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联合腹直肌超声在女性漏尿症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1〕
2023-12-22段香凤詹春华刘金娣
段香凤,钟 燕,詹春华,刘金娣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女性漏尿症也称尿失禁,是指女性不受自身控制地排出尿液,且随着妇女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危害女性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1-2]。压力性漏尿症是指患者进行剧烈活动、用力等增加腹部压力时尿液会不自主地排出;功能性漏尿症由患者精神障碍,认知能力差等导致;畸形性漏尿症由输尿管异位导致[3-4]。漏尿症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彻底治愈,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因此预防女性漏尿症至关重要[5-6]。超声检测可以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对盆腔疾病进行准确预测,且价格较低。盆底超声检查可以很好地评价患者肌肉功能和受损情况,且数据直观可靠;腹直肌超声检查能够很好地诊断患者腹直肌分离和盆底功能障碍问题[7-8]。本文探讨盆底超声联合腹直肌超声在女性漏尿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漏尿症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女性漏尿症患者4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女性40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52.39±5.61) 岁,产次(1.87±0.19) 次。观察组年龄(57.33±6.32) 岁,病程(3.19±1.27) 年,产次(1.22±0.23) 次;其中压力性漏尿症22 例,功能性漏尿症12 例,畸形性漏尿症6 例。两组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符合宋岩峰的《女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9]诊断标准;无盆腔类妇科手术史;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对照组无漏尿症者。排除标准:妊娠妇女;生殖系统发育畸形;盆腔脏器脱落患者;依从性较差,且具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盆底超声联合腹直肌超声检查,操作如下:第一,检查前适当饮水,护理人员做好健康教育,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保证诊断过程中情绪平稳,适当充盈膀胱。第二,腹直肌检查:选用E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择L14-5WU探头,频率6~12 MHz,常规消毒,将耦合剂涂抹于患者腹部,探头置于患者腹部进行脐水平、脐上3~5 cm及脐下3~5 cm腹直肌检查,水平测量静息和卷腹状态下的腹直肌间距。第三,盆底超声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保持膀胱充盈;阴道超声检查时探头套上无菌包膜套,消毒后在探头上涂抹无菌耦合剂,置于阴道外口和尿道外口之间,取正中矢状切面由腹侧向背侧依次进行扫查,显示耻骨联合、耻骨后间隙、膀胱、膀胱颈、尿道,截取患者静息以及屏气用力时膀胱、膀胱颈、尿道的图像,做好相应的记录。调整探头,以经过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为参考线,使耻骨联合中轴线与经过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呈45°角,分别在平静和压力(做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检查,Valsalva操作时间持续6 s以上,可见盆腔器官移动,先后收集静态和动态的数据。3 名识别扫描图像人员均具有5 年以上影像科工作经验,对于有不同意见者,查阅资料并组织讨论得出一致结果。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静息和最大Valsalva动作下的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与膀胱颈连接部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比较两组在静息和卷腹状态下脐水平、脐上3~5 cm及脐下3~5 cm腹直肌间距;比较两组尿道内漏斗口形成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在不同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和尿道倾斜角以及膀胱颈移动度比较
两组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及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alsalva动作下观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及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状态下超声检查情况比较
2.2 两组腹直肌间距比较
两组静息和卷腹状态下观察组腹直肌间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直肌间距比较 单位:cm
2.3 两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比较
观察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为40%,高于对照组的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女性漏尿症是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阴部疼痛和腹部坠落感及身体异味,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患者对社交的恐惧,影响其正常生活[10-11]。漏尿症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尿道括约肌功能退化,导致控尿功能衰弱,患者出现不自主的漏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功能的衰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13]。由于患者对漏尿症的认知不足,导致就诊率较低;由于治疗时间长且难以彻底康复,患者更加焦急和暴躁,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于症状较轻的漏尿症患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14-15]。临床常用的漏尿症诊断方法有尿动力学检查,但是尿动力学检查可能会造成感染,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超声检测对早期漏尿症患者的诊断效果最佳,能准确预测女性盆腔疾病和漏尿症的病因,帮助医生获得更具体的信息,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16-17]。
盆底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盆底结构,准确评估盆底功能障碍程度,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和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alsalva动作下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漏尿症患者盆底结构发生了改变,在压力状态下,膀胱颈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尿道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尿道倾斜角和膀胱尿道后角均会加大。膀胱颈可移动,移动度越大,说明患者的盆底支撑功能受损越严重;尿道倾斜角反映尿道的不稳定性,尿道倾斜角越大,说明女性漏尿症概率越高;膀胱尿道后角反映膀胱肌肉控制功能,当膀胱尿道后角增大时,说明机体内控尿功能障碍。当机体盆底功能障碍时,尿道口松弛,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升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
腹直肌分离可引起腹壁疝,还可导致腰痛和盆底功能障碍,腹直肌超声可以精确测量腹直肌间距,评估患者盆底功能受损程度,为漏尿症患者提供诊断信息[20]。本研究显示,静息状态和卷腹状态下观察组腹直肌间距均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漏尿症患者腹直肌间距会增大,腹直肌超声可以准确显示腹部肌肉形态,通过测量腹直肌间距判断障碍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盆底超声联合腹直肌超声检查可评估女性漏尿症病因,真实、准确地反映患者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并预测疗效,为临床决策、干预提供可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