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首次系统性实践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评述

2023-12-23王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歌剧民族创作

王可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于2023年3月19日至5月9日在天津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从仲春至夏初,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中,中国民族歌剧及其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优秀学员聚首海河之滨,为打造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有生力量全心倾注。参与者昂扬饱满的精气神,全体“歌剧人”集聚赓续臻善的初心,确保项目实施平稳有序、高效精彩、成果丰硕、收官完满。

一、项目特色巡礼

1.高站位、高起点的培养宗旨

申报《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的“中国文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为国家文化事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致力于推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与繁荣。项目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全方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努力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项目实施进程正是秉持上述宗旨,在全面总结天津音乐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创作、原创歌剧排演、音乐舞蹈人才培训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充分利用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结合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现状,致力于推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与繁荣。

2.高密度、高质量的课程设置

项目自3月19日开幕,就以“一刻不停歇”的高密度安排,让学员感受到了课程强度。但无论是授课专家、学员还是组织者,都为此做足了准备,没有疲惫和倦怠,饱含热情和专注。30天的集中授课,5天的实践采风,没有一天停休,扎扎实实推进,始终保持“每天必唱”“每天必听”,大都按照上午排练实践、下午专家授课、晚上分组练习的课程安排展开。主办方在课程模块设计上精心布局,高质量、系统化开展了大师课、专题讲座、身段训练、舞台实践、田野采风等理论与实践活动,汇集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综合舞台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共举办专题讲座和大师班20场、民族歌剧排演40场、学员汇报音乐会2场,总课时量超过300课时。

实施中不囿于单一授课模式,突出互动研讨环节,使学员们在思想激荡、互教互学中,加深对中国民族歌剧历史沿革、艺术特点、实践经验的认识,充分领会民族歌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特色表演艺术的价值与魅力。除常规专题讲座,还设置了歌剧剧目片段排演实践课程及表演元素训练,邀请民族歌剧《江姐》的主创人员,歌剧《同心结》原班人马来津指导,以本次项目授课学员为班底,参与不同剧目和角色实操,举行民族歌剧经典片段音乐会,排演歌剧《同心结》作为结项成果,体现了项目成果的应用转化。

3.高层次、高水准的教学团队

项目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担任负责人,邀请著名歌唱家乔佩娟、阎维文、雷佳、铁金、孙砾、王庆爽,作曲家印青、张千一,指挥家李心草,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杨和平,导演黄定山、廖向红、冷永铭、陈蔚、彭澎、王冀原、唐梋梋、李聪,戏曲名家孟广禄、刘迎,剧作家冯柏铭、赵大鸣、游暐之,以及著名的灯光设计师胡耀辉、舞美设计师周丹林、化妆师方绪玲等24位具有丰富教学、创作、表演经验的一线名师名家组成教学团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此次培训的学员组成,也是项目主体高层次的具体体现。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文艺院团青年歌唱演员、全国音乐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师生、全国各基层文化单位(公司)的中青年声乐艺术人才招生,从全国119名报名者中严格遴选,择优录取30名学员,来自12个省区市,涵盖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专业文艺院团的歌唱家、声乐演员、部队文艺工作者以及在读硕博研究生等,保证了学员相对均衡的地域和职业分布,其中不乏在民族歌剧领域表演经验丰富、成果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学员大多参演过完整剧目,获得过省级专业比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多名学员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艺术“文华大奖”、中国声乐孔雀奖等国家级比赛重要奖项,入选文旅部“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这些高素质的学员,也为项目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

二、课程内容撷英

纵观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课程,教学方法先进,环节内容丰富。专题讲座囊括了民族歌剧剧本,音乐的一度创作、导演与表演的二度创作,歌剧理论研究,戏曲曲艺以及舞美设计共5个类别;大师课先后邀请5位民族声乐领域顶尖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实践课程则有由多位资深导演指导学员排演歌剧片段,将“课堂搬上舞台”。授课专家的讲题针对性强,紧扣民族歌剧人才培养要求,既符合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实际,又贴近发展所需。24位知名专家轮番登台,紧密围绕“歌剧创作与表演原则”“人物角色诠释”“剧目结构把握”“戏曲唱腔”“舞美设计”等民族歌剧中的核心问题,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架构,使学员们在多学科、多视角的汇聚下重识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价值。笔者尝试还原现场的声音,回溯课程的主旨,撷英咀华、以飨读者。

