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助力高能级开放大省建设
——义乌的探索实践及其启示

2023-12-26杨志文袁涌波

浙江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义乌贸易

文/ 杨志文 袁涌波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着眼一时,更不能囿于一域,而应从全球一体化的大潮流出发,坚决肩负起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之鲜活样本的崇高使命

义乌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在习近平同志为浙江量身打造的“八八战略”这一总纲领总遵循指引下,20年来,义乌始终坚持立足浙江、着眼全国、面向世界进行开放的战略布局,把国际陆港城市建设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中,把“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发展嵌入“一带一路”倡议之中,把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纳入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之中,在浙江、全国的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纽带和窗口作用,为浙江深入实施“一号开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域生动实践的典型。

以制度型开放为先导,打造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

20年来,义乌着力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推进制度型开放为导向,实现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改革叠加,构建起世界领先的高效贸易生态系统,使义乌市场贸易格局从“买全国、卖全国”转向“买全球、卖全球”,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

国贸改革试点提升了我国对全球小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力。自2011年国务院批复开展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新型贸易体制机制加速形成,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关、检验检疫、结算、税务、信用、物流等规则和标准体系,吸引国内外大量贸易主体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相关贸易规则和标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采纳,使义乌对小商品国际流通渠道的控制力和贸易规则标准的主导力日益增强,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对全球小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力和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十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为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提供了丰富实践经验。国贸改革使义乌这个“点”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推动了各垂直管理体系“线”上的改革创新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了浙江、全国对外贸易“面”上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点、线、面”有机协同的联动效应。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低成本便利通道。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成为全国大力培育的三种外贸新业态之一,被纳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国22个省的39个专业市场复制推广。它为无力自建外贸营销渠道的中小微企业构筑了低门槛、低成本、便利化、共享型的贸易通道,让市场经营户做外贸像做内贸一样简单,成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乃至普通大众参与国际贸易、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有效途径。它还弥补了传统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方式商品输出覆盖面的局限性,挖掘和释放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高性价比商品的潜在需求,特别是促进了向中东、东南亚、南亚、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区的出口。2022年,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002-2022年,义乌外贸出口额增长了1059倍,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从0.15‰提高至18.2‰,为浙江和全国外贸出口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陆、海、网”联动开放为载体,打造联通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20年来,义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最大使命和最大机遇,大力推进“义新欧”“义甬舟”“网上丝绸之路”三条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布局“一带一路”境外站、合作区,致力于把义乌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一带一路”枢纽城市。

“义新欧”班列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义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运营义乌至马德里货运班列的重大倡议,开行了全球最长的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成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持续推动“义新欧”中欧班列增点、拓线、提效,着力构建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中欧陆上贸易大通道。目前,“义新欧”班列运营线路已拓展至18个方向,到达境外站点101个,贯通亚欧大陆51个国家和地区,发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班列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品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摆脱了长期单纯依赖沿海口岸进出口的局面,并大幅提高了中欧之间商品贸易往来的运输效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义新欧”班列积极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国际防疫合作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贯通“海上丝绸之路”。为打通向东出海通道,义乌一直聚焦“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深度推进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海港的关务、港务、船务、信息及管理一体化,着力打造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促使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与世界最大的港口紧密相连。积极探索开展多式联运,“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出口集装箱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义乌出口集装箱约占宁波舟山港出口重箱量的七分之一,是重要的货源地和“陆上桥头堡”。着力建设国内首个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甬金铁路,对内打造长江经济带黄金辅道,构建覆盖浙中西、长江中下游及内陆腹地的服务网络,努力成为“义甬舟”大通道西延重要支点,对外全力提升港口辐射力、港口服务力、港口资源配置力,贯通“海上丝绸之路”。

