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力模型的光伏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2023-12-26陈语晴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发电能源发展

陈语晴

(辽宁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0 引言

近百年来,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气温上升明显,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控制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正在采取积极地行动。我国提出了力争2030 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目标下,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着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求,要求能源行业自身转型,优化布局风能、光能、水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的技术攻关,有序推动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实现能源结构消费调整。

光伏能源作为清洁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光伏产业经过国家十余年的大力号召发展,凭借过硬的制造实力,已经实现了光伏产业链的完善配套,发展成为具有领先优势的科技产业[1]。然而,光伏能源作为我国全部电力能源的一部分,所占电力消费比例不高,光伏能源可替代性强,竞争压力大。因此,本文基于竞争情报角度,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光伏能源的竞争环境进行探索。

1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到平均335~837 kJ/cm2,是巨大的可用资源。从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北地区、东北部分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丰富多样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发展清洁能源,实现“双碳”目标的较优的选择。

近几年受外部突发态势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然而在此形势下,我国光伏行业却逆势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首先,光伏产业的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应用市场稳步增长,光伏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其次,光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也持续发展,根据2022 年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 万t、357 GW、318 GW、288.7 GW,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 万亿元。最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活跃,多晶硅生产总电耗大幅下降,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升,光伏发电标电价不断下降,成为了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2]。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快融合创新,智能光伏应用示范中,工业、建筑、交通、农业、能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跳读、光储融合等水平不断提升。

2 光伏能源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认为企业竞争的规模和力度是由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决定的,分别是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替代品的能力、潜在进入者的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获利潜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企业要对抗这些力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本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将竞争情报应用于我国光伏能源行业的竞争环境与态势的分析中,针对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境况,就光伏产业如何把握竞争、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2.1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光伏行业现有竞争者是火力发电,目前火力发电主要依赖煤炭消耗,在我国电能结构中占领了绝对比重。十多年来,我国煤电机组发电效率不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我国电厂标准供电煤耗量从2008 年的平均供电煤耗340 g/(kW·h),已经降至300 g/(kW·h),发电成本与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当前电力碳排放在国家总排放中占比近50%,火力发电每年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碳等大量废气废物超出生态环境自净能力,造成我国生态系统失衡、碳排放超标。

虽然我国政府有意控制煤电增长,但是用电需求一直与经济增长有关,多年来煤电一直保持惯性增长,每年新增规模都在3 000 万kW 以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随之而来唤醒的也有对于能源结构的优化意识。在此情况下,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中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猛,装机规模快速增加的同时,发电成本也在不断逼近传统煤电发电。虽然目前光伏能源无论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无法与火力发电业务相比,但是其发展速度、在我国电力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对传统火电的竞争能力都不容小觑。

2.2 替代品的威胁

1)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主体,太阳能和风能分别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的48%和46%,并且在我国有着同样政策优惠力度,属于光伏产业的强烈竞争关系。我国地理位置濒临太平洋,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强盛。在新能源发展进程中,风能凭借着其建设周期短、环境要求低,利用率高等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作为电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3]。但是,我国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有着许多山系,尤其是我国国土西部耸立着青藏高原为首的高原地区,有着海拔高、空气密度小的环境因素,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风能潜力较为贫乏。加之风能本身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强,可控性差的特点,对风电接入电网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而相较于风能利用程度有限,太阳能资源近乎无限,利用太阳能技术的光伏能源产业的前景广阔,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理想能源。

2)水电也是我国开发的主要可再生能源。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河流面积大、总长度长,水电站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建成10 万多座大中型水电站。目前我国水电技术比较先进,水电开发也已经进入适度有序的阶段,占据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很大一部分[4]。但是我国水电行业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企业垄断问题阻碍国内水电行业发展、水电站建设环境复杂,距离供电位置远的问题和对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影响引发的舆论问题。

