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方位词空间隐喻研究

2023-12-23蓉,曹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方位词杂剧隐喻

傅 蓉,曹 炜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在久长的一段时间内,隐喻一直被广泛运用为修辞手法,概念隐喻理论是对传统修辞观的突破与创新。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面世,才将隐喻研究引向了概念隐喻的探索阶段。隐喻并非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一种,它是从一个特定的、易于理解的认知域,即源域,映射到另一个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认知域,即目标域的过程。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运动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1]169。在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基于思维认知和日常实践经验来探究语言的普遍原则与人类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概念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在各种语篇分析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Lakoff和Johnson根据始源域的差异,将概念隐喻归为3类:结构性隐喻、实体性隐喻和空间方位性隐喻、在这3者之中,空间隐喻是最具基础性意义、最高产的一组隐喻形式,许多抽象概念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1]171。简言之,在将空间概念投射为非空间概念时,便构成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认知解读在汉语中的运用根基是对传统方位词进行研究。传统方位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方位词的词义,解释其细微差别。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以空间域为始源域,通过隐喻机制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域(即目标域),从而获得引申意义,并形成非空间概念。这类抽象概念以意象图式的方式储存于人脑的认知网络中,经过认知的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的意象图式在遇到相似的认知语境时提供背景框架,并经过认知加工,最终构建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型[2]。同时,由于人类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能借助语言符号去理解抽象事物或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具体本质,并最终得到相应的认知结果。因空间隐喻的引入,传统方位词的研究得以拓展,在《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上”“下”“前”“后”“里”“中”等方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数量、状态、社会等级这些范畴的概念。

元代是汉语方位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真实地反映了元代语言的面貌,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口语文献,也是研究元代汉语乃至近代汉语的重要材料[3]。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时期方位词空间隐喻的认知发展情况,选取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上”“下”“前”“后”“里”“中”6个方位词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由空间域向时间域、数量域、状态域和社会等级域投射的隐喻现象,以及这些隐喻现象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运用,并试图从空间隐喻角度进行解释。

一、方位词“上”“下”的空间隐喻解读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上”字的字义解释为“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上之属皆从上。”义为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对“下”字的字义解释为“底也,指事”[4]7。义为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对)。由此可见,这两个字的本义是空间义,表示位置的高低,而从这两个字的造字法上来看,二者皆属于指事字。因此,除了表示垂直方向的方位以外,“上”“下”二字还有其他由空间义引申出来的相关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隐喻在人类思维方式上的体现,将空间域的概念投射到社会等级域、时间域等其他认知域。据考察,“上”“下”在社会等级域、时间域等方面的语义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上”“下”对应的隐喻投射规律

(一)《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上”“下”社会等级域隐喻义分析

“上”在社会等级方面的引申义语义为表示地位或等级相对较高。据考察,《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上”共有77例。如:

(1)【斗鹌鹑】这市曹里是谁家上祖?这个更藉不得儿孙!这个更救不得父母!这手卷是谁家宗祖图?从头儿对你儿数:这人是犯法违条?这人是衔冤负屈?(《赵氏孤儿》第四折)

(2)【楔子】(阎王云:)愿与上仙做徒弟去。(《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第二折)

(3)【商调】【集贤宾】这安仁殿盖的来接上苍,映祥烟紫雾红光。神州三月天,仙阙五云乡。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三折)

“下”在社会等级方面的引申义语义为表示地位或等级相对较低。《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下”共有19例。如:

(4)【油葫芦】目今世乱英雄困,看何时法正天心顺。那汉虐上苍,损下民。试将碧悠悠阳福高天问,腆着个青脸子不饶人。(《赵氏孤儿》第一折)

(5)【后庭花】说你是赵驸马堂上宾,我是屠岸贾门下人。道你藏着一岁麒麟子,也飞不出九重龙凤门。我若不关心,不将伊盘问,有恩的合报恩。(《赵氏孤儿》第一折)

(6)【幺篇】你自尊自大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穷汉肚肠些娘大。他子好酸寒乞俭,怎消得富贵荣华。(《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一折)

