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化研究

2023-12-25张小菊刘晶晶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学习策略显著性

张小菊,刘晶晶

小学生群体有个体差异,但群体中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或学业发展结果具有相似性,基于这种相似可以将他们归为同一类型,基于这一思想研究学生群体的方法称为类型学方法。类型学方法(typological approach)认为在学生整体中可以识别出拥有共同点的不同群体,基于这些共同点将学生整体区分为不同类型,通过这种分类,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特征。[1,2]运用类型学方法研究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找到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一些典型类型,基于这些典型类型特征创设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策略,既可以关照小学生适应性的个体差异性,又可以为学校适应性教育节约时间和成本。

良好的适应性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3]也是学业成就的重要调节机制。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因心理品质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具有自信、乐观、韧性、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学习适应性,具有坚毅人格的小学生,其学习投入度更高、学业成就更高;[4]二是因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5,6]已有关于小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虽然涉及不同类型群体的特征,但少有运用类型学方法的研究。本研究以类型学方法为指导,对2558名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找到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典型类型及其特征,继而分析不同类型群体在性别、年级、是否留守上的分布规律,为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因材施教中的“材”的类型分析提供方法借鉴。

一、文献综述

学习适应性(Academic adaptation)概念来源于适应概念,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从而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过程。[7]学习适应性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调节自身来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具有维护心理健康和促进学业进步的功能。个体特征[8-10]、学校因素[11,12]、家庭环境[13,14]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特征有一些探究,主要有如下内容:一是对中小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了研究,涉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学困生、高智商儿童等。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学习或心理都表现出与其他类型儿童的不同特征。例如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伤害,[15]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16]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的关爱,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其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17-19]贫困儿童与非贫困家庭儿童相比,通常存在较低的学习适应性。[20,21]学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明显低于合格水平。[22]高智商儿童在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较高得分。[23,24]二是对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呈现出性别视角下的类型特征。较多研究发现女生的学习适应性优于男生,[25-28]且在文史、语言类科目上女生占优势,在理工科目上男生更有优势。[29]三是比较了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30,31]还有学者[32]发现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均存在差异性。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从家庭背景、性别、年级等视角比较中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特征,呈现出了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一些类型特征。但是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不同群体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是否有差异,哪个群体适应更好一些,极少有研究基于学习适应性发展结果进行分类研究。如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有哪些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适应性群体有何特征,如何基于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群体的特征采取相应的适应性教育,从而实现“因学习适应性不同而施教”。

二、研究方法

研究运用类型学分析方法,通过对鄂东南2558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数据的聚类分析,寻找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特征。研究对象来自鄂东南5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发放问卷2570份,回收2558份,回收率99.5%。

研究采用范晓玲、杨翠平等人编制的《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量量表》[33]测量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该量表由50个项目构成,分为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习意志、学习压力、学习自主7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法,最高4分,最低1分,总计200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好。

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运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数据聚类,基于小学生适应性将农村小学生分为4种类型,再用卡方检验4种类型学生在性别、年级、留守等变量上的分布特征。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及特征

1.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

以小学生学习适应性7个维度为分析变量,以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习意志、学习压力、学习自主7个维度各自的均值为基准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K-means)分析,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分为4种类型,基于4种类型各维度的得分特征,将4种类型分别命名为——类型1:学习适应理想型(以下简称“理想型”),类型2: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以下简称“方法缺失型”),类型3:学习适应压力型(以下简称“压力型”),类型4:学习适应困难型(以下简称“困难型”)。为了方便比较,将学生学习适应性7个维度的均值转化为标准分,4种类型各维度的得分如图1所示,图1中自左至右分别对应学习适应性的上述4种类型,图1下方表格中是4种类型在7个维度上的平均分。

图1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4种类型的平均分

对4种类型学习适应性进行差异性统计检验,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各分维度的平均分也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4种不同类型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982.464,P<0.05),学习策略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829.062,P<0.05),学习习惯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921.543,P<0.05),学习困难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587.069,P<0.05),学习意志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256.322,P<0.05),学习压力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882.092,P<0.05),学习自主维度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1028.585,P<0.05)。这说明将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分为4种类型是合适的。

2.小学生学习适应性4种类型的特征

第1种类型是学习适应理想型。这一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较高,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平均分为3.26,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均值分布在3.02~3.63之间,高于样本总体平均分,这一类学生占总体的23.73%。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他们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困难,能够较好应对学习压力,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意志 。

第2种类型是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这种类型的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困难、学习意志、学习压力的适应状况良好,各维度均值分布在2.8~3.25之间,均高于样本总体各维度平均分,但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维度均值分布在2.1~2.42之间,均低于样本总体各维度平均分,这种类型学生的比例为26.35%。这一类的学生没有养成与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较好地适应学习压力,没有觉得在学习上有许多困难和障碍,有较高的学习意志。

