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12-26胡宜娟临夏县先锋乡张梁小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 胡宜娟(临夏县先锋乡张梁小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作出了界定,要求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又作出了规定和补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一般而言,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能力有三种,分别是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物的特征,能否简洁完整地对文章整体或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性复述,能否用简洁语言对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进行概括。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进行正确而又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喜欢上读书,爱上阅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励
在教室内、走廊上张贴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朱熹的“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包含深刻的哲理,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名人名言的含义、道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学生会逐渐领悟其中的道理,持续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善于利用名人故事
学生身边从来不缺少有关读书的励志故事,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这些故事,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让故事中的主人公去影响、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相关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阅读有关名人读书故事时所获得的启示。如有的学生平时读书马马虎虎,没有责任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凿壁借光的故事后,其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了,能自觉读书了,较之以前认真了许多。从这一事件中,笔者发现名人的示范效应,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其实,教师宣讲名人读书的故事,除了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外,还能陶冶情操,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勤练笔,写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勤于练笔,每当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对所读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动笔写下来,这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也是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开发,更有助于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时,学生应该在相应空白的地方写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既是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自己灵感、智慧的具体体现。学生每人每学期都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做读书笔记,如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写读书心得或读后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字数可长可短,不做限制。每学期,教师通过抽查读书笔记,能够了解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提出阅读建议和方法,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学生通过翻阅读书笔记,查漏补缺,能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注意改正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做什么事情,方法是最重要的。只有方法正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方法单一。此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快速阅读等,当然还有朗读、默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其具体要求也不相同。如默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发出声音、不能动嘴唇、不能用手指指着读。
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边读边想,理解字词意思、句子大意,还要思考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理解全文。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划出重点语句、优美词句或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标出段落层次,或划出自己不懂的语句,记下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
当然,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是要放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默读时,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避免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保证了环境的安静,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并且不易疲劳。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称之为高水平的默读。
又如,朗读时,学生要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适当,要做到声情并茂,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学生既能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又能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朗读的核心就是要“传达真情实感”,即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出来,学生根据句式的长短、特点,能够读出不同的节奏和语气,给人带来审美享受。
如学习《燕子》时,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的,读者根据内容变换语速,用舒缓、轻柔的语调读出描写轻风、细雨、柔柳的语句:“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让学生读出对春天景象的欣喜之情。
针对不同的文本、体裁和教学需要,在具体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追求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可以抓住段落结构,借助关键词句概括文章内容。在阅读文章时,学生的目光并不是直线的,也不是等速的,有时是快速划过的,一目十行;有时要集中在关键语句和重难点上,停留的时间会长一些;有时还要回顾前文,关联后文,梳理文章的段落结构,分析表达特点,建立文章信息之间的联系,深化主题,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无论采用哪一种阅读方法,学生都要迅速确认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抓住文章主题。通过对比等方式,理解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如在阅读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要抓重点段落,在默读时,连词成句,特别要关注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以及展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句,理清文章脉络,并借助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从小抓阅读,养成习惯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反复练习中养成的,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相关研究表明,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 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取的。孩子在阅读各种各样书籍的过程中积累的故事、字词、语言表达形式,都慢慢将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借鉴的范例。
要营造读书氛围。幼儿在2—3岁时,应学会看一些简单的绘画书,家长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每年购置相关书籍,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让学生从小生活、成长在充满浓郁知识氛围的家庭环境里。父母应自觉带头读书,让孩子进行效仿,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家长也可以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陪伴学生阅读,陪伴学生成长;利用节假日,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与阅读相关的群体活动,让孩子大声朗读,交流发言,与其他孩子共同成长;利用图书馆、社区举办的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阅读会、故事大赛、朗诵会等,为孩子提供交流成长的平台和机会。只有身处阅读的环境,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才会逐渐形成。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在教室设立图书角,配备与学生年龄、知识、心理结构相适应的书籍,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学生之间相互借阅、班级之间相互借阅,让一本书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教师应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每学期需要读哪些课外书,列出条目,让学生去选择、去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了如何选择、阅读。随着年级的递增,教师可结合语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写读后感或是自己对某个人物和事件的评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引发辩论,学生们的讨论过程十分热烈,难分难解。这样的读书会,学生的收获非常大,远胜于一堂普通的教学课。教师要提倡工具书进课堂、进学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查明读音,弄清字义,从而理解句段意思,读懂全文。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重复阅读同一本书,这主要针对学生喜欢的,并且对部分内容还没弄懂的书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一个人大声读,其他人认真听,比比谁读得好。对于阅读积极、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要加以奖励,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奖励一本书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阅读局面,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觉得厌倦和疲惫,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通过阅读,学生会在文章分析、问题解答和作文写作等方面获得诸多方便和好处。如对阅读理解,能够做到有问必答、有问会答、问答一致;在作文写作方面,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作文,不再是难事,很多学生能够轻松完成。以前学生提起作文时,就会头疼;拿起笔来,无从下手,词不达意,文不对题。这些小学生常见问题和现象,在师生共同努力的坚持下,终于被一一解决。这些学生以后在更高学段的学习中,在语文阅读方面遇到的问题,自然就少了许多。因为阅读的习惯已经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受益一生。
四、广泛阅读课外书,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鲁迅曾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感悟和继承历史文化,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大量的、不同体裁的时文美文、诗词曲赋、经典原著、现代精品,学生能够开阔阅读视野,提高文学修养,汲取营养,感悟哲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了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习《寓言两则》时推荐《寓言故事》。当然,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时,还是要依据新《课标》,不能不加选择,盲目推荐,否则会适得其反。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答案不再课内,恰恰在课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只给学生讲授有关阅读的基本要领,如方法、技巧等一般原则,对教材中课文的讲解、分析,可以看作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之门的第一步,通过对如何阅读一篇文章的典型示范或演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并回答文中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建立阅读知识体系。这是课堂阅读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最大的帮助和实际意义。
学生在掌握了有关阅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后,需要广泛、大量地阅读课外书,因为光靠阅读教材里的课文,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也无法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在“读”字上面,只有阅读大量课外书籍,靠学生自己去读懂文章内容,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学生处在阅读的世界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书籍,耳朵所闻之声皆是琅琅书声,他的身心就会是愉悦的。我们所说是环境育人,也是这个道理。在一个催人阅读、让人学习的环境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与环境协调一致的行为。当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他的思想是活跃的,思维是开阔的,精神是饱满的,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效果就能够得到保证。在阅读中,学生获得了他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阅读已经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课外书成了生命的主宰,学生的思绪随着作者设置的情节而跌宕起伏,对文中主人公产生同情。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打动。这些积极向上的作品所反映出的精神会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提升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与帮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师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方法、习惯和阅读视野达到相应的程度和层次,阅读教学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