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英才
2023-12-23
许文龙美国科罗拉多城市大学博士韩留服(天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经理
新时代、新征程,对留学归国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随着留学归国人员数量的逐年递增,其在国内人才队伍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体。
留学归国人员有着与本土人才不同的成长轨迹,有针对性地建设留学归国人员人才体系,有助于加快推动这个群体重新融入国内大环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一个国家教育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留学归国人员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重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引导,需要建立更充分的再培养、再支援体系,促进留学归国人员充分地本土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发挥好留学生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实现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张惠婷留美归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
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京校友会的秘书长,同时也作为一名投资从业者,近年来我和伙伴们致力于探索、搭建、运营具有活力、凝聚人才的校友事业。校友会成立于2007 年,在欧美同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积极搭建医疗健康、金融投资等核心板块,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方式为归国学子提供职业发展、文娱生活、创新创业等多元服务,营造亲切友好的国际人才归国新生态。
21 世纪是创新发展的世纪,是激发人才活力的世纪。我们深刻认识到,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的交流经验和先进的知识技能的海归人才,对于我国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与众多世界知名院校携手,通过校友会和多元化产业平台的合作联动,更好地激发“海归人才”的创新活力,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给未来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并做出了总体部署。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出国留学作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补充,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中韩之间各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开展,赴韩留学成为众多中国学生的选择。2021 年,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额突破了3600 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韩国也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在此背景下,2020 年在韩中国留学生已达67030 人,占韩国国际学生总人数的43.6%,在韩国形成了拥有庞大基数的留学生群体。因此,吸引在韩中国留学生学成之后更好地融入祖国新时代的科教兴国战略,非常重要。
柳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BA北京马克汉姆国际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从事国际教育项目开发与运营、国际教育规划、升学与留学工作21 年,让我充分体会到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对于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帮助了 6 万余名学生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规划和国际教育资源匹配,实现了世界名校留学梦。
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文化包容、独立思考、跨学科学习能力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特质?如何通过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升学路径将孩子培养成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以及能够达到成就的高度。我们为国内教育机构提供国际化教育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希望通过天赋测评、留学评估、伴学与升学规划等,助力学子留学,成就国际化英才。
申哲文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学士韩国(株)May Co., Ltd. 总经理
留学的费用对于普通中国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多数普通人走上留学的道路更多的是要参与一场人生的博弈。选择韩国这个小众的经济型留学目的地国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会是一个经济实用的好选择。
韩国在制造业领域有着不俗的基础功底,这给赴韩留学的中国学子提供了比较务实的深造平台。我在就读的韩国国立江原大学,通过学习及与同学们的交往,学会了具有韩国特点的工作方式,这对于我进入韩国制造业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待到创业之时已经可以运用在韩国留学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企业发展。2018 年,我在韩国创立株式会社MAY,主要从事电力绝缘材料的生产,目前产品远销中国、越南、韩国等地。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留学生涯的各种积累,小众的韩国是适合草根创业者深造的沃土。
李浩文韩国京东大学访问学者韩留服(天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创始人
新时代,我国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更多的体现在人才结构层面。我国目前的人才队伍虽然总体庞大,但是结构不够优化。如今,留学人员已成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海外留学人员的深造学习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韩国作为人均GDP32000 美元的新兴中等程度发达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这种值得借鉴的方面也应该相应地转化为中国学生赴韩留学的学习内涵与外延。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技能专业的主动选择,摈弃过去的那种唯学历论的消极理念。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最新的社会需求,“海归人才”才能真正地融入国家的人才强国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