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嘉禾到杂草: 东北地区的稗子种植与低湿地开发

2023-12-23杜新豪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稗子东北地区东北

杜新豪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一、 导 言

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Beauv.)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多种作物危害严重,被视作稻田里的头号杂草,其抗逆性强、分蘖多、吸收养料快,严重影响出产稻米的产量与质量。稻分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两个亚种,类似的,至少有两个稗的变种被驯化为作物,其中湖南稗(E.frumentacea)主要分布在印度与我国南方省区,紫穗稗(E.esculenta)则主要在日本与我国东北等地生长。

水稻是中国传统时期最重要的主粮作物,作为最具危害性的伴生杂草,在主流农业历史叙事中,稗的历史自然是一部“杂草史”。贾思勰建议在水稻播种前淘洗稻种,将稗子从中析出(1)〔北魏〕 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王祯也建议每年播种前挑拣诸色种子,以免田中生稗莠(2)〔元〕 王祯撰,缪启愉译注: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66页。。稗等杂草的侵袭甚至是促使水稻育秧移栽技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贾思勰认为水稻“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3)〔北魏〕 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第138页。。但即便移栽,秧田里还会有稗草出现,所以沈氏建议“秧田最忌稗子。先将面泥刮去寸许,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撒种”(4)〔清〕 张履祥: 《补农书》,张天杰、徐金松等选注: 《张履祥诗文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68页。,以此杜绝田地中可能存在的稗种。同时,稗因兼具耐涝与耐旱的特征,又被古人视作一种凶年备荒的粮食作物,氾胜之就认为其“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盛,易生芜秽”(5)万国鼎辑释: 《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26页。,故而可在凶年种之。有鉴于此,贾思勰将它视作“粟”谷之一,附在“种谷第三”篇里。(6)〔北魏〕 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第84页。王祯也建议在大水弥漫的田地里,可以种些稗、糁等耐水作物济饥,并将其视作“救水荒之上法”(7)〔元〕 王祯撰,缪启愉译注: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598页。。稗子又有耐盐碱特性,古人还将其视作开垦盐碱地的先锋作物,认为“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8)〔元〕 王祯撰,缪启愉译注: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600页。。而风调雨顺的年份,就很少注意到稗子作为粮食作物的价值了。

在东北地区,情况却不尽相同。稗在内地被视作杂草或补充性救荒作物,在东北农业生产中却占据重要地位,历来是该地区的传统作物之一。学界前贤在讨论历史时期东北地区农业结构与农作物种类时皆对稗子略有提及,但目前尚无专文探讨其在东北地区农业史上的地位。(9)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于春英等的《近代东北农业的历史变迁(1860—1945)》(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著作中皆对东北地区历史时期的稗子种植有零散论述。且稗子是东北地区引种水稻前低湿地开发的最主要作物,当地近代水田的开垦就是在与稗子种植的博弈中发展起来的,其种植技术也颇具特色。惜现有关于东北水田开发与水稻种植的研究中皆无对稗子的论述,本文将对其聚焦,厘清稗子种植概况、地域分布与耕作技术,并剖析其与水稻引种、推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 东北地区稗的种植概况与技术

