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三器乐音乐创作生活综述
2023-12-26杜欣
杜 欣
汪立三先生(1933—2013 年)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纵观汪先生的人生旅途,器乐音乐创作贯穿他的一生,且钢琴音乐创作是他主要的创作领域。他是我国最早用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也是擅于使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音乐作品的作曲家。
汪立三先生祖籍为四川省犍为县,1933 年3 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汪正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喜爱京剧;母亲苏必蕙学的是会计专业。童年时期,常跟随父亲进出于戏院的汪先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便曾尝试着写作以京剧曲牌为主题的旋律。之后由于抗战全面爆发,汪先生一家迁往四川成都。1944 年,他考取教会学校——高琦中学,在这里开始了和西方文化的接触。
一、求学时(1933—1959)
(一)积极的学习态度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幼少年时,汪立三先生家庭里充盈着中华传统文化氛围,而在学校则受到欧洲音乐文化的熏陶,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48年,汪先生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现四川音乐学院),师从何惠仙学习钢琴,并跟随小提琴家张季时学习小提琴。1950 年,他在天津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时,跟随彭维明老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学习钢琴,同时他以中国传统说唱性曲艺四川扬琴为素材,写下了目前可考的第一首钢琴作品《扬琴印象》。
1951 年,汪先生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进入作曲系与钢琴系进行学习。在此期间,汪先生因生肺病休学了两年,本该回家养病的他在当时校长贺绿汀的特批下住在琴房,并且可以使用唱片室和图书馆,这使汪先生在这两年里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长进。康复后,他正式师从丁善德、桑桐学习作曲与和声,跟随陈铭志、朱启东学习复调与配器。此外,沈知白传授的音乐史学课程,苏联复调专家阿尔扎马诺夫以及精通欣德米特教授的作曲理论体系的杨与石所传授的音乐技能,都在汪立三先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音乐课程学习的丰富性与系统性,使汪立三先生掌握了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953 年,在贺绿汀先生的要求下,读一年级的汪先生在还未上过作曲主课的情况下创作了根据陕北“信天游”同名民歌改编的钢琴叙事曲——《兰花花》,讲述了一个淳朴姑娘的悲剧故事。这是汪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国钢琴作品国民普及度与知名度最高的经典作品之一。同期他还以朝鲜民歌《道拉吉》为主题创作了一首小提琴曲《抒情曲》,并在校报上发表了文章《我们的好朋友靳卯君》。另外,他还发表过一些关于音乐创作的具有启发性的见解。由此可见,汪立三先生早在最初的音乐学习中就已经开始了“创作”相关理论的思考和研究[1]。
1957 年,汪先生创作了一部优秀的钢琴组曲作品《小奏鸣曲》,乐曲分为三个乐章,是一部运用现代技法并结合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创作而成的作品。该作品以讲述民间故事为目的,具有浓郁醇厚的中国气质。作品获得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举办的钢琴作品创作竞赛一等奖,同时也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二十多年后,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再出版时,汪先生为三个乐章分别加上标题《在阳光下》《新雨后》《山里人之舞》,以方便学生理解。1951 年4 月,受到“双百方针”的鼓舞,汪先生与蒋祖馨、刘施任等人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论星海同志一些交响乐的评价问题》一文,引发了青年学人与乐界前辈的论战。迫于时代语境,这场讨论未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但其对我国的音乐创作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57 年8月,汪先生完成了民歌作品《诗》,用一部以《梅花三弄》《小河淌水》为素材创作的钢琴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境遇。
二、沉淀时(1959—1978)
(一)在困境中向阳而生
1959 年,汪先生被送到北大荒的佳木斯合江农垦局文工团进行劳动改造。不久后,汪先生创作了一部东北味儿十足的女声小合唱《北大荒的姑娘》。作品由廖云担任作词,描绘了活泼且不服输的农垦区姑娘们突出的风采,音乐具有浓郁的东北二人转风格,深受农垦区群众的欢迎。身处逆境的汪先生在文工团里半年工作、半年劳动,同时也不忘音乐创作。舞蹈配乐《跳鹿》是汪先生根据赫哲族音调创作而成的,也是其在改造阶段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两部作品现都无完整的音乐保存[2]。
(二)用于教育目的的创作
1963 年,文工团解散,汪先生调入哈尔滨艺术学院教授作曲、复调。这一年他为“哈尔滨之夏”创作了以印尼音乐元素为素材的民乐合奏曲《巴厘舞曲》[3]。1964 年5 月,汪先生将李劫夫在1963 年写作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1965 年,哈尔滨艺术学院与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合并,成立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先生继续在此任教与创作。他以非洲音乐素材创作了一部朗诵、民乐与钢琴协奏曲《非洲战鼓》。其创作的其他体裁作品还包括表演唱《三个婆婆》、小歌剧《游乡》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除《我们走在大路上》外,其他作品皆未能留存。1973—1974 年,鉴于外国作品在当时多不便公开弹奏,汪先生为妻侄吴进文创作了用于练琴的套曲作品《童心集》。该作品以中国民族调式为基础,采用多调性写作手段创作而成,共有17 首钢琴小品,作品规模庞大,直至2007 年才定稿完成。1977 年,汪先生运用多调性的手法将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改编为钢琴叙事曲,并根据陕北秧歌剧《兄妹开荒》改编了同名钢琴作品。后一部作品以西洋作曲技法融合地方性歌舞剧创作而成,深受百姓喜爱,拥有着极高的传唱度。
这一时期的汪先生将音乐创作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开始了以教学为目的的创作,同时其音乐风格开始成型。他用行动向世人展现了自己豁达的心境。人生这条道路上总会出现一些弯弯绕绕,面对它,接受它,走过它,迎来的就会是通衢大道。
三、复出后(1978—1989)