3)最后,根据中国非煤清洁电力供给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核能发电量达到525 亿kW·h,排在现有清洁能源使用第二名。核能诞生标志是1954 年苏联第一座核电机组建成,但是一系列核事故的发生,核电作为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重新考核。我国的核电发展规划遭到学界、民间团体和许多专业人士的激烈反对,再加上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电力紧缺得到缓解,国家筹建的核电站被终止[5]。但是,核电仍然被描述为“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从政策层面来看,核电计划只是暂时搁置,未来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2.3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除了传统的能源和现有的清洁能源,目前,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可再生能源进入人们视野。生物质能一般取材于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等,通过物理转换、化学转换等形式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由于生物质能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并且技术成本低于燃煤发电,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与开发利用,未来有望成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途径[6]。我国生物质能起步晚,在原料预处理及高效转化等核心基础方面存在技术瓶颈,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对生物质能运用过程中很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依赖进口,产业成本高,对于光伏能源的竞争压力较小。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浅层地热资源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虽然目前全国地热资源仅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0.6%,地热发展也存在着勘察精度低、开发利用单一、装备落后等问题。但是地热利用技术发展迅速,地热资源利用量逐年攀升,地热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光伏能源的潜在竞争者[7]。

波浪能发电技术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我国拥有3.2 万km 海岸线,300 多万km2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丰富,海浪波能取之不尽,作为清洁能源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作用不可小觑[8]。我国波浪能装置研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目前存在着发电技术成本偏高,稳定性及可靠性等问题。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波浪能技术成熟度必定越来越高,波浪能发电前景将十分广阔。

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供应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完整的产业链,主要呈现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三大环节,均对光伏能源供应价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9]。

产业链上游是指硅原料和硅片的生产,硅原料的提纯技术门槛高,主要掌握在美、日、德三个国家七个公司的手中,导致硅原料提纯技术封锁、市场垄断。而硅片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我国企业硅片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价格也较为合适。

光伏产业中游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两大部分,是太阳能电池制造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在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起步较早,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心。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是整个产业链发展最快、企业数量最多的环节,竞争企业多,相应的供货价格也相对低廉。

光伏产业链下游为光伏并网电站、户用光伏系统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也包括光伏变压器、逆变器等配套实施,影响光伏能源的价格。由于我国光伏补贴政策的刺激,该环节最近10 年涌入大量企业,市场竞争力度大,产品定价也较为科学。

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理论上,用户是光伏能源的最终使用者和购买者,但现实情况中,作为光伏能源购买者的电网公司、储能企业和离网光能直接使用者是光伏能源产业的终端用户和决定性力量。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规定电网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属于补助范围。该举措实际支持了“绿色电力”的号召,帮助光伏发电并网,因此,强大的政策支持,帮助光伏产业在与购买者议价过程中占有竞争优势。

除了光伏能源的直接消耗,光伏能源的储存是破解光伏产业发展限制的重要举措。储能企业作为光伏能源的重要用户群体,为了自身获取利益,在光伏能源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直接影响着光伏产业的发展。

离网光伏能源的购买者作为光伏电力的直接使用者,也是光伏产业的重要消费者。对于离网光伏发电来说,光伏发电可以不通过现有电网企业,而直接为电力用户使用。因此,离网光伏发电直接使用者作为光伏发电的购买者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光伏产业也是非常关注。

3 光伏能源企业的发展策略探析

总结波特五力模型对光伏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所述,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产品成本价格、光伏能源稳定性与技术可用性等方面有着综合优势。因此,光伏产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可以继续集中于总成本领先的发展策略,减少光伏电力生产成本,使价格低于竞争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成为有效的发展战略。

3.1 把握国家政策优待

“双碳”战略目标下,国家坚定不移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及各省市对于光伏行业的装机规划、能源消纳、用电补贴均出台了大量优待政策。在光伏并网政策方面,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委已经多次发文明确,光伏发电要优先并网、能并尽并。因此,光伏产业应当把握政策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将政府的政策支持转换为自己的力量。

3.2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光伏产业应当积极转变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鼓励自主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光伏发电新产品,突破高端装备和原辅材的技术瓶颈。此外,还应该推动光伏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光伏产业智能化生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3.3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单一市场的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限制,外需引导下的光伏产业也面临需求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难以长期在国际上保持核心竞争力。我国光伏产业应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完善国内产业链,促使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3.4 降低产业非技术性成本

当前,降本增效依然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线。随着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发电成本不断下降,以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费为代表的非技术成本在光伏发电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已达20%左右。为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光伏产业减负,提高光伏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本文通过波特五力模型,通过对光伏产业的供货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替代品与潜在竞争者的分析,认为总成本领先的发展策略是光伏产业的最佳发展策略。光伏产业应当不断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不断钻研技术,努力降低成本,寻求市场上的突破。在光伏产业的具体发展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拟定符合本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和具体方案。

猜你喜欢

发电能源发展
“发电”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柠檬亦能发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摇晃发电小圆球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摩擦发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