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3-12-21李佳肖蔡卫民

旅游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展览业场馆空间

李佳肖 蔡卫民

[摘 要]研究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我国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展览场馆数量与面积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双核双次环核群—集聚散点”分布,与国家战略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相耦合。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环珠三角城市群和环长三角城市群,两个次级核心区分别为以北京、天津和廊坊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为核心的冀鲁豫环核延伸群;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呈正向自相关,地区展览场馆集聚度与其邻近地区呈现相似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局部呈“双高型、双低型、低高型”三种关联模式;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格局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指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鉴于各区域间非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展览业体系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关键词]展览场馆;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 F71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4-0080-09

展览业作为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兴服务业,具有投入产出高效益性、产业高联动性等优势,已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1-2]。展览场馆作为展览活动的空间载体,对其进行规划建设是地方展览业发展的基本依托,也是城市和地区展览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映射。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按照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科学规划展览业区域布局,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城市和展览场馆。随着展览经济效益的持续释放,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会展业利好政策,如成都市发布的《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2022),西安市发布的《西安市会议会展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等[3],推进重点展览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展会的承载能力,展览场馆建设随之迭代。但是,当前部分地区展览场馆利用率偏低,另有地区展览场馆设施未能满足展览业所需[4]21,如何优化展览场馆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展览业结构优化升级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系统分析,利于优化全国展览场馆、展会布局,为推动展览业体系布局合理、发展均衡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展览业高质量发展。

1 文獻回顾

国外学者主要围绕展览场馆建设与管理展开系列探讨,具体涵盖建筑设计[5]、服务管理[6]及场馆智能化[7-8]等方面。随着我国展览业的起步发展,学界对展览场馆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以下3个方面:(1)围绕展览场馆经营管理展开定性分析。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展览场馆的利用率,以个别城市为例,对其现状、原因展开充分讨论,并提出提升策略[9-11]。另有学者关注到展览场馆建设的市场影响,并以上海两个会展中心为例展开研究,并提出系列管理对策[12]。(2)围绕展览场馆与展览业的互馈关系展开研究。有学者指出展览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提升展览业区域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13],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展览业发展水平[14]。另有学者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得出大型展览场馆建设对展览业发展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4]20。(3)围绕区域展览场馆空间结构展开研究。随着我国展览业迅速发展,其在空间上的地理现象不断显现,部分学者对这一地理现象展开探讨,普遍得出我国展览业发展呈现鲜明的空间集聚[15]与非均衡特征[16]。另有学者对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展开研究,例如任国岩和胡程元等分别以长三角城市群和江苏省为例,从展览场馆集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并通过定性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17-18]。还有学者利用均衡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法概括总结我国会展场馆的空间结构[19]。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有关展览场馆的研究已广受关注,通过定性分析对其经营管理及其与展览业的关系展开大量讨论,对于其空间结构的研究虽已有涉猎,但整体而言较为薄弱,缺乏对其空间关联特征和影响机理等方面的系统性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出发,以我国展览场馆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识别我国展览场馆空间集聚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探究其空间关联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剖析其驱动因素,并厘清影响机理,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补充,在实践方面为优化展览业空间格局、促进区域间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助力展览业高质量、稳健发展。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由于目前展览场馆统计口径不一,面积较小的展览场馆规模有限,在投资力度、经济效益产出等方面不具优势,且对我国展览场馆资源代表性不强[4]21,故参照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统计方式,对室内展览面积超过10 000m2 的展览场馆进行汇总。截至2019年,通过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官方网站的搜索共搜集到259座展览场馆的有效信息,利用百度地图拾取坐标信息,借助ArcGIS 10.2软件对展览场馆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展览场馆数据来源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同时结合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会展机构进行核实。影响因素各指标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2019年),营商环境数据来源于《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2》。研究区域为中国内地(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3 中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

