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芙蓉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2023-12-25肖地秀焦庚英黄志强
肖地秀 饶 军 焦庚英 黄志强*
(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南昌 330013;2. 东华理工大学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院, 南昌 330013;3.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 南昌 330013;4.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南昌 330013)
植物区系是某一特定地区生长着的全部植物种类,是植物科、属、种的自然综合体[1-2]。调查分析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成分,不仅有助于认识其植物区系来源、演化过程、植被性质,也有助于了解其自然历史过程和人为影响情况,同时为开展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
江西芙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芙蓉山保护区)始建于2009年12月,2015年6月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南城县林业局组织开展过芙蓉山古树名木(2007年)和野生动植物基础调查工作(2014年),但因缺乏专业人员和工作经费,调查工作粗略简单,未能全面掌握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保护区划建至今,一直未开展过系统的高等植物专项调查,也未见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方面文献报道。
组织开展系统的专项调查,查清芙蓉山保护区高等植物本底资源十分迫切重要,是加强芙蓉山保护区自然资源,尤其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开展芙蓉山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的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芙蓉山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中段,地处南城县境中南部的株良镇,规划总面积3 820.45 hm²,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6°27′37″~116°33′42″,北纬27°27′04″~27°30′43″。保护区地势东西高,最高点芙蓉山主峰海拔1 176 m。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8 ℃;年总降雨量1 642 mm,日照1 807 h,无霜期277 d左右(南城县志)。区内土壤多为冲积土和红黏土,土质肥沃。芙蓉山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森林覆盖率高达92.6%,保存了较大面积中亚热带典型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还分布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木林和疏林草地等多种植被类型,多类型的森林植被和微地形生境为芙蓉山保护区动植物繁衍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芙蓉山保护区高等植物专项调查工作主要开展于2018年5-9月,并于2023年4-6月作了补充调查。根据保护区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布局了7条主要样线和22个主要样方(图1),综合了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和主要植被类型的代表性。其中,样方1~10为阔叶林样方,11~13为灌木林样方,14~19为针阔混交林样方,20~22为针叶林样方。
图1 芙蓉山保护区高等植物专项调查样线(样方)布局Fig. 1 Layout of transect lines (quadrat) for special survey of higher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调查记录了植物种类、生态特征、分布生境及样地群落等信息[4],并拍摄照片留档,且对部分现场难以识别的物种采集实物标本,带回室内鉴定[5]。标本鉴定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6]和《江西植物志》[7-8],其中裸子植物分类按照郑万钧系统[9],被子植物分类采用哈钦松系统[10-11]。
2.2 区系分析
在开展实地调查基础上,参考芙蓉山保护区相关历史资料,对芙蓉山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12],整理了《江西芙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进而对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作了分析研究。
分析主要以《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和《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为依据[13-16],并参考叶鹤等[17]、杨智等[18]学者的植物区系研究方法,对芙蓉山保护区的野生种子植物进行区系成分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析
3.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据调查统计,芙蓉山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53科538属1 073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分别占芙蓉山保护区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3.23%,1.26%和0.72%。被子植物148科531属1 06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25科427属869种,分别占芙蓉山保护区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80.65%,76.94%和78.36%;单子叶植物23科104属196种,分别占芙蓉山保护区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4.84%,18.74%和17.68%。芙蓉山保护区每百公顷野生种子植物种类数量达28种,单位面积种类密度高于周边地区的井冈山(10种)、武夷山(福建片区)(3种)、武夷山(江西片区)(14种)、阳际峰(13种)、马头山(14种)、铜钹山(18种)、闽江源(17种)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
