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3-12-25付艺萱
付艺萱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
1 引言
ESG作为一种强调企业和投资者应在业务决策和资本配置中考虑环 境 (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因素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和经营理念,其以提高社会责任、可持续性、风险管理和长期价值为最终目标[1]。自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ESG概念以来,它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壮大的有力工具。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企业ESG表现的本土化认识。
基于此,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2016-2023年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有关企业ESG表现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通过关键词热点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时间线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以期为我国企业ESG表现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为提高样本文献质量,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CSSCI期刊作为数据源,选择“企业ESG表现”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文献231篇。剔除重复文献、会议通知以及与主题无关条目,得到有效样本文献207篇。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种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可视化工具,旨在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学术文献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和热点领域。本文将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成果的知识图谱,梳理企业ESG表现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 国内企业ESG表现的研究现状
通过测量年度发文量,可以发现,国内关于企业ESG表现的学术文章最早发表于2016年。在2016-2019年,发文量不多且增长速度较慢。这一期间,学界对企业ESG表现的研究还未重点关注。自2020年以来,以“企业ESG表现”为主题的研究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态势,这与“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国内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出现有关。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以及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通过对企业ESG表现的研究作者进行分析,生成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见图1)。发现作者节点N=127,连接线E=87,网络密度Density=0.0109,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作者已初具规模,但绝大数作者仍处于独立研究的状态,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这种孤立的研究格局可能导致信息碎片化,使得全面了解ESG表现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变得更加困难。
图1 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4 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的知识图谱
4.1 企业ESG表现关键词热点分析
本文将207篇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以“关键词”为节点,对企业ESG表现的热点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间隔设为2016-2023年,切片长度为1。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网络密度为0.166,网络节点N=138,网络连线为E=157,并根据图谱得到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中频次最高的20个关键词(见表1),结果发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融资约束”出现18次,该关键词出现为2022年,成为当前企业ESG表现研究的焦点主题。其次是“绿色金融”“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分别出现 15、14、13 次。
图2 国内企业ESG表现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Top20关键词
除考虑频次外,对研究热点的分析还要结合中介中心性的考量。中介中心性测量了一个节点在网络中作为中介的能力,即它连接了其他节点之间的路径。节点的中介性越高,意味着它在知识网络中更具影响力。根据表1可知,“融资约束”“绿色金融”的中介中心性在样本文献中位居高位,分别是0.15和0.22。一般认为中心性超过0.1数值的节点为关键节点,可以看出除“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企业价值”以外的关键词中介作用较弱。
4.2 企业ESG表现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根据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或共现关系,利用聚类算法将其分组为不同的主题或簇。通过将关键词组合成聚类,研究人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研究领域中的主题分布和关系,从而为揭示和识别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提供线索。本文对样本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的聚类分析图谱(见图3),结果显示聚类模块值为Q=0.8084,聚类平均轮廓值为S=0.890 5。聚类模块值通常用于衡量网络中节点的分组或聚类是否具有高内聚性和低连接性,一般认为Q>0.3,聚类结果显著,S>0.7聚类是令人信服的,表明企业ESG表现研究文献聚类结果合理且效果显著。
图3 国内企业ESG表现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如图3所示,国内企业ESG表现研究的主题可划分为7个聚类,本文将其归纳为三大研究热点,并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热点一:企业ESG表现与信息披露透明度。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3信息披露、#4信息风险,主要关键词有信息披露、环境评价、资本市场、审核机制、信息风险、代理风险等。该研究主题包含两个方面,一类是企业ESG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侯东德等[2]基于本土化视角,提出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本土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另一类则是探究ESG信息披露透明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郭毓东等[3]基于市场关注角度与融资成本角度,提出ESG信息披露有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
研究热点二:企业ESG表现与绿色转型。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1绿色金融、#5环境价值,主要关键词有绿色金融、绿色证券、碳绩效、绿色债券、共享价值、价值创造等。该研究主题多关注于验证企业在ESG表现下采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实现了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预期目标,如孟猛猛等[4]选取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提出ESG政策的采用能够获得政府部门的信任与资源支持,最终对提高企业追求绿色创新活动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胡洁等[5]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增加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研究热点三:企业ESG表现与高质量发展。该主题包含的聚类:#0企业价值、#2公司治理、#6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主要关键词为企业价值、融资成本、融资约束、企业创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传递、质量保障等。该研究主题包含两个方面:一类是企业通过ESG的责任履行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关注度,进而提高企业市场价值[6];另一类则是论述ESG表现的嵌入将对传统公司治理产生冲击,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现代化[7]。
4.3 企业ESG表现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是一种用于追踪特定关键词在一系列文献中的变化趋势的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关键词随时间的演化,包括关键词的研究热度、变化趋势以及与特定事件或发展的相关性。根据图4,本文将国内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6-2019年,在这一阶段学界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多关注于ESG评估体系的构建[8]和ESG评价体系在环境方面的应用[9],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阶段为2020年至今,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进入快速上升期。这一阶段学界将ESG表现与融资约束、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相结合,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精细化。
图4 国内企业ESG表现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4.4 企业ESG表现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某个关键词在学术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出现明显增加,表明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或趋势。通过观察关键词的突现,可以识别出哪些主题或概念在近期成为研究的焦点,哪些领域可能会在未来引发更多的研究兴趣。根据企业ESG表现关键词突现图谱图5可知,本文共得到7个突现性最强的关键词。从突现强度来看,上市公司(1.99)突现强度最高,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市场监管机构开始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与ESG相关的信息,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投资者(1.22)突现强度次之,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可持续性、社会责任和道德经营将影响其投资回报和声誉,研究企业ESG表现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从突现时间来看,绿色债券的时间跨度最大,出现于2016-2021年,跨度为5年,研究指出绿色债券发行人的ESG信息披露已涵盖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是ESG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环节。
图5 国内企业ESG表现的关键词突现图谱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207篇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企业ESG表现的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解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的发文数量较少,且仍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合作;②从研究热点来看,企业ESG表现主要分为3类研究主题,即企业ESG表现与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ESG表现与绿色转型、企业ESG表现与高质量发展;③从研究趋势来看,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以2020年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自2020年以来,国内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此外,关于“上市公司”“投资者”“绿色债券”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近年来有所衰减,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趋于饱和。
从2016年以来,ESG表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理论框架和应用逻辑。然而基于现有成果,国内关于企业ESG表现的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①理论研究本土化。当前国内ESG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对我国实际情况的深入总结,未来研究应构建适应国内实际的本土化框架。②研究方法多元化。目前国内ESG表现研究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缺乏单一或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未来研究应注重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③学科交叉合作。现有研究多关注于ESG表现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未来研究需要探索更多与环境科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领域的交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