3.1 总体空间结构特征

展览场馆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数量与面积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图1)。从地理区划层面来看,呈现以华东地区为首的显著极化格局,共分布展览场馆101处,占比39%;华南地区次之,占比15.44%;西北地区数量最少,仅有11处,占比为4.25%。就展览场馆面积而言,华东地区同样处于首位,共4 634 600m2;华南地区次之,共2 377 500m2;西北地区展览场馆总面积最小,仅524 300万m2。从省域层面来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展览场馆分布数量差异显著,其中山东41处、广东27处、江苏26处、浙江20处、河南17处和河北16处,这六个省的展览场馆数量超总量的半数,占比近60%,展览场馆已具规模优势。新疆、广西、宁夏、海南、西藏和青海六省(自治区)展览场馆数量极少,共占比3.09%。就展览场馆面积而言,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天津六省(直辖市)的展览场馆面积超全国总面积的半数,同样表明上海和天津两市的展览场馆规模较大。山西、甘肃、西藏、青海、海南和宁夏六省(自治区)的展览场馆面积极小,共占比2.64%,有待培育和发展。

3.2 空间集聚特征

展览场馆空间分布集聚态势明显,呈“双核双次环核群—集聚散点”分布。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类型,结果显示,最邻近比率R 为0.48(R<1),Z得分为-15.94,显著性水平P值<0.01,表明全国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呈鲜明集聚态势,属于凝聚分布类型。进一步运用ArcGIS 10.2软件对全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进行核密度测算,结果显示,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和两个次级核心区,环绕核心区周围形成环核群,且核心区均位于东部地区,其他展览场馆则主要呈散点状坐落于全国版图中。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以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为核心层级扩散形成的环核珠三角城市群,以上海、苏州、杭州为核心层级扩散形成的环核长三角城市群。两个次级核心区分别为以北京、天津和廊坊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的环核城市群;以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扩散形成的冀鲁豫环核延伸群,双核双次环核群的空间格局同样佐证我国展览场馆的空间集聚性。此外,湖南省内形成长株潭集聚点,福建省内形成莆田、厦门和泉州集聚点,展览场馆已具有集聚雏形。其他各地展览场馆主要依托省会城市呈散点状分布,表明展览场馆的培育与发展有赖于城市资源要素的支撑。

3.3 空间关联特征

运用GeoDa软件展开局部空间关联分析,结果呈现3种关联模式,即高高集聚型(H-H)、低高集聚型(L-H)和低低集聚型(L-L),如表1所示。

高高区(H-H):双高模式表明该地自身及其邻近区展览场馆分布密度值普遍较高,对其周围地区产生正向空间扩散和溢出效应。根据局部空间关联结果,以山东、江苏两省为核心呈现双高型集聚态势,与京津冀、河南和浙江等地形成强强空间联动格局,发展成为连片高值簇,区域间发展处于相对均衡状态。山东和江苏两省为展览场馆高密度区,展览产业链完整且成熟,相关资源、要素向周边省市溢出,京津冀、河南、浙江等地展览场馆发育条件已相对完好,承接空间辐射和溢出,共同形成展览业集聚区,通过业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双提升,高值区逐渐具备自我强化机制。整体而言,展览场馆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已形成展览业发展基地。

低低区(L-L):双低模式表明该地自身及其周围展览场馆分布数量均较少。结果显示,低低区集中分布在我国西部,辐射范围较广,以新疆、四川和甘肃为核心与其邻近区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滞后区。

低高区(L-H):低高模式表明该地展览场馆密度值较低但其周边地区却较高,呈现空间离散态势,区域差异较大。局部空间关联结果显示,低高区零星分布,安徽和海南两省呈显著低高发展模式。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展览业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且步伐快,国内外市场广阔,对周边地区资源和要素的空间吸引力强;安徽、海南两省展览业基础尚未牢固,难以承接溢出效益,逐渐发展为区域凹地。

4 中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1 指标选取及说明

展览场馆是展览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分布受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1)经济实力(F1)。展览场馆建设有赖于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实力直接影响资金投入的力度和物质保障能力,故选取人均GDP(F1)表征[23]124。(2)人口规模(F2)。地方人口数量是展览活动重要的客源市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展商和参展观众规模,故采用人口密度(F2)衡量[20]395。(3)对外开放程度(F3)。展览业具有外向性特征,对外开放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国内外参展商和参展观众规模,是展览业迈向国际化的基础[24],故选取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F3)予以表征[25]。(4)科技创新(F4)。科技创新助力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同时也是举办高质量展览会的关键,两者共同推进展览场馆空间分布优化,故选取国内3种专利申请授权量(F4)衡量[26]。(5)产业结构(F5)。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展览业的发展环境,进而影响展览场馆的培育建设和良好运作,故选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衡量(F5)[23]125。(6)政府指导(F6)。展览场馆的空间布局与国家战略密不可分,地方政府的规划与指导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鉴既往研究,选取地方财政支出表征(F6)[27]。(7)营商环境(F7)。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吸引客流、资金、企业及项目等作用显著,选用营商环境指数衡量(F7)[28]。

