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与变迁:甘孜州康定市婚俗文化研究
2023-12-19江影
江影
茶马古道重镇——康定,自古以来便是藏汉交汇的中心。藏族作为当地的原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婚姻习俗作为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在时代的变迁中,经过不断的进化和演变,形成了一套融合藏族自身及他族特色的婚俗文化体系。本文具体分析了影响藏族婚俗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认为当地藏汉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风俗习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局面。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康定市,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的政治经贸中心及交通枢纽。藏族是当地的原生民族,随着当地茶马贸易的繁荣,康定逐渐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汉族以及回族为辅,另有数量极少的彝、羌、满、苗、白、蒙古等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他族的涌入,特别是汉文化对当地长期持续的影响,导致当地文化进入变迁状态,婚姻习俗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同样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进化,逐渐形成了一套融合藏族自身及他族特色的婚俗文化体系。
康定市婚俗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隨着时代的发展,康定市藏汉两族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受汉族婚礼习俗的影响,藏族婚俗中的一些糟粕被抛弃,部分汉族婚俗习惯被汲取进来,从而形成一套更加规范丰富的婚俗文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恋观念的变化
(1)通婚范围和对象
藏族作为当地的土著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族内婚,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旧时曾有过兄弟同娶一妻或姊妹共侍一夫的现象。解放后,此现象已绝迹。随着他族的涌入,逐渐出现了不同族际之间通婚的现象,其中以藏汉通婚最为常见,这种族外婚在族内不受歧视,民族之间相互尊重。而藏回通婚,虽两族中无明文规定不可,但实际生活中,因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藏回通婚相对较少。
(2)婚嫁年龄
由于当地经济、文化、观念以及风俗的改变,当代康定青年婚姻年龄普遍推后,人们不再崇尚早婚。一是随着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当地人的受教育时间普遍延长,高学历推迟了青年男女的成婚年龄;二是遵从国家政策的规定。居住于高山农耕地区的原生民族,其结婚年龄虽较城镇地区偏早,但上世纪末出现的十几岁女孩当母亲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2、婚恋方式的变化
民主改革前的康定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婚姻的缔结上是严格的“等级内婚制”。贵族子女婚姻多为一种政治联姻,基本无婚姻自由可言。平民子女的婚姻相对自由,只要不是近亲结婚,父母一般不会多加干涉,当然也有父母之命的婚约,依据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子女一般会遵从父母的安排。随着社会的变革,“等级内婚制”早已被社会摒弃,包办婚姻在城镇中也已灭绝,当地青年男女的婚恋方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喇嘛公巴卜卦等形式逐渐演变为熟人介绍、自由恋爱。
3、婚恋程序及内容的变化
康定的婚礼形式主要为藏式和汉式两种(回族婚俗同汉族基本一致),不论婚礼采取藏式还是汉式,现今康定片区的婚姻流程(含各项仪式及婚礼流程)相比过往简化了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订婚及迎娶择日
由于现在的康定青年多为工薪一族,原本是民间习俗的既有约定下黄道吉日的选择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逐渐被当代康定青年摒弃,而多选择在节假日进行,这也意味着在时代变迁下,现实因素被更多地考虑,婚俗文化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现象。
(2)彩礼与嫁妆
旧时的婚嫁重门第轻彩礼,等级制度取消后,当地人受生活水平和其他族群(主要是汉族)礼俗的共同影响,逐渐对彩礼有了一定要求。最早的彩礼主要为猪膘、泡酒、土布,也有直接送藏洋元的,嫁妆为陪奁(牛羊、粮食、土地)、家具、服饰被褥等,至今均已被现金替代。此外,以前的女孩都会将亲手制作的代表着女方为人品格和持家之技的当地传统刺绣作为必不可少的陪奁之一,如今,这门手艺在青年女子中已基本绝迹。
(3)婚礼场地
旧时康定市的婚礼都在自家院子举办,场地狭小无法一次性容纳下所有宾客,因而一般以流水席形式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更乐意将婚礼场地置于酒店或由婚庆公司全包。酒店场地较大,可一次性容纳所有客人。婚庆公司提供的场地相对狭小简陋,因而仍多为流水席形式。
(4)婚礼持续时间
