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12-23王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技法理论

王瑞

2023年5月18—20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天津音乐学院共同主办,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科研与研究生处承办的2023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会议期间共组织专题讲座2场、教学研讨会2场、学术交流会4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交响乐、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各1场。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对全国和声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以及音乐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曲理论和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展现当前科研和创作成果,共谋未来教学、研究和创作发展。

一、专题讲座:扎根本土、发展特色

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的讲座《“变五声”与调性扩张关系研究》指出,在五声性调式中,通过“二变之音”调式音级意义的改变(如变宫为角,清角为宫,变徵为角,清羽为宫等),可实现宫系(宫音系统或宫调系统的简称)的转移,构成宫系的交替或转换。通过“变五声”的运用可以扩展宫系,并可构成多种综合性音阶形式,如“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应声八声音阶”“混合九声音阶”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和音乐发展手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近现代创作手法在专业音乐创作中的普遍运用,一批独具中国音乐特色的新作品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技法要素,即是依据“变五声”的基本原理将主题音乐材料从纵横向多方面进行拓展,它们既汲取了近现代作曲技法,又为发展现代音乐提供了中国式的新语汇和新方法。

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的讲座《中国特色和声理论的发展与创作实践》指出,欧洲和声理论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所产生的本土化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的和声理论;有关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可列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五声性调式是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中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理论总结最为完善的调式,是中国作曲家百年音乐创作中和声洋为中用的母语参照,是中国和声学界研究欧洲和声理论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最为集中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持续地反映我国鲜活的音乐创作。

刘康华从“可辨识”“可理解”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周龙《五魁》五声性和音的贯穿运用、郭文景《C大调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泛自然音和声的五声风格化处理、叶小纲《临安七部》以五声结构成分为基础的十二音场调性与和声、陈其钢《道情》民歌素材和声配置的综合性手法,说明五声性调式和声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伴随着音高组织的新思维、新技法,以及汲取民间多声养料而显示出来的强劲生命力,呼吁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研究应紧随时代发展与创作实践与时俱进。

二、教学研讨:立足传统、注重质量

研讨会专门设立了教学研讨环节,分别为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研讨与作曲专业和声主科教学研讨。在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研讨中,六所音乐学院的七位专家王萃、朴英、赵海花、姜之国、王小玲、刘文平、徐平力,分别介绍了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教学实践情况,梳理历史、总结经验的同时都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思路。

王萃从中国音乐学院五声性调式教学的历史传承,引申至现在所开设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课程》,介绍了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相关情况。朴英《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教学与实践》,从课程设置、作业与创作实践、学生的个性创作意识以及主要参考教材等方面阐述沈阳音乐学院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的相关成果。赵海花重点介绍了西安音乐学院杨天锡教授的教材《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以及相关的教学成果。她从和弦构成、和弦标记、偏音的处理、和声进行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方面阐述杨天锡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的观点。

姜之国从历史沿革、基本理念、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声课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的相关情况。王小玲以《民族调式和声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材、写作原则、特色理论)、技能训练等方面阐述星海音乐学院民族调式和声教学的主要做法以及相关的成果。刘文平从许勇三教授关于巴托克为民歌配置和声的相关研究成果说起,延伸到作曲主课和声教学尝试与创作实践,阐述了天津音乐学院五声性调式和声调式教学的初步尝试。徐平力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之和声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在课程规划及设想、课程特色及创新点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音乐结合等内容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在作曲专业和声主科教学研讨环节,全国独立设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和声教师,分别介绍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和声教学的时间、内容、教法、进度等的安排情况。其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主科和声教学分为三个学期,前两学期讲授传统和声学内容,第三学期增加调性扩张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学习。上海音乐学院则更多地保留了传统教学内容,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加了风格模仿、晚期浪漫主义作品的分析、织体化和声写作、调式和声与调性和声融合的过程、五声性调式和声以及20世纪后现代音乐和声的简要介绍。

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之下做和声课程改革,在自然音体系里将大小调和声与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分开介入,在半音体系中将它们混编到一起,以期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中西方和声的相同与不同。另外,增加了近现代调式和声的讲解。其他音乐学院近些年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在课程中增设五声性调式和声、20世纪和声的内容等。从他们的交流发言中看出,各学校均强调以传统教学内容为主体,重视和声写作、和声分析基本功的训练,注重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三、学术交流:守正创新、多元发展

四场学术交流的39篇论文,是从全国提交的86篇论文中遴选出来的,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近几年专家、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

