑造了涵盖普通村民、知识分子、乡村干部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大众群像。新时代重大题材电视剧不仅要传递政治上的价值观,更要立足于人民的立场,关注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观众将自身的情感投射于剧中的人物经历中,无意识地调动起自我经验感受,这种互动深化了认同感。

由他至她:“她”力量的显现

回顾过往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重大题材下的女性形象,在媒介资源占用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难以突破刻板印象的桎梏,使“女性注定要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即被责难、被琐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现。”温柔体贴的传统好女人、妖媚惑乱的“红颜祸水”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性精英……事实上都是形象单薄的固定制式。身处如今的大众文化语境,电视传播对中国女性形象的总体呈现和表达不应仅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更应该对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和女性的发展起到深入的影响。

陆晔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道德体系往往将具有社会意义的工作、事业与具有人本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爱情关系对立起来。与以往着重描写男性在革命奋斗历史上的成就与付出不同,《山海情》中的女性形象也体现着自己的张力。“水花”“麦苗”等女性角色没有被简单地处理成家庭的附属品,而是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平衡,甚至能够做出远超男性力量的选择,活出了自身的独特美丽,让观众看到了有血有肉的、能产生共情的女性形象。“水花”在剧中是行动的代表,能够为了自由而逃婚抗争,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家庭的经济来源,又愿意靠个人的努力做村里脱贫的先锋。她的出逃与回归并不是向父权低头和顺从,而是每个女性在人生路上不断挣脱桎梏、越过难关。编剧并没有回避现存的父权社会问题,也没有掩盖重男轻女为女性带来的磨难,这种现实主义的文本建构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与当下,是历时性价值与共时性价值的统一,也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山海情》中“陌生化”处理构建起的文化记忆

实地布景唤醒文化记忆

作为融合了文字、图像与声音等多重符号的媒介载体,电视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信息进行传递与还原,并与观众产生互动。当前,我国许多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都通过实地拍摄以达到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实,为观众构建文化记忆。《山海情》在布景上极下功夫,漫天的黄沙造就了皮肤的黑黄与褐红,经济层面的差异体现在西海固村民身上的老旧粗布装、布鞋与来自福建扶贫的同志身上的西装皮鞋上。剧中演员除了专门挑选的西北籍演员外,大多数演员在拍摄之前专程前往西北农村体验真实的生活状态。布景既能够反映经济的现状,又能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时代发展的审美取向,唤醒了观众们对于几十年来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记忆。

然而这可能会为观众带来一种审美认知上的偏差,可能会对电视剧中的人物、情节与文化价值产生隔阂与陌生感。但是,艺术鉴赏正需要这样的“陌生化”处理,只有当观众抽离了电视自身与电视剧的情景,才能以第三视角欣赏到叙事的宏大情节与微观笔触,也让作品上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

方言语境引发偏离效应

方言以其独特的声音和文字组合承载着地域的文化意涵,与图像以其共同具象化了地域文化。“当语言媒介强调身份在场时,人物的前史就暴露在了荧幕之上。”作为一种符号,方言在原有信息文本初次编码的基础上,通过二次编码加入了新的元素。当方言语境被置入时,观众便能通过解码迅速从中感受到陌生化所带来的情感张力。电视剧融入方言表达,迅速为观众构建偏离原本生活的别样的叙事世界,有意地隔离观众原有的语言体系,并迅速将其置入新的听觉景观。方言语境的设置不仅让人物角色更饱满,还作为电影叙事的辅助工具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山海情》中闽南话、西北话之间的互动为闽宁互助设置了天然障碍,更是凸显了对口扶贫工作的不易;而剧中主演西北方言向普通话的转变则侧面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翻天覆地。近年来涌现的众多方言电视剧,正是我国电视剧制作水平不断发展的见证,也是我国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未来,我国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必然会在“景真、人真、情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在传递正确价值观、引导观众思考和行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电视剧引导观众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促进人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提高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同时,这些电视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为中国电视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然而在创作方面,创作者需要更具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入了解,以创作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电视剧作品,提高电视剧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政策上也需要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加入到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以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这些努力,相信中国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将在未来继续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题材现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谁远谁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