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壁垒及改进

2023-12-26高斯扬

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智能

高斯扬 胡 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智能时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模式变革,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的重要举措。教学互动是思政课教学中易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环节,明确教学互动在智能时代的内涵及特点,分析阻碍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壁垒,有助于更好地找到优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切实路径。

1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内涵及特点

1.1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内涵

教学互动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基于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运用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在合理设计问题和解决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言行举动”[2]。它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是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的。2001年教育部下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这一纲要确立了教学互动的两方面内涵:一是教学互动是一个师生之间通过建立联系,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教师可以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推动教学互动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大规模应用是以“05方案”为标志的。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即“05方案”)强调,要切实改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与基础教育领域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更加强调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加强调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加强调“激发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5]。经过二十年的教学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发展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类型,即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使师生通过运用现代技术而“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5],极大地推进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6]

近五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宽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内涵,增加了教学互动的多元性、实时性和多样性。如智能教学平台的使用,带来了教学互动内容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智能学习网络的使用,打破了课堂内外的边界,扩大了教学互动的范围;智能算法的使用,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动态和反馈,提升了教学互动的准确性。有学者指出,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内涵应是“学生和学习环境中的事件”[7]。所谓事件,即智能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互动应是由教师、学生、智能内容、智能软硬件和智能环境所形成的合力来推动的。智能内容(资源)、智能软硬件(智能设备硬件,如手机、各种APP应用)、大数据算法,都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2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特点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特点表现在互动的形式、结构和目标等方面。

首先,这一时期思政课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是人机交互。传统思政课教学互动发生在师生之间,而智能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互动主要发生在师、生、智能机器(技术)之间。这里的智能机器(技术)“既可以是电脑、手机、机器人等机器,也可以指软件或操作系统等”[8]。其变革性体现在,智能机器(技术)成为了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师生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问答,而是增加了师生在智能环境中通过使用智能机器(技术)而进行的情感交互和知识交互。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突发疫情期间的思政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通过智能技术(电脑、手机、智能平台)来进行,智能技术成为联系学生和教师的中介。而在非疫情时期的教学中,慕课(MOOC)和智能软件(如微信)的广泛应用,也使师生在教学中的“指尖交互”成为了“教学日常”。这种交互,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点击、留言、参与讨论等方式更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也让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认知偏好,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其次,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主要基础是分布式认知。传统思政课教学互动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来完成,实质上是一种教师对学生传播知识的单向过程。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是通过分布式认知的方式产生作用的。分布式认知是指师、生、智能机器(技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促进认知发生的“功能系统”[9]。这种功能系统遵循建构主义的教育原则,强调认知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实现某一活动的过程”[10]。这种过程是由教师、智能机器和学生之间的多方互动来完成的,体现为“发挥作用的是这种技术的整体组合,不是单独任何一个组成部分”[11]。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将此比喻为眼镜对于近视患者的帮助。对于近视患者来说,眼镜承担了帮助近视者进行认知的功能。而对于智能时代的师生来说,智能技术承担了连接彼此的教育功能。比如说,智能技术能够收集和整理师生的互动数据,凝聚出二者之间新的互动经验。有学者指出,智能时代的智能技术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要素节点”[12],开启了学生“分布式地存储各种数字教学资源”[13]的体验,改变了传统互动的单向知识传授方式。

最后,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学习能力。传统教学互动理论认为,课堂是教育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核心阵地,教学互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效率。然而,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既在有形课堂之内,也在无形的智能环境之中。所谓“智能+”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智能技术而实现的“知识的分辨能力与驾驭能力”[14],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慕课(MOOC)为例,慕课作为一个智能学习平台,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思政教师和成千上万的学习者。通过慕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参与到不同学校、机构开设的思政课程中,而且也可以与不同的学习者、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能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理解思路,另一方面也十分考验学习者的分辨、整合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智能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是一个使学生通过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

2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壁垒

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变革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的互动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融合不畅,教师过于倚重智能技术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移,教师应用了智能技术但教学效果不佳。以上问题成为了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进行的壁垒。