4.2 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4.2.1 因子探测

借鉴阮文奇等对探测力值的划分标准[29],根据探测结果得知(表2),各项因子均为核心因素,对展览场馆空间分布产生较强影响,且均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按照q值解释力大小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排序,依次为:人口规模(0.919)>对外开放程度(0.814)>经济实力(0.785)>政府指导(0.661)>科技創新(0.642)>产业结构(0.636)>营商环境(0.574)。由此可见,人口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地区经济实力对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的影响最为突出。

4.2.2 交互探测

鉴于在实际发展中,展览场馆空间分布并非仅由某一单因子决定,故对影响因素展开交互探测以明晰不同因子共同作用对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的影响作用。由结果可知(表3),双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度显著增强。从交互类型上看,均为双因子增强型,即双因子交互作用大于两个单因子中解释力度较强的因子,影响力q 值显著提高,表明因子间共同作用基本主导了我国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从交互影响力来看,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F2∩F1)的交互作用最强,q 值高达0.970;人口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F2∩F3)次之,q 值为0.964;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F2∩F5)的影响力q 值为0.961。可见,人口规模与其他因子产生合力时影响作用更加突出,再次佐证我国各地呈现以人口规模驱动展览场馆空间布局的鲜明特征。

4.3 影响机理

(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影响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最主要的核心因素,起重要引领作用,q 值为0.919,且极为显著。人口规模从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两个维度起作用:一方面,当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相当部分从业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地区人口数量众多,服务业人力资源禀赋相对较多,为展览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展览场馆的运营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人口规模是地区潜在客源市场规模的直观表征,人口密度值越高、规模越大,参与展览贸易活动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利于实现潜在客源向现实客源的转化。随着展览业的繁荣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展览刚性需求助推展览场馆建设,通过供求关系的良性互动,促进其规模扩大,进而形成空间集聚。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地是我国人口重要集聚区,截至2020年底,人口规模达6 064万,占全国总量的4.29%,展览、会议、展贸等活动开展频繁,客源市场的需求量为展览场馆的建设和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引。

(2)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对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度较大,为展览场馆的建设和培育提供良好契机,q 值为0.814,且极为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展览业为我国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根据外贸需求举办各种洽谈会、经贸展,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如广交会、上交会和投洽会等。相应地,对外开放为我国展览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展览业迅速发展,业务不断壮大,客观要求培育建设具有相应承载能力的展览设施,展览场馆建设也随之迭代,推动展馆建设从“北上广”遍及全国大中小城市。随着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展览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展览场馆建设也不断普遍化和大型化。较中西部地区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较早且水平较高,利于展览场馆的空间集群。

(3)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对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影响力q 值为0.785,且极为显著。一方面,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展览场馆建设和布局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在财政支出、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为展览场馆的维护运营、规模扩大提供了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国内外展贸活动频率较高,对展览场馆的需求量大,促进展览场馆空间集聚。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作为领跑者,经济实力雄厚,为展览场馆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物质保障,展览场馆集聚效应强,成为我国展览业繁荣发展的奠基石。反之,中西部地区则分布较为零散。

(4)政府指导。政府指导的探测力q 值为0.661,且较为显著,表明政府的引导与规划对我国展览场馆的现有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对地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是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不仅体现在推动地方和区域展览业发展所制定的宏观政策与发展规划上,同时也反映着政府对地方展览业发展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支持。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布局与国家战略布局相契合,国家战略的部署与延伸客观要求打造国家级会展平台,建设超大型展览场馆,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广交会展馆分别对应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在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在促进展览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展览场馆的培育与建设,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明确指出,要统筹全国展馆、展会布局和区域展览业发展。此后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会展利好政策,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培育建设不同规模展览场馆,以促进展览业空间结构优化。