东北地区松花江、嫩江、辽河等水系纵横,流量充沛;域内冷温而低洼的自然环境是沼泽发育的理想场所,全区沼泽面积为我国最大,类型最为丰富,均占全国一半以上。(10)李振泉、石庆武主编: 《东北经济区经济地理总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4页。受恶劣气候环境制约,该地区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时兴时废,与内地相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但高纬度寒冷的沼泽地为抗寒、抗涝且生长期短的稗子生长提供了条件。位于三江平原双鸭山境内的凤林古城遗址出土了两粒稗子,说明早在汉魏时期该地区就已经有野生或种植的稗子出现。(11)赵志军: 《汉魏时期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黑龙江友谊凤林古城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及分析》,《北方文物》2021年第1期。北宋路振记述了当时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契丹人种植稗子喂养野鸭的情景, “东北百余里有鸭池,鹜之所聚也,虏春种稗以饲鹜,肥则往捕之”(12)〔宋〕 路振: 《乘轺录》,顾宏义、李文整理标校: 《宋代日记丛编(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表明该地区至迟在辽代时已有人工种植的稗子。两宋之交,有关稗子作为粮食作物的记载开始散见于文献中,如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中对金朝的农业情况记载颇多,其中提到“自过咸州至混同江以北,不种谷麦,所种止稗子,舂粮旋炊硬饭”(13)〔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可见稗子在当时是今天辽宁开原市至松花江北部广大地带的主要农作物。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靖康之变后被金军掳至东北的北宋皇室贵族的生活有着生动描述,提到“自靖康之后,陷于金虏者,帝子王孙,宦门仕族之家,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14)〔宋〕 洪迈著,穆公校点: 《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版,第248页。。金国用稗子作为每月配给奴婢的主粮,可见其在当时东北农作物中地位显要。

稗子是女真族重要的粮食作物,满语称“希福百勒”,是萨满祭祀的常用贡品之一。清军入关之前,皇太极曾于天聪七年(1633)下旨,令民间于洼地种植稗子;崇德元年(1636),他再次号召“卑湿者可种稗、稻、高粱”(15)《清太宗实录》卷一三“天聪七年正月庚子”条,卷三一“崇德元年十月庚子”条,《清实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9、399页。。清初,随着流人涌入,稗子种植在东北北部地区有很大发展,根据张坦公《域外集》的记载,宁古塔所产稗“(粒)大而膏腴,美于五谷,土人以此代香稻”(16)傅作楫等: 《雪堂集(外八种)》,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3页。。据《清稗类钞》记载,康熙以前,宁古塔地区就“以稗子为贵人食,下此皆食粟”(17)徐珂编纂: 《清稗类钞》第47册《饮食·上》,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20页。。当时,东北中部地区的稗子种植也颇为可观,是当地最重要的杂粮之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随康熙帝二次东巡谒陵的高士奇,在吉林松花江附近观察土人日常生活,亦言当地“塞田硗瘠,粳稻不生,故种荑稗,亦自芃芃可爱”(18)〔清〕 高士奇: 《扈从东巡日录》,史金波主编: 《中华大典·民俗典·地域民俗分典》,北京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306页。。东北南部的稗子种植亦甚普遍,且种植范围逐步扩展: 清初仅辽河中下游平原有少量,迨至清末,辽河下游的新民、奉天、抚顺、辽阳、海城等地区皆有稗子种植,东部的西丰、临江等地区亦有一定范围栽培。(19)田雨: 《清代辽宁全史(经济卷)》,东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34页。光绪三十四年(1908),奉天全省稗子播种面积为1 373 202亩,仅次于五大主粮作物(高粱、大豆、谷子、小麦、玉米),位居第六。(20)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人口耕地及农产物ヨリ见タル满蒙ノ大势》,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务部调查课,1919年,第163页。盛京户部所属官庄还将稗子作为赋税征收的正征,康熙五十五年(1716)规定,每年应交内仓本色稗一万二千三百六十余石。(21)〔清〕 昆冈等: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八九《盛京户部》,第5a页。

