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智慧物流行业人才培育的策略研究

2023-12-19周恩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物流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物流智慧人才

周恩毅,于 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并与物流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使我国物流行业得以高速发展,利润总额平均年增长率大于7%[1],但相应的物流成本也几乎翻倍增加,与发达国家物流效率相比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物流行业正在向信息化时代迈进,智慧物流产业应运而生。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通信网络等进行有效管理,来实现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处理系统。近年来,不断有企业涉足智慧物流行业,相关行业注册量迅速增加,对物流行业人才的需求随之逐渐增大。并且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智慧物流的发展需求,因此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完成智慧物流的转型发展,是当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化技术是智慧物流的核心技术,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智慧物流的专业人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智慧物流人才培育的建议以供参考。

1 相关概念

1.1 智慧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2009年,美国提出“智慧地球”,将新一代IT关键技术应用于各行业中,形成“物联网”,随后拓展了IBM提出的“智慧供应链”概念。我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提出“智慧物流”概念,即采用集成技术,用感知、学习、推理等逻辑思维效仿人类智能,使物流系统具备自行处理物流中一些问题的能力。具体指的是在物流体系中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使物流在运营过程中进行最优决策,从而降低成本,实现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将传统物流发展为高端化的全新物流形式。

智慧物流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提高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劳动生产水平进而提高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数字化是智慧物流的核心内容,范围主要包括生产、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自动化是智慧物流的基础,是集成计算机技术、传感器等对物品进行自动识别和操作,包含信息管理、自动分拣系统等;网络化是智慧物流的高级阶段,能够将各环节的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从而使整个物流过程合理化;集成化是智慧物流的最终目标,主要体现在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协作与融合,从而实现物流各环节的集成化管理;协同化是智慧物流的理想目标,是智慧的物流模式,能够使整个物流过程的所有环节实现互联互通和合作优化。

1.2 智慧物流人才

智慧物流人才分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和通用管理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必须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例如冷冻工艺、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冷库压缩装置、分拣系统等;除了专业知识外,由于智慧物流是大数据发展下的产物,因此相关人才还需掌握物联网、云计算等专业信息知识。通用管理型人才不但需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管理运营知识,具有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的能力,能够在上中下游全过程中把控全局,做出战略性的规划和安排。

2 智慧行业未来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与传统物流不同,智慧物流行业正在朝着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慧物流的核心在于融入了信息化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一线技术人员来说,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物流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另外,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组织架构愈发扁平化。因此相关人才还需要对供应链的信息安全管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都有相应的了解。

2.1 基层操作岗位人才需求降低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物流行业很多基层一线操作岗被机器人取代。如亚马逊用大概10万部Kiva机器人进行货到人的搬运[2],将货架搬运到包装线人员的身边,省去了大量的人工作业量;截至目前,亚马逊已经彻底替代了订单管理和仓储的人员岗位。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会更加侧重于物流运营能力的掌握水平而不是简单的体力搬运工作。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30年大约有30%的工人岗位会彻底被机器设备取代。

2.2 技术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上升

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多数的生产过程将会由机器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因此,智慧物流行业所需的人才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各种现代物流业务要求的新技术来提高效率和质量。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而易见地大幅增长。

2.3 研发岗人才需求逐渐增多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更倾向于使用智能的设备和技术取代低效的人工,而这些技术、设备的设计和升级都需要相关人才的操作。智慧物流人才在未来也将趋向于研发型、创新型。企业需要的智慧物流人才更加侧重于熟悉生产运营理论与物流作业流程,能够操作物流自动化设备,善于分析物流数据并能够规划设计物流整体的解决方案。为实现稳健的经营,很多企业都会调整发展模式,提高研发型人才在本企业人才中的比例,提升自身的营利空间与市场竞争力。

3 智慧物流相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践教学缺乏创新

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首先,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很多高校将电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但是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对于电子商务、计算机的了解过少不利于学生掌握就业后所需的相关能力,导致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其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就业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最后,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基于教师教授理论知识,而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建设实践基地,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实践,从实践中学习。学校可以以赛促教,与企业合作设立竞赛项目,激励学生在比赛中学习专业知识。

