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考
2023-12-19王蕾高君
●王 蕾 高 君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再次确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何为“精神生活”。马克思指出,精神生活是指人们“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3],及“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讲演、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4]。由此可知,精神生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进行各种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活动的总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随精神需求、精神生产、精神享受的完善和发展而达到一种富有、充实的理想样态。具体表现为:精神需求向上向善、丰富多元;精神生产高效均等、引领风尚;精神享受完善充盈、美好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5],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不可或缺。深刻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全面把握其面临的现实制约并积极探索可行路径,对新时代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始终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新时代,面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崭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以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助益精神生产提质增效、助益精神享受美好理性的三重价值彰显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增强精神共富的内驱动力
向上向善的精神需求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内驱动力,蕴含着明确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以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在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优势。首先,通过科学理论教育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使人民真正信服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的理论,是关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人民性的理论,从而引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灵魂和血脉,化为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其次,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6]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目标。最后,通过中国精神教育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7]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将人生理想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追求和实现人生真正价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推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成为精神需求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助益精神生产提质增效,打牢精神共富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8]高质量的精神生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精神生产方式。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推进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力提升精神生产效率,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另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快餐文化”等问题,部分精神产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善恶不辨、是非不分、低级恶俗、粗制滥造,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甚至还会导致精神生活的贫瘠与虚无。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提升精神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在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的同时,以精神生产的提质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生产的一个分支,在精神生产的提质增效中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其一,通过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引领助益精神生产提质增效。“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9]文艺工作者作为精神生产的关键主体,要真正做到以艺化人,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文艺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艺术理想,厚植人民情怀,自觉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精神生产质量的最高标准,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精致、精湛、精美的精神文化产品。其二,通过培育文化自信助益精神生产提质增效。“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10]近年来,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逐利导向的影响,中华文化一度备受冷落,其蕴含的精神感染力、价值引领力还未得到充分释放。培育文化自信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任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入宣讲,以提升社会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和自信感为目的塑造文化共识,在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赓续延伸,为精神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源泉。
(三)思想政治教育助益精神享受完善充盈,落实精神共富的最终目标
使全体人民获得完善充盈的精神享受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功能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助益精神享受的具体方式为:首先,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境界助益精神享受完善充盈。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过程中融入审美情趣,以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净化人的心灵世界,使人们在感知美、鉴赏美、再现美、创造美中提高审美品味,获得美好精神享受。其次,通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助益精神享受完善充盈。“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1]在如今开放、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极易被负面舆论裹挟钳制,引发浮躁、焦虑、压抑、失落甚至愤恨等负面情绪,任由非理性对抗与消极负面社会心态弥散和蔓延,会降低精神享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为武器,高举旗帜,引领方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用理性思考代替情绪宣泄,在理性积极的正能量舆论氛围中获得美好精神享受。最后,通过培养人民的道德素质助益精神享受完善充盈。良好道德素质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内在尺度,人们在按照内在道德尺度构建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收获幸福美好的精神享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主阵地,善于用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认同,帮助人们在道德层面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制约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还面临对精神需求的精准供给不充分、与精神生产的联动融合不顺畅、对精神享受的实践养成不完备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都将成为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需求的精准供给不充分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就必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更高的“定制”要求。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在提升精神需求的超越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价值引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面对思想状况、接受能力、生活背景各异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试图用单一教学模式实现统一价值引领,漠视主体差异性,导致其价值引领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在提升精神需求的合理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目标设计不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清晰合理的精神需求目标。而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采用传统“一言堂”模式进行理论灌输,不关心教育对象的实际思想状况,更不注重辨识教育对象精神需求的合理性,因而无法有效引导不同主体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个性化的精神需求目标设计。最后,在提升精神需求的自觉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内容供给不足。面对民粹主义、泛娱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人们思想的干扰和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的内容供给还很不足,特别是面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群体和“拔节育穗期”的青少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不够贴切,未能真正做到“在精准关心人、满足人中实现教育人、引导人”[1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生产的融合联动不顺畅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助益精神生产提质增效,必须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精神生产领域,提振精神生产的传承性、育人性和均等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精神生产领域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打通的“堵点”。