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未来可期 艺术精进永无止境
——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小提琴全国选拔赛记述
2023-12-23刘丹霓
刘丹霓
2023年5月29日—6月3日,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小提琴全国选拔赛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中国音乐金钟奖创办于2001年,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意义重大。正如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所言:“作为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专业大赛,中国音乐金钟奖为音乐事业发展出人才、出作品,对中国音乐教育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音乐界的良好形象和生态。”
本届金钟奖比赛共设声乐(民族)、小提琴、声乐(美声)、二胡四个项目,分为全国选拔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轮进行。其中全国选拔赛由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小提琴)和武汉音乐学院(美声、二胡,2023年6月10—14日)承办,后三轮比赛(即决赛阶段)将于今年10月在成都举行。共计85名民族声乐选手(含23名直进选手)、48名小提琴选手(含13名直进选手)、85名美声选手(含24名直进选手)、48名二胡选手(含14名直进选手)进入决赛阶段。
本届金钟奖声乐(民族)和小提琴全国选拔赛来到天津音乐学院这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音乐学府,对于天津音乐学院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及天津市文化建设,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天音风采,业界瞩目
此次全国选拔赛是天津音乐学院近年来首次承办的国内顶级大型赛事,通过金钟奖这一高端平台,既搭建起与全国各地的院校、专家、选手相互学习交流的津梁,也展示了天津音乐学院的教学成果与精神风貌。此次比赛共有近60支代表队的208名民族声乐选手、96名小提琴选手参加。为确保比赛顺利举行,天津音乐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下设统筹协调组、会务交通组、赛事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设备仪器组、宣传舆情组、志愿服务组,对赛会各方面事务进行了仔细周密的筹备。赛前举办了选手动员会、领队会和评委会,并且组建了志愿者团队,从志愿服务的组织运行、任务分配、赛场布置、赛事准备、接待迎送、礼仪规范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可以说举全校之力,克服重重困难,营造了温馨有序的比赛环境,提供了高质量的比赛条件,也充分彰显了天津音乐学院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底蕴,获得了金钟奖组委会和参赛者们的一致好评。
本届金钟奖的四个项目中,天津音乐学院共有19位青年教师和学子经过校内选拔赛、天津赛区选拔赛的多轮次比拼而进入全国选拔赛,包括6名民族声乐选手、4名小提琴选手、6名美声选手、3名二胡选手。最终有10位选手进入决赛阶段比赛(含3名直接晋级选手),创造了天津音乐学院在金钟奖全国选拔赛阶段的历史最佳成绩:民族声乐选手吴梦雪、陈滢竹,美声选手赵登辉、王凯、孙金红,小提琴选手王耀漳、刘芳蕾、李临风,二胡选手张雯迪、马晓莹。参赛选手中既有青年教师,也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还有来自附中的青少年人才,显示出天津音乐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的良好传承和良性发展。其中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王耀漳同学此前已在多项赛事中斩获殊荣,包括今年年初突破性地获得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小提琴二等奖,他在本次金钟奖中,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出色的发挥直接晋级决赛阶段。
高水平赛事的洗礼总是能够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选手们对此也深有体会。管弦系教师刘芳蕾认为:“金钟奖代表了目前国内最高水准的音乐教育成果,大家在这一平台上互相学习交流,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比赛有输赢,但紧张备赛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和对艺术不停步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位参赛选手最大的收获。”管弦系研究生李临风谈道:“作为一名音乐学子,能有幸参加金钟奖比赛就是一次实现人生音乐理想的宝贵机遇……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珍贵的舞台经验,更好地磨砺了心智,引发了我对专业更深入的思考。”民族声乐系学生黄诗懿也感触颇深:“金钟奖是声乐学习者最高的艺术殿堂,全国优秀的选手汇聚在一起,不同的作品处理,各具特色的演唱,都使我收获颇丰。未来的学习道路,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艺术修养,不断学习和完善歌唱技术,更加努力前进!”