(一)集众人之长的专题讲座

1.歌剧剧本导演创作

著名戏剧导演黄定山以《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观念的当代性与多样化——对民族歌剧当代舞台呈现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民族歌剧传承、歌剧创作、人物塑造、剧本分析、歌剧表演、舞台呈现、歌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七个维度进行系统性讲解,分享在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思与得,着重阐释了“非生活形态”下的生活形态塑造理念,指出发展民族歌剧需扎根民族、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强调“以表演为中心的整体戏剧”舞台呈现,需演员具有现代歌剧综合表演观,方能让中国民族歌剧繁荣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陈蔚教授以《中国民族歌剧的表演方法及人物塑造》为题,结合《楚庄王》《血色湘江》等多部导演的歌剧与音乐剧作品,讲述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中的时代精神、舞台呈现、形体塑造、排演流程四个问题及相关实践经验,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聚焦于歌剧人物塑造这一核心命题,做足“三”的文章,以“三规”“三真”“三感”“三度”“三呈”“三专”“三严”“三练”“三责”“三统一”总结歌剧表演的原则和要义,使歌剧表演有章可循。

著名剧作家游暐之,以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为例,深耕细挖戏剧脉络,从剧本中探寻人物塑造的形象密码。歌剧表演创作应该从认真研读剧本开始,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主旨、题材、体裁、人物设置、人物关系、人物任务、基本故事结构与情节的研读和理解,形成基本剧本的逻辑关系,对于达到人物塑造“神形兼备”的歌剧表演大有裨益。

著名戏剧导演廖向红授课题目《探索中国当代现实题材歌剧创作》,讲授了现实题材的歌剧创作。原创歌剧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应从现实生活社会变革中选择人物与事件,寻找能够引起当代观众共识、共情、共呼吸、共命运的人物。她所讲述的《呦呦鹿鸣》《道路》《天使日记》《一江清水向东流》四部歌剧,便是基于现实题材的选择与创作。

著名剧作家冯柏铭以《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漫谈》为题,从歌剧、音乐剧的整体规律及文学创作入手,对歌剧《尘埃落定》《钓鱼城》《边城》进行剧本导读,并从“宽”与“严”两个视角窥视歌剧剧本的写作。

2.歌剧理论研究

著名歌剧理论家、评论家居其宏,以《民族歌剧〈白毛女〉创演的前前后后》为题,借助珍贵的视听资料,对中国民族歌剧开山之作《白毛女》的创演、艺术价值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演情况进行复盘和讲解。《白毛女》取自民歌和戏曲音调的音乐素材,将我国民间音乐、特别是板腔体戏曲的创作原则和表演原则与西方歌剧先进经验有机结合,使中国民族歌剧以其独特的神韵屹立于世界歌剧之林。这样一部具有奠基意义的民族歌剧,对当代歌剧创作、表演和导演的影响深远,需要认真总结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历史经验,进而寻取继承创新之道。

音乐理论家杨和平在《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形象的塑造》课程中,从中国民族歌剧的创造、表演、欣赏等角度讲解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形象塑造问题,需要在三个环节上进行整合和协调,才能实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内涵的准确和深刻呈现。通过对“形象”“艺术形象”和“民族歌剧中的艺术形象”三组词语界定,阐释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应表现怎样的形象以及如何表现形象。

3.歌剧音乐创作

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与著名编剧赵大鸣携手,围绕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戏剧与人物”展开相关话题,畅谈歌剧《兰花花》的创作历程、观念与艺术追求。二人从文本、音乐、表演的角度,阐释了如何刻画与塑造戏剧人物与营造强烈的戏剧氛围这个核心议题,指出歌剧从文本到音乐,最重要的是营造戏剧冲突、塑造戏剧人物。通过对《兰花花》的创作解读以及现场的片段演绎,感受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及细腻感人的音乐表达。

