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程为平教授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用药规律*

2023-12-22刘华倩程为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亚健康白术处方

刘华倩,程为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亚健康是介于“第一态”健康和“第二态”疾病之间的一种潜病状态,或称为半健康或半疾病状态[1]。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尚未清晰,临床分为脑力疲劳、体力疲劳和心理疲劳,此类状态属于中医“未病”范畴;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增高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影响,我国亚健康状态人群约占总人口的70%[2],亚健康状态被WHO列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程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文章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程为平教授运用中药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收集2017年1月—2021年8月期间程为平教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电子病历及处方用药,共计病历268份,有效病历194份,其中女137例,男57例,男女比例约为1∶2.4。男性平均年龄为(51±0.2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4±0.36)岁。

1.2 诊断标准 疲劳型亚健康状态诊疗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编撰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进行评判。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治疗期间单纯服用中药汤剂。(3)就诊次数达3次及3次以上。(4)经程为平教授诊治且病历信息可靠完整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2)经治疗无效者。(3)具有基础疾病和(或)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疾病者。(4)辅助西药、中成药及除中药治疗外其他疗法治疗者。

1.5 分析软件 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V2.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6 中药及证候命名规范 鉴于中药的别称以及门诊病历录入不规范,对纳入的中药按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学》[5]进行统一规范,如“夜交藤”统一为“首乌藤”,“生地”统一为“生地黄”等。同时为便于辨证分型用药,对特殊药物的炮制方法(如炙甘草、制何首乌等)进行标记区分并统一命名。

1.7 处方录入与校对 复诊患者以首诊处方录入,为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避免由人为导致的数据错误,录入病历后由双人对数据进行审核验证。

2 结果

2.1 用药频数 本研究纳入程为平教授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病历处方共计194份,涉及药物共计158味。其中用药频次超过20的药物共计34味(见表1),前10位依次为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灵芝、生地黄、茯苓、陈皮、党参、白芍;同时对用药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常用剂量进行统计(见图1)。

图1 常见药物剂量与出现频次(前5味)

表1 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

2.2 药物性味归经 所录入方药中,进行中药四气统计(如图2)得到温性药物约33.00%,寒性药物占31.40%,平性药物占30.66%,凉性药物占3.63%,热性药物占1.33%;进行中药五味统计(如图3)得到甘味药物占47.28%,苦味药物占28.74%,辛味药占14.96%,酸味约占5.85%,咸味药占3.17%;归经频率居前三的分别为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以及足厥阴肝经(如图4)。

图2 中药四气统计图

图3 中药五味统计图

图4 中药归经统计图

2.3 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 将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处方支持度个数设为78(支持度为40%),置信度设为0.9,得到治疗本病的用药模式及对应频次,应用“用药模式”得到中药组合23组(见表2);应用“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药物21组(见表3),同时得到药物关系图(如图5)。

图5 药物关系图

表2 用药模式分析

表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2.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 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得到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共26个(见表4)、新处方13个(见表5)、新处方药物网络展示(如图6)。

图6 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新处方药物网络关系图

表4 熵聚类分析药物核心组合

表5 熵聚类分析药物新处方

3 讨论

3.1 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无器质性疾病,但是呈现出反应能力减退、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下降等不良状态,临床主诉为疲劳、倦怠、乏力、头晕、失眠、腰酸背痛等,中医属“虚劳”、“解堕”、“解”等范畴,其中有关“解”病名描述的记载与现代疲劳型亚健康状态最为相似。“解”最早出自《素问》:“尺脉缓涩,谓之解。”在《类经》卷十六有相关解释:“解,懈也;亦,迹也。身体解,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即周身肌肉涣散而若解,遍体骨节皆松懈为。《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曰:“解,肝肾虚病也。……解者,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伫不可名,谓之解亦也。”

3.2 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 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诊疗逐年增加,王天芳等[6]将本状态分为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等24个相关证型;崔换天等[7]认为抗疲劳应以补气助阳、养阴清热与理气疏肝为主;新安医学立“固本培元”法,重先后天之本,防治亚健康状态[8]。廖艳等[9]指出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3.3 程为平教授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思路 程师将疲劳型亚健康状态命名为中医的“倦怠症”,从肺脾论治,兼顾肝肾,指出肺脾两虚型为本病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体力疲劳的病位主要在脾[10],脾虚日久,母病及子,土不生金,则肺气虚弱;金为土之子,子盗母气,脾气亦虚,出现乏力、懈怠等症状。脾为后天之本,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有云:“劳则伤脾,脾主四肢,故困倦无气以动。”若饮食失宜,情志失调,起居失常,劳作失度,则损伤脾气。脾病则无以运化,生化无源,升降失司,清浊不分,内生痰浊,故倦怠乏力,形重肢困。