以上例句,如:“上祖” “上仙” “上苍” “下民” “下人” “你自尊自大无高下”中的“上”“下”字的运用都体现了社会等级高低的问题,属于将方位词“上”“下”的意象图式从空间结构映射到社会关系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认知模型的映射,通过用空间概念的认知模型来理解社会关系概念,从而创造出空间概念和社会关系概念之间的相似性[5]。在此种运用场景中,“上”表示地位等级高,“下”表示地位等级低,且二者皆作为形容词使用,多数情况下后接名词。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在社会关系中十分注意“上与下”“高与低”的位置关系,这与人们思维中的“上下”空间等级意识相对应,这里所体现的是“上”“下”空间隐喻所投射出的意象图式,反映了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映射机制是由大脑通过不同层级结构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表征。日常生活中,大脑通过对人思维方式的改造,由此影响人的言行。身份等级高者往往通过坐于“高”处或将住宅门槛修葺建造于“高”处,以显示其地位等级之“高”;与此类似,身份等级较低者也会受这种凝固于人脑之中,体现等级地位高或低的意象图式的影响[6]。另外,在交际活动中,对于处于高位的人不能直呼其名讳,应使用敬辞;同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说话人会使用谦辞以表现出谦卑之态,即“上”“下”可作为敬辞和谦辞使用,且有利于维持特定的人际关系。这里体现的同样是“上” “下”在社会等级域的空间隐喻语义。

(二)《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上”“下”时间域隐喻义分析

“上”前附具体的年龄,表示“处于……年龄的时候”,这是“上”在时间域的隐喻语义,“上”的这类用法在宋朝就已存在并延续至今。《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上”共有6例。如:

(7)【隔尾】我从二十一二上早驱军校,经到四五千场恶战讨,怎想头直上轮还老来到。(《尉迟恭三夺槊》 第二折)

(8)【脱布衫】俺从那十三四上同吃同穿,十七八上共枕同眠。(《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第二折)

(9)【后庭花】你从二十二上投军去,可怎三十三上恰到来?(《薛仁贵衣锦还乡》第二折)

“下”也存在时间域的隐喻语义,与“上”不同的是,具有这类特征的“下”并不与具体的数字组合出现,而常常处于“时”“当”等词语之后。《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下”仅 2例:

(10)【拙鲁速】终身无簸箕星,指云中雁做羹。时下且口口声声,战战兢兢,袅袅停停,坐坐行行;有一日孤孤零零,冷冷清清,咽咽哽哽,觑着你个拖汉精!(《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11)【七弟兄】是他变却,相貌,怎生饶,五蕴山当下通红了。狮蛮带上提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沙鱼鞘。(《赵氏孤儿》第三折)

以上例句中的“上”“下”字的运用都体现了空间隐喻中方位词从空间域向时间域的映射。由于受到地球引力、身体结构、神经生理器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对于时间概念而言,人类对于空间垂直概念的感知更为直观。而空间和时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即通过垂直运动的路径来表达时间的运动,早期事件排列在时间轴的“上方”,晚期事件排列在时间轴的“下方”,从而将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表达时间的流动和事件的先后关系等[6]。

另外,从上文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下”这两个方位字在表达时间域的隐喻语义时所体现的语义是有差异的。“上”常用于表示年龄的数词后,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起始点或终止点,如“我从二十一二上早驱军校”“俺从那十三四上同吃同穿”“你从二十二上投军去”皆表示起始点,“可怎三十三上恰到来”表示终止点。“下”常用于“时”“当”等词之后,如“时下且口口声声”“五蕴山当下通红了”,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点。需要指出的是,“上”标明起始点或终止点,“下”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并非“上”“下”固有的功能,而是具体语境赋予它们的临时意义。

二、方位词“前”“后”的空间隐喻解读

《说文解字》中“歬”即“前”。据《汉语字源字典》载:“前”字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4]9“从止在舟上”中“止”就是足,像人足在舟上,即前进之义。“歬”的本义即“前进,往前走”。例如,勇往直前。《说文解字》“不行而进谓之前”中“前”原意是向前行选,也可以引申为方位、时间,与“后”相对。小篆“后”字是由两个形声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其本义为前进或前行,也可以指人行走时双脚所走之地的位置。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后”字,表示动作。《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都表示方位的前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来者。”则表时间,“前”指过去的或较早的,“后”指将来的或较晚的。另外,《正字通·刀部》:“前,先也。”表示在……之先,预先之义。《宋书·雷次宗传》:“犬马之齿,已踰知命;崦嵫将迫,前途几何?”中的“前”表未来的。