著名作曲家印青以其创作的歌剧《运河谣》《长征》《扶贫路上》《边城》中的经典唱段为例,阐述了在民族歌剧中宣叙调对剧情推动的作用,从大量的重唱与合唱应如何展现情感的变化方面,畅叙中国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他提出歌剧的民族化,不能失去歌剧的基本规格及观众对歌剧的审美需求。中国民族歌剧既要做到创作技术高超,又要具可听性,被观众所接受的关键在于人物刻画及音乐主题表达的准确性。

4.戏曲曲艺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以《戏曲唱腔与表演》为题,从演唱技术、艺术思维、演员修养与艺德三方面讲授戏曲唱腔与表演。戏曲与歌剧在演唱上有共同点,讲究五腔的共鸣、声音的处理,表演上讲究人物在舞台的出场、行动;要合理运用演唱技巧,善于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加强肌体和思想上的记忆力,找到自身的表演风格与特征。艺术是磨练出来的,演员身段表演、演唱思维、气息控制与形象塑造,都是智慧的表现方式。演员除了勤学、勤练,更要勤思。

来自天津曲艺团、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刘迎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曲艺辙韵与天津时调》课程。她结合现场表演与演唱,从曲艺的概念引入,以《西厢记》为例,阐述了戏剧和曲艺二者的区别。作为天津时调创始人王毓宝的亲传弟子,她详细讲解了唯一具有天津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曲种天津时调的历史传承、唱腔、曲调,通过唱段的示范与传授,感受浓郁的曲艺韵味,为民族歌剧的创演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连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5.舞美设计

国家一级化妆造型师方绪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讲述有关歌剧化妆造型的相关知识,从生活化妆与表演化妆、表演化妆的类型、舞台戏剧化妆的作用、舞台戏剧化妆技法、舞台戏剧化妆的基本妆型以及歌剧化妆的设计与表现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化妆造型艺术对舞台角色塑造的重要意义,提出“化妆的一大功能是拉近演员与角色的距离,将演员变成剧中人”的理念,增进对歌剧化妆造型艺术的重视。

“作为歌剧演员,不仅要对音乐理解、人物诠释有自己的理解,灯光艺术也是必修项目”。带着这样的认知逻辑,中央戏剧学院胡耀辉教授以《中国民族歌剧灯光创作思考》为题,从多个方面讲述关于中国民族歌剧灯光创作的思考与理解。中国民族歌剧要借鉴中国戏曲唱、念、做、打元素,注重情感体验,灯光设计在歌剧艺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造型设计要有中国元素。他对其打造的《红船》《运河谣》《长征》等多部作品的灯光设计进行讲解,强调要在创作中不断找出“人物的形象种子”,使民族歌剧的舞台设计符合戏剧情境,饱含温度和情感。

(二)名家助力的大师课程

著名歌唱家孙砾与王庆爽联袂授课,他们强调,在表演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夯实基本功以实现“声情并茂”地诠释作品艺术内涵。孙砾提出,歌剧演员应保证良好的歌唱状态、可靠的声音质量与娴熟的演唱技巧,切不能因追求歌剧的戏剧性将歌剧的核心内容抛之脑后。待将技术问题解决后,再加入歌剧的戏剧性,融入自身的感情,才可将自身能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方能在演艺道路上走得长久。王庆爽则就“角色与情绪”与学员进行交流,强调歌剧演员需通过情景来塑造角色,设计情绪变化时要具有丰富的形象力,做到感性与理性的兼顾。

