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12-21吴雁飞

医疗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脑出血

吴雁飞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2200)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虽可控制,但患者须终生服药。若血压控制不良,则该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导致各种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针对该病患者,临床主张在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以清除血肿,挽救生命[2-3]。小骨窗开颅手术是以往临床常用术式,但该术式创伤较大,且需依靠手术医师肉眼寻找出血点,极易遗留残余血肿,无法保证手术效果[4]。有研究显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人民医院于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5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 例。试验组男18 例,女11 例;年龄54~74 岁,平均(62.91±5.69)岁;患高血压时间2~7 年,平均(4.08±0.77)年;脑出血至入院时间3~16 h,平均(11.48±1.67)h;收缩压144~176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62.79±9.68)mmHg;舒张压93~118 mmHg,平均(108.75±8.79)mmHg;脑出血量36~59 ml,平均(44.47±2.69)ml。对照组男17 例,女12 例;年龄55~74 岁,平均(62.78±6.27)岁;患高血压时间2~7 年,平均(4.11±0.82)年;脑出血至入院时间3~15 h,平均(11.62±1.84)h;收缩压145~177 mmHg, 平 均(162.85±10.49)mmHg;舒张压95~119 mmHg,平均(109.12±9.37)mmHg;脑出血量36~58 ml,平均(44.51±2.79)ml。两组性别、年龄、患高血压时间、脑出血至入院时间、血压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6];脑出血量30~60 ml;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家属沟通良好,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脑干出血;存在动脉血管瘤;凝血功能异常;存在多器官衰竭;中途退出。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常规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

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的血肿位置协助其选取适合的体位,并常规消毒、铺巾。切开距离血肿垂直距离最近的头皮,于颅骨钻孔,做小骨窗,然后切开硬脑膜。于切口处用吸引器吸除颅内血肿,若有活动性出血则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同时进行电凝止血。最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关颅。

试验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前期操作同对照组。切开脑硬膜后,经史托斯公司生产的神经内镜组套向血肿腔内穿刺,拔出内芯后置入神经内镜;于CT 辅助下定位血肿位置,神经内镜视野下通过吸引清除血肿。术后撤出神经内镜,常规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颅。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2)神经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3 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内容包括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运动、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等,总分42 分,评分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3)日常活动能力:分别于术前、术后3 个月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内容包括大便、小便、修饰、洗澡、入厕、吃饭、穿衣、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与日常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组 29 82.79±7.12 140.59±14.11 90.87±4.69 10.01±1.33对照组 29 142.58±9.68 240.19±12.69 78.41±5.22 16.89±1.87 t 45.222 30.502 14.307 27.857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血肿清除率(%)

2.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术前,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Barthel 指数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且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分,±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NIHSS 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 例数 NIHSS 评分 Barthel 指数术前 术后3 个月 术前 术后3 个月试验组 29 14.18±1.48 5.37±0.74a 58.99±7.16 88.84±9.25a对照组 29 14.16±1.55 8.64±0.69a 59.12±7.45 76.58±8.37a t 0.073 23.797 0.098 7.13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常见发病部位为脑部基底节区[7-9]。有资料显示,血压越高,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越大[10-12]。高血压脑出血对机体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压迫神经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等严重情况,进而继发脑功能障碍[13]。

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需要CT 扫描定位血肿位置,并借助神经内镜完成血肿清除操作。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光源充足、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已有研究显示,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均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神经内镜手术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利于患者后期恢复,同时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Barthel 指数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且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神经内镜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这可能与神经内镜手术术中创伤小,患者相关神经功能的受损风险较低,且术后恢复较快有关。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扩大视野,保持清晰度,减少手术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且对于深部血肿的清除效果也相对较好。有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脑组织会逐渐出现一些生理改变,血肿的形成可损伤局部神经细胞,血肿增大会压迫周围脑组织,从而出现局部缺氧、缺血情况。而血肿分解产物(如血红蛋白、凝血酶、血小板等)的毒性作用使得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更为严重,增加患者发生颅内压增高的风险。基于以上生理变化,临床需要尽可能在24 h 内清除血肿,减少颅内压对机体的影响,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相比,改善局部脑水肿。

综上所述,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更显著,手术效率更高,术后更快恢复,且血肿清除率更佳,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