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23-12-19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任 静
情感是反映人类内心活动的心理体验,在人们的认知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指培养情感意志等,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对情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了解,将情感教育引入实际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试教育下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是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分析
新课程改革对情感因素重视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目标比重增加,语文课程改革重点逐渐转移至丰富人文内涵,新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维度设计,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开展情感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情感教育缺失,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单方面灌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价值。
(一)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内涵
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作用,增强教学效果的活动。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基本情绪,是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产生积极情感形成健全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以情感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情感情绪状态,发展学生基础性情感促使学生知情共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关注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语文教学担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情感教育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包含很多情感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性与社会性情感初步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要保持愉悦的情绪消除学生不良情绪。语文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语文课程特点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可行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知识可以促进情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助于学生情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现代教育偏重知识忽视情感,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心理健康受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心理分为认知与情感因素,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加强情感教育。由于情感教育研究滞后,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课堂中重知轻情现象非常普遍,需要全面分析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现状,探索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受到关注,教师普遍认可情感教育价值,创设情感教学环境,语文课堂中教师积极探索开展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实施情感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体现在教学设计实施中包含情感因素。目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重知轻情现象普遍,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容易形式化,产生课堂提问机械性等问题。教师忽视课堂评价的情感性,评价口语缺乏变化与情感激励。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主要存在教师对情感教育缺乏深入理解,忽视情感教育主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突出问题是使用多媒体不当,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情感。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导工具,许多学校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部分教师从网上下载音频图片过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课文时,教师播放音乐后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未对文本进行分析,缺乏思维过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白文章主要内容与表达情感,实际教学中整体性阅读被瓦解为字词句段结构分析等知识性讲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时教师设计教学要求认识生字词,划分文章段落概括内容,教学中缺少整体性感情感知,未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维度确定,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语文课程强调情感体验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未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要提高教师自身文学修养水平,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加强家校教育合作,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要求
语文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态度决定情感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要求教师具备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能力,具有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设计设置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对单元整体把握能力。情感教育实施需要创造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图文并茂的文章,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情感因素,创造情境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情感教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教材中情感因素包括关于历史生活的,如《草船借箭》等,关于祖国民族情感的,如《开国大典》等。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确定情感侧重点,有的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征,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渗透情感教育。小学生的情感浅显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注意挖掘情感点营造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师生观。
部编人教版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情感大多与作品形成背景相关,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情感才能选择合理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自主收集课文相关背景材料,通过情境再现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作品创作背景,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使学生通过想象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如在讲授张继的《枫桥夜泊》古诗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拓展阅读让学生朗诵创造背景相似的《春望》,讲授陆游的《示儿》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陆游创作时代背景,基于陆游的思想情感朗诵古诗。通过情感教育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语文课中情感教育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情感教育要优化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探究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情境创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竞争合作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采用背景音乐烘托等方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如在开展活动课讨论三国话题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导入新课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些选文年代久远,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删。以往阅读教学的弊端是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阅读教学缺失应有的生活情趣,要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文本将学生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海底世界》教学中,让学生说出有关知识后总结引入课文。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来自生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运用温暖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饮水思源的感恩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后认识到当今幸福安定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蕴含人类情感表现,反映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感,为情感教育实施提供独特的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处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课文时,学生对自读课重视不足,希望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穿插大量图片采用启发诱导策略,使学生产生愉悦激昂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统编高段教材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动力,打破思维定式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大多数学校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方式营造阅读情境,通过合理使用语言描绘情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如在讲解毛泽东《七律·长征》时,可以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从红军战士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三)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实践
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要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阅读教学是学生围绕预定主题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的,在情感教育阅读教学中要依托教材创设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自由表达,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等形式拓展阅读活动。如在讲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课文时,可以确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掌握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教师对文章深度解读,结合历史事实探讨清末国家危亡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运动,引导学生探究清末历史,探讨作者创作动机背景。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抓住文本主要内容讲解,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字面含义的同时,领会蕴含思想情感。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后阅读,融入对文章传达思想的理解。课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列举对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讲述新时代中国少年应承担的责任使命。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理念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现代教学要尊重人的情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有感情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感发展水平,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产生愉悦情感体验。教师要实施情感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采取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