马学文《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及其意义》,探讨了樊祖荫先生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的学理来源、学术路径、技术特征、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霍凡超《20世纪早期和声民族化的理论反思与创作实践》,讲述了以赵元任、萧友梅、黄自、贺绿汀等作曲家为代表的早期和声风格民族化的历史过程,并进行了简要分析;石磊《反思与争鸣中摸索前行——新中国“十七年”民族化和声的理论探究》概括、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研究著作和成果;魏博《以技法的演变看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发展》对五声性和声技法产生之初的样貌和发展过程中技法的衍变作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了解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如何一步步发展并形成如今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陈牧声《轴心音作曲原理及其音乐创作实践——“同均三宫”理论的启示和意义》是受黄翔鹏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启发而逐渐总结出来的音高结构理论,蕴含了“同均三宫”乃至“多均多宫”的基本思路和“均·宫·调”的层次及内在的数理逻辑等。

部分论文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教学有关。刘诚《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教学学科建设基石——〈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介绍了樊祖荫所著《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从和声教学角度出发,围绕课程建设,对该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评析,论述其对国内调式和声理论研究及和声教学的重要意义;任意《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选修课教学模式初探》,针对全国范围内专业院校作曲专业学生在大、小调式和声学习之后如何开展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选修课教学为切入点,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一个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选修课教学模式”,以期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等。

(二)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

1.关于作曲家作品的和声技法研究

姜之国、孙杉《中国百年和声发展之路的缩影——杨立青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思维与技法探析》,通过系统解析杨立青三个创作时期音乐代表作品的和声技法,将杨立青的音乐创作看作百年中国音乐创作的缩影,总结中国音乐20世纪至今和声思维与音乐技法发展演变的过程;王桂升以《增四度与结构和弦的张力及其曲式组织功能——贾达群第一弦乐四重奏〈源祭〉研究》为题,就其中由两个相距半音的增四度音程构成的结构和弦——[01,6,7]集合,同三条中国风格旋律与单一音风格、偶然音乐、非序列十二音、音级集合技术以及巴托克创作技法交互融合,彰显了作曲家所孜孜以求的多元主义创作风格理念;刘茜《杜鸣心音乐创作中五声性四音组的和声处理特点》聚焦于杜鸣心20世纪80年代后的代表作品,解析具有“未完成宫调系统”特点的五声性四音组在杜鸣心不同作品中的多样性运用方式,强调杜鸣心作品中民族风格与现代多声技法的融合;马建《陈其钢〈蝶恋花〉中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拓展手法研究》从五声性调式及其拓展与和弦运用角度入手,详述陈其钢的作品《蝶恋花》是如何通过“变五声”调性扩展、多调性叠合与多样化和弦结构展现女性情绪的多面性。

童颖《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从叶小纲〈中国之诗〉音高结构研究谈起》以作曲家早期创作的一部大提琴与钢琴作品《中国之诗》为例,透过其个人的文化背景与创作追求,开启探究叶小纲在音乐创作中运用中国五声调式和声的组织技巧与处理手法;付莉《朱践耳第四交响曲<6.4.2-1>的音高与和声研究》从音高组织入手,分析其和音构成、结构布局、节奏设计、音型架构等,以此进一步说明其音高组织在<6.4.2-1>中的核心性、结构性,进而证明该曲技术严谨、材料凝练,综合囊括了交响乐必备的逻辑性、发展性、多样性、冲突性和哲思性;张宝华《论秦文琛〈幽歌I〉音色——音响织体下的音高结构方式》深入剖析秦文琛的乐队作品《幽歌I》,论述《幽歌I》所运用的从点、线、块状,到网、复合状织体音高结构方式是如何具体展现作曲家在大型乐队作品创作上,多年坚守着音色——音响技术与风格的连贯性;王瑞《郭文景音乐创作中民间素材的运用与和声处理》以郭文景音乐创作中民间素材的运用与和声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其代表性作品的研究,力求揭示并归纳作曲家运用民间素材并进行多声处理的手段,以期从该角度为中国音乐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周昶《古诗意蕴乐鸣今朝——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和声技法分析》探索作曲家以现代人视角,运用不同的创作方式表现两首唐诗相异的诗意,从而形成既具有民族意蕴又颇具现代感的音响效果等。

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某种和声技法的综合研究

马玉峰《中国早期钢琴音乐五声性旋律的和声处理技法》归纳和梳理了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和声方法的借鉴、融合、创新及其发展脉络;翟雨虹《从音列的历史演进看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列设计特征》从音列的历史演进角度出发,对“音列”这一概念和手法进行古今对比,以明晰调性瓦解后的音列技术的形成与基本特征;刘文平《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运用五声性调式素材的和声技法研究》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对民族五声性调式素材的运用方式入手,通过为五声性调式音调配伴奏、引用五声性调式素材为主题、从五声性调式素材中提炼主题、五声性调式素材与音响(音色)技法相结合等特色个例分析,揭示中国当代作曲家在传统五声性调式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声风格民族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李如春《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中的泛五声调式、调性形态》探讨了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中的“泛五声调式、调性”形态,分析研究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音乐作品;韦乐《音响和声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与体现》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文献中的音响现象为切入点,从多个维度对复杂的音响形态进行梳理,探索音响多层面的色彩;陈艺峤《岭南风格作品融合爵士和声的创作研究》通过一批岭南风格新作品的和声技法分析,挖掘出作品中的爵士和声元素,归纳出作曲家们是如何将广东民间音乐、粤曲艺术与爵士和声进行融合运用等。

