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的内涵、挑战与实现路径

2023-12-26吴曼芳符祎明

传媒 2023年22期
关键词:影视北京战略

文/吴曼芳 符祎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影视文化事业作为其发展的强力引擎。尤其是“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加强首都的文化中心功能建设以作锚定之用,“首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任务更加繁重”。推进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电影强国建设的强心铸魂工程,建设北京“影视之都”须理解与明确中国特色内涵,在系统观念下锚定其独特定位,分析和应对其挑战,思考并设计其实现路径。

一、建设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的内涵

“影视之都”是中国特色影视文化事业的中枢基地,北京作为中国特色“影视之都”,其内涵需从其性质定位、战略定位、统领定位、目标定位等方面加以深化理解。

1.以影视文化事业为根本属性确立其性质定位。中国特色是对我国文明特性的高度凝练,中国不仅是民族国家,亦是文明型国家,中国特色赋予国家形式发展的强大延续性,中国一直在着眼未来的方向上兼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强调的是,北京“影视之都”的建设不是对创意城市发展模式的简单拿来,而是在以中国特色为根本特点,以电影事业为根本属性,确立其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形成其独有的差异化存在。

2.以与时俱进、灵活革新、松耦合设计来确立其战略定位。中国特色作为“影视之都”战略定位的指导思想核心,要求新生产力变革所形成的新战略与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战略做松耦合式设计,确立其战略定位。具体而言,在以中国特色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下,北京“影视之都”的建设在战略发展上需秉持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战略演进上需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下采取灵活革新的策略,在战略组织上需可应对持续环境变化进行不同的具体应对活动并能保持标准化、合法化、正式结构的松耦合设计。由此三方面形成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的战略定位。

3.以新经济模式促产业发展和以实验促理论改革相结合确立其统领定位。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肩负对中国影视业发展与改革的顶层设计重任,在引入新经济模式时,不仅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实践创新,同时更要以实验模式对其发展过程做第一时间的观测和实证研究以形成科学标准。

未来,北京“影视之都”的统领定位体现为可由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管理,设立具备规制权力的“影视之都”办公室,全方位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发展在影视业发展中的理论指导与内涵开掘工作,在以中国特色为核心要义下,负责研究产业改革中旧有问题和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实验,在解决影视产业自身问题和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参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在大方向上与改革发展同向汇聚。

4.以价值共通、文化共融、命运共同体观念形成价值系统确立其目标定位。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的筹划及开展工作正值我国“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球化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系统的内在重要共生内容,全球化发展需要以价值共通、文化共融、命运共同体观念所形成的价值系统,来应对非连续突变而可能出现的新全球性问题。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为价值指引,才能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变局之时,在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中,面对世界多极化和单边主义,提出并坚持发展中国方案。北京“影视之都”的目标定位正是中国特色价值对未来世界价值系统的指引。

二、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的四方面挑战

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工作处于特殊时期,其将分别面临由于自身所处的新旧经济模式转换期,新战略设计和旧战略实施的组合期,全面改革所处新的内外环境变化期,以及影视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所带来的四方面挑战。

1.新模式的再造与事业属性之间适配的再论证。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的新模式将面临处理新旧经济模式间的延续与中国特色内涵体现的关系问题,即须对新模式的再造与事业属性的适配进行再论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模式再造所面临的问题将体现为新旧模式如何转化与延续。事业属性由于其所遵循的内涵产生新的延伸,产业属性借由加入新生产要素形成新生产力,两者各自所代表的先进性及其表征,将引发对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辩证关系的再讨论。

二是新模式再造还面临制度因素与市场因素影响下所呈现出电影的事业属性与产业化发展边界模糊的现状。一方面,我国影视业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须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影视业在高质量发展下必然促使产业化在支持事业发展的同时,自身在结构升级中部分转化为事业功能,由此形成两者相互转化的可能。

三是新模式再造面临产业化发展与市场自由的伦理限度的设定问题。传统产业化发展遵循的各项机制皆建立在竞争关系的基础上,北京“影视之都”建设遵循的新发展理念所涵盖的共建共享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新的经济伦理构建,因此,两者所要求的市场自由伦理限度设定问题须着重分析并解决。

