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3-12-19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后刘中学罗爱芳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后刘中学 罗爱芳
古诗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的地位显著,有极其丰富的教学价值,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极强的文化感染力和内涵。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创新指导对策,以此发挥出阅读、古诗等的文化作用和审美价值,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时,还要从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出发,基于掌握小学生语文教学需求、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阅读和古诗等的魅力,以此加快其文化素养发展速度。
一、诗意语文的含义和功能
(一)主要含义
诗意,能够促使人们保持情感的舒展和自在,带给人们以美感和享受,主要是诗的意蕴。诗意语文,能够召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通过一般的诗意意境加强对学生实施人文浸润式语文教学,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自我认同等,给人们以情感的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精神的提升。归根结底,诗意语文注重人性的生成,具有体验、想象、情感性以及象征、多义、形象性,甚至人文性的特征。
(二)主要功能
诗意语文在丰富人的情感、拓展想象、提升精神等层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诗意本身就是给人们一种想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脑海里出现想象的画面。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学生想要真正地理解课文,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所以诗意语文需要借助想象,在不断应用中获得发展。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精神境界,主要指人们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世界相作用的产物,精神境界的高低同人们的亲身经历和切实体验等密切关联。但是中小学生在此方面的积累极其匮乏。人文知识关乎人的精神领域和内心世界,诗意语文正是注重对人文知识的发掘。
丰富人的情感。情感来自于人们对生存境遇的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生存境遇,还是人际交流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情感获得也极其有限。作者在创造语文文学作品时,也是饱含情感的。通过反复阅读,能够实现学生和作者、作品等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在教学时带着情感进行阅读教学,可产生丰富学生情感的作用。
二、基于诗意语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重视导语设计
所谓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导语的设计是极其关键的一环。通过优秀的导语引入文章,就像是戏剧的序幕、乐曲的前奏,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之后教学活动的推进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借助导语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基于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下,从《荷塘月色》中增强语文课的美感。通过教师设计出优美的导语,以便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前,教师提出:“同学们是否可以背诵关于荷花的诗词,是否学习过关于荷花的散文呢?”在教师的课前引导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很多名句,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等。学生对关于荷花的诗词,学习较为广泛,且记忆犹新。基于此引导下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导入对《荷塘月色》这一散文的学习中,指出:“上述同学们背诵的均是古诗词,都是关于荷花的描写和赞美,尽管意蕴深刻,内涵丰富,但是容量有限,一般描述时多选择一个景物或二三个景物,今天,我们将开始对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学习。”在这篇散文中,描写的物象包含草、树、小径,还有荷花和月光。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文章的欣赏,学生深刻体味和欣赏夏日荷塘月色的美,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后,教师指出夏日的荷独自宁静地处于荷塘中,散发着淡雅醉人的清香。在现当代当数朱自清先生能够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
(二)营造意境
在诗意语文教学中,营造意境是极其关键的方式,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氛围、感觉,师生可在其中畅游于课堂,沉浸其中,促使师生教学和文本创造融为一体。通过图片、视频、播放背景音乐等的方式,在营造语文意境时,视听材料渲染气氛、烘托背景的效果不言而喻。动人的旋律、唯美的画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师还可借助优美的语言实施渲染和描述,在阅读教学课程中融入诗意情境等,滋养学生的心灵。例如,在《珍珠鸟》教学中,教师:“同学们,窗外已经是明媚的春天,你们听到鸟儿在唱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鸟和人亲近的篇章。”另外,在营造诗意情境时,教师可借助情感实现。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在文本中渗透作者自己对父亲深沉的爱,以此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父子之爱的深切情感。
(三)品味文化
在诗意语文教学中,文化也是极其关键的内涵。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怀和智慧,因此诗意的古诗词课程少不了文化。例如,在对《枫桥夜泊》的讲解中,教师充分解读诗中 “钟声”喻托愁绪的文化,引导学生深刻感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钟声文化”的象征和传承性。如此,《枫桥夜泊》中的钟声成了中华民族的钟声,穿越了时空。在古诗词教学中涵养了学生的精神,传承了优秀文化。
(四)正确读出诗境
入情入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基于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我创见性,表达思想情感,让他们进入角色,感受诗歌的意境。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抒写此诗的心境和条件,查证显示古诗写于其泊船瓜洲古渡、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是王安石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的他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假设不明白诗人的这些背景资料,将造成感情体验出现偏差。而在教学《泊船瓜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古诗学习的引导者,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描述出瓜洲、京口、钟山以及长江、月亮、诗人等大概形象,恰当勾勒出空间位置,为学生架起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泊船瓜洲》的教学,基于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自然地流露出真情实感。
(五)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他们一般会把审美能力封上神坛,更多关注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教师要实现生活和个性的完美结合,不可在教学中脱离社会生活和现实,高效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对《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小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不同学习和理解水平出发,促使他们通过学习、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各不相同的审美观念,并注意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施个性化的审美培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层面上发挥的作用显著,文章中包含着很多关于生活实际的想象,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优美诗句的表述和描写,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缓缓地、温柔地展现到学生的眼前,在不脱离大众观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三、结语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和职业素养,借助各种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情景,以此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引领他们感受语文的诗意之美,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