旧时由于交通、场地等限制,婚礼一般会持续三天。第一天和第三天分别称“请半客”“谢半客”,参与者为亲朋好友,主要是为婚礼仪式做好准备以及扫尾工作,婚礼仪式安排在第二天,称“正宴”。现在因各种因素,婚礼时间缩减为两天,仪式前一天“请半客”,“正席”和“谢半客”一天完成。
(5)婚姻禁忌
旧时的康定人十分看重生肖和属相,认为生辰八字相克或相冲的婚姻不会幸福,甚至不会长久,但这一原则并不十分严格,请僧人或咒师做法事即可化解。当代康定青年男女更是不受这一原则限制,年轻人择偶标准更多地放在年龄是否相当、品行是否端正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等等,生辰八字已不在考虑范围内。
4、婚姻功能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也在不断改变。旧时的康定婚姻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繁育后代的功能。“传宗接代”是传承千年的中国婚育意识,传统家庭对婚姻的结缔更多地聚焦在繁衍后代方面。现在的婚姻,生儿育女虽仍是婚姻的主要功能,但夫妻之间相互的精神支持和情感给予也被摆上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是婚姻的工具特征。民主改革前,上层阶级的婚姻以政治联姻为目的,婚姻具有典型的工具特征。而现在,青年男女的婚姻关系首先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其次,对对方的经济基础也有一定要求,最后,两性之间文化水平的相当、观念思想的融合度是婚姻是否长久的重要指标。
康定市婚俗文化的变迁特征
1、变迁具有历史性与连续性特点
汉族自元代进入康定后,与藏族间产生了广泛的交融。到民国初期,康定及其以东地区已成为汉族聚居区,而当地藏族由于多年与汉族杂居,他们在坚守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藏汉之间文化上的碰撞,风俗习惯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两个族群的婚俗文化都发生了一定改变。然而,各个民族的婚俗文化在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特征。笔者通过对康定市婚俗情况的调查,发现各个民族的婚俗特色在聚居区域依然留存完好,虽形式上有所发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2、变迁兼具主动性与选择性
从康定市的婚俗内容、程序以及观念的具体变迁事项来看,其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族作为当地原生民族,婚俗的变迁与其对汉文化吸收的主动性已是不言而喻。具体而言,传统藏族婚俗中的族内婚、等级制内婚、娃娃婚的逐渐消失,藏汉通婚现象的增多,藏族婚礼中“六礼”的融入,究其原因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当地藏族为满足族群发展的需要,主动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两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
同时,藏族对汉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的。从近些年的藏族婚礼来看,献哈达、吉祥老人祈福,新人绕转白塔的民族特色行为仍然保留着。如此一来,藏族婚俗中的部分糟粕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与族群发展相适应的部分他族婚俗,而传统藏族婚俗的部分存在,又使得族群边界依旧清晰,从而保持着自身族群性的维系。
3、“族群”意识与“文化自觉”意识依然存在
族群边界理论的开创者弗雷德里克·巴特认为:不同族群间的社会互动和社会接受,并不会导致族群民族特征的丧失……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生活生态环境,出于族群利益或价值的考虑,族群的存在方式及文化特征有所差异而已。通过对康定市不同片区婚俗情况的田野考察,各民族成员自觉保持族群认同,坚持族群意识的理念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平日里服饰、饮食、风俗、信仰等文化特征上有意识的保持。此外,各族群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保持族群的行为标准,坚守自己的文化习俗,避免了族群文化的完全同化,加强和肯定了族群边界的存在,强调了族群存在的真正意义。
婚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变化
制度文化作为社会的规范性文化,它的演变对族群文化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赵尔丰“经营川边”期间,发布政令称:驻扎在关外的部队,“准其士兵婚配夷女”,从政策上支持驻军与藏女结婚,政府还依据具体情况发放津贴,免去杂差、徭役等。从这项政令来看,赵尔丰政府十分鼓励汉族士兵与藏女通婚,之前虽也有汉藏通婚情况,但主要出现在入康经商的汉人群体,人数极少,而此政策的颁定,打破了藏汉通婚的阻隔,“于斯边陲两军于此安家乐业者十之七八”,对于赵尔丰的经边政策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意义,它使藏汉族群之间消除了芥蒂与防范,加强沟通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安定了西南邊疆。由此可见,赵尔丰关于驻藏官兵婚姻家庭的“新政”,使当地藏汉族群的通婚成为由婚俗观念革新向政治制度保障转变的过程。
2、经济的发展