3.1.2 植物区系的科属构成
1)科含属数
对芙蓉山保护区分布的野生种子植物科按照所含属数的多少进行统计,并依照数量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内属的组成统计Table 1 Genera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famili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从表1可知,芙蓉山保护区分布的153科野生种子植物,共有538属。依据这153科所含属数的多少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含属数10个以上的科有9个,主要有禾本科(Gramineae)(41属)、菊科(Compositae)(40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24属)等,占总科数的5.88%,所含属数共186个,占总属数的34.57%;含属数在5~9个的科有22个,占总科数的14.38%,所含属数共131属,占总属数的24.35%;含属数在2~4个的科有60个,占总科数的39.22%,所含属数共159个,占总属数的29.55%;仅含1属的单属科最多,有62个,占总科数的40.52%,所含属数共62个,占总属数的11.53%(表1)。
2)科含种数
对芙蓉山保护区分布的野生种子植物科按照所含种数的多少进行统计,并依照数量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表2 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内种的组成统计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famili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从表2可知,芙蓉山保护区分布的153科野生种子植物中,共含有1 073种植物。依据所含种数的多少可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含种类50种以上的科有4个:禾本科73种、菊科65种、蔷薇科(Rosaceae)52种、蝶形花科50种,这4科均为世界广布科,共含240种,占总种数的22.37%;含20~49种的科有9个:樟科(Laur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等,共含228种,占总种数的21.25%;含10~19种的科有16个,共含203种,占总种数的18.92%。以上29个科共有植物671种,占芙蓉山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2.54%,是组成芙蓉山保护区植被的主要成分。另外还有:含5~9种的科有34个,共含226种,占总种数的21.25%;含2~4种的科有55个,共含141种,占总种数的13.14%;仅含1种的单种科有35个,共含35种,占总种数的3.26%(表2)。
3)属含种数
对芙蓉山保护区分布的野生种子植物属按照所含种数的多少进行统计,并依照数量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3。
表3 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属的组成统计Table 3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wild seed plant genera in Furongshan Reserve
从表3可知,芙蓉山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38属,共含有1 073种植物。依据所含种数的多少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含10种以上的属有6个:悬钩子属(Rubus)(18种)、蓼属(Polygonum)(15种)、堇菜属(Viola)(12种)、山胡椒属(Lindera)(11种)、薹草属(Carex)(10种)、冬青属(Ilex)(10种),共含76种,占总种数的7.08%;含5~9种的属有40个,共含246种,占总种数的22.93%;含2~4种的属有170个,共含429种,占总种数的39.98%;仅含1种的单种属有322个,共含322种,占总种数的30.01%。
3.2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3.2.1 科的区系成分分析
按照吴征镒(2003)的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13-14],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的153科538属1 073种植物,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表4)。各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表4 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family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1)广布(世界广布,Widespread = Cosmopolitan)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50科,占全国同类型科的79.37%,主要科有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等,此类型科所包含种类多为草本,其中不少为水生或湿生草本。此分布区类型对全区系的种数贡献率很大,包含种数计570种,区系中大科和中等科皆属这一类型[19]。
2)泛热带(热带广布Pantropic)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51科,占非广布科的49.51%,占全国同类型科的47.22%,主要有大戟科(Euphorbiaceae)、葡萄科(Vit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等。
本类型所含的51科中:一部分包含不少温带性质的属种,如葡萄科的葡萄属(Vitis)、天南星科(Araceae)的天南星属(Arisaema)等;而另一部分科确实包含着相当数量的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种,如苎麻属(Boehmeria)和楼梯草属(Elatostema)等。这些现象表明,该区系的发生与热带区系有着重要的渊源。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Trop. & Subtr. E. Asia & ( S. ) Trop. Amer. disjuncted)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五加科(Arali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和安息香科(Styracaceae)等,共计10科,占非广布科的9.72%,占全国同类型科的41.67%。