2.1 融合不畅

融合不畅是指教师盲目地把非智能时代教学互动的经验简单照搬到智能场景中而产生的阻碍。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人机交互的含义,缺乏适应智能时代人机互动要求的设计和安排。如上所述,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特点之一是人机交互,而且这种交互要遵循思政课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人机交互不是简单地用智能技术把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而是要让智能技术成为承担教育功能的中介和要素,构成“人与机器的相互嵌入式发展模式”[15]。但是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互动“多是采用静态的、孤立的思维方式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这将思政教育系统内的诸要素、思政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隔离”[16]。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人机交互就是传统的教学互动经验和智能技术的简单相加。如有些教师在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媒体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因为媒体能够支持某种互动,所以就要用上这种媒体”[17]。又如很多教师的教学互动“过于偏重形式化和娱乐化,最终师生双双陷入自我满足的‘温室效应’”[18]。这导致了教师外在化地使用智能技术,忽视了对智能技术教学互动的评判标准,进而产生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脱节。

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分布性认知的含义,窄化了智能时代教学互动的内涵。比如,有些教师在课上频繁运用智能APP进行提问,但是这种提问不是为了增进彼此了解、提高互动效率,而只是为了让学生收到教师的提示和预设的答案;又如,教师虽然利用智能平台互动,但却在互动中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学生仍旧只能选择预先设定好的答案,换言之,学生仍旧是被动的。事实上,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改变了传统教学互动的知识传授形式,但却没有改变教师把握这一技术的惯性思路。

2.2 技术为王

如果说融合不畅是教师沿用传统教学交互经验而产生的壁垒,那么技术为王就是另一个极端。技术为王是指教师过度强调智能技术的作用,忽视教学目的而产生的困境。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教学形式上,有些教师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产生了智能技术运用得越多、教学互动的效果越好的错误观点。如有些教师不顾自身特点和学生偏好,盲目引入VR、AR等各类智能技术来推动教学互动,并依托这些技术打造出了一种看似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的互动氛围。实质上,新奇的形式并不能提升互动的效果,片面抬高智能技术的作用只会被技术“反噬”。智能技术变革了教学互动的形式,但教师不能偏离这种形式背后的教育目的,即智能技术的使用应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情(情感沟通)、共知(知识传递)、共意(意志凝聚)和共行(行动统一)。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娱乐兴趣和思维惰性,利用智能技术对理论性的学习内容进行游戏化的互动(如打卡、点赞和弹幕)。这虽然营造出了一种欢快的教学状态,但却牺牲了思政课教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利用网络和新技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19]。教学目标是包括教学互动在内的教学活动组织的“导航”和“指引”。脱离了教学目标,即使内容再新颖、再丰富,也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2.3 效果不佳

效果不佳是指教师对智能技术的使用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常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学互动真实、有效发生的基础,然而思政课教学互动中被智能技术所激发的学习兴趣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答案不能一概而论。

在智能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互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分为形式化的兴趣和内容化的兴趣两种。一般来说,传统教学互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二者的统一,这种统一带来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但当智能技术作为激发学生参与的主要条件时,这种激发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以智能机器为对象的操作性参与,即形式化激发;另一种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意义性参与,即内容化激发。形式化激发是指学生只是被智能技术吸引而产生的操作。这种激发通常表现为,学生在互动中喜欢接受智能APP呈现的材料,或者直接上手摆弄这些技术。例如,在描述一件事物时,教师使用动画或视频会比单纯使用文本更吸引学生;同样地,让学生在智能平台上以点赞、投币和转发为形式表达意见,会比举手、起身、回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以上现象仅表示出,学生希望能在教学互动中多一些可以自主选择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所行动的内容真正感兴趣,更不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事实上,内容化激发是指学生被互动内容本身所调动出的积极认知取向,通常表现为学生在兴趣或好奇的推动下产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为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并以互动的形式在智慧课堂上向学生发布任务,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解答,如“新兴的数字劳动中有没有剥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数字经济有哪些要点?”在这里,吸引学生的不是点击智能界面的操作,而是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参与水平,进而提高了学生利用智能技术而产生的学习能力。

