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而不觉”的哲学理路与价值旨归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
2023-12-25夏芬
夏 芬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次会议讲话中使用“日用而不觉”的语言表述。如“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25-26页。、“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6页。、“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9-120页。。从汉语言文字角度看,“日用而不觉”指的就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但未能觉察发挥作用的原因。探赜索隐,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文本《周易》中“日用而不知”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实践观以及唯物史观的中国化阐释与当代化发展,继而呈现“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典型特征。此外,其亦助益于中国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的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多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深意与价值旨归。
一、“日用而不觉”的两大历史源流
习近平同志相关讲话中多次使用的“日用而不觉”(4)据笔者统计,在习近平同志的多次讲话中,经常使用“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知”仅出现1次,见于2014年2月2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发表的讲话中。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9页。用语,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从文本渊源看,“日用而不觉”语词表达可追溯至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中“日用而不知”(5)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9年,第459-460页。;从理论渊源看,“日用而不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用而不觉”相关表述的哲理内核。厘清其中的渊源流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相关论述的理论深意,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诠释范本以及科学导读。
第一,“日用而不觉”批判性继承了中国传统“日用而不知”经典表述的语言形式。从用典渊源层面看,“日用而不觉”可向前追溯至先秦典籍《周易·系辞传》“日用而不知”(6)根据中华经典古籍库搜索查询,“日用而不知”可查见于先秦至清代民国众多的典籍文本中;而“日用而不觉”仅2处,见于唐代诗人吴仲舒的《南风之薰赋》、明代来华传教士艾儒略的《天主降生言行纪略》,但此两处“日用而不觉”在表词达意上沿袭“日用而不知”的传统诠释路径。笔者认为,“日用而不知”为古人所熟知的经典表述。的相关表述。在《周易·系辞传》中,记载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7)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459-460页。这段文本刻画了由“气”运动变化而创造世界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身处此世界中的人很难觉察到“气”的存在及运动变化规律。其中,智者、仁者等英雄人物会觉察到世界的部分客观规律但终归有所偏颇,普通百姓无法察识这些客观规律只能“日用而不知”。之所以会出现“不知”,是因为自然规律玄妙幽远,“道冥昧不以功为功”(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百姓虽运用它却不知道它的存在。显然,传统语境中的“日用而不知”用以重点分析形而上的“道”是形而下的“器”的客观依据,但百姓并不能通过身体感官接触形下层面的器物来把握形上层面的大道,继而导致“日用”而“不知”。从认识的阶段性角度看,“日用而不知”的传统表述具有一定的理论自洽性。亟须注意的是,此传统表述亦存在客观世界不可知的神秘主义倾向、认知能力的被动性,以及百姓、智者、仁者不同主体之间的认知差异等理论困境。因此,“日用而不知”的时代化发展离不开对该传统表述自身的辩证考察。
第二,“日用而不觉”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而不觉”科学实践观的哲理内核。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们常常只看到观念的提出者以及观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忽视省察何时产生观念、如何产生观念、产生怎样的观念等基础性问题,呈现“用而不觉”的典型特征。正是基于这种视角,恩格斯提出“虚假的意识”,“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57页。以道德、艺术、宗教、哲学、法律思想等形式为载体的意识形态诞生于哪里呢?从表象上看,是思想家思维创造的结果;但如果只从表象特征把握意识形态,只能是“虚假的意识”。原因在于其未能从根源处认识人类认识的真正动力,未能从整体层面把握精神文化的生产过程,呈现“用而不觉”的典型特征。那么,思想观念到底诞生于哪里呢?马克思通过建构了“社会—个人”二而一、一而二的理论视角,揭示了思想观念的生成源头,“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8页。据此可知,个人的思想观念根源于社会方面的因素;社会的思想观念根源于财产形式、社会现实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则是由整个阶级“创造和构成这一切”(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98页。;归根结底,思想观念的源头只能是实践。唯有把握实践,才能把握思想观念的本质并破解思想观念的虚假性与无根性。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批判理论家们和普通个人普遍存在的“用而不觉”现象,探讨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论观念的根源问题,揭示了未能正确察识的观念来源以及本质的认识现象,明确了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皆根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才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建构了科学的实践观。
综上,中国传统文本中“日用而不知”的经典表述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而不觉”的相关表述,二者具有相似的语言结构且都刻画了未能察识的认知状态。但二者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体现在主体层面,前者区分了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虽然所有人都是实践主体,但是“不觉”的认识主体只是百姓,不包括仁者与智者;后者并未区分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且“不觉”的认识主体是所有人。另一方面,体现在认知状态层面,前者强调宇宙大道的玄妙不可测;后者则探讨思想观念根源及本质的未能察识,凸显个人(社会)实践的根源性地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在继承中国传统文本的“日用而不知”经典表述的语言形式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而不觉”相关思考中实践根源性的基本观点,强调“日用”与“不觉”的辩证关系,肯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继而让“日用而不知”的传统说法绽放出“新”意、“活”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日用而不知”传统表述中的理论困境,而且创造性地让马克思主义说上“中国话”。
二、“日用而不觉”的三阶哲学意蕴
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了“日用而不觉”表述,如“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第25-26页。、“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96页。、“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9-120页。等。这些表述虽然具有不同的语境,但都围绕着“如何日用”“如何实践”的理论问题,重视在实践的基础上切实推进知识体系的“深化”“内化”,不能停留在为知识而知识的思维观念领域,涵养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哲理深蕴,继而用中国语言方式形象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用而不觉”观点。
第一,推崇“日用”而不是“不觉”,坚持了实践决定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本中,语义重点在于阐释对“不知”状态的判断,继而领悟“大道”的造化流行、功用显现,但存在着易滑向神秘主义的理论困境。回到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中,“日用而不觉”的语义重点则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古代的“不知”前移至“日用”。“我们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65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09页。,皆强调了日常生活、日常管理等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唯有扎根于实践,才能正确地认识对象并形成真知;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地检验知识理论是否正确、是否可行;唯有在实践中,价值观才能不是外在于“我”的语言文字与知识体系,从而成为切实的行为规范,发挥着认识论的指导作用,等等。显然,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中,“日用”而不是“不觉”成为“日用而不觉”语义表达的重点,认识话题发展成实践话题,凸显了实践的首要性、基础性地位。
