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3-12-25黄佳飞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摘 要:可视化工具是指应用图像、线条、关键词或图表等表征知识的视觉媒介工具,能够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各类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读前、读中和读后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思维、分析质疑思维以及迁移评价思维,促使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工具;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黄佳飞,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实验学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许多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从思维内容看,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惑、求同辨异、评价预测,创造性思维技能包括纵向横向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生。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已有相当多的教师意识到思维品质的重要性,但有一部分教师不知从何入手,不会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的教师则把思维可视化工具单纯等同于思维导图,殊不知其只是可视化工具中的一种;还有教师将思维导图与思维地图混为一谈。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相应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分别培养学生的预测与联想思维、分析与质疑思维以及迁移与评价思维,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即可视化工具,把原来不可视的思维清晰地呈现出来的过程。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有概念图(Concept Maps)、思维导图(Mind Maps)和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等类型。

概念图(Concept Maps)通常将同一主题下的相关概念作为节点,用连线将其连接,并在连线上注明概念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包括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思维导图 ( Mind Maps)是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它以一个中心点为起始,与其相关的各个分支向周围分散,模拟了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思维导图(Thinking Maps)是大卫·海勒等基于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开发的一种视觉工具,主要有八种表现形式:气泡图(Bubble Map)、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圆圈图(Circle Map)、树形图(Tree Map)、流程图(Flow Map)、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括号图(Brace Map)和桥形图(Bridge Map)。

三、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读前:培养学生的预测与联想思维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直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气泡图(Bubble Map)、圆圈图(Circle Map)等,将其与主题結合,运用于读前环节,帮助学生观察与思考,不仅为后续的阅读活动打好基础,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知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是课堂教学活动前期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读前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与标题,并据此展开合理的判断与推理,培养学生预测文本的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SectionB部分的阅读文章“A weekend to remember”为例。教师在读前环节先呈现文章标题,提问“For you, what is a weekend to remember? ”,让学生思考:怎样的周末是值得铭记的?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happy、exciting、scary等形容词。这为回答读后阶段的问题“Why is it called 'a weekend to remember' ?”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展示文本中的图片,让学生借助气泡图(见图1)进行第二轮预测“When was the event? Where did it happen? Who was the main character? What happened?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做好了充分的预设,为后续的阅读活动扫除了很多障碍,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判断、预测和联想思维。

(二)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质疑思维

在阅读教学的读中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提高分析与概括能力,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提炼观点—寻找依据—提出质疑”的思维过程,可以很好地呈现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的过程。

1.梳理文章脉络,培养分析思维。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脉络与框架,将冗长的文章划分成具有不同意义的若干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提高对文本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9 SectionA部分的阅读文章“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主要阐明作者“对电影的选择取决于当天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找出所有体现“feelings”的词。通过观察与分析,学生归纳出文章第二、三两段都是围绕“down or tired”的心情进行阐述的,可以进行归纳与整合。于是师生协作,综合分析这两个段落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配合完成了思维导图(见图2)。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了信息的分类与整合,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分析与归纳思维。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完成了对文本主体内容的复述,提升了逻辑性思维。

2.求同辨异,培养质疑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获取表层信息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归纳,鼓励他们对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进行质疑,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同时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求同辨异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先梳理文章线索,然后利用韦恩图(Venn Diagram),实现对文本中双方事物的对比,同时提取出它们的共性特征。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10 SectionA部分的阅读文章为例。这篇文章主要阐释了哥伦比亚人和瑞士人时间观方面的差异,而未曾关注他们的共性特征。教师可以呈现韦恩图(见图3),在梳理好差异后,引导学生提出质疑“Do they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Can you find out any similarities?”。

学生检索文章后找到依据:来自哥伦比亚的Teresa称“We value the time we spend with our family.”,来自瑞士的Marc则称自己“make an effort to be on time when meeting his friends because it's impolite to keep others waiting.”,说明两国人对朋友都很重视,于是产出答案“They both value friendship.”。

随后,教师继续追问其他共同点。学生无思路时,教师以“Teresa says, 'We like to enjoy our time slowly. We often just walk around the town center, seeing as many of our friends as we can!' And Marc says, 'We usually plan to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or go somewhere together.' ”来引导。学生受启发后得出结论:Teresa与Marc虽然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喜欢慢节奏,一个喜欢严谨守时、争分夺秒),但他们都在追求一种对他们而言更舒适、更愉悦的生活。

(三)读后:培养学生的迁移与评价思维

1.读后思考延伸,培养迁移思维。在阅读教学的读后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地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呈现文本主旨与框架,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延伸,提高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B部分的阅读文章“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为例。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对Aron断臂自救的故事有了具体的了解。教师通过流程图(见图4)重现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与结局,同时提出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 spirit can we learn from Aron?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telling Aron's story?

有的学生回答“We should learn from Aron to make a prompt decision when in danger.”,有的学生联想到身世可怜的民间音乐家阿炳,认为他们都拥有永不放弃的宝贵品质。学生的思考延伸活动,提高了其知识迁移能力,有助于其思維品质的发展。

2.开展自我监控,培养评价思维。在读后环节,教师常组织学生对该主题下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讨论,整理出其结构特征,供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或仿写活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制作一份思维地图式的评价量表,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以及同伴间的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B部分的阅读文章“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的读后环节为例。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出这篇调查报告的Introduction、Results以及Comments。报告中还有一个不能缺少的要素——Numbers。据此,师生合作制成一份树状的评价量表(见图5)。这一评价量表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开头是否有介绍语,调查结果是否介绍清楚,是否使用了一些数据,结尾是否有作者的评论与看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这四个维度组织语言,口述或撰写报告,实现语言的输出。

四、结语

实践证明,思维可视化工具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十分科学、有效的做法。不论是概念图、思维导图,还是各种样式的思维地图,都以丰富的视觉形式直观地为学生展现出语篇信息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构建文本的思维框架。在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进而提高其思维品质,增强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Hyerle D, Yeager C. Thinking Maps: A Language for Learning[M]. Cascade Pointe Lane Cary, North Carolina: Thinking Maps, Inc, 200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5]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7(2):9-13.

[6]胥阳.例析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思维地图的区别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4):16-21,55.

[7]邢文骏.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地图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4):23-27.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