跨境电商助力“网上丝绸之路”。通过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构建chinagoods、环球义达、线上订单履约中心等数字化平台,义乌着力打造全球性的跨境电商货物集散中心、交易认证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等。2022年,义乌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83.5亿元,居全国各城市前列。打造全场景贸易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实现了“线下市场采购+线上跨境电商”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第六代市场——义乌全球数字自贸中心,搭建交易履约集成、产业城市联动、新老市场协同、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互通的小商品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法人银行与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直联的收结汇模式,以跨境电商平台电子交易信息作为交易真实性审核的资料,为跨境电商打通自由结算通道。通过与阿里巴巴共建eWTP全球创新中心,为全球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赋能,拓宽全国中小微企业产品走向世界的网上高速通道,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油添力。

持之以恒提升城市开放能级,打造浙江、全国对外开放的纽带和窗口

20年来,义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把国际化作为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色,一以贯之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以国际化引领城市转型发展,通过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城市开放能级提升等举措,推动义乌从中国小商品城向世界小商品之都跨越,在浙江和全国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纽带和窗口作用。

构筑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平台。义乌市场承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与全国100多家单位联合成立的专业市场联盟,构建起了“义乌市场主导、下游市场承接、各方互利共生”的蛛网式市场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国28个省份180多个二级市场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级的国内市场体系。与此同时,义乌市场与全国20多个省份的特色产业集群有机联动,带动了广东玩具和电子电器、福建服装、江西陶瓷、江苏床上用品等销往全球市场。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义乌市场销售的商品中,24%来自义乌本地、35%来自浙江其他地区、31%来自全国其他省区市、10%来自境外。义乌不仅自身实现了“富民强市”目标,而且以义乌市场为核心,构建起一个连通全球的贸易和产业协作网络——“义乌商圈”,全国许多无力自建出口渠道的中小微企业借助这一网络接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分工,带动了全国21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3200万以上人员就业。

建立高度发达的城市开放体系。通过以商兴城、以城促商,义乌用全球思维、世界眼光谋划城市能级提升和服务功能升级,促进商贸、工业、宜居、科创功能加速更新融合,实现了城市开放能级的大提升。2002-2022年,义乌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8平方公里扩大至113平方公里,扩展了2.0倍,成为II型大城市。义乌被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国际陆港城市等,在全球贸易和物流大通关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开放口岸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持续提升,相继获批设立了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义乌综合保税区等,实现了海运、铁路、航空、B保、邮政、综保六大开放门户平台、“海陆空铁邮网”全覆盖。中外运—敦豪(DHL)、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等全球快递巨头,均在义乌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2022年,义乌快递业务量达93亿件,约占全国总量的十二分之一,物流网络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融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义乌持续完善外国人来华邀请、出入境、就业、居留等举措,大力营造世界各国客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同治共享的营商环境。通过整合集聚各部门涉外服务功能,成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创国内涉外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的先河。开发“外籍商友卡”,实现外籍人员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日常管理等“一卡通用”。创新“以外调外”涉外纠纷调解机制,开创性成立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外商组成涉外调解队伍,调解成功率超过96%。良好的创业生活环境每年吸引50多万人次外商到义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外商常驻义乌。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义乌和谐相处、共创家业,大街小巷遍布阿拉伯、东南亚、南亚、非洲等不同地域风格的餐馆、酒吧等。通过汇聚本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引进外来文化,义乌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无比魅力和中国人民热情包容的和谐理念。由此,义乌的功能和地位突破了县域、省域范畴,成为一座融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精神、中国文化。

义乌推进开放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着眼一时,更不能囿于一域,而应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从全球一体化的大潮流出发,坚决肩负起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之鲜活样本的崇高使命。对于浙江各地而言,需要深入学习、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要求,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聚焦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商品、商人、资本、平台、技术等“走出去”和“引进来”。要积极对标RCEP、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努力在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等自由化便利化上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为浙江和全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要充分结合各地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路径,助推中国梦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梦想融通共筑。

猜你喜欢

义乌贸易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义乌展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贸易统计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