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的课堂上,针对学员的演唱,他分别从练声、吐字发音、情感把控等方面进行点评讲解。技术需达标,角色要揣摩,唯有这样才能使表演有血有肉、有层次,使塑造的人物富有立体性。阎维文论及中国民族歌剧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创新关键是要有好的新作品,希望通过中国民族歌剧的内容去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引导青年多创作、多实践,在歌剧艺术中领悟中国故事。”他寄语广大活跃于舞台的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让自己的表演艺术道路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实现教学相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从民族歌剧广义和狭义定义导入,对于民族歌剧的一二度创作进行了定位:“词曲作者、剧作者的创作实现了歌剧作品的从0到1,而表演虽然是二度创作,却是一个实现从1到无限大的过程”。雷佳提出,在民族歌剧表演中,不仅要把握好民族歌剧创作的三个根本:以中国传统的表演范式为本源、以声乐演唱和戏曲表演为本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本位,还需注重民族歌剧呈现给大众的四重属性:历史性、地域性、借鉴性、时代性,呈现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雷佳在点评学员的演唱时强调:“民族歌剧的角色塑造中有对象感,使其更好化身为剧情人物,产生更贴切剧情的情感表达和反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中,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是通过中国戏剧的方式伴随中国人成长的,当代的艺术作品也应起到这种作用”,歌剧表演者需“注重民族歌剧表演的深层次表达,挖掘剧情内容,品味角色情绪,在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道路上贡献力量。”

项目负责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剖析经典民族歌剧《同心结》的创作主旨、剧情背景、角色塑造、唱腔技巧。他强调,“歌剧演唱的音色处理一定要为角色服务”,音色需充分体现角色的年龄感,唱腔和表演需始终情感充沛。歌剧中的唱段、对白,需同时兼顾文学性与艺术感,舞台呈现要丰富细腻,在科学咬字吐字的基础上,通过语气和语势的变化,将歌剧形象的内在情感通透表达出来。王宏伟从《同心结》中角色的身份背景出发,指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音乐与人物服务的”,在演唱中的声音表达要自然朴实,将角色对家国大义朴实的情怀、对人物深沉的爱充分体现。他亲自示范《抬头仰望夜黑的天》唱段,通过细致入微的肢体、眼神和极具感染力的唱腔,展现出英雄形象及人物情感,强调“歌剧演员一定要学会用声音塑造角色”,歌剧实践者们应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不负众望、勇于担当,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繁荣发展。

(三)如琢如磨的排演实践

研读、思考、分析剧本是歌剧表演不可缺失的前置环节。唱段中所呈现出的情绪、动作均得自剧本的提示。在歌剧片段排演课程中,专家与学员通力合作,对剧本所呈现的背景环境、人物性格、心理特征进行揣摩,探寻每一句台词下的深层含义,掌握舞台事实与事件的连接点,寻找清晰的角色定位,窥探人物的情感线与事实线,直击两线相交的“戏点”,使之塑造的角色立体化、真实化、生活化。

歌剧表演研读不能仅停留在白纸黑字上,熟读剧本后,需进一步明确表演任务,通过大量的实践,将行动线、情感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排演过程中,重点诠释了“舞台三要素”,即舞台停顿、舞台节奏、舞台气氛的逻辑塑造,以舞台手段营造客观外部氛围,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强化戏剧情境,以此感染观众。学员们在不断尝试中逐步领悟要领,寻找合适的表演方法,塑造鲜活、真实的角色,通过肢体语言、唱演结合将情感外化,同时兼顾对角色细微情感把控的精准度。学员们反复琢磨在“非生活形态”下进行生活形态表演方式,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在排演实践中,授课专家着重强调表演动作的动机与合理,将个人与角色相对接、相融入、相衔接,达到“忘我”的状态,立体地完成角色塑造,以此体现歌剧角色表演的真实性、艺术性、灵动性和直观性。学员们不断切磋、反复打磨,经历了台词、形体、表演等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对民族歌剧如何实现声音与形象的统一、歌唱与表演的兼顾,从认识和实践层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体悟。