4)旧世界热带(Old World Tropics= OW Trop. )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4科,占非广布科的3.88%,占全国同类型科的26.27%,分别是八角枫科(Alangiaceae)、芭蕉科(Musaceae)、海桐科(Pittosporaceae)和姜科(Zingiberaceae)。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Trop. Asia to Trop. Australasia Ocean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仅有1科,为虎皮楠科(Daphniphyllaceae),占非广布科的0.97%,占全国同类型科的8.33%。
6)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 太平洋诸岛) (Trop. Asia= Trop. SE. Asia+Indo-Malaya+Trop. S. & SW. Pacific Isl. )
芙蓉山保护区内没有该分布区类型分布,仅有2个变型,也只有2个科,占非广布科的1.94%。
①越南(或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仅有1科为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占全国同类型科的50.00%;
②全分布区东达新几内亚:仅有1科为清风藤科(Sabiaceae),占全国同类型科的16.67%。
7)北温带(N. Temp. )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24科,占非广布科的23.30%,占全国同类型科的50.00%。主要有大麻科(Cannab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等。
8)东亚及北美洲间断(E. Asia & N.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6科,占非广布科的5.83%,分别为八角科(Illici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蓝果树科(Nyssaceae)等,占全国同类型科的33.33%。
9)旧世界温带(Old World Temp. = Temp.Eur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仅有1科为菱科(Trapaceae),占非广布科的0.97%,占全国同类型科的25.00%。
10)东亚(E. 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3科,占非广布科的2.91%,分别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占全国同类型科的50.00%。
11)南半球热带以外间断或星散分布(Extratropical S. Hemisphere disjuncted or dispersed)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仅有1科为鼠刺科(Escalloniaceae),占非广布科的0.97%,占全国同类型科的11.11%。
芙蓉山保护区的153科野生种子植物中,剔除世界广布的50科,剩余的103科中热带性质的科有68科,占非广布科的66.02%,温带性质的科有35科,占非广布的33.98%,科的热带性质是相当明显的。
3.2.2 属的区系成分分析
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15-16],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的538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表5):
表5 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Table 5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genu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1)广布(世界广布,Widespread = Cosmopolitan)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61属,占全国同类型属的58.65%,主要有蒿属(Artemisia)、铁线莲属(Clematis)和莎草属(Cyperus)等,主要隶属于菊科、禾本科等世界广布的大科。这些属多为中生的草本或半灌木,如金丝桃属(Hypericum)和苍耳属(Xanthium)等,它们常为林下或林缘成分;也有一些常见湿地植物,如浮萍属(Lemna)和紫萍属(Spirodela)等。木本植物很少,只有鼠李属(Rhamnus)和槐属(Sophora)等。由于从这些世界广布属中不能看出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点,所以在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比较中扣除。
2)泛热带(热带广布Pantropic)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114属,占非广布属的23.90%,占全国同类型属的31.49%,为保护区最大的分布区类型。主要有薯蓣属(Dioscorea)、画眉草属(Eragrostis)和飘拂草属(Fimbristylis)等。
3)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Trop. & Subtr. E. Asia & ( S. ) Trop.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14属,占非广布属的2.93%,占全国同类型属的22.58%。主要有樟属(Cinnamomum)、树参属(Dendropanax)和木姜子属(Litsea)等。
4)旧世界热带(Old World Tropics= OW Trop. )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35属,占非广布属的7.34%,占全国同类型属的19.77%。主要有八角枫属(Alangium)、牛膝属(Achyranthes)和黄金茅属(Eulalia)等。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Trop. Asia toTrop. Australasia Ocean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23属,占非广布属的4.82%,占全国同类型属的15.54%。主要是兰属(Cymbidium)、杜英属(Elaeocarpus)和通泉草属(Mazus)等。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Trop. Asia to Trop.Afric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8属,占非广布属的1.68%,占全国同类型属的4.88%。主要有白接骨属(Asystasiella)、野茼蒿属(Crassocephalum)和香茶菜属(Isodon)等。
