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开展耕读教育的意义与体系构建

2023-12-22陈志军刘建政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耕劳动院校

李 晓,陈志军,周 聪,刘建政,杜 倩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0 引言

耕读文明是我国农业的软实力,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1]梳理中华民族历史脉络,体会新时代最新精神。同时,“耕”与“读”不仅是滋养中国古人身体与心灵的两大重要支柱,还是新时代农民职业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一耕一读,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特征,一耕一读,指明了涉农专业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掌握传统农艺水平不足,对家乡土地的眷恋不够,在农业农村就业创业的劲头不足[2]。高质量开展耕读教育势在必行。

1 意义

1.1 耕种与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培养体系中,以农耕劳动为代表的劳动教育一直处在被轻视、弱化的境地,即使存在往往以一种兴趣小组、郊游、下课活动等形式存在。在农业劳动技能的培养上,存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操技能;重视机械化、集约化农业技术,轻视传统农耕技术的现象[3]。总体看,涉农专业学生劳动强度不够,劳动实践活动持续时长过短,“劳动-收获”周期不完整。农耕劳动的缺失和不足导致耕读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淡化劳动教育,导致高职涉农学生出现了缺乏基本劳动技能、缺少劳动自觉、漠视劳动成果等现象,有少数学生不以扎根农村振兴乡村为荣,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了对农业劳动的鄙夷不良行为[4]。

耕读教育将农耕劳动与读书学习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涉农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手段和路径。耕读教育不仅是劳动教育更是思想教育。在农业劳动中,学生关注劳动的技术、过程和预期成果,将耕耘与收获自觉联系起来,将付出与回报自觉联系起来,将大脑和双手自觉联系起来。在劳动中,体会农业生产的艰辛,感受体力劳动的韵律,品尝劳动收获的快乐。高职大学生通过对四肢和双手的运用,在耕读教育体系中自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促进高职学生农业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5]。涉农专业学生将汗水撒到耕读实践基地的土地上,运用自己所学提升自身获得感。经过周期性的耕读教育,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6]。通过亲身参与农耕劳动,学生将自动完成从尊重自身劳动成果到自觉尊重农业劳动者;从热爱脚下土地到热爱祖国田野;从团结劳动小组到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三大转变。为了让更多学生在乡村扎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开展耕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1.2 教育与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耕读文化强调耕种劳动教育和知识理论教育相结合,田间的辛苦劳作不仅是为了学习耕种技术,更是为了体会农耕中蕴含的传统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受历史经纬和地理气候等影响,中国农耕文明在世界独树一帜,既有别于欧洲游牧文明,又不同于北欧的商盗文明[7]。长江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改造了中华大地,最终形成了独特世界之林的农耕文化。

在农耕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农耕文化涵盖面较广,覆盖生产、生活和艺术等方面,包括节气节日、农事礼仪、传说故事、农谚歌谣、体操武术、民间舞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随着时代进步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传统生产过程,没有翻阅过“老黄历”,也没有根据农谚、节气等安排生产的能力。甚至部分农村出身的涉农专业学生没有扛锄头下过地,不会使用基础农具,不会判断土壤墒情,不具备基本的种植养护技能[8]。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脱节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因此,耕读教育不仅要强调“躬身劳动”,也要强调“文化传承”。在农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产、生活、艺术等方面的传统耕读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并最终形成坚实的文化自信。在农事劳动教育过程中,适当保持传统耕作方式的比例,让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了解传统农业耕作、畜牧生产和农产品初级加工技术。通过传承传统农耕技术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农耕文明的底蕴内涵,并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1.3 “知农爱农”精神渗透,培育兴农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其中乡村人才振兴是关键。高等职业院校在乡村基层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9]。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担任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技支撑等重要角色,不仅要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大量技术合格的人才,还要使这些人才热爱农村、了解农村、理解农民并愿意扎根农业农村。

目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招生和就业两端均存在工作开展不利的情况。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分数来看,高考生对涉农相关专业热情不高,高考分数较低;在就业层面,部分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对农业农村有心理抵触,在毕业后没有留在农村或在农林牧渔领域就业创业。部分涉农专业学生认为“三农”相关领域工作岗位较为艰苦,待遇条件较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农业行业技术水平整体较低,难以有大的个人发展等[10]。总之,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多样,其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心态和认知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耕读教育,让高职学生到田间地头,深刻理解脚下土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托举作用;让高职学生融入到乡村村民中间,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一起劳动,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感受现代科技兴农助农的力量,体会行业光明的发展前景。在系统科学的耕读教育体系下,学生躬身在祖国的田野间,呼吸着乡村新鲜的空气,品尝着自己甜美的劳动果实,自然增强了对行业的信心和对祖国的热爱[11]。目前,第一产业的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产业规模逐年递增,行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农业及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加旺盛,社会对农业的认知和态度也悄然发生改变[12]。高职涉农专业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耕读教育让学生“知农爱农”,引导毕业学生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2 耕读教育体系应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出发,实践活动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耕读教育在劳动教育层面必须突出实践性。