第二,推许“不觉”而不是“不知”,坚持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认识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在习近平同志的相关论述中,“日用而不知”只出现1次,自2014年2月后,相关讲话只出现“日用而不觉”,未再出现“日用而不知”,这些改变凸显了“不知”到“不觉”的语义转变。细细分辨发现,“不知”与“不觉”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别:一是从认识阶段看,“不知”强调的是认识结果;而“不觉”侧重的是认识的肇始阶段。二是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角度看,从“不知”的认识结果看,人对“道”是无能为力的,具有典型的被动性,而人的主动性相应地被遮蔽;“不觉”是认识的肇始阶段,它只谈论了人尚未觉察的对象,并不意味着对象不可知,恰恰因为尚未觉察的认识判断而警醒对认识对象的拓展认识。因此,“日用而不觉”的“不觉”,相对于“不知”来说,在“日用”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能动性,并推动认知状态的深化发展,逐步地由感觉层面的初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的高级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三,推进由“他律”到“自律”,推动认识回到实践并实现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在习近平同志的相关论述中,“日用而不觉”考察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除了强调在实践基础推进认识的发展,还重申了认识应回到实践中。尤其是辨明了具体认识与实践主体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具体认识相对于主体而言存在着内、外之别。通过“日用”达至“不觉”,借由实践主体反复实践最终得到自然的应用,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并不是外在于“我”的“他律”,而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规范的“自律”。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第26页。只有扎根于“行动”“日用”,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发展为“我”的东西;也只有在反复习染中才能真正地成为“我”的东西。若只专注于语言中背诵、头脑中思辨党员的行为规范,即使掌握得再好,也只是外在于主体的“他律”;唯有在个人实践、历史变革中切实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复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才有可能内化为主体的“自律”;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18)《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3页。。唯有重视“日用”、重视实践,“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72页。,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自主地、能动地进行判断、选择、取舍,有效地、更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综上,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推崇“日用”而不是“不觉”,重申实践的基础地位;推许“不觉”而不是“不知”,实现认识的第一次能动飞跃;推进由“他律”到“自律”,实现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涵养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哲思深蕴。也就是说,“日用而不觉”并不是仅停留在“不觉”阶段的认知话题,而是辩证地考察“日用”与“不觉”有机统一的知行话题,因为“用”而有“觉”,因为“日用”而有“不觉”,继而才有“日用而不觉”的整体状态。这些都离不开“日用”的实践,还必须“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73页。,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心,真正地发挥“以文化人”(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26页。的科学指导作用。显然,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焕发出时代新“意”,折射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匠心独运,更探索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中国化表述与现代化发展。
三、“日用而不觉”的四维价值导向
在习近平同志的相关论述中,“日用而不觉”不仅满足于理论层面的“解释世界”,还致力于实践维度的“改造世界”。即“日用而不觉”从实践与认识辩证统一的理论高度,刻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准则、慎独要求、文化基因与价值信念四大方面的价值定位,助益于中国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的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多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具有内容丰富、层次多元的价值旨归。
第一,“日用而不觉”传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准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12组词、24个字,是全民族全社会价值体系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最广泛的民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认真学习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呢?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可以提供答疑解惑的可靠方案。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道:“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2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第25-26页。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其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空气”一般地存在;直至我们仍时时刻刻践行着共同价值观,但却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和约束,这就是“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与指导标准。除此之外,习近平同志曾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理论,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09页。笔者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未收录“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参见第165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离不开相关价值规范的引导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将相关价值规范应用到个人实践中,在躬亲实践中理解并领悟条文规范的理论深意,使外在于“我”的价值观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由“知”转变为“行”,才能真正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
第二,“日用而不觉”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慎独要求,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的深化与纯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的各项事业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为此,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及其内蕴的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入思考,为夯实党的文化建设的基础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96页。党员通过党章、会议、文件等多渠道学习并了解党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若没有“日用”,这些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优良传统仍然只是外在于“我”的知识;若仅有“日用”而未进入“不觉”阶段,则存在易流于外在形式的潜在危机。因此,党的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日用而不觉”,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领会党的各项精神,继而融会贯通将其切实变为个人生活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才是真正地提升党性修为,才能从根源处加强党的文化建设,助益于党的建设事业的持续性、稳定性与长久性。