7)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 太平洋诸岛) (Trop. Asia= Trop. SE. Asia+Indo-Malaya+Trop. S. & SW. Pacific Isl. )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44属,占非广布属的9.23%,占全国同类型属的7.20%,为保护区第二大热带分布区类型,富有古老的单种属和寡种属。主要有构属(Broussonetia)、山茶属(Camellia)和金粟兰属(Chloranthus)等。
以上2~7是热带分布区类型,共238属,占非广布属的50.53%。
8)北温带(N. Temp. )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78属,占非广布属的16.35%,占全国同类型属的25.83%,主要有细辛属(Asarum)、蓟属(Cirsium)和黄精属(Polygonatum)等。
9)东亚及北美间断(E. Asia & N.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43属,占非广布属的9.00%,占全国同类型属的34.68%。主要有蛇葡萄属(Ampelopsis)、楤木属(Aralia)和锥属(Castanopsis)等。
10)旧世界温带(Old World Temp. = Temp.Eur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38属,占非广布属的7.97%,占全国同类型属的23.17%。主要有沙参属(Adenophora)、鹅绒藤属(Cynanchum)和荞麦属(Fagopyrum)等。
11)温带亚洲(Temp. 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5属,占非广布属的1.05%,占全国同类型属的9.09%。主要有马兰属(Kalimeris)、枫杨属(Pterocarya)和虎杖属(Reynoutria)等。
1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Medit. , W. to C.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没有该分布区类型分布,仅有2个变型,也只有2个属,占非广布属的0.42%,占全国同类型属的1.17%。
①地中海区至西亚或中亚和墨西哥或古巴间断:仅有1个单型属为黄连木属(Pistacia);
②地中海区至温带-热带亚洲,大洋洲和/或北美南部至南美洲间断:仅有1个单型属为常春藤属(Hedera)。
13)中亚(C. 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没有该分布区类型分布。
14)东亚(E. Asi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67属,占非广布属的14.05%,占全国同类型属的22.41%。本类型由于特征科属和古老类型而闻名,主要有五加属(Acanthopanax)、猕猴桃属(Actinidia)和水团花属(Adina)等。
以上8~14是温带分布区类型,共233属,占非广布属的49.47%,略少于热带类型。热带属与温带属数量之比(Gr/Gw)为1.02。
15)中国特有(Endemic to China)
芙蓉山保护区内该分布区类型有6属,占非广布属的1.26%,占全国同类型属的2.33%。主要有喜树属(Camptotheca)、杉属(Cunninghamia)和血水草属(Eomecon)等。
3.3 与周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为分析芙蓉山保护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的意义和特殊性,选取具有代表性且与其纬度相近的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20-24]。用属的分布区类型占该区系总属数(除世界广布属)的百分比来刻画其性质,从类型2~15(顺序见表5)的百分比分别以a1、a2……a14表示,再加热带性属的百分比a15和温带性属的百分比a16,共16个因子(表6),然后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前2维主成分含信息63.97%,前3维则达79.46%,降维明显。以第1主成分为x轴,第2主成分为y轴作图(图2)显示,芙蓉山区系与武夷山(江西片区)、井冈山、铜钹山属一类,且与武夷山(江西片区)联系最紧密,这与芙蓉山比邻武夷山的地理位置相契合。
表6 芙蓉山保护区与周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统计Table 6 Comparative statistics of genus distribution types between Furongshan Reserve and surround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National Parks)
图2 芙蓉山保护区与周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的PCA分析散点图Fig. 2 PCA scatter plots of seed plant flora in Furongshan Reserve and surround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National Parks)
3.4 中国特有植物
芙蓉山保护区未发现保护区特有植物,但分布有中国特有植物共19种,如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长叶猕猴桃(A. hemsleyana)、小叶猕猴桃(A. lanceolata)、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lora)、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黄山木兰(Magnoliacylindrica)、乳源木莲(Manglietiayuyuan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黑壳楠(Linderamegaphylla)、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sinensis)和闽楠(Phoebe bournei)等。其中,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在保护区最为常见,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乃至常绿灌丛群落中均发现有分布;其余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溪谷阔叶林中,豹皮樟、闽楠较为常见,三尖杉、钩距虾脊兰偶见。
3.5 外来入侵植物
