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联系的远程护理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12-20陈颖
陈 颖
(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131)
慢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慢性左心衰竭临床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首要原则[1],一般来讲有效的治疗方案、干预手段、日常治疗可以对慢性左心衰起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状态。而如果患者未得到有效、及时、科学的治疗干预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加重,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全身脏器、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性的病症,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当前我国正在深化终身医疗、系统化医疗和延续性医疗的体系,远程护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医疗人员可以借助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和功能来进行远程交流[3],从而使患者即便足不出户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以及疾病相关疑问解答,由此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医疗系统的压力,优化家庭医疗环境。本研究根据80例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医疗数据,应用基于微信联系的远程护理对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积极而重要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的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采用数字标记方式,按照患者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排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研究组(基于微信联系的远程护理)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1~82岁;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31例;6 min步行距离(480.39±76.27)m。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2~85岁,平均(67.29±3.11)岁;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31例;6 min步行距离(481.74±77.13)m。本次入选研究的患者均已获得知情权,并且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患者已经确诊为慢行心力衰竭[4],并需要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②患者的年龄处于20~85岁;③患者的意识清醒,能够正常交流,具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④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使用微信;⑤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配合医生的护理工作。
1.2.2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或是血液疾病、恶性肿瘤;②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③患者及其家属无法熟练使用微信;④患者的意识状态不清楚,不能正常交流。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策。主要包括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告知患者出院后日常护理方法,饮食注意事项,运动注意事项,作息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复诊时间。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微信联系的远程护理对策。主要包括:①将患者电子医疗档案发送给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电子医疗档案的信息记录方式、内容和规格。与患者加微信,组间微信群,微信群中必须包括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医疗人员四方,每个方面至少1人。在微信群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定期在微信群中推送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科普文章和内容。这些科普文章和内容可以是固有的优质内容,也可以是院内根据本院患者具体情况、特点、病情而制定的特定性内容。这类推送内容不要过于频繁,文章要经过提前筛选,不要推动得过于频繁。对于一些较为专业、难于理解的知识点、信息点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看得懂、看得明白。②每名护理人员最多负责10例患者,也就是说每名护理人员最多负责10个专项微信群,主要责任内容为定期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生存质量、用药情况、患者的情绪状态、家庭护理的开展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负责患者延续性医疗档案的记录等。如果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则平均分配患者资源,对于超过5例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轮任制,负责患者微信群。对于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微信群的主要责任期为1年,超过1年之后如果患者病情好转或稳定,则可进入次要管理制度,不设主责任护士和医生,可由护理人员轮任管理微信群,由此将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新患者,由此来平衡医疗人力资源的有效、高效分配。③每隔1个月护理人员要主动联系1次主责任群中的患者或其家属,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将患者这1个月来的生活状态、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向其主旨医生及时反馈患者的康复情况,主治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状态进行用药量和用药内容的细微调整,从而降低总用药量,减少药物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1.4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组焦虑情况,①焦虑: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5]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共计14项内容,共56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周边环境安静,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情绪产生影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②依从性:按照入选患者的服药情况、换药情况、检查情况,评价患者的依从性[6]。完全依从:患者能够按照护士的指令接受治疗;部分依从:患者不想检查,但还是能遵医嘱服药;不依从:不按时服药、不接受检查。③生存质量: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7]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为8个维度,包括: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内容,每个维度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数据,采用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2两组患者干预1 d、21 d的焦虑情况比较:干预1 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16.35±2.46)分、(16.27±2.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P>0.05);干预21 d,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9.41±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17±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5,P<0.05)。
2.3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95%.0(完全依从26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1例,不依从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慢性左心衰竭主要以日常干预为主,临床治疗为辅,因此日常干预对于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内容[6]。由于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自身心肌细胞存在慢性炎性反应,因此患者心肌功能常常不足或不全,导致其始终处于不同程度的供血和供养不足[8]。所以患者常体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心脏不适、局部皮肤发红等日常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行为,由此患者的治疗和日常干预依从性也会不断降低,许多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会伴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和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日常干预效果。
远程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理念和手段[9],是基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实现的,随着我国网络覆盖率的逐步提升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日常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实现更加优质、便捷、精准的开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整体的网络普及率超过70%,而智能手机普及率也已经接近80%[10],这些医疗大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提供了便利的、优质的环境和条件,也为护理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保持和坚实的基础。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的优化、提升和普及为大背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更加完善、系统、全面的医疗体系[11],建立系统化医疗制度,终身信息化医疗路径是其中的重点和必要内容。而如今微信等通信软件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强大[12],使得医疗通讯也变得日益便捷、丰富、高效、优质,也使得电子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变得更快、质量更高、功能更强。
微信联系是远程护理中的一种途径[13],远程护理是系统化护理、延续化护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远程护理人员可以在医院之内或是在医院之外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化终端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联系,并对其日常护理行为、治疗行为给予有效的指导[14],必要时可以通过远程护理来开展简单的急救护理,来挽救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发生急性心理衰竭的危害性,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保证其健康程度。综上所述,在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以微信平台为基础进行远程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应推广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