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3-12-20胡尊欣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诸多领域均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对该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能推动民族团结的实现,为中华文化的弘扬指明新的方向。高校培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自身履行基本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应有之义。文章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政教学;马克思主义;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141-04
作者简介:胡尊欣(1994—),女,硕士,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将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提上日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重要性等产生明确认知。”[1]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个阶段里,解决差异问题并不是关键性内容,而是要对多样持有尊重态度,提高文化张力的有效性,防止文化生态产生种种波动,从而为民族团结的实现奠定基础[2]。在此背景下,培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是大势所趋,而高校则是实施此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强化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强化学生道德品质,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心理过程或意识
意识与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所有物质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映特点,而当条件达到相关要求时,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意识。在社会实践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知也越来越明确,在态度、认同、评价等方面同样有所提升[3]。沈桂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也与美好家园的建设息息相关,在培育这种意识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了解到历史文化记忆的内涵、特点、重要性等,并对现实文化形式产生清晰认识。郎维伟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一种自觉意识。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民族观
民族观念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发展的进程中所积累沉淀形成的,其中涵盖了民族结构、民族问题以及民族关系等内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立场分析,社会意识在其中显得格外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祖国发展至今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地域广阔,五十六个民族既有多元化特点,又有一体化特点,使中华民族增添了浓重的民族色彩,也是先人们给予我们的珍宝[4]。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这与国家是否可以长治久安息息相關,同时对祖国统一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问题
(一)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
目前,我国诸多高校落实了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以实际的互动交流为主要手段,确保各民族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产生明确认知。但各民族学生的基础交流依旧较少,很多高校在此工作中忽略了全员交流,没有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使制订了有关民族交流的计划,但无法真正落实;很多高校也没有开展切合实际的交流活动,从而制约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从整体层面看,诸多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点缺乏全方位了解,难以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活动中,导致最终的活动效率及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教育活动内容不够明确
从高校教育活动的层面来看,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比较模糊,没有考虑到高校学生的特点需求而融入针对性的培育活动,也忽略了德育视角下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同时,部分学生认为高校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活动比较单一,未产生实际作用,有些活动只是口头表达,没有组织学生真正参与。可见,高校在此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高校没有融入清晰明了的教学内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对相关教育内容的整合程度不足,导致其与思政课的融入出现不合理问题,无法为学生带来充满吸引力的思政课。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待完善
在德育视角下,如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领域备受瞩目,实现此目标的方式不止一种,但主要途径为高校思政课。依据实际情况可知,目前部分高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度较低,没有将相应的培养工作积极落实,开设的课程只停留在选修课中,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引领的价值[5]。并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念及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融入现代化元素,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难以深入理解汉语,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也会导致教学效率偏低。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一)建设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
首先,“引育”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团队。高校须加大学科团队建设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选择科研、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学科团队的“引领者”,选择合适的高校思政教师参与其中,不断完善团队结构。给予学科团队足够的条件支持和经费支持,考虑到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制定针对性的目标任务,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在立足专业背景、年龄结构的基础上打造优质的学科团队。
其次,高校须高度重视教学体系,针对各门思政课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相应的理论专题,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涉及的知识点,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须从社会意识原理的角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融入恰当环节,以此加强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教师需考虑到各个阶段党的理论的不同点及相同点,针对性地融入民族理论与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义的内容[6];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教师须着眼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及内涵,合理融入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面临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阐明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贡献,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如何形成的;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教师须以课程内容的政策色彩为核心,意识到党的民族理论与此课程的关联性,将相关理论和政策成果融入其中,以此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探索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编审教材的环节,须以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和需求作为参考重点,并将思政课涉及的知识点纳入考虑范畴,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其和教材体系有机融合。民族地区和民族高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材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负责,重在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改革创新[7]。从教育内容的层面分析,教师需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放在重要位置,摒棄之前不够全面的课程内容,将党的民族理论融入其中,并侧重对学生讲解新政策的内涵、优势,为学生带来具有吸引力的沉浸式教学,注重和学生的互动,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学内容增添新的生机。
其次,高校须在实践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可以采取组织参观、社会调查、文化交流等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组织大学生参观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内容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大学生开展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调查等[8];高校须充分考虑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现状,以此成立相应的小组,及时宣讲培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对于不同种类的活动,可以将混合编队制度融入其中,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要素的利用率,鼓励学生发表在参与民族特色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全面普及少数民族历史,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融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通过积极活跃的氛围树立较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需开展适用性较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学习汉语的机会,避免其缺少对汉族文化的认识,并且也使汉族学生明确少数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区别,了解多样化的风俗习惯,做到真正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信任对方,以文化为核心,引导各民族学生统一思想。开展多种实践教育活动是一项积极举措,可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始终保持着这种意识,积极处理班级事务,并以良好的态度处理同学关系,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
(三)开展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师资支撑
首先,高校要将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提上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目前的培训体系中,转变之前独立备课的方式,鼓励思政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讨论等。在培训体系方面,我国基本形成了教育部研修基地示范培训、各省教育行政部门集中培训和学校分批培养培训等国家、省级和高校三级培训体系与机制[9]。各级培训需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不足之处,针对此种教育提出新授课标准。在集体备课方面,高校可以将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方式作为主要手段,共同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特点、作用,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哪些内容比较适合展现在课堂中,并针对相关资源等问题进行交流,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全面的教学。
其次,高校须将思政课建设的现状作为参考重点,充分考虑到其整体规划,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园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讲座,进一步拓展思政教师的知识面,使教师在日后工作中将所学的培训内容应用起来。并且,在经验交流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须明确自身职责,重新界定会议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其中,鼓励相关主体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畅所欲言,与其他人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等。
(四)加强思政课教学专题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学术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已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的漫长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切入点,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研究。各项研究须以科研规律为核心,为研究人员的后续工作提供支持[10]。首先,高校须专门成立研究机构,使他们按照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发挥地方拥有实践经验、经费充足的优势,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通过专题研究总结出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成果,促使这些理论成果为实践活动注入新色彩。其次,高校可结合多种因素组织学术交流深化研究。学术交流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强化成果应用的重要方式,此项研究的主体不仅包括民族地区高校,还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和协会的积极参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思考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思政课中,在此主题上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互相分享相应的科研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贡献力量。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对各民族建设精神家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高校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围绕此项工作制定科学制度,使该制度与实际教学相关联;使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程中占据较大比例,创新教学模式与创学理念,为大学生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文化;扩大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围,确保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高职思政课应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思政课为着手点,不断挖掘课程当中蕴含的历史底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高效渗透。一方面,作为思政教师,应关注课堂质量,使思政课堂兼具思想性和理论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还需做好相关知识补充,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生感悟,提升思政课程的灵动性。
参考文献:
[1] 鲁特,魏崇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实践[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2(06):100-105.
[2] 黄德雄,陈宝.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和路径[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3):34-40.
[3] 韩宁,阎占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1):187-193.
[4] 成杰,任新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差序现状与未来转向[J]. 学术探索,2022(09):136-142.
[5] 纪逗. 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理念与实践创新[J]. 知与行,2022(02):59-65+96.
[6] 刘玉. 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2):216-223.
[7] 高振勍. 内蒙古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03):9-12.
[8] 邱雪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使命担当与路径探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2):6-8.
[9] 王新红,程琪慧.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J]. 社会主义论坛,2022(06):42-43.
[10] 龚曼丹. 浅论云南省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J]. 才智,2022(04):72-74.
(荐稿人:崔艳,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