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度、五立、五见
——新时代 “MIN(G)”师成长的修炼路径

2023-12-19浙江省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郭立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浙江省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 郭立勇

新时代需要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呼唤名师的培养。当前,我国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教育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期盼更高质量教育的重大责任,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对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校本培养与自我修炼,成为新时代的 “民师、明师、鸣师”即 “MIN(G)”师,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与自我修炼,提出新时代下教师成长的三个修炼路径。

一、把握 “五度”,凝心成为 “民师”

(一)温度——有仁爱关系和

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以 “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共同理念,全体教职工都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引路者、奠基者。教师真正的魅力首先来自关爱,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热心服务、刚柔相济,用多元的视角增强学生的信心,用积极的鼓励树立学生的自尊,用高效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用细心的服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悟到教育的温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育是一种关系学,有温度的教师要能合理处理好学校的各种关系,如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良好的关系构建起一个和谐的教育场。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善用现代化技术,如微信朋友圈、钉钉班级群等途径,做学生的知心人,家长的好朋友。

(二)广度——有学识见识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科学的教学方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鲜明体现了深厚学识是新时代好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面对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也进入智能化发展的阶段,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不能回避,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展知识面,更新教育思想与技术。一名好教师必须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多元化提升学识、增长见识,同时做到教学相长,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高度——有底线格局大

有志向、有格局是新时代教师的成长要求,也是当下教育改革所急需的品质。教育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个人的收入和生活,而是文化传承、社会改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生的高度,不是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守住了多少底线。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就注定他能走多远。新时代呼唤有大格局的为人师者。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坚定的人生方式,豁达的人生态度就是大格局。拥有大格局的教师,自身或许并不出名,但他们却以自己的大格局、大胸怀、大志向,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 “大先生”,成为影响学生一生健康、自信成长的 “大磁场”。

(四)精度——有挖掘讲练精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提出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渠道无疑仍然是课堂,只有教师做到 “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落实。

2022年新一轮课程标准颁布,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从对教材领悟或研究中、从学生完成的学案中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从教师研究过的无数习题中、从教师的经验中或者教师群体的交流研究中、从师生的生活实际中或学科的发展研究中,来把握教学的 “精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在 “精”上做文章、下功夫,讲解精要、分析精准、作业精巧、批改精确、辅导精心、练习精练,用自己的 “精”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空,更多地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思维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五)宽度——有魅力影响深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是拥有这种影响力的人,让学生产生方向感、目标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潜能,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学记》有言:“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如果一位教师能让学生感觉到亲近,学生便更乐于听从其教诲。心理学发现:人们常常受那些被认为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拒绝别人本来就难,拒绝权威的要求更难。所以,回到教育领域,一位在某一领域有着优秀表现,教育或管理能力能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更能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力会从一个年级组、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中扩大,成为一种职业的风范,乃至一个民族的力量。

二、夯实 “五立”,悉心成为 “明师”

(一)立德——有德行立口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一个教师的良好师德是其金字招牌。一个人能否走对,看他三观对不对;一个人能否走快,看他的基本功有多硬;一个人能否走远,看他规划与谁一起合作;一个人能否走好,看他人品与道行追求有多高。一个教师在 “年轻时要有人带、中年时要有人愿意跟、老年时要有人请教”,这是教师不同生涯好口碑的写照。

(二)立志——有理想树信念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人格基石。古人讲:“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教师首先要有崇高的职业信念,树立自信的职业归属感。同时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新时代,教师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则是践行美好教育之基。

(三)立行——有担当肯行动

立行就是高效的实践。作为教师,只要大胆去做,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自己在充实中完善自我,在宁静中储积生命的动力。忙是一种充实,忙是一种奉献,忙更是一种资本,都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就是专家;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行家;把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赢家。在学校工作中要会把握宏观、关注微观、直面难关。术业有专攻,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专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做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教师还要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用自己的执着与敬业,承担起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

