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GC在视频创作中的技术实践与迷思
——以B站UP主为例

2023-12-26谢沁露张译匀

传媒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作内容

文/谢沁露 张译匀

在媒介生产技术应用与嫁接呈现出AIGC应用浪潮的今天,得益于AIGC在图片加工、视频生产创作等方面能为视频生产进行综合提升,人工智能应用于视频生产领域的深度合成是AIGC在视频创作中的技术实践。以B站UP主为代表的技术群体适应新浪潮,融合新技术,以专业用户制作的视频(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 Video)为主的内容生态创作群体,构建高质量、年轻化社区战略手段的优质推动者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通过与AIGC技术的合成实践,既促进了媒介创作生产,增强了粉丝黏性,也引领平台突破困境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AIGC时代视频生产的深度合成

AIGC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被认为是“继UGC、PGC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GC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作为web3.0时代网络生产力工具,在助推内容生产领域变革的同时,也在重塑人类社会内容生产模式。随着底层技术日益成熟,AIGC在图片加工、视频生产创作等领域的惊艳结合与亮相,带来数字视频生产领域的新契机,浮现出人工智能技术视频生产应用的深度合成趋势。

深度合成(Deep synthesis)是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合成(Synthesis)”,主要技术依托于自动编码机(AutoEncoder)和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从而实现人脸替换、人脸再现、人脸合成、视频生成以及数字虚拟人等诸多应用形式。深度合成技术的实现过程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步:数据提取、数据训练和转换。在当下国内外技术公司都在追求“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AIGC技术已经在许多媒体视频生产、影视娱乐等领域逐步落地使用。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冬奥和冰雪运动有关的短片高效率制作和投放。其最新版本的 AI生成和编辑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海量赛事信息浓缩成短视频,并实现定向发布。与此同时,日本奈飞公司运用AIGC技术在2023年辅助商业化动画片的首支发行级别作品《犬与少年》横空出世,片中的场景绘制等绝大多数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由此看来,AIGC在视频生产领域将受众带进数字化、虚拟化的生存时代,存在着无限潜能,AI已经完全有独立产出视频的可能,甚至效果更佳。

目前,深度合成技术具有使用门槛低、推广速度快等特性,在视频生产行业的应用商业价值凸显,商业热度持续升温,社会影响也日益明显。而深度合成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开源是数智化时代的大势所趋,开源后的技术迭代更新会越来越迅速,更拓宽了AIGC的发展前景。加上AIGC与元宇宙的双向互动,使AIGC能够适应元宇宙场景下多样的内容生成需要,元宇宙打造的数字化生活场景和虚实孪生的应用,为AIGC与元宇宙的双向奔赴和强强联合构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B站UP主困境之解

B站作为我国视频行业内的风向标,其发展路径并非一直顺风顺水。垂直于ACG(即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的简写)社区起家,在成为中国版YouTube的道路上,B站一直苦苦追寻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路径。近年来,B站试图营造以PUGV为主的内容生态创作环境,构建高质量、年轻化社区成为竞争壁垒的战略手段。《2022年B站创作者生态报告》显示,创作者(UP主)画像:“B站创作的主力是24~30岁的青年UP主,而31岁以上创作者增速显著,高达80%。”以年轻UP主为主体的创作群体,年轻的话语表达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能带领青年文化进入主流视野,彰显出蓬勃旺盛的创作生命力。

然而,对于年轻的创作者群体而言,年龄焦虑、事业家庭转型、视频品质、粉丝支持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稳定、高质量的产出频率。有不少非全职UP主,自身主业尚处于苦苦挣扎状态,再加上繁杂原因“停更拖更”影响视频持续生产。而全职UP主虽有更充裕的时间自由安排创作,但在视频行业内卷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高手云集,也常因灵感枯竭而导致创作“难产”。全职UP主群体也存在收入不稳定、风险化、舆论压力、与社会脱节等潜在焦虑,并非外行人眼中的光鲜。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的亏损浪潮更是加剧了矛盾与焦虑,让UP主群体的处境雪上加霜。2022年B站财报显示:“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由此也激发了人们对B站的发展模式和UP主生存现状的探讨。UP主的收入首要衡量指标则是用户喜爱度,基于点赞等互动行为进行综合评估,视频播放量与点赞、投币、收藏(俗称“一键三连”)情况。收入来源仍局限在B站官方渠道,B站流量变现难,再加上分蛋糕的人多,无疑会削弱UP主的创作积极性,这些都是成为压在UP主心里的困境。