由此可见,除了表示空间方位意义外,“前” “后”二字还有由空间义引申出来的隐喻义。“前”“后”隐喻义的形成是有其理据性的,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时,同客观世界万物互动而产生的全部体验。由于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各种空间经验,空间的体验是人的根本体验。在这一体验的获取过程中,以人体为中心,人的身体接触物理空间,人与周围的事物构成一种空间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隐喻在人类思维方式上的体现,将空间域的概念投射到社会等级域、时间域等其他认知域。据考察,方位词“前” “后”在社会等级域、时间域等方面的语义分布见表2。

表2 “前”“后”的隐喻投射规律

(一)《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前”“后”社会等级域隐喻义分析

“前”可表示次序靠近头里的。《新校元刊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前”共有10例。如:

(12)【出队子】咱这壁先锋前部,会支分,能对付。□□□响飕飕阵上发金镞,唦唦唦各臻臻坡前排士卒,呀呀呀扑剌剌的垓心里骤战驹。(《汉高皇濯足气英布》 第四折)

(13)【醉春风】当日周天子梦飞熊,今日主人公请卧龙。为甚两三番不肯出茅庐?委实俺倦冗,冗。向这三国当权,一人前为帅,不如半坡里养种。(《诸葛亮博望烧屯》第四折)

“后”可表示次序靠近末尾的。《新校元刊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后”也有10例。如:

(14)【村里迓鼓】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奴婢和使长,一合相风波千丈。看这后生形像,好似孩儿模样。子为他茶里饭里思,行里坐里念,眠里梦里想。作念着团圆了半晌。(《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三折)

(15)【幺篇】张子房知兴废,严子陵识进退。一个日头出扶立高皇位,一个日头正策定中兴帝,你道日头斜怎立刘家国?可不一鸡死后一鸡鸣,只有后辈无前辈。(《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一折)

以上“前部”“人前为帅”“后生”“后辈”所表达的概念与社会地位等级有关,这种隐喻通过将前后方向与优先级、社会地位联系起来表达相关概念。意象图式从空间域向社会等级域投射的认知机制在人脑中具有普适性,然而这种隐喻并非随意无根据,而是根植于人们的身体和感知经验,它不仅构建了语言,还塑造了思维、态度和行为[7]。

“前”一般用来喻指社会地位较为显赫的群体;相对而言,“后”通常喻指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群体。这是由于人类在始源阶段,最本质的体验便是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空间,他们用自己做尺度,以其相对于外部世界所处的空间进行体验认知。具体而言,人类将身体结构划分为两大部分,面部、胸部向外朝向是“前”,背面朝向作“后”[8]。此外,人直立行走指向前进,且朝前的身体器官明显多于朝后的,因此,对“前”倾向于表现主流、正面、未知的意象。相反,往“后”则是逆行、消极、已知的意向。这对应着中国社会交往礼仪,例如,在会场或演播厅,入座前排者往往比入座后排者的社会地位高。在原始部落和阶级社会中,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者总是处于民众的前列,后面为随从等。

综上所述,以“前”和“后”作为基本方位词来表达空间义,在语言不断发展的今天,语义范围逐渐变化,通过隐喻,完成了从空间域到社会等级域的投射。

(二)《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前”“后”时间域隐喻义分析

“前”表时间意,表从前的、过去的、较早的,或用在词语或短语之后,表示早于某时点或时段,《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前”共有 41 例。如:

(16)【那吒令】前日是瞎王五上梁,昨日是村李胡赛羊,今日是酒刘洪贵降。待不去来,他来相访,相领相将。(《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17)【尾声】说与你刘文叔有分付处别处分付,我不做官呵有甚么没发付您那襕袍靴笏?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甚么中兴汉光武!(《严子陵垂钓七里滩》第二折)

“后”表示较晚的时间或晚于某一时点、时段,与“前”相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后”共有68例。如:

(18)【哭皇天】若做官后每日家行眠立盹,休休,枉笑煞凌烟阁上人。早是疏慵愚钝,更孤陋寡闻。(《泰华山陈抟高卧》第二折)