3 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改进

直面问题、打破壁垒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做到这些,需要一定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在原则方面,要建立教师、智能机器、学生的三方协同;在策略方面,要运用建构主义认识原则,让学生从人机交互的技术主体、活动主体真正转变为认知主体;在方法方面,要发挥智能技术对教师主导的扩大作用,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

3.1 建立教师、智能机器与学生的三方协同

原则是指导人们认识、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是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活动时的基本遵循。面对融合不畅、技术为王、效果不佳的现实壁垒,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学互动的内涵和特点要求构建起教师、智能机器与学生的三方协同,即教师、学生和智能机器三方要通过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具有教学功能的活动组织。

首先,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通过智能机器(技术)来完成,教师要把智能机器(技术)纳入教学互动的设计、组织和规划的范围,准确分析智能机器带来的教学变革。以思政教学的APP互动为例,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实现“四个精准”。第一个是精准定位,即运用智能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分析APP上已有的学生信息,如年龄、偏好、关注领域,“精准厘定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教育前提”[20];第二个是精准选择,即教师要根据每一期思政课教学的要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操作习惯,如弹幕、点赞或游戏,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各种方式投放到学生关注的智能化平台和终端;第三个是精准安排,即教师要按照数字技术传播的媒介理论要求,设置互动的节点和过程;第四个是精准反馈,即教师要运用社会学调查的科学程序,评估思政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适应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中的三方协同关系。教育学家杜威曾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从来不是一种固定形式,而是一种关系。智能时代,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以及慕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搭建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时反馈的新的教学互动生态,带来了师生互动在“人-机器-人、(人-机器)-人或者(人-机器)-(人-机器)”[21]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开放心态。如近年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中,部分教师利用智能技术探索出了“互动体验性的学习方式”[22]。这种尝试既是教师通过智能技术不断提升教学互动的过程,又是教学互动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3.2 让学生成为认知主体

智能时代,为培养学生“智能+”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运用建构主义的认知策略,切实转变学生地位,让学生从技术主体、操作主体变为认知主体。

首先,建构主义认知原则认为,分布式认知系统作用的发挥在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学习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事实上,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之所以得到重视,就是因为其能够改变学生认知客体的地位,让学生“反客为主”。但建构主义认知原则指出,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实现,依靠的是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把握、理解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思想领悟和亲身求证的过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如VR、AR或者动画来提升学生的主体具身性感受,“甚至可以让受教育者与历史人物对话,使其在参与虚拟仿真实践的过程中促使自身知、情、信、意、行的转化”[20]。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有些学校让学生以在线互动答题的形式参与课堂学习,这不仅可以促进思考,而且可以提升认知。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技术在变革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形式的同时,也变革了学生的主体形态。学生认知主体的形成才是教学互动策略需要关注的重点。如上所述,智能时代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思政课教学互动活动中,是以一种复合型主体形态存在的,即学生同时存在着技术主体、活动主体和认知主体三种形态。其中,认知主体才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安排之前,应尽量剥离掉那些过于重视智能工具或者智能活动方式的设计与应用,如过于炫目的技术效果、过于花哨的内容包装。应尽量提升智能技术对学生认知学习的作用,如鼓励学生运用智能技术提出探索性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式的提问,表达自身的认知需求。如此才能将智能技术对思政课教学互动的推动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3.3 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

智能时代,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策略的重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主导责任有所减轻。在方法方面,教师应成为教学互动的设计者、把关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

首先,教师应运用智能技术,突出教学的事前设计和把关、事中协作和组织、事后引导和提升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第一,教师应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运用智能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素材、情境和认知冲突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并将这些内容凝练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发布给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第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一方面应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探讨的同时,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应结合重点理论知识对讨论过程中的聚焦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和提升,引导学生关注探讨背后的理论价值和思维方式。第三,在课堂互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复盘教学互动的过程,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其次,教学互动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行为方式,必然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原则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帮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把握“主体”和“认知”这两个本质内涵,才能合理发挥各类智能媒体的技术优势,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事实上,智能时代的“技术赋能不等于技术万能”[23]。教师要从关注智能技术转换为关注学生主体,进而“统筹规划各类数据资源”[23]。这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内涵的必然回归,而且是处理好现代教学中技术与人关系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智能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