2.新战略的松耦合与高内聚要求之间冲突的再评估。

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的新战略设计将面临新旧战略组合的耦合性问题,呈现为新战略的松耦合与高内聚要求之间的冲突,须对其进行再评估,具体展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新战略对外在独立程度和内在系统程度要求较高,对外部新经济战略的引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效用须再评估;二是新战略面临数字化链接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产生数字化平台规制功能具备可代替政府部分规制功能的作用,由此引发政府规制功能向平台规制功能让渡的适度性问题;三是新战略处于世界时代主题转变,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系统调整的时间窗口期,以致其在实施层面,对于新发展动力的迫切需求面临严峻考验。

3.改革的权力落实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再平衡。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在伴随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内外环境下进入新发展阶段,将面临改革中的权力落实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再平衡问题,具体展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开启至今,从文化事业单位开启市场化运作,公共文化产品的单一供给向文化商品并存的多元化供给转变,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影视之都”模式将面对政府、社会与消费者的关系不仅从单一供求关系走向常态化的供需关系,还在共同体理念下,形成共同需求的新合力。

二是在面向我国影视事业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转型,向影视业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求的新形势。北京“影视之都”改革的权力落实与文化体制改革对公共文化权利的确认形成二元关系,并衍生新的系列问题,包括对影视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化讨论,以公共文化权利的确权作为其法理依据的相关讨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等。

三是基于文化体制改革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求,将对原有的一元化行政管理结构提出转型要求。传统的影视文化事业管理系统须转向开放性系统以充分吸纳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等各界力量,促进实现文化体制改革在服务型政府转型上的权力落实,针对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对影视文化产品的不同需求,分别以政府直接供给、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生产。

4.价值指引的持续性与全球化非连续突变之间的再融合。中国特色作为北京“影视之都”建设工作价值系统的价值指引,其要求的持续性正遇我国影视行业结构调整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在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持续性发展,将与国际全球化非连续突变之间出现再融合问题,具体展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面对全球化价值观及全球产业秩序的非连续突变,中国特色价值观与正在多极化发展的他国价值观的冲突,构成整体内外价值冲突问题。

二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价值共通、文化共融、命运共同体观念构建北京“影视之都”价值系统,亟须面对与全球化非连续突变之间再融合过程中构建价值系统的动力问题。

三是中国特色作为北京“影视之都”价值指引的持续性与全球化非连续突变之间的再融合,将遇到内外环境双重压力。内在环境下改革所带来的影视文化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从规模—速度向结构—质量发展的结构转型问题,以及外在环境下面对国际影视产业链转移和影视文化内容跨文化传播本土化趋势,进行改革时所出现的路径依赖问题。

三、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的实现路径

“影视之都”建设工作在以四个独特定位明确其内涵,充分考虑四方面挑战的情况下,将具体分别以解决新模式再造与事业属性适配的再论证问题,新旧战略组合耦合性问题,权力落实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再平衡问题,作为文化中心的“都”与作为影视产业的“城”双融合发展问题来构建实现路径。

1.以处理好事业与产业两者属性关系来解决新模式与事业属性适配的再论证问题。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两者关系的再讨论对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新模式再造与事业属性适配的再论证起着决定性作用,依循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的性质定位,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

一是在新旧模式如何转化与延续上,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及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为工作原则,摆脱对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旧有辩证关系的讨论,转向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结果导向。

二是新模式再造面临事业属性与产业化发展边界模糊的现状,在事业属性第一性与产业属性第二性的辩证关系下,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工作原则,寻求以事业属性产业化发展促经济效益,产业属性事业化发展促社会效益的并行发展路径来厘清两者发展的边界模糊现状。

三是新模式再造面临产业化发展与市场自由的伦理限度的设定问题,依循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经济伦理,针对此伦理限度的设定,以事业属性为根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重,增加艺术价值、市场价值等多元化价值作为框架性条件,向内以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产生以道德性为中心起点,划定伦理限度。

2.以对松耦合度重系统论证,高内聚度重量化论证来解决两者冲突的再评估问题。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新战略面临新旧战略组合的耦合性问题,具体对其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是新战略须解决对自身外在独立化程度和战略构成上内在系统化程度高要求的问题。当对引入外部新经济战略和就具体问题的解决效用进行再评估时,对新经济战略的引入和使用重系统研究论证,对其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的效用重量化研究论证。