芙蓉山保护区内含有外来入侵植物共37种,较为常见的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鬼针草(Bidenspilosa)、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土荆芥(Dysphaniaambrosioides)、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一年蓬(Erigeronannuus)、小蓬草(Erigeroncana-densis)、北美独行菜(Lepidiumvirginicum)、垂序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等。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美洲、非洲、欧洲及亚洲其他地区,多数属于人为原因造成,如作为饲料引入的喜旱莲子草,作为药用植物引入的垂序商陆和土荆芥等。但以上入侵种绝大部分位于保护区边缘的人为活动区或废弃农田边,对芙蓉山保护区生态安全影响十分有限。
4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有如下特点:
1)种子植物种类丰富。芙蓉山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3科538属1 073种。根据《江西种子植物名录》[25]记载,江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5科1 054属4 057种。据此,芙蓉山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总科数占江西全部科数的82.70%,总属数占江西全部属数的51.04%,总种数占江西全部种数的26.45%。科的等级上对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属数贡献最大的10个科是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茜草科、蔷薇科、百合科、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和大戟科,上述10个科计含有195属,贡献了属数的36.25%。对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贡献最大的10个科是禾本科、菊科、蔷薇科、蝶形花科、樟科、莎草科、茜草科、大戟科、葡萄科和玄参科,计含有384种,贡献了种数的35.79%。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1.45%。属的等级上对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贡献最大的10个属是悬钩子属、蓼属、堇菜属、山胡椒属、薹草属、冬青属、蒿属、榕属(Ficus)、山矾属(Symplocos)和胡枝子属(Lespedeza),计含有112种,贡献了种数的10.44%。
2)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芙蓉山保护区的153科野生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即:世界广布、泛热带、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旧世界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变型、北温带、东亚及北美间断、旧世界温带、东亚和南半球热带以外间断或星散分布,拥有吴征镒等[13-14]所划分的国产1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的66.67%(南半球热带以外间断或星散分布不属于国产科的分布区类型,故不计入占比)。芙蓉山保护区的538属野生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4个类型,即:世界广布、泛热带、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旧世界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北温带、东亚及北美间断、旧世界温带、温带亚洲、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东亚及中国特有。在吴征镒[15]所划分的15种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仅中亚分布这一种类型没有在保护区出现,芙蓉山保护区属的分布区类型占全部分布区类型的93.33%。
3)与世界地区联系广泛。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与世界多地区存在交流联系,如糙叶树属(Aphananthe)、石胡荽属(Centipeda)、蓝花参属(Wahlenbergia)等与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墨西哥),糯米团属(Gonostegia)与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藿香蓟属(Ageratum)、桤叶树属(Clethra)等与热带美洲,臭椿属(Ailanthus)、链珠藤属(Alyxia)、白接骨属等与热带大洋洲,红淡比属(Cleyera)、马兰属与东非或马达加斯加存在交流联系,等等。尤其是芙蓉山保护区拥有热带亚洲分布区类型的5种变型中的2种,即7-1爪哇(或苏门答腊),喜马拉雅间断或华南、西南星散分布,7-4越南(或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更表明了保护区与热带亚洲的较深渊源。
与周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进行比较,芙蓉山区系与武夷山(江西片区)、井冈山、铜钹山联系密切,尤其与武夷山(江西片区)联系最紧密,是完整的武夷山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区系热带性质较为明显。从科和属的水平均显示芙蓉山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具有比较强的热带性质。芙蓉山保护区的153科538属1 073种野生种子植物中,在科的水平上,剔除世界广布的50科,剩余的103科中,热带性质的科有68科,占非广布科的66.02%,温带性质的科有35科,占非广布的33.98%,科的热带性质相当明显。在属的水平上,剔除世界分布与中国特有分布,剩余的471属中,热带分布类型的属有238属,占总属数的50.53%,温带分布类型的属有233属,占总属数的49.47%,略少于热带类型。热带属与温带属数量之比(Gr/Gw)为1.02。
笔者系统调查分析了芙蓉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和主要特点,对保护区开展植物资源保护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芙蓉山保护区应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专项组织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调查,进一步查清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特征和生境特点,长期监测其资源动态变化,建立健全相关数据档案,调查研究其受威胁因素和致濒危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就地保护、扩繁复壮、科普宣传等工作,切实加强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维护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