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说法 解对比 谈所得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的三条有效路径

2023-12-19杨宗兰

中学语文 2023年32期
关键词:现身说法宋濂教法

杨宗兰

《送东阳马生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诗文,被誉为教育界的经典之作。“析现身说法”“解对比之意”以及“谈所学之得”三条路径为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篇杰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析现身说法”这一教学路径,是通过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现身说法的良苦用心。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毫不掩饰地展现了自己的求学之勤和求学之苦,学生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解对比之意”这一教学路径,是通过在课文中找出可供对比的描写,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对同乡后学马生与自身求学经历的对比,凸显了东阳马生的才华横溢和渊博学识。学生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在的情感表达,还能从中体会到写作者真挚情感的流露。“谈所学之得”这一教学路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读完课文后的收获,并根据设定的角色身份谈谈阅读感悟,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一、析现身说法

为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宋濂的现身说法的良苦用心,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摘录原文中的相关句子。具体而言,宋濂的“现身说法”从“求学之勤”与“求学之苦”两方面展开。“求学之勤”至少体现在如下三句:“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余因得遍观群书。”“求学之苦”至少体现在以下三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摘录的句子进行逐一的解析。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宋濂的求学历程和其所表达的求学态度,从而加深对宋濂的学习精神和价值观的认识。通过分析宋濂的“求学之勤”和“求学之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析现身说法”的教法在解读原文和了解作者态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但需要教师适时补充实践性案例和启示,引导学生将作者的学习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拓展其他角度的讨论,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宋濂及其学习精神。

二、解对比之意

“解对比之意”重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比并加以分析,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后学在太学没有吃穿的烦恼”与“作者求学时贫困,吃穿不好”的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不追求物质享受,肯吃苦,乐以忘忧。“后学坐太学中饱读各类图书”与“作者四处奔走,借书、抄书阅读”的对比,突出其求学时懂得珍惜丰富的图书资源。“后学在太学中有专门的老师指点”与“作者跑到百里外叩问先达,翻山越岭从师学习”的对比,突出其求学时珍惜从师学习的机会。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情节,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古代求学与现代求学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太学后学和作者求学的不同情景,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比较事物差异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参与对比分析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不仅丰富了课堂互动,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解对比之意”的教法在培养学生对比思维和价值观传承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意图。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将这种对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探讨当代求学和人生态度,同时也要理解并尊重现实中的一些限制和考虑到多样性的因素。

三、谈所学之得

读完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这篇临别赠言,学生定有所收获。由此,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根据设定的角色身份,谈谈阅读感悟。比如同乡后学可以认为求学需要有这样的态度:求知若渴,勤奋刻苦,真诚守信,不畏艰难,尊师重教,乐以忘忧,注重精神追求,专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设定的角色身份谈论阅读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含义,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感受宋濂的教诲,丰富了学生的思考层次。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宋濂求学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从而强调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谈所学之得”的教法在多维度理解文本和培养写作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克服局限性,增加个性化表达,并且注重学生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综合来看,通过分析作者的现身说法,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求学时的心境和态度。该教法的优点在于贴近原文、强调勤奋和努力,但可能缺乏实践性和个性化。通过对比课文中的情节,可以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价值观。然而,该教法可能忽略了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谈所学之得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设定的角色身份,谈论阅读感悟,培养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该教法强调多维度理解和价值观传承,但可能缺乏个性化和实践性。

三种教法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并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拓展,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法的优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还应注意平衡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和个性化,使教学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现身说法宋濂教法
诚信的宋濂
利用农村优势,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诚信求学
三角恒等变换“现身说法”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我的特助我的良药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现身说法