民国时期,稗子在东北农业生产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在东北各项农业调查统计资料中,稗子皆为重要作物,纳入专门统计。民国六年(1917)的《铁岭县志》将稗列为“谷之常用者”(22)民国《铁岭县志·物产志》,民国六年铅印本,第86b页。。1920年,朝鲜因旱灾缺粮,日本公使请求奉天省将所产稗子运往朝鲜赈灾,可见当地生产的稗子除自给外尚有盈余。(23)《咨外交部日使所请以奉省所产稗子运往朝鲜一事应俟奉省长查明地方供求情形后再行核夺文》,《财政月刊》1920年第7卷第79期,第56—57页。1935年奉天省稗子收获量达45 862吨,仅次于大豆、高粱、谷子和包米,与陆稻和水稻大致相当。(24)伪满“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编: 《省政汇览》第八辑《奉天省篇(日文)》,伪满“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1937年版,第166—167页。吉林省稗子种植也颇具规模,甚至可充当地租。如在苇河县的租田方案中,就可用三色粮缴纳地租,“例如每晌地租一石八斗,则纳大豆六斗,红粮六斗,稗子六斗”,且此种缴纳三色粮的办法“吉林全省通行”(25)潘震球: 《本省办理移民的经过》,浙江省民政厅编: 《浙江移民问题·第三编》,浙江省民政厅1930年版,第17页。。吉林榆树县于开基屯的稗子种植比例能达到50%,是其他所有作物的总和。(26)伪满“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编: 《年度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户别调查之部(第二分册)》,伪满“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1936年版,第337页。在更北的黑龙江地区,沿河农家种稗者殊多,如1913年海伦县稗子产量为22万石,远高于高粱和玉米,居谷类之第4位。(27)民国《海伦县志·实业门》,民国二年抄本,第20a页。即使在水田开垦种植水稻之后,黑龙江依然还是稗子的主要产地之一。(28)东北大学编: 《东北要览·下》,东北大学出版组1944年版,第471页。民国时期,稗子的种类也突破传统地方志中水、旱两种的局限,许多优良性状的品种被培育出来,如铁链稗子、米稗子、水来站稗子、蛤蟆头稗子等,其中因其穗形像锁而得名的铁链稗子,产量极高,丰收时可达到每公顷2 500千克以上。

稗子因其强大的抗逆性获得了东北农民青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种植方法,在特定地区甚至成为农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代以来,随着关内与邻国朝鲜移民的涌入,东北农业开垦浪潮兴起,稗子成为开荒的优选作物。第一年很多农民会选种稗子作为先锋作物,随后用大豆、粟、高粱等进行轮作。(29)铁道总局编: 《驿势调查书(第10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铁道总局,1941年,第210页。稗子还被纳入了低洼田地的轮作系统,如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流域水害频繁,当地农民就将高粱、稗子、黄豆(或包米)三种作物组合轮作。(30)伪满“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编: 《年度县技士见习生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吉林省德惠县)》,伪满“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1937年版,第35页。无独有偶,吉林省德惠县农民将稗子纳入下地(甸地)的轮作模式中,采取的是高粱、谷子(或稗子)、包米三年一轮作。(31)伪满“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编: 《年度县技士见习生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吉林省德惠县)》,第95页。此外,奉天盘山县盘山街也有将高粱、高粱、大豆(或粟、稗)进行三年轮作的传统。(32)铁道总局编: 《驿势调查书(第5卷)》,第626页。由此可见,在东北的很多地区,稗子是农业开发过程中开垦荒地、抵御低湿必不可少的一种粮食作物,由于其耐涝性最强,甚至有“洼地的唯一作物”(33)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农事试验场编、汤尔和译: 《到田间去》,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14—115页。的评价。

作为轮作体系的一环,稗子的种植方法也值得重视。从播种和收获时间来看,稗子与当时东北地区种植的很多禾本作物相似,但它的生长期短,即使同时播种,它比生长期已算很短的黍还能提早10—20天收获。(34)满铁农务课编: 《满洲在来农业》,第138页。根据1915年的数据,奉天、吉林二省的稗子播种和收获日期略有不同,相差不大。播种时间大都集中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收获时间纬度较低的奉天集中于八月中下旬,纬度较高的吉林集中于九月中旬。(35)郭葆琳、王兰馨: 《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书》,神田印刷所1915年版,第72—76、216—217页。整地时,垄沟型制也针对稗子的生长特征安排,如吉林怀德县针对稗子的垄沟,畦宽2.5尺,沟深0.5寸,株间0.8尺,相较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畦宽最窄,沟深最浅,能有效节省整地的劳动消耗。(36)郭葆琳、王兰馨: 《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书》,第70页。又因稗子通常种植在低湿地区,土质黏重,多用点葫芦播种(37)徐勇、邓大才主编,李俄宪主译: 《满铁农村调查·地方类》第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03页。,加之稗子种粒较小,覆土宜浅,方便种子破土(38)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农事试验场编,汤尔和译: 《到田间去》,第69页。。稗子耐瘠性强,一般无须肥料,即便“种在极薄的田里,不费人力,又可多收”(39)退学轩主人编纂: 《农家必读》,开明书店1906年版,第55页。。有些地区为了提高产量亦会施肥,如双城县的正红旗三屯,稗子就和高粱、粟、大麦、黍等一样采用向畦间两条耕地施肥的“滤粪法”,这与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时向整个圃场撒肥料的“扬粪法”截然不同。垄沟布局与滤粪施肥法都体现出稗子种植技术的粗放,这也同稗子作为经济价值低的杂粮作物地位相适应。