(19)【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饭余皮袋饱,茶罢精神爽,高打起南轩吊窗,烟雨外种莲花,云台上看仙掌。(《泰华山陈抟高卧》第四折)

另外,“前后”作为复合方位词,也可以用于表示时间意义,指比某一时间点稍早或稍晚的时间,或泛指从前和未来的所有时间。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前后”在《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4例。如:

(20)【滚绣球】不争二更前后成连理,俺哥哥知道呵敢九伯风魔哎吊了脊觔。好是伤情!(《张千替杀妻》第二折)

(21)【青哥儿】你功成、功成名就,都强如古今、古今前后。一介寒儒,过如个万户侯。既今日归休,人死不中留。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来岁到神州,将高节清修,白玉阶前拜冕旒,叮咛奏。(《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三折 )

通过将方位词“前”“后”的空间意象图式结构进行隐喻映射到表示时间的意象图式,无形的时间得以借助具体的空间或视觉行为显现。这种认知机制可以用一种模式化的方式加以阐释。具体表现为时间概念的认知模式实质上是空间的,其中包括直线时间、圆形循环性时间和螺旋式时间。这3种时空观念分别对应于人类对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人们关于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规律的理解方式。汉语的时间模型主要采用直线时间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在横向坐标上运动;另一种是时间在纵向坐标上运动[9]。“前”“后”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的运动模式属于沿横向坐标运动。通过将前后方向的顺序与时间的先后顺序联系起来,从而表达时间的流动、事件的先后等。

在时间域里,“前”所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行为、对象等;“后”所指的是未来发生的事件、行为、对象等。由此可见,“前”“后”表时间域的隐喻义时常对举出现。“前后”的时间义由空间义隐喻形成,在时间上既可以表示时段,也可以表示时点。表示时段指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或是表示在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值得提及的是,“前后”在表示时段时是无标记的,在表示时点时是有标记的。如例(20)中,“二更前后”是表示时间点的,需要用某一数字来作为标记;而例(21)中,“古今前后”是表示时间段的,无标记。

三、方位词“里”“中”的空间隐喻解读

“里”的繁体写作“裏”,《说文解字》:“裏,衣内也。从衣里声。”[4]8殷寄明认为:“里、裏二字合流。裏,衣之内层在里面,故引申为里外之里义。”[10]由此可见,“裏”本指衣里,后引申为凡在内之称。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到西汉时期,“里”开始由单纯的名词转化为方位词,表示空间方位上的“居住之地”,后又引申出表时间、表某种情态等意义。《说文解字》:“‘中’即内也,从口,上下通。”[4]13“中”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是一个象形字,其形体像一面竖立的旗帜,上下各两条旗分别向左向右飘动,方口表示中间。金文旗帜状向右,小篆省掉旗帜状,隶书稍作变化后,楷书写作“中”。原意指用竖立的旗帜来测定风向,后表示中间之义,引申为内、里、中心之义,又引申为一半、中介、得当、符合等义。据考察,“里” “中”在状态域、时间域等方面的语义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里”“中”的隐喻投射规律表

(一)《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里”“中”状态域隐喻义分析

除了在方位空间上的“居住之地”,“里”也可用于表示在某种情态、情状中,《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里”共有 47例。如:

(22)【耍孩儿】自古兴亡成败皆前定,若是你不患难如何得太平。自从祖公公昔日陷彭城,真乃是死里逃生。不龙吟怎得真龙显?不发黑如何得晓日明?虽然您明圣,若不是云台上英雄并力,你独自个孤掌难鸣。(《严子陵垂钓七里滩》第三折)

(23)【滚绣球】早则阳台有故人,罗帏中会雨云。不知背地里暗传芳信。(《张千替杀妻》第二折)

“中”除了空间方向义以外,还可以表示在某种情状下或在事态持续过程中的状态。《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中”共有9 例。如:

(24)【赚煞】恰把密旨暗中传,不想大事须臾定。臣怎敢使赤子匐匍入井?(《辅成王周公摄政》第一折)

(25)【中吕】虽然吃淡饭黄虀,淡则淡淡中有味。(《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三折)