首先,在提振精神生产的传承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力度不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的实效性亟待加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华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融合生硬。多数情况下只是将文化中的理论、故事、概念简单地“嵌入”课堂,而中华文化中真正有教育价值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却难以完全融入。另一方面,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以单向理论灌输为主,该教学模式下,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难以完美展现,深层内涵也难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解读,极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其次,在提振精神生产的育人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产业的思想引领不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经济效益上,忽视社会效益。此外,文化产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创新不足。各类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研究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得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则大多悬于半空、流于形式。最后,在提振精神生产的均等性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弥合“精神生产鸿沟”的力度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及时解决因“精神生产鸿沟”造成的深层思想问题,如坐享其成的“等靠要”问题、急于求成的错误心态问题、平均主义和同时同等同步富裕的模糊认识问题等。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共享精神的力度不足。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享受的实践养成不完备
实践是理论转化为体验,道德内化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因而美好精神享受的获得必须依靠实践养成。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包括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在内的美好精神享受的养成和提升。首先,在提升精神享受的安全感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重说教轻引导。“安全感是主体对于其稳定与安宁的生活状态的主观肯定”[13],建立在对世界、国家、社会和个人状况的认知、预判之上。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多沿用说教式方法帮助人们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现状及其变化。然而,单纯的理论说教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需要,引导和帮助人们结合自身实践理解和感悟同样必不可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真正做到说教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共推进,才能更好帮助人们合理认知并积极应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增强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安全感。其次,在提升精神享受的获得感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重灌输轻内化。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是指人们在学习、思考、创造或享受精神财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充实感、满足感,它的提升必须以良好的理性思维为前提、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根基、以高尚的审美品味为条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以灌输、他律等方式展开,试图让教育对象全盘认同接纳并践行既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却忽视教育对象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内化程度。最后,在提升精神享受的幸福感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重认知轻体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4]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仅注重从认知层面引导教育对象建构正确的幸福观,却忽视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对象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精准把握精神需求、开放赋能精神生产、实践生发精神享受为着力点,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稳步向前。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对接精神需求
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关注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把助益精神需求向上向善的工作落小、落细、落实,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输送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塑造精神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文关怀,把握不同主体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用先进文化引领精神航向,引导人民群众克服精神惰性,自觉生成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精神需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识别精神需求。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过高或过低的精神需求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总目标指导下,正确引导人们的精神需求,以便人人都能有清晰合理的精神发展目标。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满足不同主体的精神需求。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勾勒教育对象精神需求画像,制定能够满足教育对象个性化需求的教育内容。对一些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如农民群体、青少年群体等,应采用贴合主体特点的话语方式进行内容供给。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开放赋能精神生产
“思想政治教育绝非面向学校师生开放的‘专供品’,应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的‘必需品’。”[15]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好适应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在引领精神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中打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中华文化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将中华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质文化资源,努力使中华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丰厚资源;要坚持守正创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可知可感的文化体验走近课堂,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实现文化中先进思想和精神价值的传递,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自觉担当起赓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文化产业开放。以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引导文化产业“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16],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精神产品的均等供给开放,直面“精神生产鸿沟”。运用理论阐释、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多种方式平衡和调节个体间的利益冲突,培养全社会“先富带动后富”“先享帮助后享”的高尚共享精神,推动资金、设施、人才、技术等精神生产的基本要素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同时,要及时澄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模糊认识,营造实现精神共富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覆盖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生发精神享受
美好精神享受的获得,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坚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突出实践育人导向,深入挖掘实践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同向共赢。首先,坚持实践性原则,构建思政“第二课堂”。思政课要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基地,开发实践教学专题,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场景中感受民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在知行合一中学会正确观察、准确判断、科学预示和积极应对未来形势变化,增加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安全感。其次,坚持主体性原则,以实践促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更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更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更真实可感的教育实践,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接纳、情感认同和价值内化,将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真正内化为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为教育对象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服务。最后,坚持目的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要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引导受教育者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同时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