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2023-12-26宗影影高晨曦
宗影影,高晨曦,孙 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引言
塑性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制造、民用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加工制造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级挂钩,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综合发展实力和国际地位[1]。但是,目前我国的加工制造技术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塑性成形领域从业人员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因而培养大量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科技人才是当前的紧迫任务[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一项高水平的外语交流技能成为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需武器。因此,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与良好科技英语交流及写作能力的复合型塑性成形专业人才,探索“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当前国内“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情势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塑性成形科技英语”的状况分析
塑性成形科技英语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21世纪,随着网络与交通的大幅发展,当代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获取不同国家与地域的知识。熟练运用塑性成形科技英语对于塑性成形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是一个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最佳方式。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塑性成形专业本科生对科技英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整体科技英语水平低下,普遍对科技英语了解甚少,较难完整阅读英文科技文献并运用科技英语写作,面对大量的国外优秀文献往往一筹莫展,即便有所科研成果也仅仅是在国内有限的圈子内发表讨论。这就导致大部分本科生的视野局限于国内,接触不到国外的新潮思想,难以完成被国内外所称道的文章。浓烈的求知欲迫使当代塑性成形专业本科生主动学习塑性成形科技英语,他们对科技英语学习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当前开设“塑性成形科技英语”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快速地加入塑性成形科技英语的学习中[3]。
(二)不够全面深入地开展“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工作
由于我国科技英语的发展开设时间较短,且科技英语难度较大,距离平时生活遥远,因而我国科技英语教学改革仍需继续推进。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科技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整体大学生科技英语水平较低,所思所想难以走向国际。总体上,国内的科技英语教学开展程度还不够,教学改革还需要逐步开展与深化,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忽视了科技英语的学习与发展,教学方式难以贴合国情等。另外,不同专业的科技英语发展不平衡,其中“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开展较少,改革力度不足,国内市场上几乎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相关教学资料,存在教材繁多但不系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调、教师水平不足等问题。目前,随着国家与当代大学生对塑性成形科技英语越来越重视,高校亟须全面深入推进“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改革。
(三)高校对“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体系创新程度较低
缺少与时俱进的成体系的教学方法,是当代各高校难以开设好科技英语课程的主要原因。科技英语缺乏感情色彩,不像普通英语那样具有感性形象思维,其目的是使读者容易理解而不产生太多的想象。同时,不经常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要准确表达客观规律,按逻辑思维清晰地描述问题。科技英语作为一种书面语言,要求简洁、严谨,力求避免文中堆积华丽的辞藻,在进行表述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使用简单、准确、直观并且无歧义的词汇[4],这些特点使科技英语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普通英语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无太大区别,教学重点在于听、说、读、写。但科技英语的实用性与工程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不能与传统普通英语教学完全一致,落后的教学体系使得“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难以推进。
二、“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科学路径
综合国家要求与国内“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应勇于探索“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科学路径,切实强化“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训练的有效性、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高校应深入开展“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研究,并妥善处理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塑性成形专业词汇与具体实物或抽象内涵的精准对应关系诠释
塑性成形专业名词晦涩抽象、难以记忆,传统的教学方式仅能简单传授汉语与英文的意思,难以使学生精准与具体实物或抽象内涵相对应,并且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新型教学应脱离传统英语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教学思路,以情景教学为基础,实现塑性成形专业词汇与具体实物或抽象内涵的精准对应关系诠释。通过使用汉语讲解工艺辅以英语介绍专业词汇,简要讲解工艺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兴趣,同时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使用更加直观的记忆方式与复杂的单词建立联想。另外,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多次少量的复习。比如,播放完整加工工艺视频,要求学生讨论并以英语回答其中所含的工艺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有名词的了解。在起到复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科技英语课堂上的严肃枯燥氛围。
实践是最好的加深印象与灵活运用知识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后设立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在实验环节中讲述塑性成形科技英语的实践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词汇和语言的理解深度,省略汉语翻译这个步骤。设身处地地教学能够使学生精准地将专业名词与实物、试验和机理进行匹配翻译,省略脑内语言转换,进一步对接科技英语的表达。新型的科技英语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塑性成形专业词汇与具体实物或抽象内涵进行精准对应,从而解决传统教学的遗留问题。
(二)塑性成形科技英语阅读和书写技巧阐述
在教学中难度最大的无疑是塑性成形科技英语的阅读和书写技巧讲授,它涉及塑性成形专业常用名词和语句的认知与积累,如时态、语气、文体风格、专业词汇诠释等。