2.1 要坚持开展农业物质生产实践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涉农专业学生要高标准掌握主流农业技艺,开展农业物质生产实践是必要途径。在优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科学设置农业生产实训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根“三农”开展耕读教育,走进山水林田湖草,以田间地头为课堂和实践主阵地。

保证农业物质生产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定比例,要保证农业物质生产教学符合因地制宜的农时,要精密设置常规和专项农业物质生产实践与体验,力求覆盖当地模式农作物(或畜、禽、水产)的生产全过程和关键技能点。遵循“知” “行”成才规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设计搭建耕读结合、理实一体的教育场景,创造师生与群众共进环境。

2.2 要坚持开展“三农”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了解乡村是爱农民、爱乡村、爱农业的前提。涉农专业高职学生应到乡间、田地里,进入农户家中,走进农产品加工厂。在掌握区域农业农村简要历史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农”社会实践。

耕读教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农”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乡间专项田野调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体验省情活动等。其中乡间专项田野调查因为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长期性、深入性和针对性而往往取得较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通过乡村田野调查掌握乡村基本概况,了解农民所思所需所想,最终集合成区域农村生产生活等的基本实情全貌。不仅有利于涉农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开展农业农村工作,更促进学生和农民的紧密联系。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要务必保证学生思想的正直纯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搭建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深刻学习领会最新精神,及时学习国家政策,紧跟行业发展。师生共同学习,共同领会感悟,形成统一思想。借助师生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将最新精神、最新政策和最先进技术宣传到农业生产一线。这样的耕读教育让涉农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并且通过思想下乡、政策下乡和技术下乡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

2.3 要坚持开展农业科学文化实践

既传承耕读传统,又紧跟现代农业科技与产业前沿,耕读育人体现传承性、时代性和前沿性。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与政府、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平台、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共建耕读教育平台、联合开发综合性耕读教育项目。

发挥高职院校科研优势,组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加入农业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团队。广泛就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社会及科学问题为题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真正为农业、农民、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最终创造出优秀的科技成果和创新项目。教师带头形成师生团队,着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立以师生团队领衔挂牌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让学生在科技转化落地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担任科研成果落地时的沟通协调、调查走访、数据统计和推广实验等任务,拉近学生与土地的距离,让学生亲身体会自己的努力和乡村面貌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并最终造福乡村。

3 构建耕读教育体系的几个要点

紧抓耕读教育工作目标,构建耕读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在构建耕读教育体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图1 耕读教育体系

3.1 要进一步明确耕读教育的时代内涵

首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在规范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耕”的内涵外延。“耕”应将提升农业技艺、熏陶农业文化、二次开发智力、亲近农村农民、农业技术服务等结合起来,开展多样化、规律化、合农时的系列农耕劳动[13]。通过耕作劳动,使涉农专业大学生掌握基本农耕及畜牧技术。涉农专业学生在劳动中实践自身知识,同时感悟劳动之不易,进而理解劳动人民贡献之伟大,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另外,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目标和课程标准,将“读”的内涵进行提升。为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必修课并对其他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改革。不仅应开设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相关课程;更应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和生态文明等渗透到所有课程。

3.2 发掘区域资源拓展耕读教育的实践空间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开辟新的耕读教育时间空间。在建设好校内耕读实践基地的同时,开展高质量“校-政-企”深度合作,争取社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将现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非遗传承小院、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赋予教育涉农专业学生的功能。在纪念馆、博物馆开展现场学习、志愿讲解等耕读教育实践,农业文化推广;在文化馆、非遗传承小院开展农耕文化类耕读教育实践,担任志愿讲解员,面向市民推广非遗文化;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农业技艺类耕读教育实践,和技术人员一起调试设备开展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实践与体验。

同时,将耕读教育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相结合,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员、教师下企业锻炼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平台顺势开展耕读教育,形成师生同奋斗共奉献的良好局面,提升耕读教育的成果含金量。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耕读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14]。耕读教育效果也要科学合理地评价。首先,要构建包含教师、实践指导人员、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等在内的评价主体。其次要从耕读教育的育人目的出发,在学生品格、智力、体力、美学等方面的进步上进行考察。同时一定要结合涉农专业高职学生将来工作的岗位特点进行考核,推荐采用行业标准开展“工单”式考核,同时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社会服务能力等。在考察方式上,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过程性打分提升涉农专业学生农业操作规范程度;通过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选择优秀典型,树立榜样;将专项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体现耕读教育角度,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评优推优的重要参考。

4 结语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教育部面向高等教育涉农专业在教学开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开具的针对性解决方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肩负着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任。效果良好的耕读教育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构建耕读教育体系时,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专业发展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展生产、社会和科学三大类型耕读实践活动,在构建耕读教育体系时,要进一步明确耕读教育的时代内涵,突出耕读教育的“渗透性”和“深入性”;发掘区域资源拓展耕读教育的实践空间,统筹校内外空间和资源为人才培养所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耕读教育评价体系,保证及时诊断改革提升耕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结合专业定位和实际,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研究加强耕读教育的措施举措,形成与当地农业农村风貌相适应,符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的耕读教育体系;在提高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能力上下功夫,并不断突出专业特色、凸显育人成效,尽早探索出一条兼具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猜你喜欢

农耕劳动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