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健康视域下的伦理关怀研究
2023-12-20吴世彩孟丽君
吴世彩,孟丽君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健康定义为“身体、精神和社会幸福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1](308)。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四肢运动功能受限、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功能障碍等几个方面,多见于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如脑外伤、脑卒中、脑瘫、关节损伤、老年慢性疾病等[2](1013)。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运动功能障碍发病率日益攀升。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主要包括残、老、伤、病等群体,其中以肢体残疾、脑卒中和脑外伤等引发的运动功能障碍最重,所占比例也最高,有的患者终身瘫痪、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被照顾。各种类型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或)独立生活的能力,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3](605-607),严重降低了罹患家庭的幸福指数。
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健康领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我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履行对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并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 年10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了更好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设定的目标,积极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本文将研究探讨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伦理关怀的原则、问题及有关思考。
一、伦理关怀的意蕴
“关怀”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现代汉语里,“关怀”是指(对人或事务)常放在心上以及重视和爱护。在英文里,“关怀”对应的词语是“care”或“caring”,有看护、照料、关心等意思。美国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道德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沉浸在关怀之中。诺丁斯把关怀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关怀,一种是伦理关怀。他认为自然关怀“是指或多或少由深情或内心愿望自发产生的那种关怀。自然关怀的现象学特征是无需诉诸伦理努力,直接因为回应被关怀者的需要而产生,道德主体无需进行伦理与逻辑的慎思”[5](28)。自然关怀主要来源于人类自然的“爱的情感”,是一种“自然本能”的状态,而不是对责任的认同。自然关怀具有很大的情绪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种自然反应,不需要道德上的努力,它必须上升或转化为伦理关怀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他人的需要作出反应”的道德初衷。伦理关怀是自然关怀的积累和强化,没有自然关怀的基础,就没有伦理关怀。将“自然关怀”的能力转化为“伦理关怀”需要真正理解他人,具有由己及人的同理心,能够从他人的痛苦、难过、无助,甚至冷漠、无理当中看到他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尽可能地去关注和理解,从而形成心灵相通的互信关系。
最基本的关怀是物质关怀。在物质关怀的基础之上,伦理关怀更重视对人的心理、精神和道德的深层次关怀,这也是伦理关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人为本,人是目的”是伦理关怀的核心理念,它是把人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伦理关怀的认识和实践的标准①类似的主张可参见尹建新:《儿童国际收养伦理关怀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年,第26 页。。伦理关怀既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义的关照,也是对人的尊严的一种深层次关怀。伦理关怀通过符合伦理的方式对被关怀者给予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以及道德的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②类似的主张可参见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社会科学辑刊》2009 年第3 期,第32—33 页。,是运用伦理的手段、通过伦理的方式为被关怀的客体提供物质、精神、道德等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是一种伦理与关怀的结合。
总之,伦理关怀不仅重视人的现实物质需要,也重视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伦理关怀在提供物质关怀的基础上,更关注人的发展与价值,是一种全面关爱人的身心、至真、至善、至美的深度关怀。因此,伦理关怀既是一种理性的关怀,又是一种情感的关怀;既是一种物质的关怀,又是一种精神、道德的关怀;既是一种理想的关怀,又是一种现实、具体的关怀[6](37)。它强调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并获得他人的理解、尊敬、爱护,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式的关怀。所以,伦理关怀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现实实践中体现伦理关怀,这也是伦理关怀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伦理关怀的理路探讨
伦理关怀是建立在关心人、尊重人的基础上的深层次关怀。在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伦理关怀的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人道主义,弘扬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平等与倾斜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生存质量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保障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权益与尊严,用符合伦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深层次关怀。
1.人道主义原则
“人道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为人性、文明的意思,主要指一种有关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理论、思潮或活动。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主要用于指导人们相互尊重,保护并发展人的权利,促进人与人和谐共处。人道主义的本质是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精神世界和个性差异,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类似的主张可参见卢文涛、李树德:《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4 期,第209—210 期。。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的,“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7](46)。
在中国,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传统历史久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思想家们的著述中均有体现。周朝时期,就有人提出了“重人敬德”观念,古代典籍如《尚书》《礼记》《列子》中有“惟人万物之灵”“人者,五行之秀气也”以及“天生万物,惟人为贵”等记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的“仁、义、礼”等理念,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人文精神。《荀子》中的“五疾,上收而养之,财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旅无遗”(《荀子·王制》)反映了荀子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礼记》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描绘了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理想世界。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见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西铭》),也宣扬了仁爱和兼爱的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理念。