程师提出本病常兼肝郁气滞之证。肝喜条达恶抑郁,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情志不畅,则肝失疏泄,气血失和;又肝为“罢极之本”,主筋,司运动,过劳伤肝,气机郁滞,产生疲劳。肝脾为全身气机的主导,肝脾相用则气机调畅有序,肝脾失调则气机逆乱,出现“神”与“形”失常的亚健康状态[11]。

程师以补脾益肺,疏肝解郁之法,兼以养血、化痰、祛湿等,脾肺同调,兼顾肝肾,使肺恢复宣发肃降之职,脾气健运,肝木条达,则气血通畅,脏腑功能正常,疲劳自消。

3.4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用药规律分析

3.4.1 药物分析 通过对药物性味归经统计分析,程师宗《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善用甘温药物改善患者倦怠乏力症状,李东垣《脾胃论》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祛湿邪、标本同治。肺脾两虚为本状态最典型证候,故药物多入肺、脾经为主。通过对药物频次及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次在前5位药物的常用剂量以及前10位药物的频次排序,其中黄芪甘温补中,健脾益肺,有“补气之长”之称。《本草纲目》曰其“可治一切气衰血虚诸证。”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含有皂苷类、黄铜类多糖类等有效成分,在抗疲劳、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有显著作用[12],为改善本状态主要应用药物。白术甘苦温,健脾补气,培土生金。有研究显示白术含有挥发油、内脂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及白术三醇等多种成分。具有保肝、调节胃肠运动、抗炎性反应、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及免疫代谢、降血糖等作用[13]。炙甘草气血双补,主治虚劳诸症。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为血中之气药,与黄芪配伍治疗气血两虚,气血充盈,肝脾健旺,则疲劳缓解。灵芝健脾胃,益气血,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保肝护肝,调节免疫,抗衰老等药理作用[14]。茯苓利水渗湿,健运脾气,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多糖有保肝,调节免疫力的药理作用,对改善疲劳症状有很好的疗效[15]。

3.4.2 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23组,主要以黄芪、白术、当归、灵芝、炙甘草等相互交替使用,出现频次最高药对有白术-黄芪,白术-炙甘草,白术-当归,炙甘草-黄芪,当归-灵芝,均为补气健脾,气血同调的药对,气血调和,脏腑通畅,疲劳消除。

3.4.3 熵聚类分析 通过熵聚类数据分析,演化出核心组方26个,新处方13个,用药分析如下:新处方1中的白茅根清热利尿,《本经》云其:“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旋覆花疏肝通络,王不留行入肝经,缓解肝气郁结,覆盆子固肾养肝,用于肝郁血瘀诸症;新处方2中的防风善祛内外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牡蛎收敛固涩,平肝潜阳,海螵蛸收敛固涩,刘寄奴通经散瘀,用于汗出诸症;新处方3中的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柴胡疏肝解郁,与归芍同用,补肝之体助肝之用,《本草纲目》:“……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柴胡又可以引气上行,以充脑髓,脑窍清灵,诸身气血调和,疲劳得以缓解。陈皮理气调中,补中有行,补而不滞。郁金行气解郁,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行散降泄,枸杞子滋阴养肝,用于肝气郁结诸症;新处方4中的侧柏叶清热利湿,仙茅强壮筋骨,制何首乌补肾养肝、黄精补脾气益肾精,用治肝脾肾三脏。新处方5、6中化裁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配伍枸杞子滋补肝肾,配伍远志祛痰解郁开窍;新处方7均为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之药,诸药配伍具有滋肾壮阳的作用;新处方8中芪归灵相配,气血双补,沙参、黄柏清热滋阴,川楝子疏肝行气;新处方9中的黄芩、地胆草清热利湿,路路通疏肝通络,补骨脂温脾肾助阳气,诸药配伍寒温相配,阴阳双补;新处方10、11、12中化裁增液汤、沙参麦冬汤,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伍川楝子,行气解郁,配伍郁金行气解郁,枸杞子滋补肝肾,银柴胡善于清虚热、除肝热,用于气机郁滞、阴虚内热诸症;新处方13为三仁汤变化加减,配伍苍术健脾祛湿,鸡内金健运脾胃之气,用于脾虚湿胜诸症。

3.5 疗效分析 应用疲劳自评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16]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示治疗后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主诉症状减轻,躯体疲劳、精神疲劳以及疲劳后果的整体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4 小结

综上所述,程为平教授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以肺脾两虚为主要病机,健脾益肺兼舒肝为主要治法,药用甘温之品、主入肺脾二经。核心药物以黄芪、白术、当归、灵芝、炙甘草为主,补气养血、肺脾同调,辅以柴胡、陈皮、郁金、白芍等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利湿,玄参、麦冬、天冬、生地等滋补肝肾阴液,共奏缓解疲劳之功。程为平教授擅用古方,根据临床体会,辨证分型,化裁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增液汤、沙参麦冬汤等,临证进行加减变化,治疗疲劳型亚健康状态颇有疗效,值得学习借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亚健康白术处方
人间处方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