二是新战略面临政府规制功能向平台规制功能让渡的适度性问题。就前端规制功能让渡于社会数字平台,将先期产生的其他规制功能,尤其要以“坚持安全可控”“切实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为基本原则,将涉及安全管理层面的规制功能做到及时向数字政府平台持续迁移。

三是实施新战略对其发展动力的需求面临时间窗口期的考验。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下,借助数据要素,面向国内大循环时加快对产业各环节的颠覆与重塑;在面向国际大循环时加入全球影视产业创新链,获得全球影视产业生产资源。

3.以权力集约化和高效化,与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合力,着力市场主体重塑。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对改革中的权力落实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再平衡问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是在重构政府、社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模式时,不仅须加强政府承担影视文化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责任,还须引导市场主体提供相应产品,形成影视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

二是改革权力的落实将沿革文化体制改革方向,以人民为中心,重塑市场主体的同时强化群众的消费需求和对文化创造权利的保障,在由政府主导提供影视公共文化产品的基础上,以补贴引导方式鼓励社会层面参与对新型影视公共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开发和运营。

三是对行政管理结构进行转型设计,从同权系数分割原则向异权系数分割原则转变,可考虑为行政管理结构权力机构、专项办公室体系设计,建立包括对影视文化产品分管、生产、分配、消费和资源保障在内的综合性运行系统,具备集政府规制、影视产业科研实验、创作评论、影视企业和高等教育院校沟通交流等一体化功能,构成兼容精英文化需求和大众文化需求的开放性管理系统。

4.以自身作为价值系统,重在推动作为文化中心的“都”与作为影视产业的“城”双融合发展。对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建设依循其目标定位所遇问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是以中国特色作为价值指引,在“双循环”背景下,向内以我国影视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影视产业标准化和数字化重塑产业基础,兼顾北京“影视之都”统领定位所要求的首善标准和可复制性产业模式,以产业新动能推动形成构建中国特色价值系统的内生动力。同时,向外选择在文化亲缘性地域开展本土化内容开发作为国际化全产业链拓展策略的论证方式,为影视产业外循环作战略储备。

二是锚定中国特色作为价值指引,在世界文化格局解构与重塑的发展维度下,向全球价值系统提供中国方案的影视文化内涵;以数字经济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为契机,着重研究并推进构建自主可控的影视全产业链体系,为北京“影视之都”实现中国特色价值指引的目标定位,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三是受国际环境剧烈变化和国内持续深化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及疫情等不确定性问题的影响,冲突和安全的发展主题成为亟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加之对过往经济制度的惯性所叠加产生的路径依赖。

具体而言,在产业集群视角下,北京“影视之都”面临对集群的区域效应的路径依赖问题,对此问题可将其归纳为解决作为中国特色文化中心的“都”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下影视产业之“城”间的问题。对于北京“影视之都”作为影视产业之城的规划而言,北京具备优渥的区域发展条件。

首先,在全国文化中心“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下,深耕“一核两枢四区”,“一核”即首都文化中心功能核心区;“两枢”即国家及北京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四区”即怀柔中国影都、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京西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京南至京东的视听走廊等,以协同性总领差异性来具体指导发展工作。

其次,空间集聚的实现以路网衔接织就地理空间,其中,可充分发挥京南和顺义区高新企业视听硬件研发和制造技术支持,依托国际空港实现影视物流中心。

再次,吸引互补性企业,协助改善生产要素条件,促进企业之间形成知识溢出,构建产业集聚品牌生态系统,借助技术溢出向外辐射,与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在设计“影视之都”可复制模式方案时,要特别避免其他借鉴地区集群的区域效应出现“极化作用”,导致忽视内生性增长力量。

最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亦可通过增强影视技术溢出带来的向心力,以新技术降低环境污染离心力等方式来探索影视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四、结语

建设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是从中国特色内涵要义出发,系统分析并设计路径,以供顶层运筹的制度设计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持续探索,也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心重要的战略步骤,不仅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可提振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影响力,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伟大时代课题的铿锵回答。

猜你喜欢

影视北京战略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战略
战略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