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优化聋生语文教学
2023-12-25丁芳
丁芳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在各个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普及开来。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多媒体拥有着更加直观的表现力与更强的感染力,能够在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对于有着先天缺陷的聋校学生而言,极大地丰富了聋校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成为聋校语文教学当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就多媒体普及对于聋校教学的影响,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讨论。
关键词: 聋校 语文课题 多媒体
引言
一直以来,聋校的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显著的教学难题,因为语文学习当中的很多要素,都需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传递,但是由于聋校学生的先天缺陷,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出其原本的作用,导致聋校的语文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有效地提升。但是多媒体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能够依托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调动起聋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视觉要素入手,弥补由于听觉缺失而导致的理解缺陷。教师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把握了聋生基本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教学效用的探索。
一、多媒体对聋生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
由于存在听力缺陷,相较于普通学生,聋生学习语文会更加困难,因此也就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但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这种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多媒体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可以将一些课堂之外的因素带入教学过程当中,例如一些聋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实现生活与学习的连接,丰富其学习体验。
(二)丰富图像展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多媒体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大的图像展示能力,这一特点对于提高聋生的识字能力而言非常有效。由于聋生存在听力缺陷,在语文学习上就要着重加强视觉体验,通过视觉图像来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天生对于图像有着较强的记忆力,一些动态图像对于大脑神经的刺激相较于文字和静态图像会更强,这就为聋生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功能能实现聋生记忆能力的显著提升,从根本上提高其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二、多媒体在聋生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也一直被广泛地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在结合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引导,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課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当中一般,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那种情感和价值观,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但是对于聋生而言,教师很难通过声音创设学习情境,只能依靠文字与图片来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多媒体的出现就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多媒体课件能够依托自身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和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充分地表现出来,将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展现给聋生,从而创设出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聋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时候,仅仅通过文字的表述是很难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我国西沙群岛绝美的自然风光的,并且很多聋生由于自身的认知缺陷,其想象能力较差,他们在脑海中是很难通过文字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西沙群岛印象的,但是通过多媒体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通过多媒体可以向聋生们展示西沙群岛各个地区、各个时间段甚至是各个角度拍摄下的景象,例如清晨朝阳初升时的西沙美景,中午艳阳照射下的西沙海滩,夕阳西下时候的温婉惬意,都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生动展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这些视频资料还不仅限于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向学生展现西沙群岛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热带物产,使得学生对西沙群岛之美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景上,而是可以更加深入到西沙群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丰富资源上,对其形成了立体而全面的认知。这不仅调动起了学生对该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美丽的景色也激发起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开放式教学
很多时候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多的则是拓宽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意识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主动且深入的思维去拓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水平。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都充分展现在语文课堂当中,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拓展自身的学习范围与深度。
例如,在课文《卡罗纳》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卡罗纳》是一篇关于作者的同学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之后,班级内的学生面对这一情况如何表现的故事,主要表达的是对亲人离世之后那种悲痛情感的宣泄,属于情感教学的范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此类的经历,自然也就很难和课文当中所描述的事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多媒体的出现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情感,并将其深化到自身的生活经历当中,从而深化课堂教学的内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父母之情的影片,从父母年轻时候生下孩子,便一直含辛茹苦地将其养大成人,到最后年迈时候和孩子们的诀别,从而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父母和孩子们关系发展的过程。这种表现形式会更具冲击力与感染力,学生们也会在观赏影视片段的过程中将自己代入进去,从而真正实现了对课文所要表达情感的拓展,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化到学生实际的生活当中。
(三)拓展感性认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以语文课文为媒介,去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并逐渐构建起对世界的认知体系。虽然课文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但是和具体的物象之间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于聋生而言,由于其缺少听觉的辅助,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个时候除了要从语言入手,更重要的就是要发挥视觉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来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逐渐构建起相关知识的认知体系,将聋生带入一个形象的知識世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会摇尾巴的狼》这篇寓言的教学为例,这篇寓言主要表达对于一些善于伪装的坏人,要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去识破他们的伪装,并运用适当的方式来保护好自己不受其伤害。而课文中以一只掉进了陷阱中的狼来代表会伪装的坏人,用老山羊来代表睿智的、能够识破坏人伪装的智者。同时课文为了着重强调狼的狡猾,便描绘了狼尝试模仿狗的温顺来掩盖其凶狠的本质的情境。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放映关于狼的视频和图片,再播放关于狗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对狼和狗的不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寓言当中的情节,并尝试去想象寓言当中狼模仿狗的窘状。通过直观的对比教学,学生便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对于课文当中所涉及的许多物象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水平。
(四)丰富课堂内容,深化学生审美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大都以黑白板书为主要形式,是一种较为静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字的掌握能力,但是却很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对于缺失了听力的聋生而言,更是很难理解课文当中的审美要素。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正是我国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语文教材当中的很多课文,其中都蕴含着非常浓厚的审美价值,尤其是一些古诗课文,很多时候对于诗句以及词语的理解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传统美学要素,使得学生真正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而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大量的视频或者图片素材,来向学生生动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从视觉层面入手强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还能够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要素结合起来,将语文所要达到的审美教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生活态度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古诗二首当中的《山行》教学为例,杜牧的这首经典诗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秋后枫林的美丽景象,有着非常浓郁的中国古典美。这首诗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古诗句的意思,更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领略古诗当中所描绘的那种美丽的风景和思想意境,这也正是我国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想要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来达到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借助多媒体这一信息教学媒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和秋天相关的视频资料,并将其根据古诗每一句的内容进行匹配,在讲每一句内容的时候,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片以及视频作为参考,从而随时能够让学生领略到古诗所描绘的那种美丽风景。这个时候,古诗对于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有了更加现实且直接的审美意蕴,从而意识到文字和自然之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的这种互映,唤起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追求,最终实现了个人审美能力与意识的提高。除此之外,这些丰富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文字之美,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美的内涵。
(五)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大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对于聋生而言,其本身就缺少了听觉这一重要功能,导致语文教学的途径又被极大缩减了,其获取知识的效率相较于正常学生而言更是低了很多。而多媒体的使用,则很好地弥补了聋生这方面的不足。多媒体课件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极大丰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与事物,可以通过视频,甚至小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趵突泉》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对趵突泉以及与之相邻的济南其他三大名泉有更深的理解。《趵突泉》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趵突泉的特点、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秀丽的风景,能丰富学生对于我国一些名胜古迹的了解,并深刻领略这些优美景色的独特魅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和济南名泉相关的视频资料,尤其是当前网络上所盛行的“3D”情境视频,能够将一些景点的景象完整地展现在屏幕当中,并通过一些操作来实现自由的欣赏。通过这种类型的视频,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很多文字所描绘的美丽事物,只要借助视频就可以被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聋校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聋生所固有的生理缺陷,并在结合多媒体优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为其营造充分的语文学习情境,在丰富语文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聋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作为聋生语文教学的一种全新形式,仍旧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才能够不断完善,教师也要在日常的聋生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杜秋磊,侯植元.美国少儿聋生教育模式及其借鉴[J].长春大学报,2022,32(1):101 104.
[2]高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姬娜.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苏利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郑曼.聋生可视化教学资源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