三、 稻进稗退——近代以来水田开垦与稗子的衰落

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蒸发量较小,无霜期短,春秋季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又容易导致农作物遭受早霜、低温冷害,生长期长的作物无法在此正常生长。其地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平原地势低洼,有大面积第四纪河湖相黏土沉积物,形成阻止地表水下渗的不透水层(40)李祯、祁承留、孙文昌: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湿地与沼泽广布。“冷湿”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最大特点。(41)金凤君、张平宁等: 《东北经济地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年版,第10—12页。面积广阔的低洼地开发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缺乏足够的农田水利知识与技术改造低湿地之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选取耐涝作物品种来适应这种低湿环境,故而稗子、旱稻与高粱成为低湿地开发的三种主要作物,如天聪十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就建议民间“卑湿者可种稗、稻、高粱”(42)《清太宗实录》卷三一“崇德元年十月庚子”条,《清实录》第2册,第399页。。

高粱即蜀黍,东北地区称作“红粮”,根据清代及民国方志记载,其在东北南部地区种植甚广,尤其辽河下游低洼平原地区如抚顺、辽阳、海城等地种植比例皆在30%以上,雍正年间甚至调辽东红粮外运。但高粱的耐水性不如稗子,齐如山有过描述:“高粱也算不十分怕水,然泡的日期稍久,也要受伤。稗子则又比高粱耐水,所以水乡人还肯种他。”(43)齐如山: 《华北的农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作为喜温作物,高粱在北部的吉林、黑龙江地区种植不广,呈现随纬度增高而减少的趋势。(44)李令福: 《清代东北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

东北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就有稻的出现,大连大嘴子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距今有2 400年以上的历史。渤海国时期文献里还提到的卢城(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产优质 “卢城之稻”,之后就直到清中期才有记载气温较高的辽河南部地区有少量陆稻种植记载,乾隆《盛京通志》有“(稻)出辽阳者,色微青,味尤香美,号辽阳青”(45)乾隆《盛京通志·物产》,清咸丰二年刻本,第1b页。。东北北部则因气候寒冷难以栽培,当时黑龙江市场上的稻米(旱稻)皆来自奉天,价格颇为昂贵。(46)嘉庆《黑龙江外记》卷八,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第1b页。

稗子因良好的耐寒性在此地区广泛种植,如在“开辟来未见稻米一棵”的宁古塔地区,稗子长势良好,且为“贵者食之”(47)凤凰出版社编: 《中国地方志集成·黑龙江府县志辑》第6册,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704页。。1906年,日本陆军步兵中佐守田利远在其编纂的《满洲地志》里对东北的粮食作物进行排名,稗排在第7位,言其在黑龙江与吉林东南部种植颇广,陆稻排在第12位,提及其仅在辽河南部等有限地区种植,这是对当时东北地区稗子与陆稻种植的真实写照。(48)[日] 守田利远: 《满洲地志(中卷)》,丸善株式会社1906年版,第58、69页。

