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使命 真抓实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2023-12-19谷庆刚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村庄群众

□ 谷庆刚

沂水县省派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乡村振兴施工队、为民办事服务队”,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夯实组织建设,锻造干事创业的好队伍。积极落实“党建引领·共同成长”品牌创建培树活动,抓党建、强基础、固根本,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18 个帮扶村有5 个村党组织书记新纳入专业化管理,3 个后进班子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完成转化,8 个村党组织达到“五星级”。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激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开展“先锋故事我来讲”和“讲故事,学理论”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深悟透原理方法。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500 多人次,选调村“两委”干部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400 多人次,符合条件的均报名参加山东开放大学举办的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二是强化实践历练,在真刀真枪中长见识、强本领。积极发挥支部书记的领头羊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村里的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冲锋在前;遇到阻力干扰或矛盾纠纷,主动出面协调化解;有风险且群众不愿干的产业项目,带头投资作示范。两年来,在疫情防控、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方面,党员干部发挥了表率带头作用,体现了应有的觉悟担当,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拥护。三是加强激励约束,提高遵纪守法、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落实“由事看表现”党员分类纪实积分管理,定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建立乡村振兴村民主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事务规范运行。新发展党员42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1 名,发现培养后备人才44 名,新建或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18 个。

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把帮助村里发展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克服困难,多措并举,切实抓出成效。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100 多万元,招引社会投资2.5 亿元,村集体年均增加收入210 多万元,带动就业220 多人。一是推行一村一社一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目前,18个帮扶村全部成立合作社,其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 个。二是招商引资合作共同发展。结合本村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资源要素,以土地、劳动力、资金入股,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三是因地制宜统筹优化投资。对既无产业基础,也无可利用资源,自身经营能力弱的村,不盲目在村内建设产业项目,以村集体名义投入风险低、效益好的项目,将投资的资金和形成的资产确权到村,确保收益安全。

聚焦急难愁盼,打造和美宜居的好环境。围绕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借势借力,统筹各方资源,真心实意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一是着力改善村庄基础设施。硬化地面13.9 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543 盏,新建桥梁2 座,解决水浇地3700 多亩,铺设雨污管网8000多米,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二是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行“信用+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是我家·美丽环境靠大家”等活动,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组织清理街巷乱占乱堆,整理杂乱电网线路,粉刷美化墙体,种植绿化苗木,村庄面貌彻底改善。诸葛镇秀峪村等3 个村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三是逐步完善公共服务。针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新建暖心食堂2 个、卫生室2 个、文体设施14 处,方便群众就餐、就医、娱乐。打造“寸草心”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参与孝老敬老、公共服务等工作,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立足长治久安,营造和谐文明的好风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乡村善治,乡风文明。一是健全村庄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级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强化乡村自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健全网格管理机制。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网格化管理机制,选聘网格长、胡同长,走街串巷、入户走访、服务邻里,实现了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网格。三是健全“文明”引导机制。结合美德信用体系,开展乡村振兴文明榜、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向好向上向善。挖掘利用优秀乡土农耕文化,组织开展“村BA”、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文化滋养民心,赋能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村庄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村庄及其他
村庄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