汉语中,“里”“中”是常见的空间介词,它们不仅可以表达空间关系,还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将空间域的概念映射到状态域中,从而用以表达抽象概念[1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抽象概念与客观现实世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随着客观实体的呈现,抽象概念变得更加易于人们理解和运用,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抽象的事物。人们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时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形态特征,而忽略了事物内在本质的联系,因而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内部属性和外部规律。因此,那些难以触及的抽象逻辑思维、复杂微妙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等,可以被视为具体可视的有形实体,在描述情况状态或心理情感时,通常会使用表示状态的形容词作为参照物,用以表示主体所处的环境氛围、心理活动、事态情状等[12]。

如,上述例子中的“真乃是死里逃生”“不知背地里暗传芳信”,“里”的运用都是为了体现在事情进行过程中动作的施事者所处的内在状态、思想感受或事物的内部状况等。“恰把密旨暗中传”“淡则淡淡中有味”,“中”的运用则是为了体现一种情状或一种事态持续进行的状态。“里”“中”原本是用来表示居住地的空间方位词,之后从空间域投射到状态域中,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常用的表示情状的词语,体现了语言在人脑思维模式中的转变和多元性。

(二)《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里”“中”时间域隐喻义分析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中”这一方位词在时间域上没有发展出隐喻语义。“里”的空间义投射到时间域上可表某一段时间,《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具有这类语义特征的“里”共有25例。如:

(26)【红芍药】俺两个从小里相知,即地相随,从小里枪棒苦温习,不肯拽耙扶犁。是他抛农业,演武艺,便压着一班一辈。(《薛仁贵衣锦还乡》第三折)

(27)【醉中天】春里断呵春暖群芳放,夏里断呵夏暑芰荷香,秋里断呵金井梧桐败叶黄,冬里断呵瑞雪飞头上。(《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28)【川拨棹】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烟水潺潺,珂珮珊珊。冷清清夜静水寒,可正是渔人江上晚。(《萧何月夜追韩信》第二折)

由于在人类语言的演进过程中,空间概念的形成早于时间概念的形成。因此,人们对时空概念认识也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我们无法直接接触和感知时间,且时间具有长短和范围属性。但借助于空间隐喻的意象图式,“里”作为方位词,也可以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将空间概念映射到时间概念上[13]。

如,上述例子中的“从小里” “春里” “夏里” “秋里” “冬里” “半夜里”等,“里”可以表达时间的内部、进展的状态等。“里”的运用表示的都不是时间点,而是表示某个具体的时间段。值得注意的是,时点、时段性质各异,时点不辨大小,时段有大小、数量的区别,时点和时段二者有所区别。“里”和“中”在时间域上的语义分布体现了方位词语义发展的不对称性。

四、结语

将空间关系投影在非空间概念之上,便构成空间隐喻。在汉语中运用空间隐喻进行认知解读,根基是对传统方位词进行研究。方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数量、状态、社会等级这些范畴的概念,《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方位词“上”“下” “前”“后”都可以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社会等级域中,“里”“中”可以从空间域投射到状态域中,“里”还可以投射到时间域中。

不同的方位词在表达相同概念域的隐喻语义时所体现的语义特征是有差异的。同样是投射到时间域中,《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上”“下”与“前”“后”的语义特征就有很大差异。“上”“下”在本研究的语料中都表示时点,而非时段。且“上”多是表示“处于……年龄的时候”,前附具体的年龄,表示事件发生的起始地或终止点;“下”不与具体的数字组合出现,而常常处于“时”“当”等词语之后,表示特定的时间点。对比之下,“前”“后”以及“前后”既可表示时间点又可表示具体的时间段,“前”是指过去的、早期的、以前的,或者用在单词或短语后指比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早;与“前”相对,“后”表示较晚的时间或晚于某一时点、时段;而“前后”作为复合方位词,指比某一时间点稍早或稍晚的时间点,或泛指从前和未来的所有时间段。“里”在表示时间语义时,也表示具体的时间段。

不同的方位词投射到同一概念域时所表达的语义特征又存在相似性。空间方位义投射到社会等级域时,“上”表示地位或等级相对较高;“下”表示地位或等级相对较低。类似地,“前”可表示次序靠近头里的;“后”表示次序靠近末尾的。在状态域中,“中”表示在某种情状下或在事态持续的过程状态中,“里”也可表示在某种情态、情状中,两者表达的语义特征具有相似性。

猜你喜欢

方位词杂剧隐喻
有讲究的方位词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动物们的聚会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