在2022年B站全年财报会议中,CEO陈睿指出:“社区和内容生态是B站持续发展的底气与立足之本;专业化、高质量内容的内容生产者是B站的核心商业价值和竞争优势。”优质UP主仍是B站商业价值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面临如此窘境,在媒介环境使用AIGC技术内容生产的大趋势下,UP主们开始陆续运用AIGC技术进行视频生产,提升创作特色与生产,扩大发展空间,拓宽UP主群体的发展路径。从创作者内容生产层面突破困境,带来重构发展的可能。

(一)利好内容平台,提高UP主生产力

对于大多数UP主来说,AIGC大幅提升了UP主的视频生产力。视频创作的一般环节可以通过AI生成连续的图片,再将图片连接成一段视频。也可以将文本直接生成视频,在提供的视频模板基础上,图文转视频,操作门槛更低,像制作PPT一样拖曳文字即可转成画面。一键图文成片对创作者最大的帮助是节省搜集素材的时间,减少人工剪辑劳动量,通过自动化、模板化的方式提高视频生产效率,满足创作者脚本撰写、拍摄搜集素材、后期剪辑等基本需求,让创作者更自由地塑造内容。通过AI对视频生产辅助性方面的协助,提高UP主生产力,利好于内容平台扩大发展。目前,不少硅谷大厂已经拿出了实验性产品,类似的视频自动剪辑工具有“Make-A-Video”“Lumen5”等。

(二)提供建议和灵感的好帮手

多数UP主都困囿于视频灵感的难题,但在OpenAI发布的GPT-4模型中或许可以找到解决方式。GPT-4是最新版本生成式AI,可以运用算法和预测文本根据提示创建新内容,并可以对用户上传的图像作出反应。比如根据用户上传的配料照片给出相应的食谱建议,并能够编写出标题和描述。GPT-4的飞跃式提升给用户带来了比ChatGPT更震撼的用户体验。例如,文本生成视频加上GPT-4给出答案的未知性,因此在用户与之沟通和交流后所产出的视频主题和方向也具有随机性和创新性。AIGC技术成为更多UP主的灵感助手,拓宽了UP主灵感思路及新兴视觉效果元素,引导UP主的创作更加富有创意。

(三)借AI做特效,用特色出圈

视频内容和质量一直都是UP主吸粉的“王道”。提高视频质量除了准确把握选题内容,精进镜头语言的表达方式,打造出别出心裁的视觉呈现效果也是值得UP主借鉴的。视频特效表达可以增强视频的视觉质感并提升视觉传播效果,增加视频趣味,丰富视频层次。UP主也可以借用特效抓住观众眼球,增加作品的曝光度和关注度。科普区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主页作品频频出圈不仅因为其幽默诙谐的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内容中的3D转场和特效为视频整体视觉效果锦上添花。这也为有出圈需求的UP主们提供借鉴。目前如“剪映”等国产视频剪辑工具中,用户只需打开特效面板就可以获得海量精良的特效素材,提升创作构思效率,增加视频出圈几率。

三、迷雾重重:AIGC 视频生产的忧患思考

AI赋予内容创作者困境突破与重构的同时也带来了如迷雾般存在的诸多技术实践忧患和现实风险。

(一)真实与拟象的边界模糊,虚假视频泛滥

技术的革新让内容篡改变得轻而易举。自2 0 1 9 年“ZAO”软件应用 AI 换脸技术成为网络舆论焦点后,AI换脸作为一种无门槛使用技术的娱乐手段与社交媒体音视频相结合,广泛应用于恶搞视频、鬼畜视频等。AI换脸技术让真实与拟象的边界在视频生产中愈发模糊,信息失真现象愈发严重,扰乱了正常传播生态。替换合成加工后的视频经由网络广泛传播导致虚假视频泛滥,再加上深度伪造技术的灵活性和仿真性,信息内容严重失真,受众对于信息真伪的研判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AIGC 视频生产的法律问题

