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旗袍审美形制变迁下的女性观念嬗变研究

2023-12-19周任雅亓延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女性审美观念

周任雅 亓延

摘 要:民国旗袍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服装史也是思想史,民国女性观念的转变是其思想觉醒的写照。民国时期女性观念是该时期女性思想觉醒的重要体现,也是民国旗袍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柱。本文在时代社会变革背景下,以民国旗袍为例,从民国旗袍的审美形制层面深入分析民国时期女性的思想发展史,通过女德观、女美观、女权观三个角度,论述了民国旗袍蕴藏的女性思想觉醒的深层思想内涵。

关键词:民国旗袍;审美;形制;女性;观念

民国旗袍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关于民国旗袍的形制研究已成体系,但其思想层面的探究较为分散。设计彰显思想,历史照进文明,从民国旗袍审美形制角度纵向探索民国女性思想进程,展现中华女性的思想文化觉醒过程,旗袍历久弥新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思想文化。以民国旗袍作为女性思想观念的历史参照物,深度探究民国时期女性的思想发展史,有利于旗袍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增强服装设计界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读书立身的女德观

“女德”一詞最早在《左传·禧公二十四年》中有所记载,即“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1]。传统女德,即中国传统女性道德。在此讨论的女性道德准则和行为操守,指自先秦到清末,即封建统治结束之前我国古代社会针对女性的女德教育,用规劝告诫的方式诱导女性从行为举止、一颦一笑做到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彻底全面地完成对夫权、父权的驯服和尽忠[2]。传统女德教育以严格遵守男主外女主内的准则,培养照顾家庭的人为目标[3]。在封建社会,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很小,当时的男人在“女德教育”中纳入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并把女性作为物化产物,将她们培养成男性的附庸。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在中国出现并成为中华民族思想觉醒的开端。一批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年轻学子们带回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思想知识,率先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不乏中国人在服饰上审美变化的影响。清末民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后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中国摆脱清朝的皇权专制下的封建制度,又随着新青年运动的开始,西方外来的思想深刻影响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主科学新思想开始出现,在“五四运动”中这种先进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群体的思想冲击得以鲜明体现,原先封建制度下的传统女德观念逐渐被冲破,女性可以入学堂、学知识。

这些思想首先在女学生的服装形制上反映,此时女性服装保留了清朝旗袍的特点,融入了西方服饰特点。在《服制草案》中也有相关规定:“长与膝齐,襟右扣,用五纽,领高一寸五分,用暗扣,袖与手脉齐。”[4]清末民初,“旗袍马甲”的服装形式流行起来,当时的女学生服装就是一字襟短马甲和大襟短马甲的改良。民国女学生校服以文明新装和旗袍为主,旗袍在过去的清朝旗袍基础上结合了文明新装的特点。其次在色彩上以蓝黑白为主,纹样上删繁就简,在校服整体上体现“文明”之意,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思想。女学生群体中对外在的衣着打扮也成为关注热点,民国教育部于1912年颁布了《学校制服规程令》,其中第二、三条中关于女学生的服装规定:“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寒季用黑色和蓝色,暑季用白色或蓝色”“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裙用黑色”“制服质料以本国制品之坚固朴素者为主”[5]。女学生是一种新生力量,女性身体解放在当时的女学生群体中呼声越来越高,过去清朝的女性服装繁缛复杂,本身具有审美上的落后性,因此民国社会对为女学生服饰做了规定。在当时政治社会的影响下,中国女性的服装形制由过去封建等级的保守束缚逐渐向自由解放发展。

民国时期女学生校服的蓝、黑、白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存在紧密联系,在《周易》中对男女性的卦象表达分别是乾卦和坤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3,女性品德自古以来被广为强调。其中蓝色在《周易》中为乾卦的象征色,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11,乾为天,一直以来代表男性。黑色是坎卦的象征色,坎卦象曰:“君子以常德,习教事”[6]152,坎为水,强调道德品行的树立;白色是兑卦的象征色,兑卦象曰:“君子以朋友讲习”[6]306,兑为泽,强调朋友间的相互交往学习。民国时期女性校服颜色取《周易》乾卦象色,是女性地位上升的表现,同时也强调女性读书交友的权力。读书原本是男性的特权,民国女学生的校服主色为蓝黑白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读书权力的肯定和“女子有才”的观念转变。