(三)其他和声学术研究

郭新选择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作为教学范例,通过对作品A部分教学过程的讲解,试图使教师能够明确区分出曲式与音乐分析的不同关注点,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分析内涵的认知;蒋兴忠将“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的形成、发展与逻辑的演化,兼及作曲家和声思维、创作思想间的相互关系;李天然运用新黎曼分析法对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促进对新黎曼在音乐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李铮针对巴比特《钢琴曲三首》之第三首的音高组织逻辑,通过对序列内部音高的构建等不同视角的分析,揭示整部作品基于对称性思维的嵌套式结构布局;李家合从和声学视角出发,对“和声结构的特点”等层面的论述,探寻以《G大调钢琴协奏曲》为代表的拉威尔晚期音乐语言中的个性化特征;严亦果以《乔治·哈斯音乐创作的四个和声特征》为题,主要针对其和声材料的简约与统一展开讨论等。

四、作品展示:追根溯源、多维互动

和声“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和声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音乐创作。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繁荣和发展中国音乐创作,推动作曲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实践中的多维互动。此次研讨会展示的7部交响乐、6部室内乐作品,就是这种交流互动的最好诠释。

7部交响曲分别是张千一《对称》、王鹏《鹊华秋色》、赵曦《听园》、刚妍《月照银山》、吴少雄《海峡之脉》、韩兰魁《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之“永远的绿洲”、叶小纲《消失的银杏》。其中,张千一的《对称》——为长笛、弦乐队及打击乐而作,在结构、十二音列和织体等方面均采用了对称手法,既讲究意境美又讲究形式美;王鹏的作品取材于赵孟頫同名画作《鹊华秋色》,创作中意图在管弦乐的音色表现力上寻求突破;赵曦的交响音诗《听园》创作于2018年,该作品运用昆曲素材塑造苏州园林之美;刚妍的《月照银山》灵感源自汇集历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运用管弦乐层叠起伏的多彩音色歌颂伟大祖国;吴少雄的《海峡之脉》运用自创的《干支合乐论》“双音程和弦”及轮配思维等技法创作展现海峡的脉动;韩兰魁《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之“永远的绿洲”采用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对话;音乐会最后一首作品为叶小纲《消失的银杏》,作曲家独特的和声语言,雅致细微的乐队音色变化表述了在新世纪人类对古老却仍然未知的事物的探索与好奇心,及对人类与大自然互相依存关系的关注,和人类内心深处对美的憧憬。

6部室内乐分别为张大鹏的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雨霖铃》、尹明五的长笛、双簧管与单簧管三重奏《岜沙素描》、徐昌俊的阮独奏《剑器》、李世相的弦乐四重奏《萌动的草原》、刘音彤的萨克斯四重奏《欢腾》、梁文曦的两支长笛与弦乐队作品《听水》。其中,张大鹏的《雨霖铃》灵感来自柳永同名词作,突出表现离情别意与情景交融的心境;尹明五的《岜沙素描》以古老的岜沙民间音乐素材(《情歌》),对充满原始并神秘的岜沙民俗以抽象化音响描绘;徐昌俊的《剑器》根据唐代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意而作,乐曲描述了诗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势和意境;李世相的《萌动的草原》采用灵活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安排,主调写法与复调写法有机结合,中部为展开式写法,主题动机提炼于鄂温克族民间歌舞曲;刘音彤的《欢腾》以萨克斯四重奏的方式,描绘作曲者脑海里无数次浮现的欢乐喜庆的场景;梁文曦的《听水》从虚实相间、多变的声音着手,充分利用弦乐的可塑性,全曲始终在一个统一的情绪中延绵展开,又逐渐远走。

正像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在音乐会上所讲:“近年来,在学术研讨会中设立音乐会环节不仅为作曲家、理论家、创作研究者搭建了十分必要的互通交流的平台,也充分反映了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闭幕式的结束,“2023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次学术交流的盛会,大家互相学习、碰撞,引发了很多的思考,达成了总结经验、展现当前科研和创作成果的目的。我们相信,与会的专家学者回到工作、学习岗位,逐渐消化吸收运用研讨交流的成果,对于下一阶段的和声教学、和声研究与音乐创作,必将起到积极深入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技法理论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