经济影响民生,进而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康定来看,折东和折西两片区生产生活方式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折东地区人口密集,民族成分复杂,以土地种植为主,兼顾养殖业,婚俗习惯也五花八门。另外,由于折东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较普遍,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由此产生族外婚,如若回乡举行婚礼仪式,势必会带来某些异族婚俗的元素,从而形成两种不同风俗相融合的婚礼仪式。折西则地广人稀,藏族占绝对比例,多数村户以畜牧业及其衍生产业自给自足,本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因此本地的婚礼也延续着传统的藏族婚俗的习惯。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人生计来源方式越来越多样,经济收入体系呈多元化格局,许多刻有时代烙印的婚俗物品逐渐消失或被更替,婚俗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3、文化的多元融合
自元代汉人入康以来,当地藏族受汉族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繁杂的婚俗文化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康定市各民族的婚俗仪式和婚姻观念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与更新。从笔者在康定市所调查的几桩婚礼来看,无论是藏族婚礼还是汉族婚礼,其程序都有被简化,但仍保留了本族群婚俗文化中的特色部分。而受当地原生藏族文化的影响,汉族婚俗中融入了不少藏族元素,比如:向新郎新娘献哈达。这种现象反映了康定市婚俗文化变迁是一种多元文化环境下各民族婚俗文化融合的体现。
康定市婚俗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1、为藏、汉两族的传统婚俗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康定市的婚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但在其过程中又充分考虑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与族群的繁荣,这使得各民族在其婚俗文化中始终保存着自身特有的婚俗特色。
康定土著民族——藏族,其婚俗文化在保持着本民族文化信仰、行为标准等基础上,融入了汉文化元素,甚至依据时代特征构建出新的文化符号,使藏族婚俗文化更具有时代活力,增强了文化生命力。而当地的汉族,其婚俗文化为了能更好地与当地生态相融合,保持与周边族群良好关系,主动在自身文化中融入他族文化,从而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当下环境中更易生存与发展,更有时代活力。
2、加强了族群之间的往来与交流
中国的社会人际关系是以血缘亲缘为依据,组成的一个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人际网络。藏族与汉族等他族的普遍通婚,使得当地藏族与汉族之间建立起亲缘关系,促进了两个族群往来关系的发展,并对藏族族群的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中国传统的“伦理本位”思想,使得宗族亲戚之间互帮互助、同甘共苦,进而促进了两个家族的共同发展。由此,族群之间通婚现象的普遍化,是康定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3、促进了当地文化融合与区域社会的和谐
康定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表现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具有全面性、持续性、深入性,使得康定市的资源被更加充分的利用。康定的土著民族——藏族,对于外来事物具有充分的包容性,为了自身的发展延续,通过与其他族群间的接触交流,随着时代环境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体现了当地藏族族群真正的生命力所在。随着藏族与汉族的通婚越来越普遍,其亲属交往系统进一步扩大,两族群的生存空间也随之拓展开来,并使人们由族群内部认同上升到对该地域的认同。藏汉杂居几百年,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相交相融,分不出你我,如今的康定已少有民族划界,很少听到“藏族人”“汉族人”等称谓,取而代之的是以地名相称呼,如“康定人”“泸定人”“成都人”等等,族群间的通婚使得民族隔阂逐渐消除,地区稳定和社会和谐得到了加强。
结 语
康定市婚俗文化的变迁是族群交融的必然现象,族群之间的交融不仅能给各族群的发展带来更新与进步,同时也能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民族间通婚的普遍化,婚姻习俗中的礼节和仪式愈发时代化、大众化,族群特质也会愈发弱化。因此,在多族群交融的时代洪流中,各族群须强化自身族群意识,在共性中坚守自我,确保本族群的文化实质不被遗失。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康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康定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455页.
[2]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145页。
[3]段艳秋:《民国时期康区汉藏婚姻研究(1911-1949)》,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28页。
[4]石硕:《藏彝走廊多民族交往的特点与启示》,载《中华文化论坛》,2018(10):6页。
作者简介
江 影 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