三、项目评价及延伸意义

(一)坚定中国民族歌剧“复合型”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

众所周知,歌剧的综合性体现于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歌剧表演包含了声乐艺术与戏剧表演两个维度。正如居其宏先生在授课中所言:歌剧演员首先是歌唱家,同时还必须是戏剧表演家;由此推之,歌剧表演艺术家必定是歌唱家,但歌唱家并不一定能成为歌剧表演艺术家。这一表述对于民族歌剧表演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参照。举凡歌剧中深入人心、广受赞誉的角色塑造,无一不是实现了歌唱艺术与戏剧表演的协调统一。民族歌剧舞台呈现的手段越丰富、艺术门类的融合表现越综合、观众审美要求越多元,就越强调“以表演为中心的整体戏剧”舞台呈现,这对演员的综合表演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歌剧“井喷”的时代,需要歌剧实践者慎思慎行,权衡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坚定不移地实践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高度综合与平衡,是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现实路径的不二选择。此次项目围绕民族歌剧中的“声乐演唱技巧”“人物角色诠释”“民族风格表达”“剧目结构把握”“戏曲唱腔与身段运用”等专题培训,将传统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歌剧《长征》《同心结》《运河谣》等经典剧目纳入课程培训内容中,注重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前沿、大众与专业等问题的平衡与互容,无疑是一次有针对性培养中国民族歌剧人才的系统性实践。

(二)打造民族歌剧人才培养及传播推广的系统性范本

此次项目是继《手风琴艺术民族化推广》《汉唐古典舞创作》,天津音乐学院第三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与前相同的是,几个人才培养项目均依托于学校特色优势专业进行打造,实施结果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与前不同,此次项目以“文化惠民”形式推动成果落地,打通了惠及大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专业领域和大众媒体中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日报、光明网、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媒体,中国艺术报、音乐周报等行业媒体,津云、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北方网等地方媒体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平台累计报道超过100次,中国日报(英文版)以“Combining the best of both worlds”为题,推出大篇幅重磅报道。印青、张千一、阎维文、雷佳等名家专家课,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获得广泛关注,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百万。包括歌剧《同心结》在内的几场重要的演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在场”与“在线”同步,参与者与听众实时互动,实现了培训课程、演出实践的立体化展示,让更多的受众共享歌剧艺术盛宴,助推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播推广。这些举措使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从中受益,同时也扩大了培训项目以及国家艺术基金的社会影响力。

2023年是国家艺术基金建立10周年。在此项目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已有多个,不同程度地取得了积极成果,而在体现系统性和传播性方面稍显欠缺。本次项目有意比照先前所欠而扬长补短:以各领域标志性人物为领衔,着力打造项目的权威性;以融汇多学科理论与实践为设计,谋划项目的系统性实施;以打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经典作品为目标,体现项目的范本价值;以结项成果的舞台转化及展演安排为计划,体现项目的可持续和传播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中国文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项目实施中,充分挖掘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和优势,既在创作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艺术精品,又在艺术人才培训方面力求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项目,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对文艺发展提出要求的具体体现。项目所彰显的系统性、全方位、高规格的实施特点,以及聚势形成的厚重、精彩、颇具声势的结项成果,或将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人才培养和传播推广项目提供范本和借镜。为之付出的“歌剧人”互砥互淬,同心共结的“精神”及“作品”,也促发项目参与者与见证者,持续聚焦现实、扎根人民、大胆创新;以时代发展为源泉,以人民需要为中心,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自觉提高创作的艺术价值和精神高度;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持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的文艺精品,用民族歌剧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结 语

作为结项的重要成果,集结原版主创团队、培训学员以及天音师生创作复排的民族歌剧《同心结》,成功亮相“首届天津音乐节”。恢弘的气势久久回荡,引发热烈反响。十天后,音乐会版歌剧入围“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展演,登上了国家级的歌剧舞台,更是受到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收获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赞誉。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一次有思考、有设计、有成果、有反响、可延伸推广的系统性实践,以燎原之势传薪播火,助力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事业积渐传扬,以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加鲜活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歌剧民族创作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走进歌剧厅
《一墙之隔》创作谈
多元民族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