二、名家云集,指点迷津
本次天津全国选拔赛的评委会云集了民族声乐和小提琴领域成就斐然的杰出艺术家和教育家。他们以严谨规范的评奖制度和评价标准为依托,以专业的眼光和长年的舞台经验,对本次比赛的整体水平予以高度肯定,也对选手们在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民族声乐方面,本次全国选拔赛评委会主任、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认为,比赛中来自祖国各地的选手带来了具有不同地域风情的作品,通过他们的演绎展示出地道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底蕴,令人深受鼓舞和感染。他指出,与往届比赛相比,本次赛事的选手显示出年轻化的趋势,来自专业院校的青年学子占据较大比重。(1)据统计,参加本次选拔赛的208名民族声乐选手中,有69名为专业音乐学院选送,26名为专业院团选送,112名为中央和地方音协选送,1名为台湾地区选送。总体来说,选手们的表现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普遍能够驾驭高难度的作品,体现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对“稀缺”的男高音演员,(2)据统计,本届的208名选手中,男性选手仅60名,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不仅有效结合了西洋的发声技术,也良好保留了男性民族声乐演员独特、漂亮的音色。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方琼也谈到,从本次比赛可以看出,年轻选手们在心智和艺术上均已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与此同时,评委们也指出了选手们在技术和艺术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曲目选择较多雷同,风格驾驭范围不够宽广,传统的经典作品涉及偏少,盲目追求高难作品。对此,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吕继宏均谈到,曲目的选择应当注意“量体裁衣”,不要“小马拉大车”。其次,技术展示与艺术表达的关系处理不当。例如王宏伟提到,有些选手在演绎歌剧作品时“唱多演少”,对戏剧人物的塑造及特定戏剧情境下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理解、把握,还亟待提升,在对表演空间的利用方面意识不够、经验不足。他建议选手们应当尽可能多地走进剧院,观摩学习前辈艺术家现场、活态的舞台表演。在情感表达方面,方琼指出有些选手在台上出现情绪失控、声音哽咽的状况,情感的抒发应注意有的放矢、有所控制。关于音乐表演的分寸尺度问题,正如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所言,“音乐的美在于控制,而不在于宣泄”。此外,选手的造型设计和台风有待提升。
在小提琴比赛方面,评委会主任、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谈到,此次比赛参加人数之多,选手水平之高,令人惊喜。他曾多次提到,金钟奖是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最好的平台。金钟奖的设立、创新、发展,对小提琴等专业的进步,对选拔、培养青年音乐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鼓励青年学子珍惜机遇、把握机会,在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一国家级平台实现人生价值。
有多位评委强调比赛对选手们心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对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执着精神和惊人意志力表示肯定与钦佩。在四川音乐学院李开祥教授看来,比赛非常有助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每一次登台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参谈到,从此次比赛中欣喜地看到青年学子掌控比赛的能力,有些选手在比赛的高压状态下依然能够出色发挥,也有些选手在赛场上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是艺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
面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年轻演奏者,各位评委也表达了他们殷切的期待和由衷的鼓励。刘云志希望选手们珍惜宝贵的时间和机遇,不要将比赛获奖、收获名利视为目的,他说:“远大的抱负,不是将一把琴拉得多光彩,而是通过一把琴回馈社会、回馈民族”。徐惟聆鼓励选手们将此次选拔赛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从中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从基本功抓起,不断完善自身。上海音乐学院何弦教授期望每一位选手不懈努力,共同为这个时代、为我们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三、文化强市效应
金钟奖作为中国音乐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顶级赛事,不仅极为有力地促进了音乐事业的发展,推动了顶尖人才的培养和音乐专业的建设,而且在承办该赛事的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金钟奖声乐(民族)、小提琴全国选拔赛在天津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艺术底蕴的城市举行,对于天津城市形象的展示、城市文化的建设、音乐产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所言,近现代文化的开放、多元、包容,孕育奠定了天津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独特地位。本次选拔赛将顶级艺术家、杰出青年艺术人才汇聚天津,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激发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为实现天津“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的目标贡献了一份力量。
金钟奖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音乐专业和音乐产业中,也体现于它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职责。通过当下丰富多样的宣传途径和传播渠道,金钟奖得以引导社会公众开阔审美视野,培养文化意识,提升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天津音乐学院近年来愈加重视学院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专业培养与惠民活动相得益彰,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天津特色、业界认可、群众喜爱”的音乐文化盛事,从而促进天津音乐生活的发展,推动天津演出市场的繁荣,大力营造大都市文化氛围。此次金钟奖全国选拔赛无疑是近年来天津文化界的“大事件”,主办和承办方非常重视借助媒体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资源,让群众更为广泛地了解、参与金钟奖,充分发挥金钟奖作为惠民文化品牌的社会效应,强化金钟奖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方面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看到中国音乐事业的良好发展。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其中“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源和宝贵财富。多年来,中国音乐金钟奖有力推动了国内青年音乐人才的培养,为执着追求音乐艺术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崭露头角、展示交流的平台,为国家选拔出一批批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本届金钟奖声乐(民族)、小提琴全国选拔赛上同样涌现出众多杰出的青年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可喜成就。在金钟奖这样的平台和机遇的推动、鼓舞下,他们将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精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