当AIGC助推视频创作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同时,其法律风险也随之提升,引发出对社会治理和法治的双重挑战。

1.侵犯肖像权:游离于公民人权之外。当视频创作者以二次创作和创作自由为借口,将他人原本的素材部分混剪,就会产生大量的法律纠纷。例如歌手林俊杰就以“侵犯自身肖像权”为由起诉了B站UP主“瓜瓜Mars”侵犯他人肖像权,因其形象在视频主页中“客串”了大量经典影视作品,并被深度合成技术丑化其形象,严重损害了林俊杰的名誉和正当法律权益。虽然在最新版本的B站相关视频页面会出现“该视频疑似使用智能合成技术,请谨慎识别”的提示以便用户甄别,防止产生误解,用以减少一部分法律纠纷的发生,但在AI换脸带来的视频流量效益驱使下,治理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侵权上的问题仍将有很大挑战。

2.侵犯著作权:法规依据不清晰,深度合成内容权责归属困难。AI在视频生产领域的技术实践也对现有法规内容造成挑战。AI生成视频涉及复杂的算法运算,基本原理就是在进行视频模型构造和优化时对网络基础素材进行不断收集。无论是用非数字作品数字化方式获得素材,还是用脚本来抓取网络现有作品,都有可能被认定为一种复制行为,从而有可能对作品人的版权造成侵犯。由于技术发展速度总是先行于法律,我国法律体系有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定尚属空白状态,法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版权性尚存争论。一部分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本质上是算法运行的结果,不具备人类所有的创作思想和表达能力,因此不属于法律管辖范畴;而另一种声音是人工智能与自然人作品的差异难以分辨,不必特意区分,出现了法规依据不清晰,深度合成内容权责归属困难的情况。

3.侵犯隐私权: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担忧。隐私权一直以来都是媒介伦理与传媒法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加深了人们对数字技术的深度依赖。数据信息的广泛分享,极大增强了外界获取用户隐私的可能性。隐私权的让渡和非法采集给数字安全保护带来更多挑战。“掌握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机构为追逐流量效应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对个人信息有着强烈需求,个人信息日益成为一种奇货可居的‘战略资源’。对技术不加节制的使用是商业机构滥用个人信息数据、威胁个人隐私权的根本原因”。即使B站有着完整的隐私政策,也难以走出侵犯隐私权的围城。用AIGC技术进行视频生产需更加谨慎地处理侵犯隐私的问题。

(三)一键式生成视频井喷,带来UP主群体行业危机

设计师Daniel HaBiB的作品QuickVid是AIGC在视频创作领域的一项成果,满足了人们一键生成短视频的幻想。用户只需根据自身需求在网站输入提示语、描述清楚想要创建的视频主题,QuickVid 就开始全自动生产短视频。随着AIGC生成内容领域的热度不断提高和应用尝试,加剧了以自媒体谋生视频创作者的危机意识。一方面,由于技术降低了生产门槛,不少创作者可以趁着技术的兴起超越成为行业内“顶流”;另一方面,依托二次元文化群体和虚拟偶像的发展,虚拟UP主迎来了虚拟数字人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不同于真人UP主视频生产的时间限定性,虚拟UP主可以做到全天候无间歇在线互动。虚拟UP主初露锋芒,增加了真人UP主群体对于失业风险的担忧。

四、结语

AIGC辅助视频生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比多数媒介内容生成技术都具备创造性。这种创造性进步对深陷困囿的UP主来说,犹如寒冬里的火种,带来了重新构建发展的希望之光,也在技术实践中引发了种种疑问和担忧。数智时代伴随着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技术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好助手和好伙伴,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威胁论”从未停歇。对于技术和人的关系仍然是一直被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在视频生产行业内卷化的今天,用优秀高质量的“好作品”,运用规范技术,在法律、道德、情理和公序良俗基础上开展视频生产才是吸引受众、自我提升、引领时代健康发展的正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一墙之隔》创作谈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