1978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一)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的音乐创作
1979 年,汪先生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常务理事。同年,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诞生,这部作品是汪先生根据日本现代画家东山魁夷的四幅绘画作品《冬花》《森林秋装》《湖》《涛声》创作而成。他以日本都节调式为整部作品的核心音调,每一首的标题下方都题上了短诗,通过音乐的形象表现出绘画中的意境,形成诗、乐、画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这部作品也成为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1980 年,汪先生创作的《他山集》堪称他创作技法最盛和艺术表现水平最高的作品。全集分为《书法与琴韵》《图案》《泥土的歌》《民间玩具》《山寨》五首序曲与赋格。他在作品中融入湖南花鼓、信天游、彝族舞蹈以及中国传统古琴音乐与书法的元素,又采用了欣德米特、巴托克、巴赫等西方创作手法。该作品将中国音乐旋律流畅的特点与西方音乐和声、复调融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体现了西为中用、中西结合的理念。此外,其于1980 年所创作的《梦天》,是中国第一部用十二音序列体系创作的钢琴曲;另一部采用同样作曲技法的《秦王饮酒》是在1982 年完成的。1982 年,汪先生在《音乐艺术》第三期发表了《梦天》的钢琴曲谱,讲到“《梦天》是我根据李贺的诗谱写的两首钢琴曲之一,作于1980 年(另一首是《秦王饮酒》)”。两首曲目都是以我国唐代诗人李贺的同名诗篇写作而成,后合并为组曲《幻想曲两首——李贺诗意》。这部作品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融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生动地描绘了不落凡尘的诗篇意境[4]。1983 年,汪先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第一稿完成。这部作品是在美国钢琴家杰弗里·杰柯布的邀请下所作,采用中国风味浓郁的黑龙江“二人转”曲牌为素材,利用多调性的创作手法完成。从其该时期的作品可见,汪先生在乐曲的创作中始终致力于将中国本民族音乐元素放在首要地位,尝试打破传统作曲的限制,进行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创新性实践。
1989 年,他继续选择以民族音乐为写作素材,创作了组曲《窗花集》,包括《儿歌》《秧歌》《山歌》《悲歌》《大花脸》五首。其中第五首《大花脸》是以中国京剧人物为素材创作而成,全曲充满了京剧开场锣鼓喧天的韵味。1999 年创作了由《顽强的小花》《大头娃娃舞》《红绿灯下》三乐章构成的钢琴组曲《小弟的画》;包含《镶金边的浮云》《大山的传说》《戏法》三个如童话般乐章的《音诗三章》,均体现了汪先生对童心的向往。2002 年汪先生退休后到上海定居。
(二)深刻思想在学术与教育上的体现
除器乐音乐本体创作外,汪先生还致力于创作理论的研究。1982 年在《音乐艺术》发表了《“梦天”作者的话》;1983 年在《人民音乐》发表了《在全国交响音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86 年在《中国音乐学》发表了《新潮与老根》(香港第一届中国作曲家现代音乐节的专题发言),体现了他深刻的音乐思想;另有文章《“海边卖水”及其他》在1986 年发表。1987 年出席德国“异国的世界——西方的幻想”东西方文化讨论会;1988 年赴纽约参加中国海峡两岸作曲家座谈会;1990 年赴香港参加中国乐史国际研讨会;1992 年于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刘靖之所编的《中国新音乐史论文集》中发表了《中国新音乐与汉语特点有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之回顾》等。
20 世纪60 年代,汪先生在哈尔滨艺术学院承担普通及专业音乐教育的任务。在课程规划方面,他不仅重视学生音乐学科的专业化修养,还关注教育学科的专业化,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在授课形式方面,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代替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形式,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培养出了许镜清、乌兰托嘎等优秀的作曲家,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汪先生以蔡元培先生“美育”的主张为根本,坚持把审美教育与专业培养高度结合,采用寓教于乐与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健康的审美经验以及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做到了“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
四、暮年时(2003—2013)
2003 年,汪先生突发脑梗。病情好转后,他创作了四部作品,并于2003—2007年出版。其中《读鲁迅〈野草〉》是以钢琴小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另外三部作品都是钢琴组曲。根据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诗作完成的《先知集》包括以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核心素材的《先知》、将中国五声调式和弦与西方功能和声结合的《苍茫的I、IV、V》、用弗里吉亚调式体现西方古典色彩的《舒曼的异国》、根据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创作的《如梦令》以及风格迥异的快板作品《闪光的小河流呀流》五首,体现了汪先生对人生百态的哲理性感悟。《小麦青,大麦黄》《舞》《泉》《傩》是《红土集》中的四首乐曲,以中国戏曲元素创作而成的《傩》体现了源于祭祀仪式的中国独有的神秘感。汪先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动物随想》采用音乐形式表现了动物的百态,体现了这一时期汪先生依然渴望拥有童年的纯真,包括《大象的舞步》《沙漠里的驼铃》《青蛙的乐队》《拉手风琴的熊》《蜘蛛的八卦阵》《归心似箭的燕子》《玻璃缸里的珊瑚虫》《梦中的蝴蝶》《困在笼中的大蟒》 九首乐曲。这部作品再次采用西方作曲技巧结合浓郁民族元素的创作手法,体现了汪先生为钢琴音乐中国化不懈奋斗的主张,同时影响和启迪着后世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2013年7月6日,汪立三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80 岁。
五、结语
汪先生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却敢于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方古典文化进行融合。他的大胆创新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在学术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艺术见解,为中国音乐发展尽力;在教育上用积极的态度和先进的思想培养了很多学者与作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