首先,有别于传统教学,塑性成形科技英语阅读和书写技巧阐述应重点在于优先消除学生对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的恐惧。当代本科生对英文科技文献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词汇量不足和不适应科技英语专有的表达。因而教师可以通过把科技英语文献与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小说、故事、科普文献等进行对比,比较介绍科技英语文献的特点。比如,常使用被动语态、总是使用第三人称叙述等。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科技英语文献虽比平时接触的文献难度要大,但是其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熟悉科技英语的表达方法,便能够轻松惬意地阅读文献。
其次,厘清科技英语文献的写作思路与技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迅速地检索自己所需的知识,写作时能够思路清晰。科技英语文献具有其独特的写作思路与技巧,文章内容或有不同,但其思路、技巧与格式却大同小异。根据各地方针与教学进度,将课堂教学文献写作、分析总结具体技巧、多媒体影像教学写作方法、自主写作等内容设置比例,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在保留部分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改进创新。在准确把握英语文献的写作思路后,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清晰的结构,提升其思维。
(三)科技英语逻辑思维的建立
科技英语具有独特的、区别于常用英语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英语逻辑思维的建立,对于学习科技英语十分重要。教学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科技英语逻辑思维与常用英语思维之间的差距。采用网络通信设备辅助教学的手段,先引导学生翻译专业词汇,后给予其所选文献部分段落汉语鼓励学生翻译,让学生借助网络通信设备,自主尝试用所给专业词汇完成该段落的汉译英,自主对比原有文献中该段落所使用的科技英语的表达。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活用现代科技,深刻体会到常用英语的思维表达与科技英语的思维表达之间的差异。
模仿与创造通常是理解与使用新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因此,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汉译英练习,并自主向科技英语思维模仿与创造十分有必要。区别于传统教学,可以采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方式,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整合学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模仿与创造。除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外,培养学生具备科技英语特有的严谨逻辑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时长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文章或段落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让学生自主体会汉语表达与科技英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差异,以及科技英语表达的严谨性。学生在熟悉科技英语的逻辑思维后,可以更容易地采用合理的阅读顺序,抓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与逻辑关系,从而进行内容提炼,创新性地理解与分析。
(四)新型师生交流理解反馈机制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与网络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原有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如今的大学课堂教学,更不适应“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严肃的课堂纪律或全英文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压力,会加大学生对科技英语的恐惧感。因此,“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一定要具备趣味性、互动性和新颖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由于过于枯燥的教学内容而不听课的现象。首先,教师应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适当建立课堂问答、小组交流、反转课堂等课堂反馈机制,鼓励每一名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并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其次,当下日新月异的网络科技发展向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课后联系手段,教师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学生随时保持联系并及时答疑,如可以给予学生微信、邮箱等联系方式,在学生出现困惑时及时给予帮助与鼓励,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等现代网络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线上授课与交流[5]。学生的建议或个人心得也可以私下与教师进行网络上的交流反馈。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首先适应新型教学方式的考核手段。由于传统的教学考核内容偏重于记忆,大多局限于教材和平时划定的范围,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考核不足,因此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平时上课不听讲、考前突击熬夜学习的现象。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反而对其在塑性成形科技英语上的帮助与以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运用科技英语思维思考、阅读科技英语文献的能力,以及是否养成自主思考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论文、答辩或在试卷上设置开放性问题等简单方式,重点突出考查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分析能力,更加清晰地反映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和进一步思考
为响应国家号召,解决“塑性成形科技英语”学习问题是塑性成形专业大学生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将英语教学融入塑性成形工艺教学中,在教导大学生塑性成形基础工艺,培养其对材料科学兴趣的同时,夯实大学生的英语专业术语基础,消除大学生对英文文献的恐惧,使其能够自主查阅英文文献,对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研究“塑性成形科技英语”教学,本文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并将解决方案中所蕴含的方法进行了提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现总结如下。
第一,语言类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塑性成形科技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学生对科技英语的恐惧,并激发其对科技英语学习的热情。
第二,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师生之间应频繁交流,促使课堂氛围活跃。
第三,在教导科技英语文献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搜寻文献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技英语思考的思维。
第四,设置适当的检测手段与新颖的交流反馈方式,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本文涉及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本科生的英文文献阅读和书写能力,能够使学生快速和全面地了解本专业领域国际前沿动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本科生的就业工作能力,并对后续硕士和博士深造以及出国学习等有很大帮助。同时为提高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推动塑性成形专业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