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对党建的各项事业存在两方面的理论深意。一方面,“不觉”是自己的“不察觉”,注重考察党员的自我反省问题,在党员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切实地按照党员标准、工作职责锻炼品格、提升党性、优化政治生态环境。随着每位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提升,党内政治生态也会逐步优化。另一方面,“不觉”是他人的“不觉”,注重考察他人监督未察识到的地方,个人也应该贯彻“日用”方针。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说:“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521页。即提升党性品质、增强自我管控力,在他人未察觉的时间和地方,仍能诚惶诚恐、慎之又慎,做到“慎独慎微”,认真、忠诚地对待党员身份,并且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深化党的文化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三,“日用而不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基因,展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自我认识与理性判断,传达高度的文化自信。回溯中国近现代史,自魏源、林则徐等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始,中国人开启了长时间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等多层面内容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也慢慢地产生文化自卑心理,缺乏辩证地、多维度地检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习近平同志使用“日用而不觉”,高度评价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71页。鼓励每个大学生,更鼓励每个中国人,正确、全面地审视本民族文化,承认并理解中国人独有的思考方式、价值判断、审美倾向等文化现象。
总之,今天的我们应正视、承认中国人的文化独特性并树立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我们通过对考古学、哲学、文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探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典型特点及其背后的理论依据,“考古成果……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这些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意义”(27)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求是》2020年第23期。。从而深入剖析沉淀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之中并沿袭在中国人精神血脉里的精神文化现象及文化传统基因。我们还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辩证地认识并理性地取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创造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助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日用而不觉”刻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信念,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缘起与发展契机,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活经验与精神文化,继而凝结成本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价值判断与理想追求。比如,对大同、民本、德治、平等、正义等的价值判断与追求理想,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契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20页。也就是说,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价值追求与本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信念具有高度的适配融通性。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华本土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华本土的民本主义(29)罗本琦:《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24-132页。等思想皆具有理论层面的契合相似性,内在地保障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也离不开对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体系的深入把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日用而不觉”不仅从不变的角度刻画了“不觉”状态下中华民族积习已久的文化基因与价值追求,而且从变的角度强调了“日用”状态下中华民族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社会实践中凝聚而成的精神追求与民族标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5页。中华民族积淀而成的精神追求、精神标识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具有的“日用而不觉”,这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需要全面考察中国实际,既要与中国物质性实际相结合,也要与中国精神性实际相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3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体系是精神层面的中国实际,集中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实体性国情产生重要影响,“实体性国情中本身包含着难以剥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32)余玉花:《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9期。。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正确分析中国人的精神实际,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的切实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综上,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的相关论述,以自省方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以自律方式论说党的文化建设中的慎独要求;以自信方式阐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以自奋方式叙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因此,习近平同志关于“日用而不觉”相关论述,在融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哲理内核的基础上,重点挖掘主体“自”与实践“用”,主体个人用自身的实践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在个人梦的实现过程中助推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的“日用而不觉”具有典型的批判继承的理论特征。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冯友兰曾指出,使用传统文本“总是要适当的改变他的原来意思的,这就叫批判的继承”(33)冯友兰:《论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哲学研究》1965年第4期。,核心在于把握“适当”的合理性与“变”的时代性。习近平同志的“日用而不觉”具有“批判地继承”的典型特征,其不再是先秦古书中的文字,而是用中国化的语言方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相关理论观点,创造性地把握了“适当”与“变”两大标准,树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发展的典型示范,亦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表述的可行方案。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内核是非常丰富的,既可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孕育于百年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还包括镌刻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精神皆涵养着中国人,并影响了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应深入地理解“日用而不觉”,深刻地把握习近平同志“日用而不觉”的时代智慧,从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