(四)立新——有勇气敢创新

巴菲特说:“做你不想做的,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叫突破。”作为教师要勇于拼搏攀登,敢于否定自我,乐于探究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教师的勇于创新应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探索,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五)立规——有规矩成方圆

规则是自由的边界,没有规则的自由并不是真的自由。作为教师更要守好人格底线,守牢法纪界线,守住教育红线,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遵规守纪要成为校园全体师生的基本要求。育人工作者要以身作则,时刻警醒自己言行,提高个人修养,因为没有心灵修养的保障,一切规章与制度,都将成为虚无,没有力量。

三、提升“五见”,用心成为 “鸣师”

(一)看见——感受教育的本真

看见,就是感受学生的存在与本真,走进学生的心里,帮助他们 “认识你自己”。但是,教师 “看见”学生了吗?德国教育思想家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里,将儿童比作葡萄藤,将教师比作园丁,认为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的不是园丁,而是葡萄藤本身。他说:“为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训,葡萄藤应当被修剪,然而修剪本身并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所以,学生不是一张 “白纸”,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涂抹。

教育更需要顺其自然,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看见,就是理解差异,发现学生的 “长板”,并帮助他们不断超越,引导他们各美其美,各乐其乐。

(二)主见——形成个人的风格

老舍先生说:“风格是各种花的特有光彩与香味。”因它的独特给人留有不同的印象,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是不同背景、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与方式。“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璞玉,每一块美玉的雕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师影响。教育不能人云亦云,教师要成为一个思考者,一个具备“远”思的教育者,笔耕不辍,勤动笔,写论文,记随笔,在提炼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师风格往往体现一个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方式、个人修养等众多的个性因素。而这些个性因素有时候也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习,也就是教师必须不断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去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人修养。新时代教师更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明确目标、清晰方向、更新教育思想,形成良好的风格以及正确的主见。

(三)洞见——明晰育人的蓝图

一个能洞见教育真谛,充满教育情怀、保持工作激情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创新发展、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同时也对当前教师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落地与实施,学校教师是主力军,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课程标准的研制意图,真正理解并执行好。教师要在育人上下功夫,多元化、立体式提升自身的素质。

基于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教师要进一步解读新方案、新标准,分析内涵、细化方案,以多元理解获取教育的洞见。通过拓宽教育视野,来延展教师专业思维的长度;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来提升教师素质的高度;通过提高教学能力,来增加教师专业水平的厚度;通过深入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师发展的深度。

(四)远见——造就行动的指南

远见首先是有 “格局”,也就是 “学习+实践+眼光=格局”。教师的远见是有课程观、育人观、世界观。远见是未来行动的指向,开拓美好的明天,对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教师还需要有 “见识”,能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一样的故事,读者会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层次的人,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圈子;不一样的环境与格局,也会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基者,要成为学校优质发展的助力者,是领导放心、家长称心、学生暖心的 “工程师”。更要成为明大理、识大体、顾大局、有远见的谦谦君子,以正确的观点引导人,以正面的活动吸引人,以正当的付出造就人,以正派的作为说服人。

(五)审见——助推自我的成功

真正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辩证看问题、反思得与失,学会分析与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保持冷静思考,三思而后行。真正优秀的教师,大都是反思型教师。反思是一种工作状态,一种进取精神,有反思才有提升,不会反思的教师只是 “教书匠”,成为反思型的教师,也一定源于教师的自我修炼。

审见可以拨开迷雾,看清 “庐山真面目”。教师在不停地学习、实践的同时,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改变与发展方向,这是走向名师、走向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更为教师专业再发展创造新的空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影响人、促进人,所以教师要从改变自身做起,审见教育形势,从而预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是这个急剧变革的伟大时代对广大教师的急切召唤,是民族复兴伟业赋予广大教师的光荣使命。作为教师,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把握“五度”、夯实 “五立”、提升 “五见”,成为 “民师、明师、鸣师”,就是希望教师成为有理想、有德行、有学识、有远见的名师,守好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创建美好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