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新课标理念,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2023-12-19江苏省南京市科睿小学邱永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首诗课程标准学科

江苏省南京市科睿小学 邱永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在其指引下找到新的教学路径,努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灵动起来。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已经关注到了学生主体性发挥,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教师没有关注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也没有将其与文化融合起来,让语文成了一个孤立的学科,这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思辨性、整体性和文化性等多种属性,落实这些要素,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落实文化自信,将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其落地生根,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让语文不再孤立,让教育融为一体。

一、坚定文化自信,渗透文化内涵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语文教学要坚定文化自信,渗透文化内涵,将文化与文本内容紧密融合起来,使其在更全面的领域发挥出教育的实效。平常教学中更要如此,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心中根植文化自信,不仅能够为祖国培育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母语的魅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都能够以此为指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纪昌学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纪昌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的人,他能够持之以恒地练习射箭,非常谦虚。这正是现代小学生欠缺的,所以教师应该将这样的文化自信带给学生。“同学们,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坚持,那么它对于我们现实生活具有怎样的意义呢?说说你们的看法吧。”这样,学生能够从这篇文章当中找到文化的归属感,也能够以古人为鉴,指导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

文化渗透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博古通今,将古今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感受到文化带给他们的精神改变,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心。

二、重视实用交流,落实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实用性,在新课程标准当中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沟通交流的属性。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口语交际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就展现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工具属性。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重视语言使用交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语言,真正发挥出语言的作用。小学生好说、好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活动,引入问题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科学、正确地使用语言。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活动,让语言落地生根。“同学们,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那代人的信仰,看到了延安在那代人心中的位置。那么,你们都听说过哪些与抗战时期有关的故事呢?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开始讲述抗战故事,他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有声有色,还能够厘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如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与同学分享故事的时候,他们还能够交流不同意见,让学生们能够在相互促进中提升个人的能力。

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让交流真正落地,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说话、多思考,从而发挥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让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出它的价值。

三、关注思辨意识,促进学生思考

思辨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要求,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理解问题,全面看待事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灵活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当面对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在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应该如何独立思考,能够想象到这样做的结果,这也是思辨意识培养的现实化价值。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在这首诗当中,李清照赞扬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但是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吧,那么项羽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项羽算不算英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人物的评价也更加客观,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在语文学科素养当中,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且还能让学生多方面地理解生活当中的问题,从而找到正确的路径解决问题。

四、组织实践活动,实现学做合一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做只能让学生对文本内涵形成单一化认识,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由此可见,仅仅凭借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务必在尊重文本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对学习形式展开多元化拓展,并为学生组织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作者用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画面,表现了全国人民自豪、激动的情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并不在内容,而在于作者表达的情感。因为开国大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小学生没有亲历,因此很难产生切实的体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组织一系列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制作相关的手抄报、图片展等,还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朗诵主题诗歌。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这类歌曲,让学生观看《建国大业》《开国大典》这类经典的主题电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入手,使教学做合一,这样才能丰盈学生的学习感受。对此,教师应以育人为归宿,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五、展开跨科学习,提升全面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跨学科学习。语文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应该重视。教师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因为教育是整体性的。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可以触类旁通,在多维思考空间中找到语文学习的方法,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将其与数学学科融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立体,文化素养也会更加全面。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鹿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开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阅读完古诗后,将自己联想到的古诗画面,用图画描述出来。“同学们,相信你们在读完《鹿寨》之后都会感受到王维的山水情怀,那么,在他的笔下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用你的画笔画一下吧。”学生在描绘画面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联想到古诗当中的意境,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诗意境的探寻,还能够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这首诗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朗诵这首诗,这样便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使文学与艺术互相融合,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思维,可以让知识更全面,也可以让语文学科延伸到更深广的领域,能够实现教育的整体化。语文学科教学本应如此,它本就是教育的一个基点,帮助发展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当中新的元素,从这些元素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让语文学科绽放出它应有的风采。

猜你喜欢

首诗课程标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上课没人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想写首诗给你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超学科”来啦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