3.2 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从实际来看,目前招聘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虽然这些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严重缺乏相应的实践、管理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也会相应地重理论轻实践,没有高度重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新兴产业智慧物流专业来说,尤其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进行授课。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之后的就业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我国目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深入挖掘,缺乏实践教学,或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整体规划,对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安排,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3.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智慧物流专业人才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素养,培养这类人才必须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合力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高校、企业在发展目标上存在差异,大部分高校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流于形式,并未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进行具体的项目时,学校缺乏长期的培养规划,只是简单地开展短期项目;在开展合作时也往往是学校提出要求,企业被动接受,双方缺乏有效沟通,校企之间无法发挥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 智慧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4.1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与实践不断融合。首先,在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通用技能的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水平代表着其基本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潜能的开发,在课外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比赛、演讲激发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钻研,以赛促教;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数智化技术的融入。学校要根据学生情况、行业情况进行分析,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从学校层面推进新技术与专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导,搭建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次,企业和高校可以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最后,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将产教融合全面贯彻和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显著提升[3]。

4.2 创新智慧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智慧物流的复杂性对于学科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目前,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较为一般,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一方面,学校需要组建智慧物流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亲自走进企业内部,与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沟通;增强教师队伍的实操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资金投入,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发展相关专业;科学的教育模式也是智慧物流人才培育的关键,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建立垂直的、细分的智慧物流培养模式;重新制定课程设计的标准,以全面、专业、可实现、可验证为原则,减少大而空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培训“双师型”教师,吸引相关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学生实践导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鼓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确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更好地为智慧物流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3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为了智慧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和企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加强与智慧物流有关的企业的联合。例如采取实习基地、学徒制培养、顶岗实习和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加强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高校与企业可以开展订单式培养方案[4]。在学生入学前,高校就可以根据企业所需的人才确定学生的职业规划,签订就业协议,高校通过订单式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企业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其次,将课堂引入社会,构建创新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真正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最后,在校内除了教授传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落实调研、实习活动。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先通过讲解企业背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等让学生对行业有初步的了解,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1对1进行专业引导。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生开展调研实习做好准备,创新培养的模式。

4.4 优化智慧物流企业内部现有人才的培养方式

4.4.1 构建企业内部与外部培养体系

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企业在盘活人才存量的基础上扩大增量,因此企业应该先对内部的培训方式进行创新。首先,企业要构建并完善内部的员工培训方案,根据员工现有技能及今后的发展规划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防止资源浪费。其次,加强外部交流学习,比如到专业对口的学校进行深度学习、参加行业交流会等。最后,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系统,开展员工培训、学习、考核一体化工作,并将考核后取得的相应证书与工资挂钩,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

4.4.2 加强智慧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

智慧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可以从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出发。首先,招聘新员工。一个优秀的应聘者事关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培养成本,在这一环节应按照企业实力与需求制定招聘标准。物流行业是复合型产业,包含运输、储运、流通等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且在智慧物流的发展下,需要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为之后持续、良好的发展做准备。其次,加大对企业员工人力资本开发的力度。很多企业因为人力资本开发和产出不成正比,就削弱人力资本开发的力度,导致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较低,进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互联网知识的传授。智慧物流企业可以将公司员工按照工作性质分类,整合内部资源,分类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同时在人力资本开发过程中,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智慧物流企业应该从思想上提高员工认同度,从物质上奖励员工,提供福利和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 结 语

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为物流企业中的重要战略任务。智慧物流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知识,还需要掌握物流行业基础知识,能够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拓宽供应链。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规划是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师资队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企业要建立合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度,做好人力资本的开发,从选、用、育、留出发,尽最大努力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能动性,为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从初期的人才培养到人力资本开发校企都需要持续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智慧人才
人才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有智慧的羊
决战“最后一公里”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