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模式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冲动行为的影响

2023-12-19李瑞文闵春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冲动条目精神分裂症

李瑞文, 闵春斐, 孙 琳, 袁 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上海, 200030)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障碍疾病[1], 冲动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精神病理症状,具有突发性、盲目后果严重等特征,容易对患者自身及他人造成伤害,引发不良后果[2]。研究[3-4]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为35.14%~60.71%, 而男性患者更易发生冲动行为,如何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已成为精神科疾病管理的难点。制订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案可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5]。干预映射是以经验数据和社会、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方式[6]。既往研究[7]显示,干预映射可为干预方案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指导框架,提高慢性病患者疾病认识度,建立良好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对男性封闭病区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患者精神症状及冲动行为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男性封闭病区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8]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者: ② 男性患者; ③ 危险性评估为0~4级者; ④ 年龄≥18岁者; ⑤ 处于疾病康复期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或部分存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35分; 患者沟通、理解力正常,能独立完成各项量表)。排除标准: ① 病情不稳定者; ②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 ③ 有其他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④ 不配合治疗及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干预模式,如疾病宣教、生命体征日常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模式。① 成立小组: 小组包括主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及责任护士5名(护士长为组长)。② 实施步骤: 参照既往文献[7]和指南[9]按照干预映射理论的6个步骤设置干预计划,包括需求评估、制订目标、选择策略、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及效果评价6个步骤。③ 需求评估: 通过半结构访谈,以共情、积极心理技术了解患者需求,如“您现在对病情有什么担忧?”“您需要哪些帮助呢?”等。④ 制订目标: 根据患者需求,设置具体干预目标,如短期目标(全面认知疾病症状、治疗、预后及复发等; 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和长期目标(具备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交交往技能等)。⑤ 选择策略: 根据患者需求及干预目标,参照干预映射理论,确定干预策略,如干预的主题、方式、内容等。⑥ 制订计划: 将干预策略转为实际应用,制订具体干预计划,计划需结合患者实际,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如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外界刺激; 针对性心理疏导,教导患者既可合理宣泄情绪又不损伤自身和他人安全; 角色扮演;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⑦ 实施计划: 根据干预计划实施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干预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案。⑧ 效果评价: 利用各量表和冲动行为发生情况评估干预效果。2组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① 2组患者自知力状态比较: 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10]评估患者自知力。问卷共11个条目,包括对疾病的认知(6条)及治疗态度(5条)2个维度。每个条目按照0~2分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自知力越高。② 2组患者精神症状比较: 采取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1]进行评估,量表共3个维度,3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分1~7分,分值越高表明相应症状越严重。③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2]及自尊量表(SES)[13]对患者进行评估。前者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分0~4分,分值越高提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后者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分1~4分,分值越高提示自尊水平越高。④ 2组冲动行为比较: 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14]中激惹因子进行评估,量表共包含6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分0~4分,单项分≥3分或总分≥12分即判定为有冲动行为。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自知力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ITA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ITAQ评分比较 分

2.2 2组精神症状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PANSS评分比较 分

2.3 2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及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CD-RISC评分及SES评分比较 分

2.4 冲动行为和NOSIE各维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NOSIE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冲动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NOSIE各维度评分和冲动行为比较

3 讨 论

相关研究[15]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发生冲动行为的高危人群,而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染色体、性格及社会等因素更易发生冲动行为。既往研究[16]显示,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是提高患者生活功能、降低自杀率的关键。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乏和受损。相对来说,自知力水平完整的患者能认识到自己需要治疗,且能配合医护人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ITA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提高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曹晓浪等[17]研究显示,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构建的干预措施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残疾患者的自知力水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 首先,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干预模式通过多种方式评估患者需求,并明确每个干预步骤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参照文献和指南精心设置每个阶段具体干预方案,并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最后,干预过程中,注重患者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及自我,并挖掘患者支持系统如家庭、社会等,在角色扮演、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引导患者形成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进而增加患者自知力水平。

本研究中,2组干预后PANS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说明以干预映射理论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自知力。既往研究[18]显示,基于映射理论的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干预映射理论可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逐级干预目标及精细化干预方案,能确保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和自尊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疾病恢复速度,甚至导致冲动行为的发生[19]。本研究中,2组干预后CD-RISC及SE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基于映射理论的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及自尊水平,原因与干预映射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可有效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引导患者建立正确认知疾病及自我有关,同时也与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医护全程陪同,不断支持与鼓励,提高了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有关。此外,早期目标达成可进一步恢复患者自信,增强自尊和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数据[20]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风险是一般人群的7倍, 10%~45%的患者会在住院期间表现冲动或出现威胁行为。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NOSIE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冲动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发生较为普遍,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患者激惹性症状明显减少。张爱成[21]研究显示,患者自知力缺损越严重,其精神症状表现越明显,而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与冲动行为呈正相关。原因为自知力缺乏或受损患者不接受精神分裂症患者标签,认为精神症状来自于其他压力,进而易于采取消极行为,实施冲动性行为。其次,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病耻感、无助及自卑等消极情绪,减轻患者精神痛苦,进而减少其冲动行为。

综上所述,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干预映射理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提升自知力、心理弹性及自尊水平,有效改善精神症状,进而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冲动条目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冲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