(5)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对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驱动作用,影响力q 值为0.642,且较为显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日益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随着展览业经济发展的壮大,各大城市掀起建馆热潮,科技创新水平高的地区不仅能够提升建设效率,同时可以借助数字科技成果使其极具创新理念,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此外,科技成果的应用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设备维护、更换成本,成为展覽场馆选址建设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

(6)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为展览场馆建设落地奠定了产业基础,同样对其空间分布产生重要作用,q 值为0.636,且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展览场馆的空间布局与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发达,意味着地区具备展览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表明,地区住宿、餐饮、通信、文化传媒等相关行业业态相对成熟,区域服务接待能力较强,为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配套设施和接待环境,故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展览场馆布局和优化调整方向。反之,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综合服务能力有限,大型展览场馆运营的基础、配套设施则难以跟进,进而制约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在空间上呈零散分布。

(7)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对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q 值为0.574,且较为显著。展览业作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同样有赖于地区所打造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能促进经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吸引海外资本及项目的投入,扩大国内外参展企业规模和观众规模,增加展览业务,提升国际展会举办频率,从而对规模大、水平高的展览场馆需求更大,客观要求完善供给体系,特别是展览场馆的建设与优化布局,以提高供给适配性,推动展览业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相较中西部地区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贸易发达、市场活跃度和展贸交易率高,展览场馆集群度也普遍较高。

由上述分析得知,我国展览场馆空间格局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是人口规模、对外开放、经济实力、政府指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及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图2)。人口规模为展览业发展培育客源潜力,其地域差异引领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外开放程度为展览场馆的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促进展览场馆培育和规模壮大;地方经济实力为展览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进而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文件为地方展览业发展和展馆布局提供了指导,出台系列利好政策为其提供服务与支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科技创新在展览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为展览场馆智能化发展、运营培育上升潜力,注入新鲜活力,进而驱动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为展览场馆发育奠定基础、提供发展条件。此外,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与其他因子产生显著的互补作用,其合力进一步强化了展览场馆现有空间分布格局。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识别了全国尺度下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集聚和关联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剖析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炼出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展览场馆数量与面积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呈依次递减的态势;展覽场馆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双核双次环核群—集聚散点”分布,与国家战略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相耦合,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环珠三角城市群和环长三角城市群,两个次级核心区分别为以北京、天津和廊坊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为核心的冀鲁豫环核延伸群。

(2)中国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呈正向空间自相关,地区展览场馆集聚度与其邻近地区呈现相似特征,“马太效应”明显。局部呈“双高型、双低型、低高型”3种关联模式,分别为:以山东、江苏两省为核心表现出双高型集聚态势,与京津冀、河南、浙江等地形成强强空间联动格局,发展成为连片高值簇;以新疆、四川和甘肃为核心表现出双低型集聚态势,与其邻近区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滞后区;以安徽和海南二省为核心表现出低高型集聚态势。

(3)中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格局是人口规模、对外开放、经济实力、政府指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规模是引领我国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最主要的核心因素,政府政策在宏观层面对展馆的空间布局予以指导,对外开放为展馆建设提供新契机,经济实力则为展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科技创新是展馆智能化的内在驱动力,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为展馆发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发展条件,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与其他因子的合力进一步强化了展览场馆现有空间格局。

5.2 讨论

展览场馆作为展览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展示地区展贸经济水平的重要窗口。上述研究得出我国展览场馆呈“东密西疏”的空间结构特征,东、中、西部集聚水平差异较大,结合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我国展览场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高集聚区而言,应做好战略定位,推动发展着力点从数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长三角、珠三角等展览场馆高密度区,展览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展览场馆极具规模优势,应将展览场馆数量与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展览场馆资源和集聚优势;建立良好的区域竞合机制,明确不同规模展览场馆的功能定位,大型展馆应注重优化规模结构,培育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品牌展会项目。次级规模展览场馆应与城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有机衔接,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型展会,培育发展专业型展馆设施,促进区域展览场馆的层级化、差异化和互补化发展;完善会展人才供给机制,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素养,自主培养会展高端复合型人才,以匹配不断优化的展览业供给体系,为展览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2)对于低密度区而言,应充分认识并重视发展展览业,统筹安排展览场馆建设培育及其空间布局。展览业以展览场馆为空间载体,应不断提高地区经济实力,为完善展览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应完善财税政策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主动营造适合展览场馆运作的良好环境;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要素,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为导向,培育优质展会项目,依托中转旅游城市建设与其特征禀性相符的专业型展览场馆,打造区域品牌,扩大市场规模;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积极融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中,承接其展览资源要素外溢,提高开放水平,优化边境贸易形式,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打造区域会展高地。