传统女德观念以女学生群体为代表,由“男尊女卑”思想观念要求下的行为操守向自由平等的读书教育观念转变。女学生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新女德的“读书立身”“女子有才”的思想转变,女性观念首先在学生群体中热烈展开。但这种转变仍有局限性,当时的女性教育只存在于小范围的富有家庭,社会广泛性不够,读书立身的女德观仅在女学生群体中延伸。20世纪30年代后,“女德”观念的发展更为成熟。

二、海派融合的女美观

女性审美观念以及女性自身对美的追求自古以来从未停歇,女性这种对美的追求最明显地体现在妆容服饰上。民国旗袍在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几乎每十年的审美形制都略有不同,其中对传统旗袍的审美形制冲击最大的是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是西方服饰特点与中国传统旗袍特点相结合的一种时代性产物,它的形式与清朝旗袍及辛亥革命前的旗袍样式不尽相同。清朝旗袍服装形式保守,身宽大笔直,严格遵守规定的色彩进行制衣,具有强烈的等弟观念;辛亥革命之前,旗袍以长马甲形式曾流行过一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短马甲形式开始流行起来,旗袍马甲成为民国旗袍的形式奠基[7];20年代后,旗袍逐渐向淑女型旗袍发展,宽松的腰身、宽大的袖口、袖长到手肘以下10厘米不过手腕,旗袍长度到小腿有修饰腿型效果,且两侧开衩方便女性行走又不失风度[8];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旗袍形式上开始出现“海派旗袍”并快速流行开来。它整体上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常见两侧开衩,袖口由宽大向紧窄再向无袖口发展,裙长由脚踝到小腿再到膝盖之上。

这一时期的旗袍纹样、材质也发生改变。首先在纹样上,海派旗袍一改过去繁缛复杂的纹样特性,以简洁的动植物纹样以及几何纹样作为装饰,如植物纹样以梅花纹、莲花纹、牡丹纹、卷草纹、折枝纹为主,动物纹样以凤纹、鸟纹、蝴蝶纹为主,几何纹以点线面直接构成的条格纹、菱形纹、圆点纹和以表现自然的抽象性纹样云纹、水纹、雷纹为主;在材质上,除了原先的棉布、绸缎以外,还出现了人造丝、呢绒、针织、蕾丝等材质的旗袍。在旗袍色彩上,更是突破原先的固有色之局限,颜色更为大胆和华丽,凸显女性之美。民国旗袍的色彩开始是以饱和度低且明度高的颜色来展现的,整体上的色彩以高灰度为流行。其中暖色调的红系中常使用浅红、水红等;暖色调的黄系中以中黄、橘黄为主;冷色调的蓝系中湖蓝、水蓝等较常见;冷色调的绿系中以黄绿、墨绿为主。这种灰度高且视觉舒适的色彩十分素净,在城市女性特别是文化女性圈中大受欢迎[9]。

民国女性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海派旗袍作为鲜明实例展现了该时期女性审美的进步性,她们对自我身体的审美标准由严裹束胸到凸显身形是审美上的一大进步。1937年,广东官方发起了“天乳运动”,旨在解放女性乳房,增强女性及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正确认知[10]。这是由政府发起的一场女性身体解放运动,而在“天乳运动”发生的前十年,社会也对女性的身体解放开始有或多或少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民国社会对女性自我审美上的进步性表示认可和赞同。与海派旗袍的兴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京派旗袍的落寞,京派旗袍在形制上延续了清朝时期旗袍的特点,面对西方的服饰文化交汇,改良较少,整体仍保持道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儒家的“妇德”观与过去封建的“女德”观,崇尚“礼制”和“尊卑有别”。京派旗袍落寞的原因有多种,而其审美观念老旧,没有在审美上与时俱进,则必然导致落寞结果,这是女性审美观念进步的反面体现。海派旗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融,其表现的审美观背后是女性力量的崛起和女性独立思想的觉醒,故而它发展迅速,受到国内大部分女性喜爱,被大众广泛接受。

海派旗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融,故而它发展更为迅速,由此达到顶峰,受到国内外的认可,被大众广泛接受。海派旗袍的诞生,在中国传统旗袍的外形基础上,将东西方服装特点融合且大量保留旗袍服装特点,使东方女性身体的线性美被完美展现。女性审美意识的转变也象征着思想意识的转变,她们一改过去保守封建的女性服饰审美观,转变为服饰上张扬自信的审美观念,再上升到女性的思想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渐上升。