第3种类型是学习适应压力型。这种类型的小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自主上得分较高,各维度均值分布在2.68~2.97之间,均高于样本总体各维度平均分,但是在自我效能、学习困难、学习压力维度均值分布在2.30~2.98之间,均低于样本总体各维度平均分,这种类型学生所占比例为28.69%。这种类型的学生形成了与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与完成学习任务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但是学习自我效能感低,觉得学习很困难,不能较好地化解和适应学习压力,认为自己做不好相关的学习任务。

第4种类型是学习适应困难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较低,他们的学习适应性的分数分布在2.08~2.57之间,平均分为2.22,各维度均值均低于样本总体各维度平均分,这种类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1.23%。他们学习适应性各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发展,觉得学习困难,没有自主学习习惯,几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力,自我效能感低。

(二)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1.性别分布

运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在性别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22.10,p<0.001)。

对卡方检验的结果进行事后两两比较(见表1),表中显示了不同性别与不同类型的两两比较结果。表1中的下标字母标注表示各组两两比较的结果,如果下标字母相同,则表示该类别列无显著性差异;如果下标字母不同,则表示该类别列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知,学习适应理想型和学习适应困难型这两种类型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和学习适应压力型这两种类型在性别上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男生在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的实际值远高于预期值,男生在该类型上的人数比预期值高出38人(高出5.7%)。男生在学习适应压力型中的实际值低于预期值,而女生在该类型中的实际值高于预期值43人(高出5.8%)。

表1 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在性别上的分布

这说明男生和女生在4种不同类型的学习适应性的分布中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有更多男生在学习适应上属于方法缺失型,而有更多女生在学习适应上属于压力型。

2.年级分析

运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在年级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56,p≤0.05)。

对卡方检验的结果进行事后两两比较(见表2),表中显示了不同年级与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两两比较结果。结果显示学习适应理想型中的小学生在年级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学习适应压力型的小学生分布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压力型中的占比较高,比预期值高出6%,在学习适应理想型中所占比例最小,比预期值低3.9%。说明四至六年级中,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其他年级存在的问题多一些,有较多的学生存在学习压力大、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

表2 不同类型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3.在是否留守上的分析

运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在是否留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13.155,p=0.041<0.05)。

对卡方检验的结果进行事后两两比较(见表3),表中显示了不同年级与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两两比较结果。结果显示只有在学习适应理想型中,和父母一起居住和与父母一方居住的学生与不和父母一方居住的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适应理想型中,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的学生的比例比预期值高出2.6%,与父母一方居住的学生比预期值高出2.7%。父母均不在身边生活的学生在学习适应理想型中的占比比预期值下降了5.5%,在学习适应困难型中的占比比预期值提高了3.7%。由此说明,父母的陪伴对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是重要的。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而且父母双方的陪伴也比父母一方的陪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

表3 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在是否留守上的差异分析

四、结论、讨论及建议

运用类型学方法对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类型学分析,基于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聚类,可以将小学生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学习适应理想型、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学习适应压力型和学习适应困难型,这4种类型的人数比例比较接近,分布在21%~29%之间。在性别、年级和是否留守维度上进行统计检验,发现不同类型学习适应性的小学生在这些维度上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性。

(一)结论与讨论

1.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中等水平包括学习适应方法缺失型和学习适应压力型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分值的聚类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理想型、方法缺失型、压力型和困难型。理想型在学习适应性7个分维度上的测量得分均高于平均值,即在学习适应性的各内容维度上的发展状态良好。方法缺失型也可以称之为乐观派,他们的特点是在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自主3个维度都发展不良,但自我效能感高,没有感受到学习压力,自认为没有学习困难。压力型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自主、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好的发展,但是他们觉得学习压力大,不能有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较差,学习自信心差。困难型在学习适应性的7个内容维度上都表现欠佳,他们在学习适应性7个维度的得分均在平均分以下,适应水平较低。

这一类型划分为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提供了因材施教的基础,与已有研究不同,本研究揭示出学习适应发展水平一般的小学生在学习适应上主要表现为方法缺失型(乐观型)和压力型。这些学生极可能对应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等生,正是学校教育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从考试成绩或者学习适应性的得分来看,这些学生都属于中等水平,水平相当,但实际上他们存在差异性。为了有效促进他们学习适应性的发展,不应该给予他们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相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而应该基于其个体所属的类型,给予不同的指导。比如压力型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自我、建立自我效能感、建立自信心,而方法缺失型(乐观型)则应该给予更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2.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存在性别差异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小学生在理想型和困难型上的分布没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但是方法缺失型和压力型上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有更多男生属于方法缺失型,在学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而更多女生属于压力型,她们在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状态较佳,而在学习效能感、抗学习压力方面的适应水平较差,她们觉得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多。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有相似之处,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差异,[34,35]男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且农村尤甚。[36]