19世纪中叶以来,大批朝鲜移民涌入鸭绿江与图们江对岸的中国东北地区,凭借其在半岛的水田农作经验,在浑江流域开发水田、掘土种稻,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的序幕。(49)衣保中: 《论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随后,水稻种植向邻近其他沿江河、湖沼的低湿地区拓展,民国时期逐渐在东北地区推广起来。在初期,水稻种植常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而失败,如宣统二年(1910),吉林东南部的西安县“知县雷飞鹏以高丽黄毛稻、光头粘稻两种试种于城西南辽河岸,禾苗最盛。下种稍迟,至八月中经霜未尽熟。考察此两种须在九十日以上至百一十日方能成熟。又以谷芽出田,冻损一次,以此不效。若用南方六十日或八十日粘,先择避风处为秧田,以四月尾下田,七月尾或八月初必能有秋”(50)宣统《西安县志略·实业篇第九》,清宣统三年本,第15b—16a页。。经历数次失败后,人们尝试引进与东北地区气候相似的朝鲜北部或日本东北部的耐寒早熟稻种,以适应当地漫长的霜期。1917年东丰县知事谢桐森给奉天省长公署的《劝种水稻方法》里提到从朝鲜山峡寒地与日本北海道引进的稻种皆能适宜东北的气候。(51)金颖: 《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引入东北的耐寒水稻品种有札幌赤毛、札幌坊主、黑毛、麦租等,特别是从日本北海道引入的札幌赤毛(又称“北海红毛”或“札幌红毛”),成熟期短,九月中旬即可成熟,在高纬度寒冷的北满地区被广泛种植。(52)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地方部劝业课: 《满洲ノ水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26年版,第44页。这些耐寒品种的次第传入扩大了东北水稻的种植范围,许多之前从不种稻的地区也开始垦殖水田,根据民国十三年(1924)《宁安县志》记载,当时连极寒的黑龙江宁古塔地区也“始有种水稻者”(53)民国《宁安县志·物产》,民国十三年本,第10a页。。据统计,“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仅有水田6万公顷,民国二十六年(1937)上升至22万多公顷,且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40年代东北年产米量已达300万石。(54)东北大学编印: 《东北要览·下》,东北大学出版组1944年版,第478页。水稻产量高,商品率高,农家种植获利大,进一步刺激了水田开垦的热情,农民逐渐将沿河濒水低洼土地大量开垦种稻,极大地排挤了之前在此类低湿地种植的旱稻与稗子。水稻比旱稻产量大、售价昂,故很多地方的农民改旱稻为种水稻,如桦甸县“在昔年有旱稻,而无水稻。今则水稻繁殖,而旱稻绝无”,海龙县“(稻)本境昔年陆地多种之,近年水稻盛兴,几为出产之大宗”(55)民国《桦甸县志·食货》,民国二十一年本,第32a页;民国《海龙县志·物产》,民国二十六年本,第2b页。。至于净产量与售价皆比旱稻低的稗子,其种植更遭到灭顶打击,规模性种植不复存在,仅在一些地方有零星栽种,以作牲畜饲料和晚田接济。根据守田利远1906年的记载,吉林省东南部的广大湿地是当时稗子的集中产区之一(56)[日] 守田利远: 《满洲地志(中卷)》,第58页。,而在1926年满铁劝业课绘制的“满洲各县别水田面积比较图”中,该地区却成为当时东北水稻最为集中的种植区域之一,其中延吉、和龙两地的种植面积超2 000町,宁安、桦甸也超过1 000町。(57)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地方部劝业课: 《满洲ノ水田》,书末所附“满洲各县别水田面积比较图”。这确凿地表明水稻种植正是在先前植稗的低湿土地上发展起来的。1946年,根据国民政府的调查,除海城、伊通、农安、磐石等少数地区外,辽宁与吉林的绝大多数地区出产的稗子皆为牲畜饲料。(58)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经济调查研究处编: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东北收复区(辽宁·辽北·吉林省)农产物生产量调查报告书》,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经济调查研究处1946年版,第13—61页。1949年后,随着政府对低洼涝地进一步改造、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完善,稗子的种植面积更是一落千丈,20世纪70—80年代,稗子在东北地区已基本绝迹,完全被水田取代。(59)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吉林省志》卷一六《农业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值得注意的是,在“稻进稗退”的过程中,稗与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是简单的减少与增长,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受战争或国际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一旦商品性水稻市场受到排挤,农民会重新选择种植自给自足的杂粮——稗子。这也是稗子在民国时期同时呈现出种植繁荣与萧条两种面相的主要原因。