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是伦理关怀的重要理念,人道主义原则应成为运动功能障碍群体伦理关怀的“无条件”的原则。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只是需要被帮助的对象,不是被可怜的对象,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幸福不仅来自物质上的丰裕,也包括精神上的满足。关怀者要理解和尊重关怀对象。缺少人道主义的关怀,就会损害运动功能障碍群体的人格尊严,加重他们的自卑感和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感。所以,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群体,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尊重与理解,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和隐私权,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用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方式对其进行伦理关怀。
2.公正与倾斜原则
公正指的是公平和正义,这不但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公正不但是人们的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望,也是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公正总是与平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意味着把同等的利益给予不同的人或把不利赋予同等的人。美国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适用于政治领域,就是要平等地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的自由②类似的主张可参见彭子细、刘光斌:《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新视角》,《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 年第5 期,第19 页。;第二个原则是“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主要指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怀社会中的弱者。公正原则总会涉及利益的分配,而分配要倾向于那些最不利者,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具有较强平等主义倾向的原则[8](70)。罗尔斯认为,对于由天生或天赋的不同带来的不平等,社会应给予一定的补偿。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以及际遇糟糕的人们[9](88),这样才是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才是为所有人提供真正平等的机会。
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等残障群体来说,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尊重个体的差异,实行差别对待和倾斜保护,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当然,对于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倾斜关怀,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倾斜,还要从精神上给予格外关注。
3.生存与发展原则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体的发展,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个人发展。木桶效应的“短板”原理说明社会风险最容易发生在承受力较弱的人群身上。关怀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不能仅靠救济、送温暖等形式,还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输血式”救助变为“造血式”救助,提高他们自身的生存生活能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前三种需要是基本需要,而后两种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
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群体来说,他们对发展的需要尤为渴望,社会应特别关注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关怀,培养其互助、自尊、自强的精神,建立救助、互助、激励和发展的伦理关怀生态。例如,在北京市有一家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立志协助更多的伤友认识、使用新的身体,提高自信,努力自立,做回受伤前的自己。“中途之家”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项目”是在残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创设的帮助肢残人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互相服务为核心,由伤友和志愿者组成“伤友访视团队”,针对脊髓损伤者心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社区居住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互助互益的培训和活动,包括体能、社会适应、职前训练、社区居住等全方位的课程及训练,大大缩短了伤友的适应期,让他们不但重新认识到并找回了自立互助的能力,促进了残障群体自身的发展,也节约了社会性救助、医疗投入和家庭性医疗、劳动力投入的成本。
三、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伦理关怀的相关问题探究
1.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家庭照护困境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本位”社会[10](247)。很多家庭几乎承担了离开医院后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全部照护责任。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照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境。首先,许多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需要长期照护,这不仅意味着家庭少了一个长期劳动力,而且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节奏也会因此被打乱,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其次,这些人群还容易在已有的症状上产生新的问题,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容易出现皮肤溃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沉重的家庭照护负担使得个别极端的家庭成员逃避家庭照护,再加上家庭照护专业技能缺乏等因素,使得家庭照护面临重重困难。
2.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伦理关怀体验缺失
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由于自身身体功能障碍或身体的残缺,容易变得敏感和自卑,精神压力大,甚至存在病后羞耻体验①类似的主张可参见邓翠玉、赵岳、卢琦:《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6 年第6 期,第733 页。,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层出不穷,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引发自伤、自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压力与照护负担[11](3117-3118)。更严重的是,有些人把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有意或无意地看成社会的底层人群,甚至看作施舍的对象,没有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有的地方把对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关怀当作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对逢年过节发点福利等类似活动大肆宣传,却没有考虑到这个群体对尊严的向往和需要。另外,有的地方在伦理关怀的实践中呆板僵化,缺少人文精神,甚至暴露关怀对象的隐私,如公示被关怀人员名单等,这些行为都将被关怀群体置于社会舆论的旋涡中,使得他们虽然得到了物质上的关怀,但却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体验②类似的主张可参见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年,第58 页。。相比于物质上的匮乏、生活上的艰苦,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被尊重的体验缺失会让他们更加难以忍受和痛苦。
3.辅助器具设计开发及使用中的伦理关怀问题