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不仅指出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差异,还进一步揭示了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在性别上的差异。学习适应中等水平的学生存在类型分布上的性别差异,更多男生属于学习上的方法缺失型,而更多女生属于学习上的压力型。这一差异性可能与性别角色有关,性别角色是指社会附加给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许,例如中国社会期望男性有勇敢、坚强、独立等阳刚品质,期望女性有温柔、顺从、文静等阴柔品质,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男孩犯错更宽容。[37]因为性别角色的差异,女孩表现出更乖巧、更听父母和老师的话、更遵守规矩,因而她们更容易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同时由于她们太在乎父母老师的话而容易缺乏自信心,存在学习困难和压力。男孩则表现出更强自主性、不那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信,而在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则有所不足。

3.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存在年级差异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存在年级差异,但只在学习适应性压力型中存在年级上的显著性差异。相对四年级和六年级来说,五年级农村小学生的压力型实际人数比预期值多43人,五年级有更多的学生学习压力感增加,适应压力的能力不足,自我效能感降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在压力和自信上存在比四、六年级更多的问题。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相近,即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38,39]五年级学生学习压力高于四、六年级的学生。[40]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没有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而是在五年级时学习压力最大,甚至超过了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水平,带来了学习压力上的不适应。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了解到,即使近年来国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学考试制度,采取“就近入学”政策,但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可选择的好学校比较少,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学生进入小学五年级,学习难度有所加大,学习强度也增加,教师和家长对学习成绩要求变高,作业变多变难,考试难度变大,学生考试卷面分变低,教师对学生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都提高了要求,要想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难,这使得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而进入六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调整,已经了解了教师的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要求和考试的要求,他们的成绩趋于稳定,对于升学也有初步的预测,学习压力反而不那么大了。

4.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分布与是否留守有关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类型分布在是否留守上具有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与父母一起居住或与父母一方居住的小学生的理想型的人数分布都高于预期值,而没有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小学生在理想型的人数分布上低于预期值,而在困难型中的占比高于预期值。是否留守在学习适应性中等水平的两个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有父母双方的陪伴或者父母一方的陪伴都有助于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小学生更容易形成学习适应不良。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例如有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会导致子女自尊水平、开放性水平、情绪的稳定性水平等非认知能力下降。[41]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外出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无法获得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更低,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也可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原因。

(二)建议

1.认识和尊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基于不同类型特征而提供有差别的教育内容

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态中最重要的两类主体——家长和学校教师,他们是影响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家长和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类型差异与类型特征,提供有差异化的学习适应支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理想型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适应发展良好,家长和学校教师不需要过多干预他们,只需要关注他们成长即可。

对于方法缺失型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方面的适应性较差。对这一类型的小学生,重点要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习惯养成的引导。同时,多给予鼓励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不良、学习习惯不好,很容易在学业任务完成等方面表现不佳而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对于压力型的学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自我效能感低,不能有效应对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例如总是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总是担心挨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主动有效地解决困难。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要了解他们压力的来源,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业中的困难及失败。

对于困难型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首先需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他们的成长有信心。其次,需要对他们多包容、多关怀、多鼓励、少苛责。最后,应倾注更多的心血去了解他们的特征,找到他们发展的突破口。

2.重视性别等因素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深层原因,基于深层原因因材施教

如前所述,在对小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的教育时,要基于4种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类型的适应性教育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性别等影响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女生听话守规矩,女生更容易根据教师的要求形成与学校学习要求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但也更容易形成学习压力。当学生发现不能很好地实现来自父母或学校的教育期待,而又缺少相应支持的情况下,教育期待极可能就转化为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同时,有研究发现女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于男生,容易缺乏学习自信,减少了她们自己解决学习困难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对男生不守规矩更宽容,因而男生通常不那么听话,他们不太愿意运用教师教的教学方法,也不太愿意遵守学校要求的学习习惯,比如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等。

除此之外,年级、是否留守都是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小学生开展适应性教育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因素都加以考虑。五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困难要高于四年级和六年级,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学校或家庭在进行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来调整学习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比如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教育,需要与非留守儿童有一些差异,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

3.类型学分析为小学生学习适应的教育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

运用类型学方法将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分为几种典型类型,这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学理支持。当代学校教育基于学生年龄进行分班,不同年级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例如小学语文、数学、科学都分年级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但仅仅按年龄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还远远不够。当一位小学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时,这群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特点虽然有许多共性,但还是存在不少差异性。在班级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这是课程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多数时候,教师基于经验来进行“辨材”,这对新手教师来说困难重重,同时,即使经验再丰富的教师,其经验也具有局限性。

类型学方法打破了基于经验的做法,基于数据分析进行“辨材”,把“材”分为一定的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的特征,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客观的基础。

猜你喜欢

适应性学习策略显著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