相较水稻,稗子虽有抗逆性强、种植技术粗放(尤其体现在田地整治方面)的优点,其劣势也是明显的。首先,稗子产量较低,根据1934年满铁对吉林农安的调查,该地稗子每晌产量为5石,而水稻与旱稻均为每晌8石,高粱也为每晌6石,稗子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对这些作物构不成威胁。(60)徐勇、邓大才主编,李俄宪主译: 《满铁农村调查·地方类》第1卷,第663—664页。上述数字仅为毛产,若据出米率计算,历来被东北当地百姓视作“十担稗子九担糠”(61)钱毅编: 《庄稼话》,光华书店1948年版,第98页。的稗子净重更低。其次,相较于软糯的米饭,稗子适口感差且不易消化。带皮的稗子比脱粒的小米颗粒还小,且皮壳坚硬,脱壳极其困难,《扈从东巡日录》里提到稗子“需火焙而始舂”(62)〔清〕 高士奇: 《扈从东巡日录》,史金波主编: 《中华大典·民俗典·地域民俗分典》,第306页。,《绝域纪略》里也说“稗之精者至五六舂”(63)李澍田主编: 《吉林纪略·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故而清代宁古塔地区稗子售价昂贵,为富贵人家专食,贫苦人家只能食粟。在传统时期,百姓吃稗子大多连皮磨,因为舍弃皮食用消耗太大,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陈藏器的记载,一斗稗子仅能出米三升,损耗率高达70%。(64)〔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版,第1486页。不过这样吃扎嘴又难下咽,华北地区农民多将其掺杂其他谷物一起食用。(65)齐如山: 《华北的农村》,第121页。在当时的东北,稗子被混入其他谷内作为食料,但倘若有别的粮食可选择,农民便不食稗子。这或许也是东北农业发展起来之后稗子沦为喂养家畜、家禽饲料的最根本原因。

