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如何把握尺度及采访技巧
2023-12-24彭文琼
彭文琼
科技的不断变革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制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让他们可以成为具备“独立发声”能力的新闻出镜记者。有了出镜记者介入的新闻现场报道,具有参与性强、真实性强、现场感强、新闻时效性强等多种优势,并且使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变得更加丰富,让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也变得更强,从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新闻采访与出镜记者
在整个新闻制作流程中,从新闻采访到新闻稿件的写作、新闻编辑,再到新闻发布,这一系列流程中居于首位的就是新闻采访,而新闻采访也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及基础。采访时,记者需要对新闻事件中的采访对象进行观察、倾听和询问,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思索其中发生的细节,从而获得新闻事实,向群众做好广泛性的传播。新闻事实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对于记者来讲,最为重要的是发现最关键的新闻价值。在展开新闻采访工作时,记者主要是以采访目标为重点来展开工作,利用专业知识、运用采访技巧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挖掘出有效信息,同时也需要正确认识以及把握好现实生活情况。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在熟练运用关键性的新闻采访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处理事务的应变能力,时刻保持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出镜记者要以一种犀利性的眼光去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抓住新闻热点与关键点,快速洞察其中潜在的新闻线索。
其实,“出镜记者”是一个外来词,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指上镜的通讯员或者是新闻现场记者。出镜记者真正的内涵,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准确地报道出具体的新闻事实,二是要面对好镜头。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过程中,出镜记者是基本的工作人员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新闻报道构成元素之一。出镜记者需要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在站稳基本立场的前提之下,快速地向广大受众传递一些关键信息,并且提供正确的观点与评论。
二、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需要把握的尺度
1.坚守职业道德
在展开新闻采访工作时,出镜记者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在确保新闻真实、可靠以及客观的前提之下,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当面对一些需要进行采访的突发事件时,要严格克制好自己的情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媒体从业人员,在面对诸如天灾人祸等新闻时,要遵从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现人文关怀,尽可能地避免对相关人员产生二次伤害,做一个“有温度”的媒体人。
2.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要求出镜记者在对相关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做到客观、准确,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误导受众。出镜记者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把真实情况客观地反映给受众。出镜记者也需要结合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针对相关的采访对象做一些适当性的引导,但需要明确的是,记者自身不能介入到其中。
3.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报道
出镜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面向的是全国的人民群众,那么,在报道时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保持语言的条理性以及逻辑性。采访语言需要口语化,不要讲太多专业术语,同时尽量使用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出镜记者讲出来的语言需要有“力量”一些,可以通过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更多有效的信息,真正做到一针见血,把群众最想要了解的内容深入挖掘,报道出来。
三、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
1.准确、简洁地说明新闻事件发生地理位置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出镜记者需要准确、简洁地说明新闻事件发生地理位置,在新闻报道中要时刻关注现场实际情况,学会运用多种形式向受众清楚地表达“我在新闻现场”。由于出镜记者是整个新闻事件中的目击者、事件报道者以及参与者,他们可以全方位、真实地介绍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并让整个新闻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比如:当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时,会这样来描述自己所处的具体地点,“目前我身后所处的具体位置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出镜记者向观众们传达此次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具体位置,同时也在向观众传达本人是在新闻现场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新闻事件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让新闻事件显得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2.合理使用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最普遍的表达方式就是语言表达。但除此之外,非语言表达形式也是非常关键的。出镜记者需要合理使用好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这两种方式。第一,在对现场进行报道时,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是新闻信息传达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新闻报道的效果,所以,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是广大出镜记者日常训练和工作的重点所在。第二,出镜记者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信息表达时,也需要尽可能地摆脱一些书面话语或者专业术语,让广大受众可以听得懂。这一点和新闻主播经常使用书面语产生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第三,出镜记者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可以多采用一些短句来表达。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简洁明了、目的性强,且整体的思维逻辑要分明,层次要清晰,语言表达要非常流畅,通过叙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受众了解到新闻的主要内容和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第四,出镜记者要时刻重视与受众形成一种交流感,否则,将会导致受众对新闻的观看兴趣度降低。因此,出镜记者在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需要合理地预设并把握好受众的心理需求。
3.借助各种背景资料收集信息补充材料
当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播报时,除了需要将自身所看见、所听到的情况向受众进行客观表达外,也需要利用好各种背景资源,对整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分析,帮助观众了解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实现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为了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信息不足的情况,也为了让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出镜记者应该提前做好各项功课,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整个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背景资料,梳理清楚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努力给受众展现出一个具有价值和吸引力的新闻信息,让广大受众可以从多个方面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关于背景资料,出镜记者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加以搜集,如: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以及相关信息等,并且还要依据当时现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一些能够与之相匹配的背景知识,最终完成现场信息和背景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以提高现场新闻报道的鲜活性、生动性,增强整体新闻的报道效果。
4.选择能传递现场信息的出镜背景
新闻现场背景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出镜记者则可以根据新闻报道的地点、主要任务、主题,以及需要反映出的相关问题等各种因素,全面考量,选择能传递现场信息的出镜背景。适宜的出镜背景不仅可以让新闻报道充分发挥出其“载体”作用,而且也能够间接证明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除了出镜记者的语言可以为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重要信息外,出镜记者所处的现场氛围、环境等多种要素也都能够快速地为受众传达一种“映像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新闻事件。
结语
出镜记者是新闻现场报道的灵魂以及核心,是第一责任人,能在第一时间把新闻事件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出镜记者一定要严格依据真实的新闻现场情况,从整体性、局部细节等方面充分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尺度,科学合理地运用采访技巧,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