本研究也存有不足之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只探究了我国展览场馆的分布现状,未来可从时空两大维度对其动态演化规律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尚未触及展览场馆的分类分析,国内外展览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展览场馆的类型也在不断细分,后续可对不同类型展览场馆展开纵深研究,深度剖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机理,并梳理发展模式,提出优化路径;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未来展览场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选取的全面性同样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汪秋菊,黄明,姚佳.绩效视角下中国展览业时空演化格局及耦合关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0(1):136-142.

[2] 吴青兰,陈民伟,耿松涛.城市会展业经济影响评估模型与实证:以厦门市为例[J].统计与决策,2022(15):39-44.

[3] 夏龙,申强,王军强.会展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J].产经评论,2020(6):114-126.

[4] 张淑华,朱玉蓉,陈虹全.大型展馆建设对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J].旅游科学,2020(1):20-32.

[5] FAOUZI K, MAY E B, FATNA B, et al. A smartdynamic crowd evacuation system for exhibition center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21,184:218-225.

[6] CHOI H,KIM S.A content service deployment planfor metaverse museum exhibitions:centering on thecombination of beacons and HMD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1):1519-1527.

[7] LI H,JOSEPH K N, VICTOR C W, et al.Fast indoorlocalization for exhibition venues with calibrating heterogeneousmobile devices[J].Internet of things,2018(4):175-186.

[8] KIM I,HWANG C,HWANG I,et al.Influence of emotionalresponding factors of visitors to digital archiveexhibition venues on exhibition success throughimmersion 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the Korea societyof digital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6(3):294-381.

[9] 永树理,赵光洲,李凯.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场馆后续利用价值探析: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73-175.

[10] 赵伯艳,赵梦蝶.老旧会展场馆利用率提升策略探析:以青岛X会展中心为例[J].中国发展,2020(4):22-26.

[11] 孙杨,王婷伟.产业集聚与区域平衡发展:城市会展场馆使用效率对比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5):26-31.

[12] 贾岷江,万春林,岳培宇.大型会展场馆建设的市场影响与管理对策研究:以上海两大会展中心为例[J].城市观察,2017(4):60-70.

[13] 胡平.基于展馆视角的我国会展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3):64-68.

[14] 刘旭,李安琪,刘梦梦,等.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4(15):122-123.

[15] 戴光全,陈欣.因特网视角下的中国展览业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2010(12):2143-2154.

[16] 罗秋菊,罗倩文.中国省域展览业与经济相关关系及其空间溢出研究[J].地理科学,2016(11):1729-1735.

[17] 任国岩.长三角会展场馆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9):86-92.

[18] 胡程元,王承云.江蘇省会展场馆空间集聚研究[J].当代经济,2017(28):37-39.

[19] 李巧.中国会展场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商展经济,2021(23):1-3.

[20] 王金伟,郭嘉欣,刘乙,等.中国滑雪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2):390-405.

[21] 唐健雄,马梦瑶.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0(6):1188-1198.

[22]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1):116-134.

[23] 肖晔,赵林,吴殿廷.中国会展业与会展教育耦合协调度评价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3):119-128.

[24] 高欣,张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会展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0-114.

[25] 刘大均,陈君子,贾垚焱.中国会展客流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12):103-109.

[26] 刘林艳.互联网驱动的展览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8(9):74-84.

[27] 潘方杰,王宏志,宋明洁,等.基于GIS的中国A 级物流企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10):2186-2199.

[28] 张三保,康璧成,张志学.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J].经济管理,2020(4):5-19.

[29] 阮文奇,张舒宁,李勇泉,等.中国赴泰旅游需求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旅游学刊,2019(5):76-89.

[实习编辑:吴宇玲; 责任编辑:吕观盛]

猜你喜欢

展览业场馆空间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场馆风采
展览业的黄金时代
国务院: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展览业体系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的创新研究
国内展览业区域空间布局的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