余论: 稗与东北地区的低湿地开发

低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历来是中国农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存最早完整的农业典籍《吕氏春秋·任地》开篇就提出一个紧要的农学问题:“子能以窐为突乎?”(66)夏纬瑛校释: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第28页。充分体现了古人对治理低湿、沮洳之地的迫切渴望。唐宋时期,随着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土地规模性开发,以往被弃用的低湿洼地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农民通过各种方式与水争田,他们一方面修筑圩田来围湖造田,另一方面选种黄穋稻等耐水性强的水稻品种(67)曾雄生: 《中国历史上的黄穋稻》,《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江南稻作地区率先完成了低湿地改造(68)关于江南的低湿地整治与圩田修建,可参见王建革: 《江南环境史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明清两代定都北京,官僚、军队及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庞大人口使畿辅地区出现巨大粮食缺口,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在华北地区规划水利营田事业,发展水稻生产。历次营田活动中,水稻很多被种植在之前“地废不耕,弃为沮洳”的沿河低洼地带,这也可视作华北地区低湿地开发的一次变革。(69)杜新豪: 《明清两代畿辅地区水稻种植的生态背景初探》,《古今农业》2013年第2期。与中原相比,东北地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区,历史上长期以渔猎为主,农业时废时兴,发展极不稳定。在传统时期,农民仅将便于耕种的高地用作农业生产,地势低的洼地、沼泽与草甸地仅粗放地播撒一些以稗为主的耐涝杂粮或者弃而不用。晚清以降,边疆危机加剧,清政府才开始在东北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东北地区优质的土地资源吸引了内地直鲁等地与邻国朝鲜的移民汇聚。伴随着土地次第开垦,适农的土地殆尽,农民开始从适应低湿地转变为改造低洼低产田,而开水田种稻正是这种土地开发策略的集中体现。(70)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历来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两条路径,参见曾雄生: 《适应和改造: 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天人关系”略论》,李根蟠、[日] 原宗子、曹幸穗编: 《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5页。据民国十六年(1927)《安东县志》记载,当地“硗瘠荒山,沮淤止水,在昔视为旷土,今则植果树,辟稻田。所获之利,可与沃壤相埒,而或且过之,是亦农业进化之证也”(71)民国《安东县志·人事志》,民国二十年(1931)本,第5页。。而伪满时期农学家提出“到北满去”“到田间去”“到水里去”三个依次递进的农业振兴口号也是这种土地开发顺序的鲜明体现。(72)《卷首语:“到水里去”》,《农业进步》1937年第5卷第6期。在这种宏观开发背景下,口味、产量与经济效益皆不具备优势的稗子很快被水稻取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将稗子作为粮食作物并非东北地区独有的现象,而是东北亚国家中、高纬度低湿地开发采取的一种普遍性策略。(73)此处讨论的是紫穗稗。此外在云南的高海拔少数民族集聚地区,也有湖南稗的种植,且该地区稗子像水稻一样采用育秧移栽的方法,多被用来酿酒。朝鲜在青铜器时代遗址中已经发现稗子的踪迹,前引1920年日本公使请求将奉天所产稗子运往朝鲜以赈旱灾的事件也侧面反映了稗子是朝鲜人们熟识的粮食作物之一,1957年辽宁东沟县农作物品种调查发现有种名曰“高丽秋”的稗子品种,分布在该县的黄土坎、马家岗、龙王庙、马家店一带,很可能是来自朝鲜的一个古老品种。(74)傅振祥编: 《东沟县农作物品种资料汇编》,东沟县种子管理站1991年版,第96页。稗子自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就已开始在日本种植,并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75)[日] 佐佐木高明著,刘愚山译: 《照叶树林文化之路——自不丹、云南至日本》,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77页。在日本东北部的岩手、青森、北海道、长野等高寒地区,稗子更是被大量种植,以防止太平洋吹来冷峭的山谷风带来冷冻危害。(76)[日] 藤冈兼二郎等著,辽宁大学外语系等译: 《日本地志 地志概论修订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151页。但随着耐寒性水稻品种改良与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增强,明治时代以降,日本的稗子种植也急剧减少,呈衰落之势。

现今,在东北亚中高纬度地区,沮洳湿地已几乎被规划整齐的水田景观取代,水稻种植的北限已达北纬50°范围,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近来还有缓慢北移之趋势。往昔被广泛种植于洼地的稗子作为粮食作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稗子可以种莳、煮饭这类常识也逐渐被遗忘,沦为东北亚地区稻田里最令人头疼的伴生性杂草。直到最近科学家在我国北方稻田里发现一种稗草,它的表型性状(籽粒大、不落粒)和基因组特征(π值低、LD变长)皆倾向为栽培作物,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其很可能脱胎于古老的栽培稗。(77)Dongya Wu, Enhui Shen, Chu-Yu Ye,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Echinochloa species as weed and orphan crop,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在人类漫长的农耕文明史中,作物与杂草相互转换的情景时常发生,虽然现在的稗子是一种不被重视的“孤儿作物”(orphan crop),但它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于禾谷中为最强健。故凡遇水旱风灾其受害亦比稻为轻”,且其分蘖强,耐贫瘠,吸收养分能力强,“生于稻田中以吸收稻之肥料,稻因之枯萎,而稗反增殖”(78)[日] 藤田丰八译: 《东报: 野稗绝灭法(三则)》,《农学报》1899年第86期。。同时,其籽粒也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将来或许成为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未来作物”(crop for the future)。

猜你喜欢

稗子东北地区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我不想吃稗子草长大
一棵稗子在担心什么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一颗稗子和一颗麦子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