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在缺乏辅助器具的情况下,大多数难以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大部分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会选择配置相应的辅助器具,如护理床、轮椅、手杖、假肢等。虽然这些辅助器具的应用给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带来了便利,但是,如果辅助器具的研发设计及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和伦理关怀问题。
我国的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普遍设置在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运动功能障碍群体无法就近获得专业的辅助器具服务,影响了辅具服务的公平可及性。购买和使用辅助器具往往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而有的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使得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可能无法正确购买和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助器具。比如,肢体残疾人轮椅和(或)拐杖使用不当或不适配时,会引发压疮、臂丛神经损伤、肩关节损伤等继发病症,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些肢体残疾人群的理解能力与接收能力较弱,难以正确使用和发挥辅助器具的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此外,辅助器具生产厂商往往更多地从商业目的和生理功能等角度来考虑辅助器具的研发设计,忽视了使用者的主观心理体验,也给使用者造成不好的体验。另外,由于辅助器具资助政策的不完善,部分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无力负担辅助器具的费用而无法配置相应的辅助器具,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器具设计开发与使用上的广泛应用,使用者的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人工智能辅助器具会自动对使用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等,因而存在较大的泄露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隐私的风险。
4.康复治疗及训练中的伦理关怀问题
有些运动功能障碍人群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治疗和训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我国的康复专业治疗人才大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且相对匮乏,影响了康复医疗及训练服务的公平可及。另外,部分康复治疗师的伦理关怀意识不强和伦理素养的缺乏也影响了治疗对象的心理体验和康复效果,例如:(1)康复治疗师常常忽视康复对象的心理体验,出现重康复、轻心理的现象。康复期的患者容易消极面对康复治疗及训练,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如果康复治疗师不从伦理关怀的层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就会使康复治疗及训练效果大打折扣。(2)出现康复治疗师挑病人甚至抢病人的乱象。不同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因其病情、依从性、家庭经济状况等不同会影响康复疗效,因此,部分康复治疗师倾向于选择相对早期的、容易康复的、家庭经济情况好的、依从性好的等“质量好”的患者,放弃那些“质量差”的患者,甚至出现康复治疗师之间争抢“好病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那些所谓“质量差”的患者的心理体验,侵犯了他们的尊严。
四、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伦理关怀的实现路径
1.完善辅助器具的设计应用及政策保障体系,融入伦理关怀
辅助器具的应用是提高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克服身体功能的障碍,提高其社会参与度,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助器具的作用,辅助器具的设计开发者需要具有伦理关怀的意识,重视伦理关怀的价值,在辅助器具设计开发的每个阶段,都应把伦理关怀的理念作为重要的原则,广泛听取伦理专家和辅助器具用户的意见和感受,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愿望,不但使辅助器具应用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还要避免辅助器具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体验和二次伤害。国家和社会要培养和组建高素质的进行辅助器具设计开发的人才队伍,为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设计、购买和使用辅助器具提供指导。这个队伍既要懂辅助器具工程,又要有专业的康复医学知识,还要将运动障碍人群的心理体验、伦理需求和审美需求融入辅助器具的设计开发之中。目前,康复大学已在山东省青岛市建成,设置了假肢矫形工程等本科专业,并与山东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联合培养康复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另外,社会各界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落实相关政策,推动我国辅助器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争取使我国的辅助器具产品在规模、质量及科技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尤其要重视开发智能化辅助器具,掌握智能化辅助器具的核心技术。
除了关注辅助器具的设计和使用,还应健全辅助器具政策保障体系,这是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能够获得辅助器具服务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已经为许多运动功能障碍人群配发了辅助器具,但由于财政资金有限、缺乏统筹规划等,尚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实际需求。目前,中国残联已经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资源投入的增加,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覆盖范围将扩大到所有需要的群体,惠及更多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2.积极发展社区照护,践行伦理关怀
“社区照护”主要指依托社区为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等残障群体提供的各种关怀服务,如物资救济、康复护理、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心理和精神援助等。社区照护可以调动、组织社区中各方面的成员,如家庭、朋友、邻居、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等,与福利院、养老院、医院、各种康复中心等机构相配合,对社区内需要照顾的人群提供照护服务[12](2)。社区照护是提升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生活质量的暖心工程,可以为运动功能障碍等残障群体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合适、最及时的关怀和帮助。而且,提倡社区居民对身边残障群体的伦理关怀,易于调动居民的情感资源,为他们找到奉献爱心和与他人沟通关系的载体和渠道。社区照护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低,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帮助和服务,频繁的交往和邻近的居住空间能够培养亲近感和信任感,更容易实现“出入相守、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的和睦邻里关系,这不仅有助于社区居民对残障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也有助于轻度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体现平等人格主体之间的“礼尚往来”,即便是点滴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如帮助别人看门等,也有利于排解他们的无价值感,使他们得到满足感并受到尊重,有利于其融入社区生活进而融入社会而不被排斥,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积极发展社区照护,不仅使社区能够成为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照护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也有助于建立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社区成为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共同体。