三、初生独立的女权观

女权,即女性权力,如今“性别平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女权主义”最早诞生于法国,1791年的法国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女权宣言》的时候,这场女权主义运动就开始了[11]。“女权主义”最初由西方传入我国,在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男子为尊的社会背景下,妇女权力一直被束缚而得不到解放。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先进文明思想的传入,除了对民众的整体思想有了冲击之外,在女性群体中,宣扬女性权力独立解放的思想出现萌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当时1930年代的《女子月刊》,它以我国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女性刊物《妇女杂志》为标准,树立起妇女问题的导向标,获得了当时女性大众的喜欢与支持,有“中国妇女唯一的良师益友”之美称[12]。中国的妇女问题是持续已久的社会问题,开始被梁启超及一些维新派人士关注和提出,再经过辛亥革命、五四文化运动等发展起来,首先在女学生群体中燃起星星之火,之后不断影响了更多的知识女性,并逐渐往各阶层妇女中拓展延伸。

女权意识的初生,进一步促进了民国旗袍的发展,旗袍由原先的低开衩变为高开衩,由低领变为高领,由有袖变为无袖,在当时旗袍的细节处理上也部分参考男性服装。女性服饰由原来的身形的直线化变为身形的曲线化,展现女性的身形“曲线美”,突出东方女性的内在气质和中国传统以“线”为美的审美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女性对于美的认知的传承及提升,对于开放独立的思想的展现。对于民国旗袍的发展,有人认为是女子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民国初期女性有追寻独立思想和解放权力的目标,因此民国旗袍有仿照男性长袍而产生的因素。民国女作家张爱玲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曾在《流言》一书的《更衣记》一篇中写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13]与此同时,当时的女学生中对男女身体平权的意识随“五四运动”之后愈发强烈,首先就体现在服饰问题上。

这种服饰上效仿男子长袍而产生的民国旗袍雏形,正反映了当时民国女子对男性权力的向往和模仿,她们希望女性的权力得到解放。当时的旗袍有着西方服饰的特点,并部分效仿男性服饰的细节,这使得女性在心理上得到“权力平等”的满足。这种服饰上的新潮的模仿行为,可以说是民国妇女争女权,求平等的“副产品”,除了在服饰方面,这种“副产品”也涉及其他领域,如婚姻自主,婚嫁时的西方婚服。

四、结语

自民国以来,女性逐渐突破封建专制下的权力牢笼,女性社会地位逐渐上升。民国旗袍不仅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女性思想觉醒的证明,它标志着女性独立权力的新生力量的诞生。民国旗袍审美形制下的女性观念实际上是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体现,这种审美形制变迁下的旗袍文化内涵意义深远。旗袍作为“国服”不仅是对其历史文化认同、审美形制的肯定,更是宣扬中华女性独立解放自由的思想象征。随着旗袍文化的不断发展,旗袍创新设计在国内外设计领域熠熠生辉,其背后代表的中国女性力量坚毅地立足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冯作民,译注.白话左传(上册)[M].台北:星光出版社,1983:364.

[2]乔依琪.中国传统女德教育及其现代启示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8:10.

[3]柯倩婷.训诫女人:儒家女教的知识生产与话语机制[J].妇女研究论丛,2016(5):15-24.

[4]郭丰秋.身体视角下民国时期女学生服饰行为的解读[J].服饰导刊,2017,6(1):73-80.

[5]羅瑞琳.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学生日常生活研究(1939—1949)[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51.

[6]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于振华.民国旗袍[D].上海:东华大学,2009:34-35.

[8]邢声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42-44.

[9]郑迎.民国时期旗袍装饰纹样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1:40.

[10]刘正刚,曾繁花.解放乳房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0(5):66-72.

[11]冯晓冉.女权主义思潮对女装的影响[J].西部皮革,2020(10):105-121.

[12]林英.民国妇女杂志《女子月刊》的女权论述[J].出版科学,2018(1):110-115.

[13]张爱玲.流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3:65.

作者简介:

周任雅,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

亓延,博士,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服饰文化。

编辑:王欢欢

猜你喜欢

女性审美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