社区照护包含两层意思:“在社区照护”和“由社区照护”[13](23)。所谓“在社区照护”,是指社区内需要及依赖照顾的残障等人群,在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或住所获得专业服务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护”的核心是让被照顾者回归社区,使其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得到应有的照顾并融入社区生活。“由社区照护”则是指由家庭成员、亲友、邻居和社区内的志愿人员提供服务和照顾,体现了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由社区照护”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包括在社区内的亲朋好友和其他居民协助提供照顾。例如将康复过程中一些比较简单的和非专业化的训练及护理程序,改由服务对象的亲属或志愿者协助在家庭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和护理。积极协助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是“由社区照护”的重点。首先是直接服务的网络。这类服务较多是以社区地域为基础,在同一社区内动员亲属、邻里、其他居民、志愿者等去关怀社区里有需要的人士,以此形成服务支援网络。其次是服务对象互助网络,即互助小组的成员均为服务对象,彼此之间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实现相互支持。“由社区照护”虽然是非正式或非正规的方式,但却能弥补机构照顾方式的一些不足,如缺少人情味和家庭氛围等。钱宁教授认为,这种社区的照护关怀能实现关怀“正常化”的追求[14](71)。总之,无论是“在社区照护”还是“由社区照护”,都可以加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社区成为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共同体,很好地实现对运动功能障碍等残障群体的伦理关怀。
除了“在社区照护”和“由社区照护”外,英国学者沃克(A.Walker)还提出了“对社区照护”的观点。他认为社区照护单凭社区及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13](25),为了不使这些照顾者资源被无限消耗,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资源才能使社区照护一直持续下去。“对社区照护”指出了正规照护和非正规照护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整合式社区照护网络的重要性。正规照护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营利性机构,正规照护的客体包括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等服务对象及其照护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正规照护主要包括家政服务、护理康复、心理辅导等内容,为照护者提供的正规照护主要包括“对社区照护”的支援性服务,以帮助社区照护者获得休整和资源补给。整合式社区照护网络可以使社区里的个人与他人、组织、机构之间直接关联,通过这种关联,个人可以获得情绪、物质、服务、信息等方面的支持。这种整合式社区照护网络越强大,运动功能障碍群体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时期,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社区工作者达到433.8 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7.3 万人。2022 年1 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强化社区养老、托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社区服务功能,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引导村(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随着《规划》的实施,对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提供的社区照护会更加完善。
3.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和适应性体育活动,体现伦理关怀
鼓励运动功能障碍群体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和适应性体育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也能够促进其心理健康,使其获得成就感。康复训练是促进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身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手段。康复训练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和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师不但要具有较好的康复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伦理素养,自觉遵守医学伦理原则,把伦理关怀的理念付诸康复训练的实践,不但要关注训练对象生理上的康复效果,还要关注他们心理上的健康和感受,做到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使训练对象康复。
除了康复训练外,还要鼓励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参加适应性体育活动(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APA)。APA 是指依据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需求情况,适时调整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设备等条件约束,为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提供最佳适应状态的体育活动[15](3-4)。适应性体育活动大多由训练有素的运动专家管理,一般在物理治疗之后进行[15](4),包括有氧运动、平衡运动、协调运动、柔韧性运动等形式[16](828)。APA 之前被称为医疗、治疗或矫正体操,在20 世纪70 年代初,适应性体育活动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可接受的专用术语[17](3)。在发达国家,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发展已经十分完善和规范。
有研究表明[18](720),重心转移、向前转移、侧步、后步、半蹲、原地踏步、手臂旋转等适应性体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态耐力、平衡能力。此外,适应性体育活动也能对参加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有学者研究指出[19](1009),通过8 周的适应性体育活动训练计划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可见,适应性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合理化、个性化地为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提供最佳适应状态的训练,改善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身体活动情况,而且能直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鼓励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开展适应性体育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是伦理关怀的重要手段和体现。
目前,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适应性体育活动(APA)的发展相对滞后,APA 的普及率和参与度较低,这需要社会广泛宣传APA 的理念,提高社会各界对APA 的认知,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场地、人才、器材等资源的投入,形成广泛开展APA 的共识,满足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个性化的特殊体育需求,展现对运动功能障碍群体的伦理关怀。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对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伦理关怀提出了严峻挑战。维护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权利和利益,给予他们伦理关怀,提倡平等、尊重、互助、发展的理念,不但是社会的理性选择,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越来越需要精神上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社会各界需要提高对运动功能障碍人群的认知和尊重,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运动功能障碍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秉承伦理关怀的理念解决运动功能障碍人群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坚持发扬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完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照护,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和适应性体育活动,更好地帮助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融入社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